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池田瑞仙

《痘科辨要》~ 卷五 (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五 (7)

1. 附峻補一治驗

浪華伏見町。藥鋪一女兒。年僅四歲。出痘稠密。一醫療之。瘡平陷不起突。至八朝無膿路。以為不治辭之。急邀余往視之。頭面灰白。平塌如干豆皮。泄瀉無度。寢食不寧。虛寒之候悉備。余曰。此痘診之。不犯環跳之部。原非逆症也。是因其初失治。漸致氣虛。幾上鬼簿。

挽回之策。無他。唯在峻補之一手段。庶乎死中求生。即用大保元湯。加官揀參熟附子各五分。丁子七粒。別以人參一錢。熟附八分。濃煎兼與。至九朝略有松意。而寒戰咬牙。溏泄未禁。轉用聶氏建中湯。別湯中加參附一倍。兼與如前。又與回陽酒一盞。令兒醉之。迨夜安睡。

次早寢食凶證半退。漿色稍松。至十一朝。明潤光活。膿色勃勃充肥。乃以補中益氣湯。加桂與之。次早精神爽快漸寧。貫及十五朝。痂疕高突。以小連翹飲。至甘五朝而全復。

八九日。忽然泄瀉者。為虛寒明。而有用木香異攻之類。而泄利不止。漿色虛餒。腹脹氣喘。陽氣猶脫者。聶氏曰。寒戰咬牙並起者。此真氣外發。而內虛寒也。宜建中湯大補之。或謂寒戰咬牙之症。有寒有熱。如痘色紅紫。齊湧掀發。身熱煩躁作渴。大便秘。小便赤澀。唇舌赤色者。

屬實熱。宜清涼。蓋胃熱則咬牙。肺熱則寒戰也。如痘色淡白。皮薄頂陷。身涼惡寒。大小便利。煩渴頻頻。與沸湯不知熱。唇舌淡白者。屬虛寒。宜峻補。蓋胃寒則咬牙。肺寒則寒戰。以此辨之。其症歷歷。如懸鑑照物。毫無遁形也。

白話文:

[附錄嚴肅補養一治療經驗]

在浪華伏見町有一家藥鋪,老闆的女兒年僅四歲,得了痘疹且疹子長得非常密集。一位醫生曾試圖治療,但疹子平伏下陷,沒有隆起,到了第八天仍無膿包形成,醫生認為病情已無法救治,於是放棄治療。這時,他們緊急邀請我去診斷。當時,小女孩的頭臉色澤灰白,疹子平塌如乾豆皮,且有嚴重的腹瀉,睡眠和飲食都受到極大影響,虛弱和寒冷的症狀都顯現出來。我說,從痘疹的診斷來看,並未侵犯到環跳部位,所以並非無法治療的病況。這是因為最初治療失當,導致她的體力逐漸衰弱,病入膏肓。

要挽回病情,唯一的策略就是進行嚴肅的補養。只有這樣,才能在絕境中尋求生存。於是,我使用了大保元湯,並加入五分量的官選人參和熟附子,再加入七粒丁子,另外用人參一錢、熟附子八分,濃煎後讓她服用。到了第九天,病情稍微緩解,但她仍有寒顫咬牙、腹瀉等症狀。我轉而使用聶氏建中湯,並在湯中加入雙倍的人參和附子,持續讓她服用,同時再給她喝一杯回陽酒,讓她醉倒。到了夜晚,她終於能安穩入睡。

第二天早上,她的睡眠和飲食情況有了明顯改善,疹子的顏色也變得較鬆弛。到了第十一日,疹子明亮潤澤,膿色充沛。於是,我開始使用補中益氣湯,加入肉桂,讓她服用。第二天早上,她精神爽快,逐漸恢復平靜。直到第十五天,痘疹結痂突起,我使用了小連翹飲,到了第二十天,她已經完全康復。

然而,在第八到第九天,她忽然再次腹瀉,這是虛弱和寒冷的明確徵兆。有人使用了木香異攻等藥物,但她的腹瀉仍未停止,疹子顏色虛弱,腹部脹氣,呼吸困難,體內的陽氣仍在流失。聶氏指出,寒顫咬牙的症狀同時出現,是因為體內的真氣正在外發,但內部卻虛弱寒冷。此時,應使用建中湯來大量補養。有的人認為,寒顫咬牙的症狀可能由寒也可能由熱引起。如果痘疹顏色紅紫,迅速隆起,身體發熱,煩躁口渴,大便乾結,小便赤黃且排尿困難,嘴脣和舌頭呈紅色,這屬於實熱,應該使用清涼的藥物。因為胃熱會導致咬牙,肺熱會引發寒顫。相反,如果痘疹顏色淺白,皮膚薄且頂部下陷,身體冷且怕冷,大小便正常,經常感到口渴,喝開水時不知道熱度,嘴脣和舌頭呈淡白色,這就屬於虛寒,應該使用嚴肅的補養。因為胃寒會導致咬牙,肺寒會引發寒顫。通過這種方式辨識症狀,可以清楚地瞭解病情,就像用鏡子照物,毫無隱藏。

