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痘科辨要》~ 卷三 (6)
卷三 (6)
1. 逆證不治
一痘至三四日,腳軟弱,而不能立者凶;又天柱忽折者死。
一痘出時,譫語狂言,如見鬼狀者,且好飲冷,或斑從腰眼起者不治。
一發青紫黑斑如痣,及肌肉成塊,色青黑者,六日而死。
一肌肉裡如被杖者不治;又遍身紫泡,刺破出黑血者死。
一初出身有斑點,嘴唇崩裂,或唇腫,口出臭氣者,此胃爛發斑也,其證必死;如唇燥裂口惡臭,舌乾黑者死;又上唇紫黑色,突而如嘴,口臭沖人者死;又舌卷囊縮者死。
一凡先發無名腫毒,而後痘出者,十中八九死。
一痘出齊,而吐瀉不止,或生蛔自大肛中出者,後變壞證,而淹淹引日至死,此症九死一生也;若在初發時者,多無妨矣。
一痘稠密陷伏,煩躁狂叫,口中腥臭沖人者,此邪火煎熬,肺爛胃敗也,必成失聲,乾嘔喘促,六日而死。經曰:「肺絕者,七日死。」(痘之一症以六日為死期,雜病以七日為死期矣。)
一痘出陷頂,而臍窩內,有瘡二三粒者,無妨;如至四五粒者凶多,此腎經之痘也,後必加溏泄,而寒戰咬牙者,即死。
一痘出譫語不止,昏睡不食,手足厥冷者,必死。
一發熱痘苗,手足先出現,而後見於他處者,必死。
一起勢因循,而面上見青氣,其瘡隱躍不起,唇舌紫赤者死。
白話文:
[逆證不治]
長痘子到三四天,如果腳軟無力,站不起來,這是凶險的徵兆。另外,如果後頸的骨頭突然斷裂,就會死亡。
長痘子的時候,如果出現胡言亂語、瘋狂的樣子,好像看到鬼一樣,而且喜歡喝冷的,或是斑疹從腰部開始出現,都是無法醫治的。
如果長出來的斑點呈青紫色或黑色,像痣一樣,或是肌肉結成硬塊,顏色青黑色,大概六天就會死亡。
如果肌肉裡面好像被棍子打過一樣,也是無法醫治的。另外,如果全身長滿紫色的水泡,刺破流出黑血,也會死亡。
如果剛開始長痘子時就有斑點,嘴唇乾裂,或是嘴唇腫脹,嘴巴發出臭味,這是胃爛導致的痘疹,這種情況一定會死亡。如果嘴唇乾燥裂開,口氣惡臭,舌頭乾黑,也會死亡。另外,如果上嘴唇呈紫黑色,突出像嘴巴一樣,口臭撲鼻,也會死亡。還有,如果舌頭捲縮,陰囊縮成一團,也會死亡。
凡是先長無名腫毒,然後才長痘子的,十個裡面有八九個會死亡。
痘子都長出來了,如果還吐瀉不止,或是拉出蛔蟲,之後會轉變成壞的症狀,慢慢拖延到死亡,這種情況九死一生。但如果在剛開始長痘子時就出現吐瀉拉蟲,大多沒有大礙。
痘子長得很密集而且凹陷,患者煩躁地大吼大叫,嘴巴發出腥臭味,這是邪火煎熬,導致肺爛胃敗,必定會失聲、乾嘔、呼吸急促,六天就會死亡。《黃帝內經》說,肺功能衰竭的人,七天就會死亡。(痘疹這種病以六天為死亡期限,其他雜病則以七天為死亡期限。)
痘子長得凹陷,而且肚臍窩內長出兩三顆瘡,沒有關係。如果長到四五顆,就非常凶險,這是腎經的痘子,之後必定會腹瀉,而且身體發冷、牙齒咬緊,就會死亡。
長痘子時,如果胡言亂語不止,昏睡不吃東西,手腳冰冷,一定會死亡。
