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痘科辨要》~ 卷六 (2)
卷六 (2)
1. 附痘中見蛔一治驗
東武木挽町。佐久間彌右衛門孫。年已四歲。出痘於丁巳春。始邀三兩醫觀之。皆為不治辭之。仍急邀余往看之。瘡甚稠密。無空隙地。頭面灰白。平塌不松。瘙癢將起。雖其勢猛烈。幸離環跳之部。是天不令此兒夭死矣。但起脹六日。而溏泄未休。寢食不寧。神情昏憒。是表裡俱虛故也。
乃問前狀。父母答曰發熱三日。俄吐生蛔一條。爾後乾嘔略安。但雖憶食。不能口之。余曰。痘中見蛔者。必鄰於逆。雖病藥適合。多不得生。辭之。再三懇請。即以大保元湯。加減與之。次早瘡色略有松意。泄泄未止。即照前法。兼與參附大劑。既及八朝。頭面漿色半足。
白話文:
東武木挽町,佐久間彌右衛門的孫子,年僅四歲。在丁巳年春天出痘。起初邀請了三兩位醫生前來診治,但都被告知無藥可醫而拒絕了。之後急切地邀請我前往診治。
痘瘡非常稠密,沒有任何空隙,頭面灰白,平塌不鬆,瘙癢欲發。雖然病勢凶險,幸好沒有蔓延到環跳部位,可見天意不欲此子夭折。但是發痘六日後,腹瀉仍然不止,睡眠飲食不安,精神昏沉,這是表裡俱虛的症狀。
我詢問了病患之前的狀況,父母答道發熱三日,突然吐出蛔蟲一條,之後乾嘔稍微緩解,但雖然想吃東西,卻無法入口。我說,痘瘡中出現蛔蟲,必定是逆證,即使藥物合適,大多也難以存活,因此婉拒了。父母再三懇請,我就用大保元湯加減治療。第二天早上,痘瘡顏色略微鬆動,腹瀉仍然沒有停止,便沿用之前的治療方法,並加用參附大劑。到了第八天,頭面呈現漿色,病情略有好轉。
凶逆稍退。時利青糞。因投聶氏建中湯。雜與參附濃煎如前。貫至十朝。膿漸充肥。神情未爽。複利活蛔數條。寒熱交起。大類壞證。乃案是蛔厥之證也。此痘確雖得生。而凶險之症未悉除。今欲治之。宜先治蛔蟲為要。更與附子理中湯。加烏梅川椒黃連。貫至十五朝。面瘡收功。
內證未除。引日寒熱。時起時止。寢食稍寧。尚以前方。去附子以與。逐日痂疕厚突。後發腫毒數核。仍投忍冬解毒湯。三十五日而全快焉。此症甚夥。詳見夾蛔方論。
白話文:
病情稍微好轉,排泄物呈青綠色,因為服用聶氏建中湯,並加入人參、附子濃煎,連續服用十天,膿液逐漸增多,精神仍然不佳,又排出活蛔蟲數條,寒熱交替發作,情況類似壞疽,應是蛔厥之證。雖然痘疹已經生出來,但凶險的症狀還沒完全消除,現在要治療,應該先治蛔蟲為重,再服用附子理中湯,加入烏梅、川椒、黃連,連續服用十五天,面瘡才痊癒。
內在的病症還沒消除,偶爾會發寒發熱,時起時止,睡眠飲食稍微好轉,仍服用之前方,去掉附子繼續服用。逐日結痂增厚突出,之後長出幾個腫毒,再次服用忍冬解毒湯,三十五天後完全康復。這種情況很多,詳見夾蛔方論。
2. 辨收靨清火治例
凡靨後諸症。千端萬項。難悉盡於筆端矣。大都惟辨中間諸證。及膿之豐約何如。則諸症炳如觀火。若漿色豐滿。則靨後諸症多屬虛。此宜補益。如漿色疏約。則靨後諸症多屬實。此宜清涼。如虛實不詳。則驗唇舌紅不。以處方乎。無不中的矣。
汪若源痘疹大成曰。十一十二日。身不潮熱。飲食不減者。不須服藥。若發熱當靨不靨。及痂落無托靨者。宜解毒飲主之。又醫宗金鑑曰。痘不當收斂之時。忽一時收斂者。更現症。周身窠粒。乾燥口渴。發熱煩急不寧。此毒火壅盛之故也。宜用清毒散主之。
白話文:
第一段
