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池田瑞仙

《痘科辨要》~ 卷三 (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(5)

1. 逆證勿治

一夫毒假漿成。毒從漿化。故不膿者死。

一痘色紅紫焦枯。貼肉不起。而皮厚黑如鐵。堅如石。摸之不破。無漿血。謂之鐵甲痘。乃氣澀不榮。血枯不潤者。必八九日死。

一灌膿時。忽然眼開者。及目中神光不明。瞳子漸轉紅赤者。不治。

一起發時。純是清水。頂白皮薄。與水泡相似者。後三四日。必抓破遍身而死。又有內含清水。外帶黃土色者。不可認為老漿。以致不救。宜急溫補。十中生者僅一二。

一痘乾枯。全無血水者。名曰空倉痘。必死勿治。

一抓破天庭山根之間。鮮血流出者死。又抓破無血水。乾黑者。或紫黑者。必死。

一兩臉光硬。色如橘皮紅。二便俱秘。目閉聲啞。腹中脹滿。肌肉黯黑者死。

一吐利不止。或二便下血。乳食不化。藥食直下。肛門如筒。及痘爛無膿者死。

一諸痘有漿。而天庭不起者。九死一生。

一紅腫早退。瘡陷無膿。目如魚睛者。不治。

一痘膿時。眉心鼻準。耳輪唇口。兩頰瘡。先焦枯黑靨者。名倒陷不治。

一頭面腫大。瘡盡抓破。黑陷深坑。惡臭異常。咬牙噤口者死。

一寒戰悶亂。腹脹煩渴。氣急咬牙。頭溫足冷者死。

一七八日間。有一等充實飽滿。挨摸不破者。不可認作好痘。以致後悔。此名鐵殼空痘。宜用酒煮麻黃一錢生附子一分。再加托裡之味。而變成爛痘。如此則屬可治。否則乾枯牢封。如鐵石必死。

一時時張口。似吐不吐。有聲無物。及聲嘶者。此胃中有瘡腐爛。為至惡之候。急用犀角消毒飲。加甘草桔梗玄參牛蒡子。早則當得生。如遲則喉爛不食而死。

一中心黑陷。四圍突起。戴漿者。此血隨毒走。氣不為用也。若中心戴漿。四畔干陷焦黑者。氣附毒出。而血不為之使也。若為血泡。色紫而易破者。此血熱妄行。而不能附氣也。通為不治。若為水泡。溶溶易破者。此火濕並行。氣血不能以斂束也。此痘若能食便調者。宜調養氣血。補脾滲水則愈。

一痘膿後。唇渣滓。而時灑血。口臭沖人。甚則至頰爛穿鼻。牙齒脫落者。名為走馬疳。是腎絕必死。

一痘出正盛。或至痘後。而聲啞氣噎者。及藥食嚥下。而腹中即鳴者死。

一痘如針孔。漿水自出者。此衛氣已敗。其液外脫也。必死。

一痘四弦突起。中間有凹。形雖光亮。看之內實。收板不化。名曰石臼痘。極不灌漿。必死之症也。

一口中無物。而時嚼者死。脾約也。

一不起脹者。九日死矣。其症痘出五六日。雖成窠粒。頂陷平塌。根暈淡白。不松突。如其似有漿。而或清淡空殼。乍發瘙癢。正無漿水。瘙破處。乾涸紫黑者。九日必死。

一不灌膿者。十二日死矣。其症六七日。稍有膿路。而或清水水泡。窠囊不光壯。而中間溏泄頻頻。不稠膿。根暈離散者。十二日必死。

白話文:

[對於逆向病症,不要輕易治療]

  • 一旦毒素形成濃稠的漿狀物質,說明毒素已經深入,若未見膿腫現象,這會導致死亡。

  • 若痘疹呈現紅紫色,且皮膚緊貼不易隆起,皮膚變厚呈鐵黑色,堅硬如石,觸摸不會破裂,也沒有漿或血,這種被稱為「鐵甲痘」,是因為氣血運行受阻,血液無法滋潤肌膚,預計八九日內會死亡。

  • 當膿包形成時,如果眼睛突然睜開,或者眼睛神采消失,瞳孔逐漸轉為紅色,這是無法治療的情況。

  • 如果痘疹剛出現時,全是清水,頂部皮膚很薄,類似水泡,幾天後,必然全身被抓破而死亡。另外,若痘疹內含清水,外表呈黃土色,不可誤以為是成熟的膿包,應立即溫補,只有少數能存活。

