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裁吾

《痙病與腦膜炎全書》~ 第五篇 類別 (1)

回本書目錄

第五篇 類別 (1)

1. 第五篇 類別

國醫之痙病,最足以混亂西醫之腦脊髓膜炎者,其惟痙之類症乎。若不扼定痙之病灶在腦與脊,痙之症候在頸項強、背反張,而欲恰合西醫之腦脊髓膜炎,絲絲入扣,不差銖黍得乎。欲凡病之類乎痙者,試舉而辨之如下。

《素問·至真要大論》:諸痙項強,皆屬於濕。諸暴強直,皆屬於風。諸熱督瘛,皆屬於火。

巢氏《病源》:太陽中風,重感寒濕則成痙。

《千金方》:溫病,熱入腎中則為痙。

《醫門法律》:六淫之邪,至於成痙,乃病之最多、最深、最易惑人者。

薛生白《濕溫篇》:濕溫症,二三日,即口噤,四肢牽引拘急,甚則角弓反張。

白話文:

中醫的痙病,最容易與西醫的腦脊髓膜炎混淆,主要原因就在於痙攣的症狀。如果不確定痙攣的病灶是在腦部或脊髓,而痙攣的症狀又表現為頸項僵硬、背部反弓,想要完全符合西醫的腦脊髓膜炎的診斷標準,就難免會出現偏差。

為了區分各種類似痙攣的疾病,以下列舉一些相關的古籍記載:

《素問·至真要大論》指出,所有頸項僵硬的痙攣,都屬於濕邪;所有突然僵直的痙攣,都屬於風邪;所有發熱伴有抽搐的痙攣,都屬於火邪。

巢氏《病源》記載,太陽中風,感受寒濕之後,就會引起痙攣。

《千金方》指出,溫病,熱邪侵入腎臟就會導致痙攣。

《醫門法律》認為,六淫邪氣侵犯人體,最終導致痙攣,是所有疾病中最常見、最嚴重、最容易讓人誤解的。

薛生白《濕溫篇》提到,濕溫病症,在發病二三日後,就會出現口噤、四肢拘緊,嚴重者甚至會出現角弓反張的症狀。

《溫病條辨》:有寒痙,有風痙,有溫熱痙,有暑痙,有濕痙,有燥痙。

此言六氣之類痙當辨者。項強,固為痙病之正式症狀,而謂諸痙皆屬之濕,意者國醫往哲,以項上通於腦,下通於脊,其發痙也,因有水液之停蓄,故謂之濕也。不然,濕亦何能統括諸痙哉。強直,亦為痙病常見之症,然不得謂之主症;而瘛與痙為二病,不得混合於痙,故皆為類病也。巢元方謂中風重感寒濕則痙,此係或有之症。

夫風之一端,即足以致痙矣,何必重感寒濕哉,喻嘉言、吳鞠通推廣六氣,而泛言其痙,殊難索痙之真象,此皆不足以語西醫之腦脊髓膜炎也。《千金》謂溫病,熱入腎中則痙,蓋凡溫熱、暑濕之病篤,或誤治致成壞病者,每多發痙,然未必拘定入腎,總與西醫之腦脊髓膜炎有別。薛氏謂濕溫病,甚則角弓反張,有似西醫之腦脊髓膜炎矣。

白話文:

古代醫書《溫病條辨》中提到,痙攣的類型包括寒痙、風痙、溫熱痙、暑痙、濕痙和燥痙,這是根據六氣的不同而區分的。頸部僵硬是痙攣病常見的症狀,但古人認為痙攣主要是由於體內水液停滯所致,因此將所有痙攣都歸為濕症。實際上,濕氣並不能涵蓋所有痙攣的類型。痙攣也常伴隨身體僵硬,但僵硬並不是主要症狀。瘛和痙是兩種不同的疾病,不能混為一談,只能說它們是同類疾病。巢元方認為中風是因為寒濕重感而導致痙攣,但這只是其中一種可能性。風本身就足以引起痙攣,不一定要寒濕重感。喻嘉言、吳鞠通將六氣推廣至痙攣,但卻沒有真正深入研究痙攣的本質,這與西醫的腦脊髓膜炎並不完全相同。《千金要方》指出溫病熱入腎中則會導致痙攣,這說明溫熱、暑濕等病症發展到嚴重階段,或者治療不當導致病情惡化,常會出現痙攣,但並不一定局限於腎臟,與西醫的腦脊髓膜炎有所不同。薛氏認為濕溫病嚴重時會出現角弓反張,這與西醫的腦脊髓膜炎有些相似。

