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痘科辨要》~ 卷四 (1)
卷四 (1)
1. 卷四
2. 辨初熱三日
夫天象,雖雜陳乎推步者,見其有條而不紊;地理,雖雜敷乎堪輿者,知其有脈而不斷。醫之於痘亦然。痘瘡之症,千狀萬態,不可僂指。雖然,精究此術者,絲分毫析,隨症投藥,未嘗謬認一症,誤投一味也。所謂「多多益辨」者,何獨兵耶?此之謂通神之手矣,又此之謂泣鬼之手矣。
初發身熱悠悠,是宜氣血和平。惟熱輕則痘亦輕,熱重則痘亦重;又有熱重而痘輕者,有熱輕而痘重者。又熱一日而出者甚重,熱二日而出者次之,熱三日而出者又次之;唯四日而身涼見苗者為稀。如火褐大過,則正氣不勝邪,故面色為昏暗、為枯澀、為黑滯。氣血充榮,則面色為潤澤、為光彩、為淡紅。此乃勢之所必至也。
發始身熱溫和,皮膚潮潤,面眼無澀萎,兩耳如常,音聲清亮,睡中微悸,二便如故,及口渴食減貪眠,唇舌滋潤者,順痘也。凶逆者反之。先一二日,用輕揚發散之藥,以取微汗。
似是而非,若同而異,此病之所以能感人也。小兒痘瘡,其初不免乎發熱,似傷風、食傷、驚熱,為痘未真,是謂疑似。雖曰良工,而難辨明。於是欺世盜名之輩,妄言詭辭,令父母驚惶失措,是可哀哉!孟繼孔《幼幼集》曰:「痘瘡欲出,必先發熱,目睛黃眵,耳後紅紋,耳尖尻骨獨冷。」
面色四肢俱赤,惡熱而不惡寒,此痘疹之所有,而傷寒之所無也。若夫疑似之間,辨認未真,先以升麻葛根湯、惺惺散探之。朱巽《痘科鍵》曰:「如初發微熱,面色㿠白,皮膚柔嫩,呵欠竄眼,吐利並起,精神倦怠自汗者,虛證也。加減益氣湯主之。」
發始先腰痛者,為重症。腰者,腎之府也,乃人身之樞紐,諸骨之根柢也。故痘家最大忌之。腹痛雖惡候,亦次之。諸書所謂:「發始先腰腹痛,而後發熱者,甚重矣;先發熱,而後覺其痛者,險也。」宜急發其痘。如四肢痠痛,額前發青氣者,為大逆;如攻發痛止者,無妨。聶久吾《活幼心法》曰:
「有腹痛腰痛,而煩悶者,此其毒誠重。然只當用敗毒和中散主之。大便秘,則加酒炒大黃,微利之。」
發始吐利二證,俱非寒也。諸嘔吐暴泄,皆屬於熱。水穀傳化之道路,為熱所迫,輸送失常,吐利並作。朱氏曰:「嘔吐者,初緣毒壅於中,不能發越也,只當發痘;瀉屬於脾,為毒壅於脾,不能上達,雖為濕熱下泄,亦有分消之義。其初出二證,俱不可止,唯宜發痘。主方和解湯、加減升麻湯之類,宜參考。如至三四日,猶不止者,治之。」
發始發驚搐,痘隨出而驚自止者,為驚痘吉。大抵驚搐雖屬於肝木,而痘之驚搐屬於陽明,故宜先發痘,痘出則止。然木能勝土,又歸心火相爭,脾土不足故也。若四日不止者,為凶。丹溪
白話文:
天象雖然複雜地呈現在推算曆法的人眼前,但可以發現其規律且有條不紊;地理雖然廣泛地分布在勘察風水的人眼前,但可以知道其脈絡而不會中斷。醫學對於痘症也是如此。痘瘡的症狀,千奇百怪,數也數不清。但是,精通這門技術的人,可以仔細分析,根據症狀投藥,從來不會錯誤地辨認一個症狀,錯誤地使用一味藥。所謂要多多辨別的,難道只有兵事嗎?這可以稱得上是醫術高超、運用自如的境界了,也可以說是令人敬畏的醫術了。
