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池田瑞仙

《痘科辨要》~ 卷十 方選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十 方選 (6)

1. 辨麻疹首尾用法

管氏六一散,發熱之時。疹欲出未出。口不渴者。但以檉河柳一錢。粗煎和六一散少許。頻頻與之。(方見於痘門)

翁氏麻黃湯,治襲於風寒不發見者。

麻黃(去根節制過),升麻,牛蒡子(炒研),蟬蛻(洗淨去頭足),甘草(各一錢)

上五味。煩渴加石膏四錢。或加西河柳亦可。

七物升麻丸,治毒火甚於內。疹伏而不出。大便秘。

升麻,犀角,朴硝,梔子仁,大黃(各二兩),淡豆豉(微炒),黃芩(二兩)

上七味。共為末。煉蜜丸如黍米大。凡覺四肢火熱。大便難。則服取微利乃止。

黃芩湯,治發熱吐利不止者。

黃芩(一錢五分),甘草(炙一錢),白芍藥(六錢)

上三味。加大棗二枚。水煎服。

加味黃芩湯,治自利甚。裡急後重者。

黃連,黃芩(各一錢半),甘草(七分),白芍(三錢),滑石末(三錢)

上五味。水煎服。血利加地榆紅花。

聶氏清熱導滯湯,治麻疹出。有毒氣流注而成痢者。

黃連,條芩,白芍,枳殼(炒),山楂肉(各一錢),厚朴(去皮薑汁炒),青皮,檳榔(各六分),當歸,甘草,牛蒡子,連翹(各五分)

上十二味。水煎。紅多者。加紅花三分。地榆五分。秘澀甚者。酒炒大黃一錢二分。疹毒甚者。加檉河柳五分。

養血化斑湯,疹色淡白。心血不足者。此湯主之。

當歸,生地,紅花,蟬蛻,人參(各等分)

上五味。水一盞。生薑一片。煎六分溫服。

繆氏檉葉葛根湯,治疹子已出未出。陽毒太盛者。

葛根,前胡,荊芥,貝母,西河柳,知母,麥門,玄參,甘草

上九味。水煎服。如天寒甚。則痧毒鬱於內。不得透發不寧者。加制麻黃一錢。急發其汗。

繆氏三黃石膏湯,治疹出後煩渴者。

石膏(三兩),知母(一兩),麥門(三兩),竹葉(三百枚),黃柏,黃芩,黃連(各五錢),檉河柳(一兩)

上八味。濃煎飲之。煩躁定而愈。

門冬清肺湯,治疹後咳嗽不止者。

天門冬(去心),麥門冬(去心),知母,貝母,桔梗,甘草,款冬花,杏仁(去尖),牛蒡子,馬兜鈴,桑白皮,地骨皮

上十二味。水煎服。如咳嗽不止。咽喉痛者。加石膏檉河柳。

人參養榮湯,治疹已收後。氣血虛耗餘熱不退者。

人參,麥門冬,五味子,生地黃,歸身,知母,白芍,陳皮,甘草

上九味。煎服。

柴胡麥門冬湯,治疹已收後。大熱日久不退者。

柴胡(五分),龍膽(五分),麥門冬(八分),甘草,人參,玄參(各半錢)

上六味。水煎服。

柴胡四物湯,治余炎未竭。日久寒熱雜起。欲變骨蒸者。加犀角。(方見於痘門)

清熱除疳丸,治睡則揚睛。口鼻氣冷。手足厥逆。微微瘛瘲。變成慢脾風者。

黃連,當歸(各二錢),龍膽(一錢五分),川芎(一錢),青皮,陳皮(各一錢五分),使君子(一錢二分),乾蟾頭(一錢燒),蘆薈(一錢二分)

白話文:

辨麻疹首尾用法

管氏六一散: 在發燒的時候,麻疹想要出來卻還沒完全出來,而且口不渴,只要用檉河柳一錢,稍微煎煮後,和少許六一散混合,頻繁地給予服用。(這個藥方在痘瘡的章節可以找到)

翁氏麻黃湯: 治療麻疹被風寒侵襲,但疹子卻發不出來的情況。 藥方組成:麻黃(處理過,去除根部和節),升麻,炒過的牛蒡子,洗淨去除頭足的蟬蛻,甘草,各一錢。 將以上五味藥材一起使用。如果出現煩躁口渴,可以加入四錢石膏,或者加入西河柳也可以。