然腦脊髓膜炎之主要症狀,則在頸項強、背反張,而薛氏必至濕熱病劇,乃有角弓反張之象,此亦痙之類症。故薛氏於《濕溫病篇》中自注此條,謂其痙每與厥相連,厥回而痙解則生,厥不回而痙劇則死。試觀西醫所謂腦脊髓膜炎者,幾見其痙與厥租連乎。然薛氏謂火竄則痙,火鬱則厥,蓋顏面抽掣、手足瘛瘲,即是火竄則痙之症;手足厥冷、體厥脈厥,即是火鬱則厥之症。薛氏又謂夏月之痙,與霍亂同出一源。

夫霍亂感受夏月之暑濕耳,而其痙之與厥,固系暑濕為病,與春月之痙未必拘定厥者,其原因顯然不同。況春月之痙,直接暴起,而夏月之痙,每因他病傳變,如霍亂轉筋入腹,加以手攣足踡,即是痙症;痢疾過服升散,或堵塞太早,亦致痙症;小兒夏月吐瀉,往往發生慢脾風,此皆痙之類症,不同乎春月之痙也。

白話文:

腦脊髓膜炎的主要症狀是脖子僵硬、背部反弓,嚴重的情況下會出現角弓反張,這都是痙攣的表現。古人認為,痙攣和厥逆常常相伴出現,厥逆退去則痙攣緩解,厥逆不退則痙攣加重致死。現代醫學中的腦脊髓膜炎,也常伴隨痙攣和厥逆。古代醫學認為,火邪上竄則痙攣,火邪鬱結則厥逆。抽搐、手足抽筋是火邪上竄的表現,手足冰涼、身體和脈象厥逆是火邪鬱結的表現。古人還認為,夏季的痙攣和霍亂同根源。霍亂是由於夏季的暑濕引起的,其痙攣和厥逆也是暑濕所致,與春季的痙攣不同。而且,春季的痙攣往往直接發作,而夏季的痙攣常由其他疾病演變而來,比如霍亂轉筋入腹、手腳蜷縮等就是痙攣;痢疾服用升散藥過量或堵塞太早也會導致痙攣;夏季小兒吐瀉,往往會發生慢脾風,這些都是痙攣的表現,與春季的痙攣有所區別。

《靈樞·經筋篇》:足太陽之筋病,脊反折,項筋急,肩不舉,腋支缺盆中紐痛,不可左右搖。足少陰之筋病,主癇、瘛及痙,在外者不能俯,在內者不能仰。故陽病者,腰反折不能俯,陰病者不能仰。經脈之病,寒則反折筋急,熱則筋弛縱不收,陰痿不用。陽急則反折,陰急則俯不伸。

《金匱》:太陽病,發熱無汗,反惡寒者,名曰剛痙。太陽病,發熱汗出,不惡寒者,名曰柔痙。太陽病,其症備,身體強,兀兀然,脈反沉遲,此為痙。太陽病,無汗而小便反少,氣上衝胸,口噤不得語,欲作剛痙。

《張氏醫通》:痙,止屬太陽而不及他經者,何也?蓋痙必反張,其病在督。背之經絡,惟太陽與督脈耳,言太陽,則督必在其中矣。

白話文:

足太陽经脉病变,会导致脊柱反折,颈部肌肉僵硬,肩膀抬不起来,腋窝和锁骨之间疼痛,无法左右摇动。足少阴经脉病变,主要表现为癫痫、抽搐和痉挛,外在表现为不能低头,内在表现为不能仰头。因此,阳气病变会导致腰部反折无法低头,阴气病变会导致无法仰头。经脉病变,寒则反折筋急,热则筋弛纵不收,阴痿不用。阳气急则反折,阴气急则俯不伸。

太阳病,发烧无汗,反倒怕冷,称为刚痉。太阳病,发烧出汗,不畏寒,称为柔痉。太阳病,症状齐全,身体强壮,神志呆滞,脉象沉迟,这是痉挛。太阳病,无汗而小便量减少,气上冲胸,口紧闭不能说话,将要发生刚痉。