凡是痘瘡癒合後的各種症狀,千變萬化,難以一一寫盡。總的來說,只需辨別患者的體質虛實,以及膿漿的多少。就能清楚地判斷症狀,如同觀火一般明瞭。
如果膿漿飽滿充盈,則痘瘡癒合後的症狀大多屬於虛證,應該採取補益的方法。如果膿漿稀薄,則痘瘡癒合後的症狀大多屬於實證,應該採取清涼的方法。
如果無法判斷虛實,可以觀察患者的唇舌顏色是否紅潤,以此作為處方依據,無有不準確的。
第二段
汪若源在《痘疹大成》中提到,如果患者在發病的第十一、十二天,身體沒有潮熱,飲食也沒有減少,則無需服藥。
如果患者發熱但痘瘡卻沒有出現,或者痘瘡痂皮脫落後沒有留下痘坑,則應該服用解毒飲來治療。
《醫宗金鑑》中也提到,如果痘瘡尚未完全癒合,卻突然過早地癒合,就會出現新的症狀,例如全身出現疹子,口乾舌燥,發熱煩躁不安。這是因為毒火壅盛所致,應該服用清毒散來治療。
凡雖梟毒太盛。而毒在表者。痘雖稠密。不足畏慮。但中間或涉春冰。靨後復蹈虎尾等之痘證。尤為險重。盧氏曰。或六七八日。痘色紅兼紫毒盛者。或十日後。壯熱不結痂。雖結不實。狀如蠟滓。不幹結者。犀角解毒飲。加淡竹葉三十片主之。
痘出至六七日。有臭氣者逆也。是肌肉腐壞之氣也。必死。痘巳收結。九十日後。才有臭氣者。此痘成就之氣也。邪毒自內而出也。故為吉。李少陽曰。臭痘原來徹陽明。膚囊潰破流漿。膿臭盡毒除。成美痘。若教凹爛痘還空。觀此痘之臭者。泄其梟毒。而不至殤傷。臭而爛者。
白話文:
即使痘毒很重,但如果毒氣只在表層,即使痘疹密集,也不必擔心。但是,如果痘疹出現中間凹陷、像春冰般融化,或痘疹消退後又像踩到虎尾般重新出現,那就十分危險。盧氏說,如果痘疹在六七天時顏色紅紫,毒氣很盛,或在十天後仍然高燒不退,痘疹沒有結痂,即使結痂也是軟軟的像蠟渣一樣,沒有完全乾燥,就應該服用犀角解毒飲,再加入淡竹葉三十片治療。
痘疹出現到六七天,有臭氣,就是逆氣,代表肌肉腐爛,必定會死。痘疹已經收斂結痂,九十天後才出現臭氣,這是痘疹成熟的氣息,邪毒從內部排出,所以是吉兆。李少陽說,有臭氣的痘疹原來是陽明經受損,皮膚囊破裂流出膿漿,膿臭消散代表毒氣消除,痘疹就會完美癒合。如果痘疹凹陷潰爛,仍然有臭氣,代表毒氣已經排出,不會導致死亡。臭而爛的痘疹,反而預示著疾病會好轉。
戕其元氣。而竟難全活。若痘臭或靨或破者生。囊不盡脫者生。紅活見血者生。身熱氣蒸者生。不癢不燥者生。此臭痘生之徵也。皮肉黑爛者死。破處乾黑速收者死。傳人毒痛者死。頭額脫皮者死。指爛入筋者死。陽球爛穿者死。口內惡臭者死。兩脅汗不幹者死。此臭痘死之徵也。
痘後餘毒遷變。氣血敗壞。痘素稠密。膚皮脫落不收者。乃似癩病。是謂痘癩。萬氏曰。氣血虛弱痘瘡。易感穢毒疫癘惡氣。瘡本稠密。身無完膚。瘙癢難任。肌肉潰爛此為梟。急用大補氣血。清熱解毒之法。庶可求全。凡瘡破成癩者。用十全大補湯。微加清解之味療之。外用滅瘢救苦散塗之。
白話文:
這段文字主要描述了古代中醫對痘瘡的觀察和治療經驗。
第一段
說明了痘瘡的各種表現形式,以及不同徵兆所代表的預後。其中,臭痘是一種毒性較強的痘瘡,有較高的死亡率。
第二段
介紹了痘瘡後的後遺症——痘癩。痘癩是一種由痘瘡餘毒引起的皮膚病,症狀類似於癩病。文中指出,氣血虛弱的人更容易患上痘癩,治療方法主要是大補氣血、清熱解毒,並配合外用藥物。
