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池田瑞仙

《痘科辨要》~ 卷五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五 (4)

1. 起脹三日虛痘用方

保元湯,痘出位定後。證平準者。加川芎桔梗。扶陽益陰。或陽氣不足者。加肉桂。豈有不痊者哉。(方見放苗)

大保元湯,治頂陷。根窠雖紅。而皮軟且薄。血有餘氣不足者。

黃耆(二錢),人參(一錢五分),甘草(一錢),官桂(五分),白朮(炒一錢),川芎(一錢)

上共六味。加薑棗。水煎溫服。如氣不行。去肉桂。加木香。若不食。加人乳半鍾。

木香散,治瘡灰白。表虛內虛。泄瀉腹脹。其效如神。若無灰白泄瀉等證勿用。

桂心,青皮,木香,腹皮,人參,赤茯苓前胡訶子半夏,丁子,甘草(各等分)

上共十一味。每服五錢。姜三片。水一大鐘。煎六分服。

異攻散,治痘表虛塌癢。內虛泄瀉。腹脹喘急。悶亂煩渴。寒戰咬牙。頭溫足冷者。急宜服之。

木香,肉桂,當歸,人參,白朮,陳皮厚朴,丁子,茯苓,肉果(各七分),附子,半夏(各五分)

上共十二味。每服五錢。生薑三片。棗二枚。水一大鐘。煎六分溫服。朱巽曰。此原兩方。予參合之。名木香異攻散。凡痘至八九日。凡虛寒種種即與服。奏速功。

術苓調脾散,治脾氣虛弱。飲食不化。而泄瀉其色帶白者。

白朮(去蘆皮炒),白茯苓(各五分),白芍(酒炒),神麯,炙甘草(各五分),白扁豆(姜浸去殼炒八分),砂仁,炒香附,製厚朴(各三分)

上共九味。煨姜三片。大棗一枚同煎。或加人參。

益黃散,治脾虛寒。

陳皮(一兩),丁子,青皮,炙甘草,訶子肉(各半兩)

上共五味為末。每服二錢。水一盞。煎六分。去滓溫服。一方加木香三分。

四物湯,治痘形長大。而血色枯燥者。此氣至。而不榮者也。以本方加人參麥門冬治之。

當歸,熟地,芍藥,川芎(各等分)

水煎服。

四君子湯,治色紅潤。而形平陷者。此血至。而氣不充者也。以本方。加黃耆肉桂。川芎治之。

人參,白朮,白茯苓(各等分),甘草(減半),生薑一片。棗肉一枚。共水煎服。

十全大補湯,治形平陷而色枯萎者。此氣血俱不足也。以本方。合無價散治之。(無價散方見於後)即四君子湯。合四物湯。名八珍湯。加黃耆肉桂名十全大補湯

加味四聖散,治痘瘡已出。五六日不能長。不生膿。或癢塌者。

當歸,芍藥(炒),黃耆,川芎(各五分),白朮,茯苓,紫草木通防風(各三分),糯米(二百粒)

上十味。水煎服。

獨參湯,治虛弱痘證。四日後。諸症不穩者。

人參(去蘆一兩),生薑五片。棗五枚。水二鍾煎八分。徐徐溫服。大人乳母亦服。

參附湯,治瘡痘五日後。純陰無陽者。

人參(去蘆一兩),真附子(一錢或二錢),生薑五片。棗五枚。

上以水三鍾。慢火先煎熟附子。至一鍾半。加人參一兩。煎一鍾去滓。頻頻溫服。朱巽曰。人參補元氣。生津液。定虛喘。退虛。此雖良藥。用之不當則殺人。然用之舌無黃胎乾燥。痘無焦色紫赤方可。每用三分五分。以至五錢八錢一兩止。舌色如常。止用三五七分。淡白者。

二錢三錢。淡白之極。須五錢或一兩。膿漿將足。舌色漸紅。即宜減。至一錢五分三分。務在隨唇舌之色。轉之。若痘密色紅。四五日不得排膿者。十神湯內。可加四五分。名喚漿法。

加減排膿湯,治血熱痘證。服藥後熱症悉退。內外和平。惟不易長大者用之。凡此藥保和元氣。活血行滯。以助痘成功。如前症未除。還當服十神解毒。不可拘以日程。而遽用此也。慎之慎之。

當歸,川芎,白芍,人參(初發有勃勃之勢以沙參易用亦可),陳皮,甘草,白芷山楂,木通,桔梗

上十味。水一鍾半。黃豆廿一粒。筍嘴五個煎服。不拘時。至六日後。當易糯米為引。

膽導法,此通大便秘結之良方也。不損中氣。強如用藥。用大豬膽一枚。以鵝瓴筒。兩頭截齊。一頭入膽中。線牢扎定。吹令氣滿。納入穀道中。直待氣通取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