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池田瑞仙

《痘科辨要》~ 卷五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五 (6)

1. 辨灌漿三日虛痘治例

痘出四五日期。大便一泄。則熱氣自散。神氣自虛者。痘之常候也。如便秘熱擁。則用托裡清涼責之。然火熱全退。有出瘡冰硬。漿色遲滯者。朱氏曰。治實熱之痘證。過服寒涼。而變冰硬。或嘔瀉。或皮薄漿清。或塌陷無神。血色不活。搔癢煩渴。凡有此則唇舌必淡白潔淨。

大便必不牢固。延綿不治。則腹脹悶亂。寒戰鬥牙。死不旋踵矣。急宜加減托裡湯主之。

發始雖為火熱所困。氣血虛耗。而不甚至虛。不甚至寒。寒起勢微微。證又平準。則有宜斟酌治之者。襲廷賢濟世全書曰。治氣血虛損。或觸風邪穢毒。使瘡毒內陷伏而不生。或出而不勻快。此藥活血勻氣。調胃補虛。內托瘡毒。使之盡出易靨。參耆內托散主之。(獨美按內托散之症。龔氏所論。最為的當。但治不虛不實平症之良方也。)

稟賦虛弱之兒。有臨痘而氣血平易。惟少食窠囊虛餒。根暈不收。頂陷不起者。萬氏曰。痘瘡已長。六七日膿漿將成之時。脾胃弱則氣血衰少。不能周灌於身。使之作漿。虛軟清淡。雖有漿亦水而已。宜十全大補湯。去地黃。加木香。或參苓白朮散。去葛根。加黃耆肉桂。多服乃佳。

然脾胃強弱。於食多少大便堅利。求之。如大便滑泄者。急宜峻補之。陳氏異攻散主之。

稟賦壯厚之兒。出痘稠密。里證無故。惟有氣血俱為初熱所困。不能送毒發透於肌標。而不成漿者。管氏曰。六七日。頂陷無膿。或服內托藥。而暫起。不久又陷者。貫不滿故也。宜內托散。倍加參耆當歸。煎和人乳糯米好酒服。若陽氣虛者。加熟附子三分。

凡痘出至六七日。有轉屎氣。或腹雷鳴者。腸鳴者胃氣敗。而穀氣下脫也。下氣者。五臟氣下陷也。是皆內虛之徵也。翁氏曰。痘出七八日。神氣靜氣冷。唇舌淡白涕清。嘔吐泄瀉。不渴少食。食亦不化。小便清利。大便稀溏。倦怠昏睡。皆裡寒而虛也。表裡俱虛寒者。用木香散異攻散。常看痘變紅綻。飲食如常。大便堅固為寧。

發始火褐燔灼。大便秘結者。與峻涼攻下為貴。或以痘密。不辨熱之多少。謬太過清涼。內氣自空。及六七日。忽然瘡色平陷。血澤散漫。變虛寒者。是皆清涼過深之失也。至此雖冀挽回於千一。而非猛峻之劑。不能收其功矣。費氏曰。乏其本而漿無所化。實則受其虐。而化不得行。

是行漿之理也。有當制以泄其過。有當助以補其不足。不可專以保元為則矣。故至七八日。灰白錫色漿清。或漏出清水。頂陷白無血澤。神情懶倦。語話慵。氣虛之證繁多。總無烈火灼皮膚者。回陽反本湯主之。訣曰。如用之未及者。兼與參附大劑。

鄭氏痘經曰。愚每遇靨後泄瀉不止。為灸天樞二穴。在臍兩邊各開二寸。上肚腹脹。加中脘一穴。在臍上三寸。小腹脹。加氣海一穴。在臍寸半屢效。皆用本兒同身寸。若不瀉而腹脹大者。脾濕也。薏苡仁和尖米作粥。食之妙。

余以為痘中十二日。上六日屬熱。必禁艾灸。下六日屬寒。故以七日。謂之界限之日。蓋氣血領載。以逐毒達外。內自空虛。空虛則生寒。當膿期而不漿。寒戰鬥牙。溏泄頻頻。治宜峻補。如至八日。陽氣尚脫者。灸數十壯。以回其垂絕元陽。以濟其急。兼助藥力。亦能奏一時之功。依錄示諸生。

痘出稠密。中間侵氣虛。色淡白無紅暈。頂陷者白陷也。甚則轉為灰陷。此氣血衰耗。不能運化毒氣以成漿也。聶氏曰。痘出五六日內。如不順。至七八日。若膿漿不行。亦當用參歸鹿茸湯托之。若漿膿不起。則無生意矣。若有四五分。猶可望生。又曰。如痘色淡白。疱不尖圓。

根無紅暈者。氣虛血縮者也。必不成膿。參歸鹿茸湯主之。如氣虛必易寒。為虛寒既明。加丁桂熟附治之。若寒甚而未應者。兼與參附大劑。

痘瘡始終忌瘙癢。然有痘症十分凶險。已過大半。而無凶癢者。便可計日以求安矣。又有瘙癢吉凶。未可知者。必視其所發。觀其所因。詳其情狀。察其唇舌。究陰陽之妙境。以施治法。以決生死而已。故瘡色及唇舌淡白。而大便。泄後為癢者。屬氣虛。治宜溫補。如痘色掀發。

根暈紫赤。色燥舌尖赤色。中央無胎。大小便秘澀。而為癢者。屬血熱。治宜清涼活血。又在漿膿時。補湯太過則作癢。所謂癢乃美兆也。以其過於茂也。治之宜微行清涼。若皮薄清漿。毒不化而作癢者為重。(驗唇舌以決順逆而後治之)如內攻外剝。血散氣離。其癢猛於尋常。

(內攻者。氣敗也。外剝者。形敗也。)萬氏曰。瘙癢之時。乍起乍止。精神清爽。不自抓搔。欲人撫摩者生。若搔癢無時。神氣昏沉。胡抓亂舞。搖頭扭項者。及遍身抓破。全無膿血。乾枯紫黑色者。必死之兆也。

痘出至漿期。諸症順者。七日而頭面。膿色半足。八日而額前頭頂。膿色充實。至此咽喉微痛。聲嘎少嗆水者。痘之常候也。又有根血散闊。或灰白錫光。時時瘙癢。睡臥不寧。或腸鳴下氣者。而唇舌淡白虛冷者。虛寒也。管氏曰。七八日期。漿不充實。不肯結痂。而渴瀉寒戰者。

急與大保元湯。不食者加乳汁。根不紅者加雞冠血半匙。胃寒者加丁子。表裡俱虛寒者加附子。如及八日。證不穩者。建中湯主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