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痘科辨要》~ 卷二 (8)
卷二 (8)
1. 辨用毒藥攻毒
管氏保赤曰:世有見痘不起,以蟲魚腥胋、毛血牙骨、鱗角等毒藥以發之,謂其以毒攻毒也。殊不知毒藥損人元氣,元氣既伐,毒亦愈熾,加酷烈之性,復為內攻,更有何法以救之哉?雖萬有一中,此乃兒稟本厚者耳,不可為常例。余往往看世間娶童未痘者,一熱不問為何證,概用一角,愚以為大謬矣。
蓋痘證雖火毒所致,而身熱一發,其內自虛,腠理開通,汗出而後痘瘡始見,是常例也。所謂順者,不服藥自愈。其或內外實者,火毒鬱伏,不能發透毛竅,緻密無汗,或發或解。若毒壅血熱者,先以清涼解毒、涼血活血之劑治之,不得已,則用一角可也。
不用亦可也。宜相時隨證,一角何必專用之事焉?夫一角者,骨之餘,其性寒,其勢猛,等人牙、四糞之屬,故虛弱之人服之,難堪其勢。凡痘症極美,無可用之藥;極惡,無可治之方。其險者,在可死可生之界,若謬認投之,大傷人命。大抵痘瘡,先實後虛者多,先虛後實者少。
如自發始,虛證繁多者,切勿與一角,以實攻虛,豈有可救之理哉?夫猛烈之藥服之,折神元,敗脾胃,損傷血肉。若胃氣一受傷,則內氣敗壞,溏泄不禁,標瘡平陷倒塌,其勢如反掌。若至漿期,而內虛甚者,不免利青糞,或寒戰咬牙,及內攻外剝之患。當此時雖大補氣血,終無益矣。世醫好妄投之,而令痘兒夭札甚多,實父母之過也。業醫者,宜鑑之矣!
白話文:
管氏在《保赤》中提到,有人看到孩子出疹子情況不佳,就使用蟲魚、腥臭物、動物的毛髮、血液、牙齒、骨頭、鱗片、角質等被認爲有毒的藥物來刺激疹子的出現,他們認爲這是「以毒攻毒」的方式。然而,這種做法實際上是在傷害人體的元氣,元氣一旦被削弱,病毒反而會更加猖獗。這些毒藥的強烈性質,反過來在體內產生攻擊,這時,又有什麼辦法可以補救呢?雖然偶爾可能僥倖成功,但這只是因爲孩子的體質原本就比較強壯罷了,絕不能當作常規方法。我經常看到世間有人對沒有出過疹子的孩子,一發熱不管是什麼原因,就隨便給他們服用這類藥物,我認爲這完全是錯誤的。
疹子雖然是由火毒引起的,但當身體發熱時,體內自然會變得虛弱,毛孔打開,出汗後疹子纔開始顯現,這是常態。我們所說的順其自然,就是不需用藥,疹子也會自行痊癒。但如果體內外都實滿,火毒積聚,無法通過毛孔完全散發出來,皮膚緻密無汗,或者疹子時發時止,如果是因爲毒邪阻塞、血熱過盛,應該先用清涼解毒、涼血活血的藥物治療。實在沒有辦法的時候,才考慮使用這類藥物,不用也可以。應根據實際情況和症狀來決定是否使用,爲何一定要專門使用這類藥物呢?
所謂的「一角」,是動物骨骸的殘留部分,它的性質寒涼,作用猛烈,與人牙、糞便等屬於同一類物質。因此,體質虛弱的人服用,很難承受它的威力。一般來說,疹子情況非常好,無需使用任何藥物;情況非常糟糕,也沒有什麼治療方法。最危險的情況,就是在生死邊緣。如果誤判病情,盲目使用,會大大損害人的生命。總的來說,疹子通常先是實滿,然後轉爲虛弱的情況較多,先虛弱後實滿的情況較少。
如果從疹子開始出現,虛弱的症狀就很多,絕對不要給他服用「一角」,用猛烈的藥物攻擊虛弱的身體,怎麼可能有救的道理呢?服用猛烈的藥物,會損傷精神和元氣,破壞脾胃功能,損害血肉。一旦胃氣受損,內氣就會敗壞,導致腹瀉不止,疹子也會變得扁平、塌陷,情況如同翻手爲雲覆手爲雨一般迅速惡化。如果到了疹子出漿的階段,而體內極度虛弱,難免會出現拉綠色糞便、寒冷顫抖、咬牙、內外交攻的困擾。此時即使大量補充氣血,也已經於事無補了。世間醫生喜歡隨意使用這類藥物,導致許多出疹子的孩子夭折,這實際上是父母的過錯。從事醫療行業的人,應當以此爲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