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痘科辨要》~ 卷十 方選 (2)
卷十 方選 (2)
1. 雜方
上十三味。水煎服。或加石膏大黃犀角汁。
清上防風湯,治遍身痘痂悉落。而頭面痂痕陷入肉中。日久不脫。或目翳半退。未全愈者。
防風,荊芥,連翹,黃連,黃芩,薄荷,芎藭,白芷,桔梗,山梔仁,枳殼,甘草
上十二味。水煎。食後服。入竹瀝。或有目病者。加木賊石決明
黃連地黃湯,治痘後過三七日。大渴膈消者。
黃連,生地,花粉,五味子,當歸,人參,葛根,茯苓,麥門(去心),甘草(各一錢)
上十味。加薑棗淡竹葉煎服。
水楊湯(萬氏心法),治倒陷之良方。
水楊即忍冬藤也。春冬用枝。秋夏用枝葉。銼斷。用長流水一大釜煎六七沸。先將三分中一分置浴盆內。以手試不甚熱。亦不可太溫。先服宜用湯藥。然後浴洗。漸漸添湯。以痘起發光壯為度。不拘次數。
牛黃鎮驚丸,治小兒一切急驚風。身體壯熱。多睡驚悸。手足搐逆。痰涎不利。人事不醒之症。
天竺黃(真物甚難得),膽星,白芍,青皮,黃芩,黃連,薄荷,桔梗,牛黃(近來和產物宜擇用),檳榔,甘草,大黃,天麻,陳皮,防風(各等分)
上十五味。為末。煉蜜丸之。生薑汁下之。
抱龍丸,治痘驚。
天竺黃(一兩),膽南星(二兩),辰砂(三錢),雄黃(三錢)
上四味。為末。煉蜜為丸。如芡實大。燈心湯下之。
秘傳赤龍丹,治痘前後驚搐不醒。及梟毒之妙方。
人參,葛根,桔梗,茯苓,辰砂(各一兩),龍腦(一錢五分),菊銘石(酢浸燒末),犀角,木香(各二錢二分),玳瑁,丹麝香(各一錢二分),金箔,銀箔(十二枚),牛黃(二錢五分),香附子(一錢二分)
上十六味。為細末。以白蜜煉合。或以薑汁和勻用之。
參朮散,泄而糞青白滑利。而痘色淡白者主之。
白朮(去蘆皮炒一兩),人參,白茯苓(去皮),炒甘草(去皮),薏苡仁(炒熟揀淨),家蓮子(去心炒),真神麯(炒),山楂肉(各五分),肉豆蔻(麵裹煨熟去面切細用大紙包打去油四錢),訶子(炒取用去核),廣陳皮(洗淨去筋膜曬四錢),木香(三錢),砂仁(五分)
上十三味。為極細末。每用二錢。清米飲調。食前溫服。兒不肯服者。入稀粥內和服亦可也。
七味豆蔻丸,治虛滑泄瀉不止者。
木香,砂仁(各五錢),赤石脂(煅過),白礬(煅過各七錢),訶子肉,龍骨,肉豆蔻(麵煨去油五錢半)
上七味。為末。麵糊丸。如粟米大。三歲者。五十丸。量大小如減。陳米湯送下。
辰砂益元散,治裡熱小便赤澀者。
滑石(飛過六錢),甘草(淨末一錢),辰砂(二錢)
上三味。和勻。冷水調下一二匙。(萬氏曰治痘熱毒火盛狂言引飲本方去辰砂加龍腦少許即龍腦益元散)
白話文:
雜方
以上十三味藥材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也可以加入石膏、大黃、犀角汁一起服用。
清上防風湯,可以治療全身痘痂都脫落後,但頭部和臉部的痂皮卻陷入肉中,長時間不脫落,或是眼睛的翳膜消退一半,還沒有完全痊癒的狀況。
藥材包含:防風、荊芥、連翹、黃連、黃芩、薄荷、芎藭、白芷、桔梗、山梔仁、枳殼、甘草。
以上十二味藥材,用水煎煮,飯後服用。可以加入竹瀝。如果眼睛有疾病,可以加入木賊、石決明。