發熱長痘子,如果手腳先出現痘子,然後才在其他部位出現,一定會死亡。
如果病情發展緩慢,臉上出現青色,痘子隱約長不出來,嘴唇和舌頭呈紫紅色,就會死亡。
2. 辨起脹三日順險逆證
3. 順證勿服藥
一凡放痘三日,逐漸起脹。先出先起,後出後起。痘胖一分,則毒出一分;胖已盡,則毒出完。根窠紅綻,頂肥礙手,面目漸腫,飲食二便如常,而無他症者吉。此是氣盛血榮,充滿於內,發揚於外,毒必受制,化毒成漿,不藥自愈。
一凡痘瘡自初至結靨,以痘內暗晦而外光潤為善。所謂外陽內陰,少陰君火之象也。反之為凶。若內外皆光,為純陽無陰,治當補血;內外皆暗,為純陰無陽,治當補氣。
一凡痘瘡之毒,必氣以煦之,血以濡之,而後可得成熟也。故起發時,光壯者,氣有餘也;肥澤者,血有餘也。氣血有餘,表裡俱和,不須服藥。
一凡至起脹,其痘頂必有小凹,名痘眼。若根腳散大,漿色淺白,頂無痘眼者,此水痘,非正痘也。
白話文:
[順應病程勿輕易用藥]
只要痘疹在三天內逐漸膨脹,先出現的先長大,後出現的後長大,痘疹每長大一分,代表體內的毒素就排出一分,等到痘疹完全長大,毒素也就排乾淨了。痘疹底部紅潤,頂部豐滿,摸起來有些礙手,臉部和眼睛逐漸腫脹,但飲食與大小便正常,沒有其他併發症,這是好現象。這表示體內氣血旺盛,內外都處於健康狀態,毒素會被抑制,轉化為膿漿,不用吃藥就能自癒。
從痘疹初期到結痂,痘疹內部雖暗淡但表面光澤潤澤是好現象,這叫做「外陽內陰」,是心臟功能良好的表現。相反的,如果內部外部都暗淡,是純陰無陽,應該補氣;如果內部外部都光亮,是純陽無陰,應該補血。
痘疹的毒素,必須靠氣來溫養,靠血來滋潤,才能成熟。所以,痘疹開始長大的時候,如果看起來光澤壯碩,代表氣有餘;如果頂部豐滿且有光澤,代表血有餘。氣血有餘,身體內外都健康,不需要服用藥物。
痘疹在長大的過程中,痘頂會有一個小凹陷,我們稱之為「痘眼」。如果痘疹底部擴大,膿漿顏色淺白,而且沒有痘眼,這種痘疹不是正常的痘疹,而是水痘。
4. 險證可加治
一痘雖起發,乾枯無水,謂之不肥澤;乾紅帶黯色,謂之不紅活。其變為黑陷,乃血虛也。宜用四物湯,加人參、麥門冬、地骨皮治之。外用胭脂塗法。
一形長大而色枯燥者,此氣至而血不榮也,治宜補血。色紅潤而形平塌者,此血至而氣不充也,治宜補氣。形平塌、色枯萎者,此氣血俱不足也,治宜大補氣血。色灰白者,氣虛也,當補益。紅紫焮發者,血熱也,當清涼行血。紅紫退縮者,血滯也,宜清毒活血。
一痘頂陷不起,而年壽之上痘起者,不必憂慮。如年壽上顆粒不起者,急與補托。及痘當起發,而天庭、印堂不起者,亦宜以溫補為主。否則漸變氣脫而至死。
一痘雖紅鮮,但乾燥而不充肥者,此火盛而血不足也。治宜神功散,加酒炒黃芩與之。
一痘充肥而帶濕者,此脾中有濕而氣不足也。治宜去濕補氣,兼風藥以勝之。錢氏白朮散,加防風、白芷之類。不可太過,若太過,則損釀膿之機。
一浮囊虛起,窠中無漿水者,此氣不拘血,血不附氣。輕者,必發癰腫而生;重者,即癢塌而死。宜急人參歸耆湯主之,使氣血交會,方能化毒成漿焉。