痉挛只属于太阳经脉,不涉及其他经脉,这是为什么呢?因为痉挛必定伴随反张,其病症在督脉。背部的经络,只有太阳经和督脉,说到太阳经,督脉必定包含其中。

薛立齋:足三陰痙,手足厥冷,筋脈俱急,汗不止,項強脈沉。太陰則四肢不收,少陰則閉目合面,厥陰則頭搖口噤。

王海藏:發汗大多,因致痙。身熱,足寒,項強,惡寒,頭熱,面腫,目赤,頭搖,口噤,背反張者,太陽痙也。若低頭視下,手足牽引,時膝相搆者,陽明痙也。若一目或左右斜視,並一手一足搐搦者,少陽痙也,手足厥逆,筋脈拘急者,太陰痙也。

喻嘉言:項強背反,不能仰者,太陽之痙,以賅三陽。身踡足曲,不能俯者,太陰之痙,以賅三陰。

此言六經之類痙當辨者。然國醫之痙病,為督脈發生之病,固與西醫之腦脊髓膜炎相合。但六經無督脈,惟以太陽、厥陰之痙,屬諸督脈也。故太陽之經,在背兩行,言太陽則督在其中,誠有如《張氏醫通》所云者。即可知厥陰之腧在背項,厥陰與督脈會於巔頂,言厥陰,則督亦在其中也。

白話文:

足三陰經痙攣,手腳冰冷,筋脈緊繃,汗出不止,脖子僵硬,脈象沉細。太陰經痙攣則四肢無法收縮,少陰經痙攣則閉眼合口,厥陰經痙攣則頭搖口噤。

發汗過度容易導致痙攣。身體發熱,腳冷,脖子僵硬,怕冷,頭熱,面腫,眼睛發紅,頭搖,口噤,背部反弓張開,是太陽經痙攣。如果低頭往下看,手腳牽引,時常兩膝互相碰觸,是陽明經痙攣。如果一隻眼睛或左右斜視,並且一隻手一隻腳抽搐,是少陽經痙攣。手腳冰冷,筋脈緊縮,是太陰經痙攣。

脖子僵硬,背部反弓,無法仰頭,是太陽經痙攣,包含了三陽經。身體蜷縮,腳彎曲,無法彎腰,是太陰經痙攣,包含了三陰經。

以上是六經痙攣的辨證方法。然而,中醫痙攣病是由督脈引起的,與西醫的腦脊髓膜炎相符。雖然六經中沒有督脈,但太陽經和厥陰經的痙攣,都屬督脈範疇。太陽經位於背部兩側,督脈位於其中,正如《張氏醫通》所說。厥陰經的腧穴位於背項,厥陰經與督脈會於頭頂,因此說到厥陰經,督脈也包含在內。

又六經惟厥陰包管神經,而督脈實能統領神經,故西醫之腦脊髓膜炎,不能外國醫之督脈,以言溝通,即不能外太陽厥陰,以言溝通也。非此則陽明、少陽、太陰、少陰之痙,皆與督脈不相涉,皆為痙之類症也。《靈樞》:陽病者不能俯,陰病者不謂仰。督脈統制諸陽,能仰而不能俯。

故今日之腦脊髓膜炎,無一能俯者,其屬諸督脈也無疑矣。薛立齋分三陰,王海藏分三陽與太陰,喻嘉言以太陽賅三陽、太陰賅三陰,皆痙之類症,非正式痙病也。況喻氏以項強、背反不能仰者,為陽痙。夫既項強、背反,即有仰之現象,胡為項強、背反而猶謂之不能仰者,此喻氏絕少經驗之談也。

白話文:

這段文字主要在討論中醫對於腦脊髓膜炎的理解。

作者認為,督脈是管理神經的主要經絡,因此腦脊髓膜炎應該屬於督脈病症。他指出,腦脊髓膜炎患者無法低頭,這與督脈的特性相符。

作者也批評了其他醫家對於痙攣的理解,認為他們沒有真正理解督脈的作用,將一些類似痙攣的症狀誤認為是痙攣病。他特別批評了喻嘉言將頸項僵硬、背部反弓無法抬頭歸類為陽痙,認為這是一種缺乏經驗的說法。

註釋

  • 六經:指中醫學中將人體十二經脈分為六個不同的系統,即太陽、陽明、少陽、太陰、少陰、厥陰。
  • 督脈:中醫經絡學說中的一條重要經脈,主宰著人體的陽氣。
  • 厥陰:六經之一,指肝經和膽經。
  • 腦脊髓膜炎:一種由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的疾病,會引起腦膜發炎。
  • 痙攣:肌肉不由自主地收縮,導致身體僵硬。
  • 項強:頸項僵硬,無法自由活動。
  • 背反:背部反弓,呈弓形狀。
  • 仰:抬頭。
  • 俯:低頭。
  • 薛立齋、王海藏、喻嘉言:皆為明清時期著名中醫。