黃連地黃湯,可以治療出痘後超過三七日,出現嚴重口渴、消渴症狀的患者。
藥材包含:黃連、生地、花粉、五味子、當歸、人參、葛根、茯苓、麥門冬(去心)、甘草(各一錢)。
以上十味藥材,加入薑、棗、淡竹葉一起煎煮後服用。
水楊湯(出自萬氏心法),是治療痘疹倒陷的良方。
水楊指的就是忍冬藤。春天和冬天用枝條,秋天和夏天用枝條和葉子。將其切斷,用一大鍋長流水煎煮六七次沸騰。先將三分之一的藥液倒入浴盆中,用手試水溫,不覺得太熱,也不可太溫。先服用湯藥,然後沐浴。慢慢添加藥液。以痘疹發出光澤、強壯為標準。不限沐浴次數。
牛黃鎮驚丸,可以治療小兒一切急驚風,身體壯熱、嗜睡驚悸、手腳抽搐、痰涎阻塞、人事不省的症狀。
藥材包含:天竺黃(真正的很難得)、膽星、白芍、青皮、黃芩、黃連、薄荷、桔梗、牛黃(現在生產的要選擇好的)、檳榔、甘草、大黃、天麻、陳皮、防風(各等分)。
以上十五味藥材,研磨成粉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製成藥丸。用生薑汁送服。
抱龍丸,可以治療痘疹引起的驚厥。
藥材包含:天竺黃(一兩)、膽南星(二兩)、辰砂(三錢)、雄黃(三錢)。
以上四味藥材,研磨成粉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製成藥丸,像芡實一樣大。用燈心草湯送服。
秘傳赤龍丹,是治療出痘前後驚厥昏迷,以及解梟毒的妙方。
藥材包含:人參、葛根、桔梗、茯苓、辰砂(各一兩)、龍腦(一錢五分)、菊銘石(用醋浸泡後燒成粉末)、犀角、木香(各二錢二分)、玳瑁、麝香(各一錢二分)、金箔、銀箔(各十二枚)、牛黃(二錢五分)、香附子(一錢二分)。
以上十六味藥材,研磨成細粉末,用白蜂蜜煉製調合。也可以用薑汁調勻後使用。
參朮散,主要治療腹瀉,大便呈青白色、滑利,且痘疹顏色淡白的患者。
藥材包含:白朮(去除蘆皮後炒過,一兩)、人參、白茯苓(去皮)、炒甘草(去皮)、薏苡仁(炒熟後挑選乾淨)、家蓮子(去心炒)、真神麯(炒)、山楂肉(各五分)、肉豆蔻(用麵包裹後煨熟,去除面皮,切細,用大紙包打去油脂,四錢)、訶子(炒過後取用,去核)、廣陳皮(洗淨去筋膜曬乾,四錢)、木香(三錢)、砂仁(五分)。
以上十三味藥材,研磨成極細的粉末。每次用二錢,用清米湯調服。飯前溫服。小兒不肯服用的,可以加入稀粥內調和後服用。
七味豆蔻丸,可以治療虛弱導致的滑瀉不止的患者。
藥材包含:木香、砂仁(各五錢)、赤石脂(煅燒過)、白礬(煅燒過,各七錢)、訶子肉、龍骨、肉豆蔻(用麵煨過,去油,五錢半)。
以上七味藥材,研磨成粉末,用麵糊做成藥丸,像小米粒一樣大。三歲的小孩,服用五十丸,可以根據年紀大小酌情減少。用陳米湯送服。
辰砂益元散,可以治療體內有熱,小便赤黃澀痛的患者。
藥材包含:滑石(飛過,六錢)、甘草(淨末,一錢)、辰砂(二錢)。
以上三味藥材,混合均勻,用冷水調服一到二匙。萬氏說,治療痘疹發熱毒火旺盛、胡言亂語、口渴飲水的,可以用本方,去除辰砂,加入少量龍腦,就成了龍腦益元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