  • 若痘疹乾枯,完全沒有血液,這種被稱為「空倉痘」,必定死亡,不要治療。

  • 如果抓破額頭或鼻子根部,鮮血流出,這是致命的。另外,若抓破後無血液,呈現乾黑或紫黑色,也必定死亡。

  • 若兩頰皮膚光亮堅硬,顏色像橘子皮的紅色,大小便都祕結,眼睛閉合,聲音沙啞,腹部脹滿,肌肉顏色暗黑,這種情況會導致死亡。

  • 若嘔吐、腹瀉不停,或大小便出血,食物無法消化,藥物和食物直接通過,肛門像筒狀,以及痘疹潰爛無膿,這種情況也會導致死亡。

  • 若痘疹有膿,但額頭部位無反應,這種情況九死一生。

  • 若紅腫提前消退,傷口陷入無膿,眼睛像魚的眼睛,這種情況無法治療。

  • 若痘疹化膿時,眉心、鼻樑、耳輪、嘴脣、兩頰的傷口先焦枯變黑,這種被稱為「倒陷」,無法治療。

  • 若頭面部腫大,所有傷口被抓破,形成深坑,散發惡臭,咬牙切齒,這種情況會導致死亡。

  • 若冷戰、混亂、腹部脹滿、煩躁口渴、呼吸急促、咬牙、頭部溫暖腳部冰冷,這種情況會導致死亡。

  • 若在七八天內,痘疹看起來飽滿,但按壓不破,這種不可誤以為是健康的痘疹,以免後悔。這種被稱為「鐵殼空痘」,應使用特殊藥物進行治療,使之成為可以治療的痘疹。否則,痘疹會變得乾枯封閉,像鐵石一樣,必死無疑。

  • 若持續張嘴,看似要吐但吐不出東西,並且聲音嘶啞,這表明胃部有潰瘍,是最嚴重的症狀。應立即使用犀角消毒飲,加上甘草、桔梗、玄參、牛蒡子,如果及早治療,可能活下來,否則喉嚨會潰爛,無法進食,最終死亡。

  • 若痘疹中心部分凹陷,周圍突起,上面有膿,這是因為血液跟隨毒素移動,氣血功能失調。若中心有膿,周圍乾燥凹陷,呈焦黑色,這是因為氣血附著於毒素上,但血液無法正常運行。若形成血泡,顏色為紫色且容易破裂,這是因為血液過熱,無法附著於氣血上。這些都是無法治療的情況。若形成水泡,容易破裂,這是因為火氣和濕氣同時作用,氣血無法控制,這種痘疹如果能夠進食並且排便正常,應調整氣血,補充脾胃,增加水分攝入,痘疹就能痊癒。

  • 若痘疹化膿後,嘴脣開始出現碎屑,並且時常噴出血液,口臭難聞,嚴重時甚至頰部潰爛穿鼻,牙齒脫落,這種被稱為「走馬疳」,是腎臟衰竭,必死無疑。

  • 若痘疹生長旺盛,或痘疹後期,聲音嘶啞,呼吸困難,以及藥物和食物吞下後,腹部立即響起聲音,這種情況會導致死亡。

  • 若痘疹像針孔,自行流出漿水,這是衛氣已經衰敗,體液外洩,必定死亡。

  • 若痘疹四周突起,中間有凹陷,雖然表面光滑,但實際上內部實心,痘疹收縮,不會成熟,這種被稱為「石臼痘」,極度不產生膿包,是必死的病症。

  • 若口中無物,卻時常咀嚼,這種是脾臟問題,會導致死亡。

  • 若痘疹不隆起,第九天就會死亡。症狀為痘疹出現五六天,雖然形成小疙瘩,但頂部凹陷平坦,底部暈圈淡白,不會鬆軟突起,雖然看起來似乎有膿包,但實際上或是清澈空殼,偶爾會發癢,但實際上沒有膿包,抓破後,乾燥紫黑,第九天必定死亡。

  • 若痘疹不化膿,第十二天就會死亡。症狀為痘疹六七天,雖然有些微膿包,但實際上或是清水水泡,痘疹不會壯大,並且中間經常發生拉肚子,不會形成濃稠的膿包,底部暈圈分散,第十二天必定死亡。