《金匱》之剛痙、柔痙,唐容川注為痙病門中主中之賓,不得稱為正式痙病,確有見地,令人欽佩。足見西醫之腦脊髓膜炎,非剛痙、柔痙之比。但剛、柔二字,仲景明明以有汗無汗、惡寒不惡寒分之,毫無疑義,而朱奉議謂剛痓屬陽、柔痓屬陰,固非;後世以剛痙即急驚、柔痙即慢驚,亦不可解;近日又以神經興奮為剛痙、神經衰弱為柔痙,尤屬想像之詞。

況《內經》柔痓,王冰注以骨弱不舉、筋緩無力為解,而仲景《傷寒》謂項強如柔痓狀,是柔痓亦有項強之症,與王注大相反對。則剛、柔二字,如不以仲景有汗無汗、惡寒不惡寒分之,只可付之郭公夏五之例,若欲強解之,亦不達矣。

白話文:

《金匱要略》中所提到的「剛痙」與「柔痙」,唐容川註解為痙病門中的主中之賓,並非正式的痙病,這一點見解獨到,令人佩服。由此可見,西醫的腦脊髓膜炎,與剛痙、柔痙是截然不同的疾病。

但「剛」與「柔」二字,仲景明明是根據是否有汗、是否惡寒來區分的,毫無疑義。而朱奉議認為剛痓屬陽、柔痓屬陰,這是錯誤的;後世又將剛痙等同於急驚、柔痙等同於慢驚,這種理解也是不正確的;近來又有人將神經興奮等同於剛痙、神經衰弱等同於柔痙,這更是無稽之談。

況且,《黃帝內經》中所提到的柔痓,王冰註解為骨弱不舉、筋緩無力,而仲景的《傷寒論》中則說項強如同柔痓的症狀,這說明柔痓也有項強的症狀,與王冰的註解完全相反。

由此可見,「剛」與「柔」二字,如果不用仲景的有汗無汗、惡寒不惡寒來區分,就只能像郭公夏五之例一樣,將其捨棄不用。若要強解之,也無法真正理解其意思。

《素問·六元正紀大論》:太陽所至,為痙;少陽所至,為瘛。

《素問·生氣通天論》:血菀於上,使人薄厥。

《素問·調經論》:血之與氣,並走於上,氣復返則生,不返則死。

《千金方》:小兒癇,熱盛亦為痙。癇有三種,有驚癇,有風癇,有食癇。

張元素:癇與痙,亦驚風之類。

陳藏器:驚癇,即急驚。

王云鶴:痙、癇、驚風,統為腦膜炎。

此言驚、癇、瘛、厥之類痙當辨者。吳鞠通曰:後人不分痙,瘛、厥為三病,統言之曰驚風熱痰,曰角弓反張,曰搐搦抽掣。方有執作《痙書》,其或問中,混瘛為痙。葉桂《臨症指南》治痙、癇、厥最多,而混稱痙、厥,無瘛之名目,亦混瘛為痙。究之痙者強直之謂,後人所謂角弓反張,前人所謂痙也。

白話文:

《素問·六元正紀大論》

  • 太陽經氣到達的地方,就會出現痙攣(肌肉僵硬、抽搐)。
  • 少陽經氣到達的地方,就會出現瘛疭(類似抽搐,但可能伴隨意識障礙)。

《素問·生氣通天論》

  • 血氣上涌,就會讓人昏厥。

《素問·調經論》

  • 血氣共同上行,氣能回歸則人能活,不能回歸則人會死亡。

《千金方》

  • 小孩的癇症,熱盛也會導致痙攣。
  • 癇症分為三種:驚癇(因驚嚇引起)、風癇(因風邪入侵引起)、食癇(因飲食不當引起)。

張元素

  • 癇症和痙攣,都是驚風的一種表現。

陳藏器

  • 驚癇,就是急性的驚嚇。

王云鶴

  • 痙攣、癇症、驚風,統稱為腦膜炎。

後人對痙攣、癇症、瘛疭、昏厥等病症的辨證

  • 吳鞠通說:後人不懂得區分痙攣、瘛疭、昏厥三種疾病,統稱為驚風、熱痰、角弓反張、搐搦抽掣等。有些人還寫了《痙書》,裡面把瘛疭和痙攣混為一談。
  • 葉桂在《臨症指南》中治療痙攣、癇症、昏厥的案例很多,但他把痙攣和昏厥混稱,沒有提到瘛疭,也把瘛疭和痙攣混淆。
  • 其實,痙攣就是指肌肉僵硬、強直,後人所說的角弓反張,就是古人所說的痙攣。