七物升麻丸: 治療體內毒火很旺盛,導致麻疹潛伏不發,同時出現大便秘結的情況。 藥方組成:升麻,犀角,朴硝,梔子仁,大黃,淡豆豉(稍微炒過),黃芩,各二兩。 將以上七味藥材磨成粉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如同黍米大小的藥丸。凡是感覺四肢發熱、大便困難時,就服用,使大便稍微通暢就停止。

黃芩湯: 治療發燒而且不停地嘔吐、腹瀉的情況。 藥方組成:黃芩一錢五分,炙甘草一錢,白芍藥六錢。 將以上三味藥材,加入兩枚大棗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
加味黃芩湯: 治療腹瀉嚴重,並且有裡急後重(想大便卻拉不出來的感覺)的情況。 藥方組成:黃連、黃芩各一錢半,甘草七分,白芍三錢,滑石粉三錢。 將以上五味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。如果出現血便,加入地榆和紅花。

聶氏清熱導滯湯: 治療麻疹發出後,由於毒氣流竄而形成的痢疾。 藥方組成:黃連、條芩、白芍、炒過的枳殼、山楂肉各一錢,去皮用薑汁炒過的厚朴,青皮、檳榔各六分,當歸、甘草、牛蒡子、連翹各五分。 將以上十二味藥材用水煎煮。如果紅色血便多,加入紅花三分、地榆五分。如果便秘嚴重,加入用酒炒過的大黃一錢二分。如果疹毒很嚴重,加入檉河柳五分。

養血化斑湯: 如果麻疹顏色淡白,是因為心血不足,就用這個藥方。 藥方組成:當歸、生地、紅花、蟬蛻、人參,各等份。 將以上五味藥材,用水一小杯,加入一片生薑,煎煮至剩六分,溫服。

繆氏檉葉葛根湯: 治療麻疹將出未出,陽毒太過旺盛的情況。 藥方組成:葛根、前胡、荊芥、貝母、西河柳、知母、麥門冬、玄參、甘草。 將以上九味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。如果天氣寒冷,導致痧毒鬱積在體內,無法透發出來,使人不安,可以加入制過的麻黃一錢,快速發汗。

繆氏三黃石膏湯: 治療麻疹發出後,出現煩躁口渴的情況。 藥方組成:石膏三兩,知母一兩,麥門冬三兩,竹葉三百片,黃柏、黃芩、黃連各五錢,檉河柳一兩。 將以上八味藥材濃煎後飲用,煩躁就會平息而痊癒。

門冬清肺湯: 治療麻疹後咳嗽不停的情況。 藥方組成:去心的天門冬、去心的麥門冬、知母、貝母、桔梗、甘草、款冬花、去尖的杏仁、牛蒡子、馬兜鈴、桑白皮、地骨皮。 將以上十二味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。如果咳嗽不止,而且喉嚨痛,加入石膏和檉河柳。

人參養榮湯: 治療麻疹痊癒後,氣血虛弱、餘熱不退的情況。 藥方組成:人參、麥門冬、五味子、生地黃、當歸身、知母、白芍、陳皮、甘草。 將以上九味藥材煎煮後服用。

柴胡麥門冬湯: 治療麻疹痊癒後,高熱持續不退的情況。 藥方組成:柴胡五分,龍膽五分,麥門冬八分,甘草、人參、玄參各半錢。 將以上六味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
柴胡四物湯: 治療餘熱未完全消除,時常出現寒熱交替,並且有發展成骨蒸(一種慢性虛熱病)趨勢的情況。可以加入犀角。(這個藥方在痘瘡的章節可以找到)

清熱除疳丸: 治療睡覺時眼睛上翻,口鼻呼吸氣冷,手腳冰涼,四肢抽搐,有發展成慢脾風(一種小兒急重症)的趨勢的情況。 藥方組成:黃連、當歸各二錢,龍膽一錢五分,川芎一錢,青皮、陳皮各一錢五分,使君子一錢二分,燒過的乾蟾頭一錢,蘆薈一錢二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