2. 辨收靨二日順險逆證

3. 順證可加治

一凡痘到十日,是謂收靨之期。其證雖順美,宜必加治。但於補脾滲濕之中,少加解毒與之,後來可免餘毒熱之患而已。

一凡痘靨,自上而下者順。(按:自上而下者,言自口角兩腮等處收結,非言天庭印堂也。猶易之地天泰,天氣者降,地氣者升,是陰陽交泰之象也。)從腳上,循腰以上者逆,必回謝至心窩,便死。若早提起元氣,使回漿自上而下為妙。惟口角與陽物,先收者,此又為佳候,非自下而上之例。

一痘至血化毒解,膿色如蒼蠟,從口鼻,兩傍人中,上下面部收起,漸至胸腹,次至兩腿而終者,為順。又額與腳背,一齊結靨,內症全平,飲食如故,神爽身輕者,並手足心,或手指尖,及陰處先收者吉。

一痘色蒼蠟,而有微熱者,乃燒瘢之候也,不必要治。

一痘回至頸,切忌過用黃耆。蓋痘欲回,而耆復托之,則升降不定,毒必攻內而死。

一靨後忌食五辛,恐熱熏肝隔,眼生翳障。

一凡痘系危證,氣血大虛,多服補劑,漸有膿色,而將收靨,雖有熱者,當於補劑中加涼藥。若欲靨而去補劑,單與涼藥,或用下利之藥,必速其斃也。蓋虛者復虛,反內攻致死,此必然之理也,又已然之驗也。治痘之醫,宜書紳焉。

白話文:

[對於順利發展的病況也要加強治療]

一旦疹子到了第十天,這被稱作是疹子收結的時期。即便疹子的狀況看似順利美好,也應該要加強治療。在滋補脾胃和去除濕氣的療法中,稍微加入一些解毒的藥物。這樣可以避免之後可能出現的殘餘毒素和熱度所帶來的困擾。

通常疹子的收結是由上往下,這是正常的現象(註:由上往下指的是從嘴角、臉頰等部位開始收結,並非指額頭和眉間。如同易經中地天泰卦的描述,天氣下降,地氣上升,是陰陽和諧的象徵)。如果疹子從腳開始,沿著腰部向上發展,這是逆向的發展,必會回到胸口位置,然後病情會惡化。如果能及時提升體內的元氣,讓疹漿由上往下流動是最理想的。尤其是嘴角和生殖器部位先收結,這是好的跡象,不是由下往上的情況。

一旦疹子的血轉化為毒素,膿包顏色如蠟一般,從口鼻、兩側的人中、臉部開始收結,逐漸延伸到胸部、腹部,再至雙腿結束,這是順利的情況。額頭和腳背同時收結,內部病狀完全消失,飲食正常,精神清爽,身體輕鬆,加上手掌心、手指尖,或是生殖器部位先收結,都是好兆頭。

疹子顏色如蠟,伴隨微熱,這是燒傷痕跡的徵兆,不一定需要治療。

疹子回至頸部時,千萬不要過度使用黃耆,因為疹子正準備回縮,而黃耆卻會再次提升它,導致體內的升與降不穩定,毒素必會向內攻擊,導致死亡。

疹子收結後,應避免食用辛辣食物,以免熱氣薰蒸肝臟,造成眼睛產生障礙。

通常疹子是危險的病症,體內氣血非常虛弱,服用大量補藥後,逐漸出現膿色,即將收結。即便有發熱的情況,應在補藥中加入冷性藥物。如果為了收結而停止補藥,單獨使用冷性藥物,或者使用瀉藥,必定會加速死亡。因為虛弱的身體變得更虛弱,反而會導致內部攻擊,直至死亡。這是必然的道理,也是經過驗證的事實。治療疹子的醫生,應該牢記這些原則。]

