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池田瑞仙

《痘科辨要》~ 卷十 方選 (7)

回本書目錄

卷十 方選 (7)

1. 辨麻疹首尾用法

上九味。為末。神麯丸。米湯下。

當歸養血湯,治渾身壯熱。未至羸瘦。但多搐掣煩躁者。

當歸,川芎,麥門,木通,淡竹葉,甘草,山梔子,燈心

上八味。大便秘者。加大黃。

黃連安神丸

即於安神丸方內。去麥門甘草龍腦。加石菖根一錢五分。全蠍七個。龍膽二錢。製法同前。硃砂為衣。

翁氏馬鳴散,治走馬牙疳者。

人中白(即溺底白垽刮取用新瓦盛之火煅如鹽者五錢),馬鳴退(即蠶退紙火燒過二錢五分),五倍子(二錢生用一錢入礬內燒),白礬(二錢碎入五倍子一錢火煅過用)

上四味。為極細末。先以米泔濃水攪口內貼。

翁氏化䘌丸

黃連(五分),川椒(去閉目並目與子蒂炒去汗二錢),苦楝根白皮(乾者二錢)

上三味。為末。用烏梅七個。艾湯浸去核。搗爛和丸。艾湯送下。

四順制蛔湯,痘已見至三四日。火熱未解。丁唇純紅如石榴花。腹肚時痛。大便未通。小水赤澀。動氣衝胸肋者。蛔蟲也。此湯主之。

當歸,芍藥,大黃(酒炒),鷓鴣菜(各大),甘草(減半),烏梅,地丁(各中),胡黃連,雄黃(各少許)

上水煎。溫服。臨欲飲時。加雄黃末。

白話文:

麻疹初期與末期的用藥方法

將以上九種藥材磨成粉末,用神麯製成藥丸,以米湯送服。

當歸養血湯,可以治療全身發熱,但還沒有到虛弱消瘦的階段,只是經常抽搐、煩躁不安的情況。

藥材包含:當歸、川芎、麥門冬、木通、淡竹葉、甘草、山梔子、燈心草。

以上八味藥,如果出現便秘,就加入大黃。

黃連安神丸

在安神丸的基礎上,去掉麥門冬、甘草、龍腦,加入石菖蒲一錢五分、全蠍七個、龍膽二錢。製作方法與安神丸相同,用硃砂包裹藥丸。

翁氏馬鳴散,治療走馬牙疳(一種牙齦潰爛的疾病)。

藥材包含:人中白(即尿液沉澱物刮下來,用新瓦片盛著,用火燒至像鹽一樣,用五錢),馬鳴退(即蠶蛻下的紙燒過,用二錢五分),五倍子(二錢,其中一錢生用,另外一錢加入礬內燒),白礬(二錢打碎,加入五倍子一錢一同用火燒)。

以上四種藥材,磨成極細的粉末,先用濃稠的米湯水攪拌,塗抹在口腔內。

翁氏化䘌丸

藥材包含:黃連(五分)、川椒(去掉閉合的眼睛,連同果蒂一起炒過去除汗水,用二錢)、苦楝根白皮(乾燥的,用二錢)。

以上三種藥材磨成粉末,用七個烏梅用艾草湯浸泡後去核,搗爛和成藥丸,用艾草湯送服。

四順制蛔湯,適用於痘疹發出三四天後,火熱沒有消退,嘴唇鮮紅如石榴花,肚子時常疼痛,大便不通,小便赤澀,感覺氣往胸肋衝的情況。這是蛔蟲引起的,這個藥方可以治療。

藥材包含:當歸、芍藥、大黃(用酒炒過)、鷓鴣菜(各用等量)、甘草(用量減半)、烏梅、地丁(各用中等劑量)、胡黃連、雄黃(各用少量)。

用水煎煮,溫服。臨喝的時候,加入雄黃粉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