簡而言之

  • 古人將痙攣、瘛疭、昏厥等病症區分開來,並有不同的病因和症狀。
  • 後人混淆了這些疾病的概念,導致對疾病的認識有所偏差。
  • 我們應當根據古人的經驗,對這些疾病進行正確的辨證和治療。

瘛者蠕動引縮之謂,後人所謂搐搦抽掣,前人所謂瘛也。然搐搦抽掣之謂瘛,而時作時止,止而復發,或數日一發,或數月一發,發不待治而自止者,癇也。吳氏此論,對於痙、瘛、癇,頗有分析。然《千金》謂小兒癇,熱盛亦為痙。予以臨床事實證之。小兒每發搐搦抽掣,醫家、病家呼為驚風,然有一發而止,有一日數發,或數日一發者,《千金》謂之小兒癇,實相符合。

若熱毒重篤,或治不得法,乃得有頸項強、背反張之現象,《千金》謂之熱盛為痙,亦相符合。然其癇有起於驚嚇者,有起於感冒者,有起於食積者,較之吳氏之論癇,數月一發,發不待治者有間矣。至吳氏論厥,謂四肢冷如冰者為厥則是,謂四肢熱如火者為厥則非也。仲景《傷寒》熱深厥深,則是熱在裡而寒在表,乃謂之熱厥。

白話文:

瘛是指身體抽搐、蠕動的病症,後人稱為搐搦抽掣,古人稱為瘛。但是,搐搦抽掣如果只是偶爾發作,然後停止,過一段時間又發作,可能是幾日一次,也可能是幾個月一次,而且發作後不需要治療就會自行停止,這就叫做癇。吳氏的這個論點,對於痙、瘛、癇三種病症,分析得比較清楚。不過,《千金要方》中說小兒的癇,如果熱盛也會變成痙。我根據臨床經驗證實了這一點。小兒經常會發作搐搦抽掣,醫生和家屬都叫它驚風,但是有的發作一次就停止,有的每天發作好幾次,或者幾天發作一次,這跟《千金要方》中所說的小兒癇,其實是一致的。

如果熱毒很嚴重,或者治療方法不當,就會出現脖子僵硬、背部反弓的現象,《千金要方》中說這是熱盛導致的痙,也跟實際情況相符。但是,癇症有的起因是受驚嚇,有的起因是感冒,有的起因是飲食積滯,這跟吳氏認為的癇症,幾個月才發作一次,而且不需要治療就能自行停止,還是有些差異的。至於吳氏對於厥的論述,他說四肢冰冷像冰一樣才算厥,而四肢發熱像火一樣就不是厥,這就不對了。仲景的《傷寒雜病論》中說熱深厥深,是指熱在裡而寒在表,這就是熱厥。

若溫熱、暑濕之為厥病,則厥每與痙相連,薛氏《濕溫篇》中已言及之,而葉氏《臨症指南》連類並稱者亦多,皆四肢厥冷之厥,而無四肢火熱之厥。若以厥與痙、瘛、癇三者,並立為病名,則是《內經》之厥巔疾,即西醫之腦充血,昏瞀眩僕,或失知覺,或失運動,正《內經》所謂大厥、薄厥也。山東張伯龍、蘭溪張山雷、天津張錫純,論之最詳且盡,又非以四肢厥冷為厥也。

近日有因腦脊髓膜中,而有水液、血質,認為腦充血者,豈知西醫之腦充血,為國醫之痙病,久已訛為中風,若果為腦充血,則今日之中風者,幾見有頸項強、背反張,如西醫之腦脊髓膜火者乎,此固無庸辨也。

白話文:

中醫認為,溫熱或暑濕引起的厥病,往往伴隨痙攣,這在薛氏的《濕溫篇》和葉氏的《臨症指南》中都有提及,都是指四肢厥冷的表現,而非四肢火熱。將厥、痙、瘛、癇並列為病名,其實就是《內經》中的厥巔疾,相當於西醫的腦充血,患者會昏迷、眩暈、跌倒,失去知覺或運動能力,符合《內經》中所說的「大厥、薄厥」。山東張伯龍、蘭溪張山雷、天津張錫純等醫家對此都有詳細論述,也並非以四肢厥冷定義厥病。