4. 險證可加治

一痘當靨。而流漿不已者。或因過表。以致斑爛。或因飲水過多。乃水溢皮膚。宜用白朮茯苓白芷防風之類。去濕滲水。

一水濕太過。痘被浸淫。是以潰爛難靨者。脾強則生。脾弱則死。然有因前膿未曾灌透。而色似灰桃。至十三四朝。復灌行漿。此雖愆期。其治宜補脾滲濕。

一恣食毒物。透托太過。是以熱鬱於中。作爛痛極者。治宜清火解毒。汪氏解毒飲。加酒炒黃芩主之。

一十一二日。其痘收時。有如火燒煙薰之狀者。此時當看生死如何。唇舌潤。音聲清。咽喉清快。飲食能進。二便無故者吉。反之為逆。

一痘至八九日。鼻梁上先微焦者。雖凶不死。如面部諸痘未悉漿。先鼻梁干收者死。脾經之毒鬱伏。不宣故也。

一痘當靨不靨。發熱譫語。小便不利。大便秘結。煩躁口渴。微喘者。是熱毒乘肺經。無陰氣以斂之也。急用清金解毒。如甚者宜下之。清涼攻毒飲主之。

一漿未稠濃。頂先飽滿。面腫忽退。目閉忽開。瘡腳散闊。色白皮破而乾燥。似靨非靨。或如豆殼者。此因氣血虛極。津液枯竭。不能外續。其毒乘虛內入。名曰倒靨。此症之極險者也。急用峻補之劑。如復腫起。庶幾可治。故痘始熱毒盛者。最要預解熱毒。而後大補氣血。以助灌漿。否則氣血不周灌。故為是證候也。

一膿汁不幹。身熱能食者。至十一二日。當靨不靨者。汪氏解毒飲主之。如煩渴者。加五味麥門。

一面上痘子稠密。而忽一時盡黑者。此為假收。勿作正靨。不早為之圖。必死。先驗唇舌以治之。屬氣虛者。宜補益溫補。輕重隨宜。

一痘靨時。有臭氣帶腥者可也。若全無臭氣者。名為正痘。尚有餘毒。未發者也。若氣臭如爛肉。而不可近者。即毒火敗壞之氣。是雖似結痂。未可便為吉兆焉。急與清利解毒。緩則其變多難救矣。

一痘當靨不靨。泄瀉微渴。寒戰咬牙者。此虛寒之極也。建中湯主之。如至十日。猶不幹收。當回水期。膿熟而不收者。溫表調中湯主之。如痘臭爛深坑者。宜生肌散搏之。

一痘欲收。而唇口乾紫。連結渣滓。而兩頰紅。聲嗄氣喘者。是乃將成肺癰之候也。治宜清肺解毒。

一痘臉上未收。兩耳先收者。其治有二。耳冷者。汪氏解毒飲。加枸杞破故紙川芎治之。如耳熱者。則於前方中。加酒炒黃芩黃連與之。

一靨至頸至腰。而數日不靨者。有熱能食。唇舌赤色者。宜清涼托裡。如便秘者利之。四順清涼飲主之。如無熱寢食不寧者。宜補脾滲濕。錢氏白朮散。加防風桔梗治之。

一痘成就之際。其色淡紅。或白者。宜用補養氣血之劑。白轉紅者吉。若痘痂赤紫黑。唇舌赤紅者。是熱極也。先用大連翹飲。防餘毒遷變。或忍冬解毒湯。宜參考焉。

一凡喉內鎖緊。腫痛難靨者。且飲食難嚥。煩躁作渴者。是熱留肺胃也。宜急清利。勿為泛常。倘足冷自利者。乃上熱下寒。宜隨其證。引火歸源。切忌涼藥。錢氏白朮散。去葛根。加黃耆肉桂。

白話文:

[對於危險病症的治療方式]

一、如果痘疹看起來像瘡一樣,並且不斷地流出膿液,可能是因為過度使用發汗的藥物,導致皮膚出現紅斑,或是喝水過多,造成水分滲透到皮膚。這時應使用白朮、茯苓、白芷和防風等藥材,幫助去除身體濕氣,促進水分排出。

二、如果皮膚濕氣過重,痘疹被水浸泡,因而潰爛難愈,這時如果脾臟功能強健,患者可能還會存活;但若脾臟虛弱,就有可能死亡。然而,也有情況是先前的膿包沒有完全成熟,顏色看起來像是灰色的桃子,在第十三、十四天的時候,又開始有膿包形成,雖然時間延遲,但治療仍需以補脾去濕為主。

三、如果患者大量食用有毒食物,導致身體過度排毒,使得熱氣在體內積聚,引起劇烈疼痛,治療應以清熱解毒為主,可以使用汪氏解毒飲,再加入酒炒黃芩。

四、在痘疹收縮的第十一、十二天,如果皮膚呈現被火燒或煙燻的狀態,這時要觀察患者的生命跡象。如果嘴脣和舌頭保持濕潤,聲音清晰,咽喉舒暢,能夠正常飲食,大小便也正常,那就是好徵兆;反之,則可能病情危急。