痘至結痂之時。察其結局。必以五驗。一曰疹。二曰癰。三曰目疾。四曰走馬疳。五曰疳蝕瘡。再觀餘毒有無淺深。當疏利者。急宜疏利。當調補者。急宜調補。若身熱煩渴。二便秘。唇舌赤色。或白胎通明者。是餘毒也。宜隨其證治之。聶氏曰。結痂厚實。無他症不必服藥。
如結痂後發熱。或煩渴。當辨其虛實調治之。發熱壯盛。胸腹手足頭面俱熱。大便秘。小便赤澀者。餘毒猛盛。即當解毒。大連翹飲主之。若解毒遲。則痂落後必發癰毒。如夫大便秘者。加酒炒大黃微利之。如虛症變實。而有餘毒者。宜忍冬解毒湯主之。
白話文:
在水痘結痂的時候,我們必須根據五個標準來評估病情:一是疹子,二是癰,三是眼疾,四是走馬疳,五是疳蝕瘡。其次,要觀察是否有餘毒,以及其程度。如果需要疏散和通暢,應該立即進行;如果需要調理和補充,也應立即進行。如果出現身體發熱、口渴、兩天內大便不通、嘴脣和舌頭紅色、或者舌苔透明的情況,這是餘毒的表現,應根據症狀對症治療。聶氏指出,如果結痂厚實且沒有其他症狀,通常不需要服用藥物。
如果結痂後出現發熱或口渴,需要辨別其虛實並進行相應的治療。如果發熱嚴重,並且身體各部位都出現熱感,大便乾結,小便赤黃,這表示餘毒非常強烈,應當解毒。大連翹飲可以使用。如果解毒不及時,可能會在結痂後出現癰毒。對於大便乾結的情況,可以加入炒大黃輕微通便。如果虛症轉為實症,且伴有餘毒,則應使用忍冬解毒湯來治療。
痘後餘毒太盛者。遷變種種為大患。多屬誤治。嘗謂疹癍丹。及癰痍。眼疾。疳蝕瘡。走馬疳。其名狀雖不同。是皆梟毒擁遏於肉裡骨空皮毛之間之所致。其原歸於一也。故雖有輕。重而屬可治。臟內實無郁毒故也。費氏曰。毒盡元虛。保元為要。縱有實中虛。虛中實。亦權其緩急輕重。
而因應之。不可遺其重且急。而反迂務其輕且緩也。若執以痘後無實證。總歸虛治。誤之甚矣。治痘痂褪大局無慮。痂少榮潤。熱欠清和。防餘毒竊發者。忍冬解毒湯主之。痘稠密者。當靨結時。青蠅慕其臭氣來。於痂殼厚嵌處。集𦵯膿黏。偶或遺卵則直成蛆。是謂蛆痘。此痘必無死證吉兆也。
白話文:
痘瘡痊癒後,若體內餘毒過盛,便可能導致各種後遺症,成為重大疾病。這些後遺症大多是錯誤治療造成的。例如疹子、癍、丹毒,以及癰瘡、眼疾、疳蝕瘡、走馬疳等等,雖然症狀各不相同,但其實都是毒素積聚在肌肉、骨骼、皮膚毛髮之間所引起的,其根本原因相同。因此,即使症狀輕重不一,只要體內沒有毒素淤積,就都能治癒。費氏說:「毒素清除後,元氣虛弱,保養元氣是關鍵。即使有虛中有實、實中有虛的情況,也要根據病情輕重緩急來調整治療。」
因此,治療痘瘡後遺症不能只顧輕微緩慢的症狀,而忽略嚴重緊急的病症。如果一味認為痘瘡痊癒後沒有實證,就只用虛症的治療方法,那會造成很大的誤診。痘瘡結痂脫落後,如果痂殼少而乾燥,熱氣未清,就需要預防餘毒發作,可以用忍冬解毒湯治療。如果痘瘡密集,當瘡痂結痂時,蒼蠅會被其臭味吸引,在痂殼厚實的縫隙中聚集,並將膿液黏在上面,甚至留下卵,孵化成蛆,這就是所謂的「蛆痘」。這種情況雖然看起來很可怕,但其實並無生命危險,是吉兆。
袁顥孟痘疹全書曰。痘里生蛆。八九朝。蛆盤臭達。命堅牢。逐蛆法。內用清涼解毒之藥。外噙絲瓜葉。搗汁噴之。痘上其蛆自出。又有痂皮厚不能出者。須用銀針挑破。滴香油在內。凡蛆蟲見油即出。或又以忍冬菊花。(各等分)花椒(少許)和沸湯薰洗亦可也。
