《痘科辨要》~ 卷六 (4)
卷六 (4)
1. 收靨結痂用方
保嬰百補湯,治痘瘡八九日。漿足之後。別無他證者。
當歸,芍藥,地黃,白朮,人參,茯苓,山藥,甘草
上八味。水一鍾。加棗二枚。煎六分溫服。如或十日後。無餘證者。去地黃山藥。加防風連翹荊芥。名小連翹飲。所謂補脾滲濕之中。微加解毒之味者。即此方也。
溫表調中湯,痘至九十日。當靨不靨。此虛寒證也。必身涼而手足冷。唇舌淡白。須大補氣血。而助收結。此湯主之。
蜜炙黃耆(二錢),人參,白朮,白茯苓,官桂,大川藭,當歸身,炒乾姜(各一錢),防風(八分),白芷,丁香,熟附子(各五分)
上十二味。生薑一片。同煎溫服。
五苓散,治飲水過多。以致水漬脾胃。而瘡不收者。
豬苓,澤瀉,白朮,茯苓,肉桂(各等分)
上五味。水煎溫服。
六君子湯,即於四君子湯方內。加陳皮半夏者也。
生脈散,滋生精氣。培養真元。補心潤肺之良法也。
人參(三錢),麥門冬(三錢),五味子(十五粒)
上三味。水煎溫服。
黃芩加半夏湯,初發二三日之內。治熱毒未解。而蛔厥者。
黃芩(一錢五分),甘草(炙一錢),白芍(六分),半夏(二錢),大棗(二枚),生薑(一錢),共六味。水煎服。蛔蟲屬熱者。加烏梅川椒。
理中湯,治痘證五六日後。變虛寒而蛔厥者。
人參,白朮,乾薑(炒),甘草
上四味。水煎服。雖蛔蟲屬寒者。加烏梅川椒黃連。(少許)是主方也。叵虛寒甚者。加熟附子五分。或蛔症熱為凶惡者。即加黃連五分。加烏梅川椒。此名黃連安蛔湯。又加鷓鴣菜可也。
汪氏解毒飲,十一二日。身不潮熱。飲食不減者。不須服藥。若發熱當靨不靨。及痂落無托靨者。此方治之。
當歸(酒洗),芍藥,人參,山楂,黃耆(蜜炙),荊芥,牛蒡(炒研碎),防風(各二分),炙甘草(一分)
上九味。煎溫服。若是陽證。各照本方。加黃連(四分)黃芩。(共酒洗二分),或熱甚者。加生黃芩生黃連銀柴胡各三分。若是陰證加肉桂。
清神散火湯,治痘後驚搐。此藥對病者生。若不對而連發不止者死。
木通,麥門冬,玄參,黃連,梔子仁
上五味。燈心引。水煎。研辰砂末調服。大便秘者。加大黃。自利加人參。
清毒散,痘不當收斂之時。忽一時收斂者。更現證。周身窠粒乾燥。口渴發熱。煩急不寧。此毒火壅盛之故也。此湯主之。(方見於起脹部)
犀角解毒飲,治十日後。壯熱不結痂。雖結不實。狀如蠟滓。而不幹者。
生地黃,牡丹皮,犀角梢尖,芍藥(各一錢),五味子(七粒),連翹,牛蒡子(炒),玄參,甘草(各三錢),人參(一錢)
以上十味。水一鍾半。煎六分或三分。不拘時服。或研為末。煉蜜為丸。如彈子大。每服用一丸。燈心草二十根。棗二枚。煎湯化下。又加淡竹葉三十片。亦可。
大連翹飲,十二日後。發熱壯盛。胸腹手足。頭面俱熱。大便秘小便澀。餘毒太盛。即當解毒。此湯主之。
連翹,牛蒡子,柴胡(去蘆),赤芍,防風(各八分),木通,當歸,車前子,荊芥穗,黃芩(酒炒),山梔子(酒炒),滑石,甘草,蟬蛻(各五分)
生薑一片。俱十五味同煎。大便秘者。加酒炒大黃一錢五分。
忍冬解毒湯,痘痂初褪。大局無慮。疤少榮潤。熱欠清和。防餘毒竊發者。此湯主之。
金銀花,土貝母,甘菊,荊芥穗,牛蒡子,紅花,甘草,木通,連翹,地丁