五、如果痘疹到了第八、九天,鼻樑上開始微微焦黑,雖然病情嚴重,但不一定會死亡。但如果面部的痘疹尚未結痂,鼻樑卻已經開始乾燥收縮,這就是脾經的毒素潛藏,未能及時排解的徵兆,患者很可能會死亡。

六、如果痘疹應該結痂卻沒有,而且發高燒、說胡話,小便不通,大便阻塞,煩躁口渴,呼吸急促,這是熱毒侵襲肺部,缺乏陰氣來收斂的現象。應立即使用清熱解毒的方法,如果病情嚴重,可能需要進行瀉下治療,可以使用清涼攻毒飲。

七、如果膿液還沒變濃稠,痘頂卻已鼓起,面部腫脹突然消退,眼睛閉合突然張開,痘腳擴散,皮膚變白並破裂且乾燥,痘疹看起來像是結痂卻又不是,或者像豆殼一樣,這是因為氣血極度虛弱,體液枯竭,無法向外補充,而毒素趁虛而入,這種現象稱為「倒靨」,是極其危險的情況。應立即使用強效補益藥物,如果痘疹再度腫脹,可能還有治療機會。因此,痘疹初期熱毒旺盛時,必須提前清除熱毒,然後大量補充氣血,以幫助膿液形成。否則,氣血無法充分灌注,就會出現這種症狀。

八、如果膿汁一直不乾,但患者仍然發燒,能夠進食,在第十一、十二天痘疹該結痂卻沒有,可以使用汪氏解毒飲。如果患者感到煩躁口渴,可以在解毒飲中加入五味麥門。

九、如果臉上的痘疹非常密集,忽然全部變黑,這就是所謂的「假收」,不是正常的結痂。如果不及時處理,患者可能會死亡。首先,應根據嘴脣和舌頭的狀況來治療,如果是氣虛,應使用補益溫補的藥物,根據病情輕重選擇適當的治療方法。

十、如果痘疹結痂時,有帶腥味的臭氣,這是可以接受的。但如果完全沒有臭氣,被稱為「正痘」,表示體內仍有毒素未能完全排出。如果氣味像腐肉一樣惡臭,令人無法靠近,那就是毒素和火氣破壞的氣息,即使看似已經結痂,也不能視為吉兆。應立即使用清熱解毒的藥物,如果拖延,病情可能迅速惡化,難以救治。

十一、如果痘疹該結痂卻沒有,患者有腹瀉、微渴、寒顫和咬牙的症狀,這是極度虛寒的表現,可以使用建中湯。如果到了第十天,痘疹仍然沒有乾燥收縮,處於回水期,膿包成熟卻不收縮,可以使用溫表調中湯。如果痘疹臭氣熏天,深度腐爛,應使用生肌散。

十二、如果痘疹將要收縮,但嘴脣和嘴巴乾燥紫色,有渣滓附著,兩頰紅色,聲音沙啞,呼吸困難,這可能是肺部感染的徵兆。治療應以清肺解毒為主。

十三、如果臉上的痘疹尚未收縮,耳朵卻先收縮,治療方法有兩種。如果耳朵冰冷,可以使用汪氏解毒飲,加入枸杞、破故紙和川芎。如果耳朵熱,則在上述配方中加入酒炒黃芩和黃連。

十四、如果痘疹從脖子蔓延到腰部,連續幾天都沒有結痂,但患者仍有熱感,能進食,嘴脣和舌頭呈紅色,應使用清涼託裡的方法,如果便祕,可以進行瀉下治療,可以使用四順清涼飲。如果沒有熱感,睡眠和飲食都不安穩,應使用補脾去濕的方法,可以使用錢氏白朮散,加入防風和桔梗。

十五、在痘疹成熟階段,如果顏色淡紅或白色,應使用補養氣血的藥物。如果痘疹結痂從白色轉為紅色,這是好的徵兆。但如果痘疹結痂呈現赤紫黑色,嘴脣和舌頭紅色,表示熱度極高,應先使用大連翹飲,以防毒素進一步變化,或者使用忍冬解毒湯,應視具體情況選擇。

十六、如果喉嚨緊繃,腫痛難以結痂,飲食困難,煩躁口渴,這是熱毒滯留在肺和胃的徵兆。應立即使用清熱解毒的方法,不要掉以輕心。如果患者腳冷且自利,這表示上熱下寒,應根據具體症狀,將火氣導回根源,切忌使用涼性藥物。可以使用錢氏白朮散,去掉葛根,加入黃耆和肉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