2. 辨灌漿三日清火治例

發始火褐大盛,既投清涼,至五六日而半解,而後有與排膿之劑。胃火反燔灼,漿窠乾涸,及煩渴引飲,欲發走馬疳者,管氏曰:至七八日,當貫膿,身反大熱,而煩渴者,白虎湯,加天花粉、葛根、甘草治之。如上唇堆腫,大便秘者,胃火熾也,清涼攻毒飲可考參。

初發熱毒擁遏,則宜驗唇舌,以清涼解毒。若失而不治,則結疔毒,最忌五處疔痘,此處結毒必死(五處:耳前後、心胸、心背、結喉、兩太陽是也)。慎勿認黑痘作疔,使父母驚惶。蓋七八日,行漿將足,而發疔須認黑疔。疔或黑而硬,或有紅絲,發大紫泡,未曾解毒者,龔氏曰:以神功散,

加雄黃、黃芩、黃連、大黃煎服,卻用點法。雄黃一錢,研胭脂重浸水令濃,調雄黃末,剔破疔頭,以點疔頭,立時即紅活,神法也。又曰:治疔痘,先以銀針,剔破疔頭,吮去惡血,而以拔疔膏,點疔頭即活。若貼之未活者,四聖膏亦妙也。

凡治痘之要,始解鬱火,中清實火,終治虛火。然至靨期,復歸補脾解毒,是古人之定法也。雖然,首尾非峻涼攻下,有不可救者,餘數年顓志於痘,驗數千人,漿期與猛峻攻利之證候甚鮮,但百中不過五六。審驗唇舌以治之,費氏曰:八九日期,至有梟毒烈火血熱之極,非不極其清解,

其烈熱未減,紅暈不收,膿囊有斂意,謹防火褐,以致倒靨,以清涼攻毒散,重加生地黃、石膏。

白話文:

這段文字的大意如下:

[關於灌漿第三天清火的治療原則]

一開始,如果火氣非常旺盛,應立即使用清涼的藥物來降火。到了第五六天,火氣會稍微緩解一半,然而在這時候,如果使用了排膿的藥物,反而可能導致胃部火氣更旺,造成灌漿的部位乾涸,並且出現口渴想喝水的症狀,甚至可能演變成嚴重的疾病。管氏認為,到了七八天的時候,身體應該會有膿液形成,但若是身體仍然非常熱,且感到口渴,這時候可以使用白虎湯,加上天花粉、葛根和甘草來治療。如果上脣腫脹,且有大便乾燥的情況,這表示胃火很旺,應該使用清涼攻毒飲。

一開始如果出現熱毒阻塞的狀況,應觀察嘴脣和舌頭,並使用清涼的藥物來解毒。如果沒有及時治療,可能會形成疔瘡,特別是五處的疔瘡和痘疹最為危險,如果在這些地方形成疔瘡,患者很可能會死亡。但是要注意不要把黑色的痘疹誤認為疔瘡,讓父母過度恐慌。通常到了七八天,漿液將要充足,這時候如果長出黑色的疔瘡,必須認真對待。疔瘡可能呈現黑色且堅硬,或者有紅色的線條,或者長出大的紫色水泡。對於未經解毒的疔瘡,龔氏建議使用神功散,加上雄黃、黃芩、黃連和大黃,煎煮服用,並使用點法,用一錢的雄黃,研磨成胭脂,再浸入水中使其濃稠,然後將雄黃末調和,挑開疔頭,將藥點在疔頭上,立刻就會恢復紅潤,這是一種神奇的方法。另外,治療疔瘡痘疹,首先用銀針挑開疔頭,吸出壞血,然後用拔疔膏塗抹在疔頭上,療效立現。如果使用膏藥效果不佳,也可以使用四聖膏,效果也很好。

治療痘疹的關鍵,在於初期解鬱火,中期清實火,最後治虛火。然而到了痘疹的成熟期,又要回到補脾解毒的原則,這是古人的固定方法。即使如此,初期和末期如果不使用強烈的清涼藥物或攻下藥物,有些病情是無法挽救的。我多年來專注於研究痘疹,觀察了數千個病例,發現灌漿期和猛烈攻利的症狀非常少見,只有百分之五到六的案例。我們應該根據嘴脣和舌頭的狀況來判斷病情,費氏認為,到了八九天,有些病例會出現劇烈的熱毒和血熱,我們必須極力清除熱毒。

然而,即便我們極力清熱,熱度還是沒有減緩,紅暈也沒有消退,膿包似乎有縮小的趨勢,這時候必須小心,以免導致痘疹倒退回之前的階段。這時候可以使用清涼攻毒散,並加入大量的生地黃和石膏。

3. 附首尾用清涼一治驗

浪華堂島。某一女兒,年僅六歲,己酉春患痘,見苗二日,邀余往診之。身熱燔灼,神昏不食,見點深紅如絳,二便秘結,唇燥舌尖如火,中央白胎且燥。余曰:此症,梟炎熾盛,表裡俱實,不早解其圍,則將及危篤。即以十神解毒湯,加石膏大黃,貫至四朝,標瘡礬紅,而發紫疱。