上共十味。外加胡桃煎服。若大便秘者。兼與四順清涼丸。(以四順清涼飲。為末以糊丸之。)
羚羊角飲,治痘餘毒不解。上攻眼目。生翳羞明。眵淚俱多。紅赤腫閉。
羚羊角(磑碎),黃芩,黃耆(生),草決明,車前子,升麻,防風,大黃,芒硝(各等分)
上共九味。水一鍾。煎半鍾。稍熱服。
涼肝明目散,治痘後羞明者。
當歸,龍膽,蜜蒙花,川芎,柴胡,防風,黃連(酒製)
上七味。各等分。雄豬肝煮湯煮服。一方加蟬蛻。
清胃瀉火湯,治口疳輕者。宜此湯。若重者。乃宜用清涼攻毒飲。留濺血塗金不換妙也。
連翹,桔梗,黃連,梔子,黃芩,玄參,升麻,生地,薄荷,甘草,葛根
上十一味。水煎服。或加犀角石膏。若大便秘結者。加生大黃一錢。
甘露飲,治虛證口疳。(又牙根臭爛出血並治喉舌生瘡)
天門冬,麥門冬,生地黃,熟地黃,枳殼,黃芩,石斛,茵陳,枇杷葉,甘草
上十味。白水煎服。
當歸桂枝湯,治痘後手足。忽然拘攣。不能屈伸運轉者。
當歸(酒洗),白芍(酒炒),川芎,甘草,桂枝,黃耆,蒼朮(制),黃柏(酒炒)
上八味。水煎服。如感寒骨節痛。加羌活防風。如氣虛。少加川烏引經。再加人參。
五加皮湯,治痘收之後。或面目虛浮。四肢腫滿者。此屬於肺家也。
五加皮,蒼朮,桔梗,木通,防風,桑白皮,姜皮,豬苓,澤瀉
上九味。水煎服。
厚朴湯,治腹脹如鼓。目胞微腫者。此屬於脾家也。
厚朴,陳皮,蒼朮,大腹皮,白茯苓,豬苓,木香
上七味。水煎服。傷於水濕者。加澤瀉滑石車前子葶藶。傷於食物者。加神麯山楂子三稜莪朮枳實。喘者加葶藶杏仁。萊菔丸。(方見於後)
四苓散,治痘中過服飲水。而痂後腫滿者。四苓散加燈心滑石。
黃耆湯,痘收之後。衛弱而汗出者。此湯主之。
人參,黃耆,黃連(炒),甘草,桂枝
上五味。水煎溫服。
當歸湯,睡中汗出。寤則乾者。謂之盜汗。此方主之。
黃耆,當歸,生地,麥門冬,白芍(炒),炙甘草
上六味。用麩麥為引。豬心以竹刀批開。煮湯煎服之。
導赤解毒湯,痘後有昏昏喜睡者。若連日不醒。口中喃喃自語。或有睡而復醒者。形如醉人。亦多妄語。此邪熱入於心也。此方主之。
茯神,木通,生地,麥門冬,山梔仁,人參,石菖蒲,甘草節
上燈心引。九味。水煎服。兼與安神丸。加牛黃末妙也。
化斑湯,治痘淋色紅。
人參,知母,石膏,牛蒡子,連翹,升麻,地骨皮,淡竹葉,甘草,糯米
上十味。水煎服。以米熟為度。馮氏秘錄曰。化斑加玄參地黃。
小柴胡加生地黃湯,治赤火丹瘤。其毒紅腫作痛。手不可近。流移上下者。
柴胡,人參,黃芩(各三錢),甘草(炙二兩),生地黃,半夏(各二兩湯泡七次)
上六味。為粗末。每服三錢。水一盞。生薑三片。棗一枚。煎至半盞。去渣溫服。萬氏心法曰。治痘癰。
玄參化毒湯,治痘後赤火丹瘤。
玄參,歸尾(酒洗),紅花(酒洗),連翹(去枝梗心),軟石膏,赤芍,地骨皮,防風,荊芥穗,木通(等分)
上共十味。加淡竹葉水煎服。如其急者。置紅腫處。徐徐以銀剔針破。吮去惡血。亦可也。
案古人有言。當局者惑。傍觀者明。治痘亦尚如此。平素不研究之。一旦臨局。其能無狼狽疑惑歟。世醫其思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