一有因諸獸或生人驚嚇,而痘隨伏、色變者,是心失其主,血不能歸附,而氣不充托耳。宜托裡之劑,兼與安神丸。
一痘正脹之時,瘡雖起發,然皮薄不礙手,按之清水忽出,而痘色不暗者,此假脹也。宜急用大保元湯之類,提氣實膿,方可成就。不則十二日,必不能回謝,不收結而死。
一痘因觸穢氣,致倒陷,如石白硬者,宜急用參耆內托散。又外用荊芥、大棗肉,以熏燒焉。
一痘漸平塌,頭面漸紅腫者。唇舌赤色,痘色乾紅,則宜極清解而起之;如唇舌淡白,瘡色灰白,則宜極溫補而興之。
一痘紫陷不起,或黑如疔者,此血分火熱。急以清毒活血湯,去參耆投之;或以辰砂益元散,和冷水兼與。
一凡戛齒噤牙者,是腎氣衰而真陰不足也。痘主陷伏,宜補陰而逐之。潔古白花蛇散主之,以龍眼肉灑,溫服之。
一痘當起發,如四圍起而中心平陷者,其證有二。血化成水,四圍高起,但中心略凹下者,俗呼茱萸痘。此由中氣不足,發不透徹耳。治宜補托,斟酌從證治之,或宜參歸鹿茸湯主之。又有四圍沸起,中心落陷無水,是乃死肉,其形如錢者,此名鬼痘。宜急攻發。竇氣飲和桑蟲汁與之,或兼與奪命五毒丹。不則漸變黑點,束手不可為焉。
一起壯之時,光澤滋潤,勢如水光,而根下紅色,僅有一線,以火照之,如琉璃燈樣者,此為虛起。宜大溫補氣血,托裡救表。如及六日為此症者,參歸鹿茸湯,加桂丁子、熟附治之。不則八九日間發癢塌,而及十二日為內攻。若痰喘氣急者,必死。
白話文:
[對於危險病症的治療方式]
一個病徵是疹子雖有冒出,但疹子乾枯無水份,我們稱之為不豐滿潤澤。疹子呈現乾紅且帶有暗色,這表示疹子沒有紅潤有活力。疹子轉變成為黑色且下陷,這是由於血虛造成的。在這種情況下,應使用四物湯,加入人參、麥門冬、地骨皮進行治療。外敷方面可用胭脂。
疹子長得大但色澤枯燥,這代表氣力已到達但血液無法滋養。治療應該注重補血。疹子紅潤但形狀扁平塌陷,這代表血液已到達但氣力不足。治療應注重補氣。疹子扁平塌陷,色澤枯萎,這代表氣血兩者都嚴重不足。治療應注重大補氣血。疹子色澤灰白,這是氣虛的表現,應該進行補益。疹子紅紫且發炎,這是血液過熱,應該進行清涼並促進血液循環。疹子紅紫且退縮,這是血液淤滯,應清毒活血。
疹子頂部下陷且不隆起,但如果鼻樑上的疹子有隆起,就不必過度擔憂。如果鼻樑上的疹子無法隆起,應緊急給予補託。當疹子應該隆起時,但額頭和眉心部位沒有疹子隆起,也應以溫補為主,否則可能會漸漸氣脫,導致死亡。
疹子雖紅鮮,但乾燥且不豐滿,這是火氣旺盛且血液不足,應使用神功散,加入酒炒黃芩進行治療。
疹子豐滿且帶有濕潤,這是脾臟有濕氣且氣力不足,應去除濕氣並補氣,同時輔以風藥來控制。錢氏白朮散,加入防風、白芷等藥材,但不能過量,過量會影響膿瘡的生成。
疹子虛浮隆起,中心無水漿,這是氣力無法控制血液,血液無法依附氣力,輕者可能形成膿腫但可以存活,重者則會癢塌而死,應立即使用人參歸耆湯,讓氣血交匯,才能化毒成漿。
因受到動物或生人的驚嚇,導致疹子隱伏且色澤改變,這是心臟失去控制,血液無法歸附,氣力無法支撐,應使用託裡劑,並搭配安神丸。