初發病時身體微微發熱,這是氣血平和的表現。通常發熱輕微,痘症也輕微;發熱嚴重,痘症也嚴重。也有發熱嚴重但痘症輕微的,也有發熱輕微但痘症嚴重的。還有發熱一天就出痘的,病情很嚴重;發熱兩天出痘的,病情次之;發熱三天出痘的,病情又次之。只有發熱四天後身體退熱,才出現痘苗的情況比較少見。如果發熱像火燒一樣,代表正氣無法戰勝邪氣,因此臉色會變得昏暗、枯澀、發黑、滯澀。如果氣血充足,臉色則會變得潤澤、光彩、淡紅。這都是病情發展必然會出現的情況。
發病初期身體發熱溫和,皮膚濕潤,臉部和眼睛沒有乾澀萎縮的現象,兩耳正常,聲音清晰洪亮,睡覺時略微顫動,大小便正常,以及口渴、食慾減少但貪睡,嘴唇和舌頭濕潤,這些都是順利的痘症。如果出現相反的情況,就是凶險的痘症。在最初的一兩天,使用輕微發散的藥物,讓身體微微出汗。
有些情況看起來相似,但實際上不同,這就是痘病之所以容易使人迷惑的原因。小兒痘瘡,剛開始難免會發熱,看起來像感冒、消化不良、驚嚇或發熱,但其實是痘瘡尚未真正顯現,這就是所謂的疑似。即使是高明的醫生,也很難明確辨別。於是,一些欺世盜名的人,胡言亂語,讓父母驚慌失措,真是可悲啊。孟繼孔在《幼幼集》中說,痘瘡快要出來時,一定會先發熱,眼睛有黃色分泌物,耳後出現紅色紋路,耳尖和尾椎骨會感到冰冷。
臉色和四肢都發紅,怕熱而不是怕冷,這是痘疹的特點,而傷寒則沒有這些特點。如果遇到疑似的情況,還不能確定是痘疹還是其他病,可以先用升麻葛根湯、惺惺散來探查。朱巽在《痘科鍵》中說,如果初發病時只是微微發熱,臉色蒼白,皮膚柔嫩,打呵欠、眼睛亂轉,又吐又瀉,精神疲倦、自汗,這是虛證,應該使用加減益氣湯來治療。
發病初期先出現腰痛,這是重症。腰部是腎臟的所在,是人體樞紐,是所有骨骼的根本。因此,痘病最忌諱出現腰痛。腹痛雖然是惡候,但程度比腰痛輕。書上說的,發病初期先出現腰痛或腹痛,然後才發熱的,病情非常嚴重;先發熱,然後才感覺到腰痛或腹痛的,病情也比較危險,應該趕快讓痘疹發出來。如果四肢痠痛,額頭髮青,這是大逆的現象。如果用藥攻發,疼痛止住了,就沒有妨礙。聶久吾在《活幼心法》中說,
如果有腹痛腰痛,而且煩躁不安的,這說明毒性很重。但是只需要用敗毒和中散來治療,如果大便秘結,則加入酒炒大黃,使其稍微通暢即可。
發病初期出現嘔吐和腹瀉兩種症狀,都不是因為寒冷引起的。各種嘔吐和暴泄,都屬於熱症。水穀傳輸消化的通道,因為受到熱的迫害,導致傳輸失常,所以同時出現嘔吐和腹瀉。朱氏說,嘔吐是因為毒素壅塞在體內,無法發散出來,所以應該發痘。腹瀉屬於脾的病症,是因為毒素壅塞在脾,無法向上發散,雖然是濕熱向下排泄,但也有分散消散毒素的意義。剛開始出現這兩種症狀,都不可以阻止,只能發痘。主要的方子是和解湯,可以參考加減升麻湯之類的方子。如果到了三四天還沒停止,再進行治療。
發病初期出現驚搐,如果痘疹隨之出來,驚搐就停止,這是驚痘的吉兆。一般來說,驚搐雖然屬於肝木的病症,但痘病的驚搐,屬於陽明。所以應該先發痘,痘疹出來驚搐就會停止。但是木能克土,又與心火相爭,導致脾土不足。如果到了四天還沒有停止,就是凶險的徵兆。丹溪在《捷徑》中說,凡是痘病發熱,有驚搐的,用導赤散加上辰砂末服用。聶久吾說,毒素壅塞在皮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