痘至十日後。煩渴未休。而有身熱者。有不熱者。宜詳虛實而治之。萬氏曰。痘根煩紅。漿色充足。能食渴者。肺熱也。經曰。心移熱於肺。傳為膈消。治在上焦。人參白虎湯。加黃連一大匙。如自利而渴者。屬少陰虛。治在下焦。宜溫之。異攻散主之。如不能食而渴者。脾胃虛也。治在中焦。參苓白朮散主之。
白話文:
《袁顥孟痘疹全書》中記載,如果痘瘡裡生了蛆蟲,在八九天左右,蛆蟲就會盤踞在瘡內,發出臭味,但如果命格堅強,便能順利度過。驅除蛆蟲的方法,內服清涼解毒的藥物,外敷絲瓜葉搗汁噴灑在痘瘡上,蛆蟲就會自己爬出來。如果痘瘡上痂皮很厚,蛆蟲無法爬出,可以用銀針挑破痂皮,然後滴入香油,蛆蟲就會因為見到油而爬出來。也可以用忍冬花、菊花(各等分)和花椒(少許)混合沸水薰洗痘瘡。
痘至十日後。煩渴未休。而有身熱者。有不熱者。宜詳虛實而治之。萬氏曰。痘根煩紅。漿色充足。能食渴者。肺熱也。經曰。心移熱於肺。傳為膈消。治在上焦。人參白虎湯。加黃連一大匙。如自利而渴者。屬少陰虛。治在下焦。宜溫之。異攻散主之。如不能食而渴者。脾胃虛也。治在中焦。參苓白朮散主之。
如果長痘十天后,患者仍然感到煩躁口渴,並且伴有發熱的現象,或者沒有發熱,都需要仔細辨別虛實,然後對症治療。萬氏醫書中說,如果痘瘡根部發紅,痘漿顏色充足,患者能夠吃東西但仍然口渴,這屬於肺熱。醫書中說,心火會傳到肺,造成膈消,屬於上焦病症。可以用人參白虎湯,加黃連一大匙治療。如果患者伴有腹瀉和口渴,這屬於少陰虛,屬於下焦病症,需要溫補治療,可以用異攻散。如果患者無法進食,仍然口渴,這屬於脾胃虛,屬於中焦病症,可以用參苓白朮散治療。
凡及靨期。如火燒煙薰者。生死最難決焉。如聲亮神爽。寢食無故。二便清調。唇舌滋潤。爬破血膿淋漓者得生。治於補托中兼清涼。如唇舌乾燥。或胎黃黑。二便秘結。譫語呢喃者。單宜清涼解毒。如聲啞不寢不食。破處乾黑。煩躁氣喘者。必死莫治。費氏曰。九十日後。
至梟毒烈火血熱之極。早圖之。如火褐未解。皮表牢封。無所泄。故乾熱成倒靨。不可救矣。汪氏解毒飲。加黃連蝮蛇治之。(或代白蛇好)如火褐太盛。煩渴引飲。神氣不寧者。清涼攻毒飲。宜參考。
白話文:
凡及靨期,如火燒煙薰者,生死最難決焉。
如果到了靨期,病人像被火燒、煙燻一樣,生死難料。
如聲亮神爽,寢食無故,二便清調,唇舌滋潤,爬破血膿淋漓者得生。治於補托中兼清涼。
如果病人聲音洪亮,精神爽朗,食慾正常,大小便通暢,嘴唇舌頭濕潤,傷口流出鮮血和膿液,則可生。治療上應以補托為主,兼用清涼藥物。
如唇舌乾燥,或胎黃黑,二便秘結,譫語呢喃者,單宜清涼解毒。
如果病人嘴唇舌頭乾燥,或胎黃黑,大小便不通,神志不清,胡言亂語,則應單用清涼解毒藥物。
如聲啞不寢不食,破處乾黑,煩躁氣喘者,必死莫治。費氏曰,九十日後,
如果病人聲音嘶啞,不睡覺也不吃東西,傷口乾燥發黑,煩躁不安,呼吸急促,則必死無救。費氏說,九十日後,
至梟毒烈火血熱之極。早圖之。如火褐未解,皮表牢封,無所泄。故乾熱成倒靨。不可救矣。
梟毒烈火,血熱已達極點,應該早點想辦法治療。如果火毒未解,皮膚表面封閉,沒有出口,就會因乾燥發熱而形成倒靨,不可救治了。
汪氏解毒飲,加黃連蝮蛇治之。(或代白蛇好)
可用汪氏解毒飲,加入黃連和蝮蛇(或用白蛇代替)治療。
如火褐太盛,煩渴引飲,神氣不寧者,清涼攻毒飲。宜參考。
如果火毒過盛,病人感到口渴,想要喝水,精神不寧,可以參考清涼攻毒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