疹子正在膨脹時,雖然疹子有隆起,但皮膚薄且摸起來無礙,按下會有清水溢出,但疹子色澤不會暗沉,這是假性膨脹,應立即使用大保元湯等,提升氣力並濃縮膿瘡,這樣才能完成治療,否則在第十二天,必定無法恢復,不會結痂而死亡。
疹子因接觸污穢氣味,導致倒陷且堅硬如石,應立即使用參耆內託散,並外用荊芥、大棗肉進行薰燒。
疹子漸漸扁平塌陷,頭面部漸漸紅腫,脣舌呈紅色,疹子色澤乾紅,應極力清解並使其隆起。如脣舌淡白,疹子色澤灰白,應極力溫補並使其隆起。
疹子紫色下陷且無法隆起,或黑如疔瘡,這是血液過熱,應立即使用清毒活血湯,去除人參、耆歸,或使用辰砂益元散,與冷水一同服用。
遇到咬牙切齒的情況,這是腎氣衰弱且真陰不足,疹子會陷伏,應補陰並進行驅除,使用潔古白花蛇散,以龍眼肉灑,溫服。
疹子應隆起時,周圍隆起但中心扁平下陷,有兩種情況,血液化成水,周圍高起,但中心略為凹下,俗稱茱萸痘,這是中氣不足,無法完全冒出,應進行補託,根據病情進行治療,可使用參歸鹿茸湯。還有一種是周圍沸起,中心下陷且無水,這是死肉,形狀像錢幣,稱為鬼痘,應立即進行攻發,使用竇氣飲和桑蟲汁,或搭配奪命五毒丹,否則會逐漸變成黑點,無法救治。
疹子隆起時,光澤潤澤,形狀如水光,但根部紅色只有一線,用燈照耀下,形狀像琉璃燈,這是虛起,應大量溫補氣血,託裡救表,如果在第六天出現這種症狀,應使用參歸鹿茸湯,加入桂丁子、熟附進行治療,否則在第八九天會發癢塌陷,在第十二天會內攻,如果伴有痰喘氣急,必定死亡。
疹子冒出後彼此串聯,皮膚腫脹且肉浮起,或在原本疹子周圍,突然冒出小疹子,聚集漸漸肥胖,形成一塊,這是重度情況,應內託消毒,嚴格遵守禁忌,防止搔癢的變化,使用內託散,加入陵鯉殭蠶進行治療。
疹子冒出後,中心突起,周圍乾燥且平坦無水,或內部紅色外部黑色,這是皮膚閉塞且滯留,疹毒鬱積且無法散發,應使用辛涼解肌,桂枝葛根湯進行治療。
疹子紅潤且豐滿,用手指按下會隨即破裂,這是血液過剩且氣力不足,應涼血補氣,使用人參歸耆湯進行治療,否則之後必定會癢塌而死。
疹子長期遇到陰雨天,無法隆起,應進行發汗,並同時去除濕氣,使用內託散進行治療。
疹子因飲食受傷,導致腹部飽脹悶痛,以致中氣鬱結且無法隆起,應發毒,並搭配神麯、麥芽進行消化引導。
全身都長疹子,但手腳獨自不透,這是脾胃虛弱,應立即使用錢氏白朮散,去除葛根,加入黃耆、肉桂進行治療。
原本就有瘡瘍且未痊癒的人,病情多數兇險,初期熱實者,使用清熱解毒湯進行治療。熱毒退卻者,應加倍補充氣血,搭配託裡內託散,去除桂,加入穿山甲、大力子進行治療。
疹子形狀板實且不鬆軟,這是血液淤滯且毒素纏繞,扁平塌陷且不擴張,這是氣力薄弱無法控制毒素,滋補充託,仍有可能救治,如果毒素淤滯,使用清毒活血湯進行治療。如果是氣力虛弱,使用參歸鹿茸湯進行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