近年來,有人認為腦脊髓膜中的水液和血質是腦充血的原因,但其實西醫的腦充血,在中醫裡就是痙病,只是現在誤稱為中風。如果真的是腦充血,那麼現在的中風患者應該都會出現頸項強直、背部反弓,如同西醫的腦脊髓膜炎患者,但實際上並沒有,因此這種說法並不成立。

《金匱》:新產血虛,汗出,喜中風,故令病痙。

此言產後之類痙當辨者。予屢診產後,頭暈,汗出,面赤,目眩,齘齒,言蹇,手足蠕動,或拘急,即斷為產後病痙,而頸項強者間有之,若背反張者則未之見焉,此不可認為西醫之腦脊髓膜炎也。

《金匱》:太陽病,發汗大多,因致痙。風病,下之則痙,復發汗,必拘急。痙病有灸病,難治。

此言誤治之類痙當辨者。然予自診驗誤治致痙之病,則目上視,口齘齒,手足瘛瘲,肌肉掣動,皆為常見之症;惟口噤不語者,間亦有之;而頸項強、背反張者,絕少焉。誤汗、誤下,固足以致痙,而誤溫、誤補、誤灸、誤針,以及誤行注射,尤足以致痙。其發痙也,皆與相醫之腦脊髓膜炎有別。

白話文:

《金匱》中提到,產後血虛,容易出汗,並且喜愛吹風,因此會導致痙攣。

這句話是說,產後痙攣的種類應該要加以辨別。我多次診治產後婦女,她們常有頭暈、出汗、面紅、眼花、咬牙、說話不利索、手腳抽搐或僵硬等症狀,我就斷定是產後痙攣。有的患者還會伴隨頸項僵硬,但背部反弓的現象則從未見過。這些症狀並不能歸類為西醫的腦脊髓膜炎。

《金匱》中又提到,太陽病發汗過多,也會導致痙攣;風病,如果用瀉下法治療,也會導致痙攣,如果再發汗,則必然會僵硬。痙攣病如果用灸法治療,則難以治愈。

這句話是說,誤治導致的痙攣也應該加以辨別。我曾經親自診治過誤治導致的痙攣,患者常表現為向上看、咬牙、手腳抽搐、肌肉抽動等症狀,這些都是常見的表現;有的患者還會出現口不能言,但頸項僵硬、背部反弓的現象卻很少見。誤汗、誤瀉固然會導致痙攣,而誤用溫補法、誤用灸法、誤用針灸,以及誤用注射,更會導致痙攣。這些痙攣的表現,都與醫生的腦脊髓膜炎診斷不同。

予引一案以證之,可概想其餘已。昨夏某木匠之子,年四歲,患赤眼已久,泄瀉黃漿七八日。其母述其瀉下黃漿,沾人衣袴,浸入腿上皮肉,如錐刺痛,目陷,面色青慘。請診之。已服仙方胃苓湯矣。予與宣營透熱解毒之劑,甫煎服,旋更仙方,以附子理中湯與之。明晨,西醫注射,痙作,目上視,手足瘛瘲,曾未見有項強、背反之症。

其父灌如意油七八瓶,活雞以覆腹,登時氣喘痰湧而死。如此混亂之足以致痙者,非止一端,如妄灸、妄針、妄挑羊毛疔,皆此類也。

白話文:

我舉一個案例來佐證,其他情况也可以由此推想。去年夏天,一位木匠的兒子,四歲,患紅眼病已久,腹瀉排出黄色黏液已七、八天。他母親說他腹瀉排出的黄色黏液沾染衣服褲子,浸入腿上的皮肉,像錐子刺痛一樣,眼睛凹陷,面色蒼白慘淡。請我診治。他已經服用過仙方「胃苓湯」了。我給他開了宣散表邪、透熱解毒的藥方,剛煎好服下,就馬上改用仙方「附子理中湯」給他服用。第二天早上,西醫給他注射藥物,他突然抽搐,眼睛向上看,手脚抽筋,沒有出現項強(脖子僵硬)和背反(背部反張)的症状。

他父親給他灌「如意油」七、八瓶,用活雞覆蓋肚子,他馬上氣喘、痰湧而死。像這樣混亂的治療方法,足以导致抽搐的,不止一種,例如胡亂灸、胡亂針、胡亂挑羊毛疔,都是這種情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