因用清毒活血湯,去參耆,加石膏大黃,至六朝,身熱稍減,次早思食,惟面瘡陷不起。二醫在傍曰:當漿期陷不突者,非參耆補托之功,安得綻松?余曰:此痘大便未解者,內實也;出瘡乾紅滯縮者,外實也。謬與補益,則是愈實實,所謂塗附塗者,子言是也。即以清涼攻毒散,倍加石膏大黃,及八朝通身略有松意。熱毒雖漸解而,細察其口舌,上齦其黑如煤而濺血。余曰:此乃走馬疳也。舉家驚惶,懇請良法。乃以金不換和油胭脂塗之,以留其血,即與清胃瀉火湯,加石膏大黃犀角治之。九朝漿色半足,次早膿漸充肥,更投清補之味,至十二朝,

熱復如炮,渴煩無休,再用清涼攻毒飲,倍加生地黃,及十四朝,宿便快通,凶證頓退,貫至十八朝,更以大連翹飲,至三十五朝而全愈。如此證候,寥寥乎晨星,不可執以為常,記以備參考爾。

痘出不壯突,而不能成漿者,有陰陽之分,一屬氣虛,一屬血滯,只驗唇舌與形色,以辨之。聶氏曰:六七日期,氣血流暢,則毒化為膿,膿之不成,其因有二:熱氣熾盛,則血燥而凝,故不能運化成漿;元氣衰弱,則血寒而縮,亦不能運化成膿。凡屬氣虛者,宜補益排膿。若夫痘色紅紫乾枯,或帶焦黑者,即毒熾而血凝也,必不成膿,急宜清毒活血湯主之。

白話文:

【附首尾用清涼一治驗】

浪華堂島上,有一戶人家的女兒,只有六歲。在己酉年的春天,她得了痘疹。痘疹出現兩天後,他們邀請我去爲她診斷。當時,她的身體高熱如焚,精神混亂,無法進食。痘疹呈現出深紅色,就像絳色一樣。並且,她的大小便都已數日未解,嘴脣乾燥,舌尖紅如火焰,舌苔白而幹。我判斷,這是體內炎症熾烈,內外皆實的症狀。如果不早點解圍,病情將會變得非常危險。

我立即開了十神解毒湯,並加入了石膏和大黃。連續服用四天後,痘疹開始變紅,且發出了紫色的皰疹。之後,我改用了清毒活血湯,去掉了人參和黃芪,再次加入了石膏和大黃。到了第六天,她的體溫開始下降,第二天早上,她有了食慾。然而,臉上的痘疹卻陷入了皮膚,沒有鼓起。

這時,旁有兩個醫生說,如果在漿期痘疹陷下而無法鼓起,除非使用人參和黃芪補血,否則痘疹不會綻放。我說,痘疹無法鼓起是因爲體內的實熱未消,痘疹乾紅收縮是因爲體外的實熱。如果錯誤地給予補益,只會使實熱更加嚴重,這就像在已經塗滿的東西上再塗一層。我隨即開出了清涼攻毒散。

我加倍了石膏和大黃的份量,到了第八天,她全身的痘疹開始有些鬆弛,熱毒雖然逐漸減輕,但仔細觀察她的口腔,發現她的上牙齦黑如煤炭,還有出血的跡象。我判斷,這是走馬疳。全家人都驚慌失措,懇求我提供良策。於是,我讓她用金不換和油胭脂塗抹出血的地方,以止血。同時,我給了她清胃瀉火湯,加入石膏、大黃和犀角來治療。第九天,漿色恢復了一半,第二天,膿液開始逐漸充盈。然後,我給她服用了清補藥,直到第十二天。

然而,到了第十三天,她的體溫又像炮彈一樣高燒不退,口渴煩躁。我再次使用了清涼攻毒飲,並加倍了生地黃的份量。到了第十四天,她的大便暢通,兇險的病症立刻減輕。持續到第十八天,我改用了大連翹飲。最終,在第三十五天,她完全康復。這樣的病症,極爲罕見,不能作爲常規處理方式,記錄下來僅供大家參考。

痘疹發出後,如果無法鼓起,且不能形成膿液,可能有兩種情況:一種是氣虛,另一種是血滯。只需通過觀察嘴脣、舌頭的顏色和形狀來辨別。聶氏曾說,在六七天的時期內,如果氣血流通順暢,痘疹中的毒就會轉化爲膿液。如果膿液無法形成,原因可能有兩種:一是熱氣熾烈,導致血液乾燥並凝固,因此無法轉化成膿;二是元氣虛弱,導致血液寒冷並收縮,也無法轉化成膿。對於氣虛的患者,應該給予補益並幫助膿液排出。如果痘疹顏色紅紫且乾枯,或帶有焦黑色,這就是毒氣熾烈導致血液凝固的跡象。這種情況下,痘疹一定無法形成膿液,應立即使用清毒活血湯進行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