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裁吾

《痙病與腦膜炎全書》~ 第十篇,驗案 (13)

回本書目錄

第十篇,驗案 (13)

1. 第十篇,驗案

[效果]服前藥三四劑,漸見腫消咳減。予修墓已畢,急欲赴省,囑王醫九峰以善其後。

(十)陳劉氏一案

病者陳劉氏,年四十七,湘鄉人,居湘鄉之七區。

[症候]

既往症:無。

現在症:初發熱,頭痛,口渴,自汗,嘔吐,前醫主柴葛解肌湯,更醫主羚犀白虎湯,熱退渴止,而項背強直,巔頂灼痛,頭時動搖,搖時自覺神昏不能語,洎頭搖罷,則自少腹循陰器至產門灼熱如錐刺痛,欲溲不溲,高枕仰臥,兩腳不能伸。

[診斷]

病名:續發性痙病。

脈象:沉細弦數。

判案:此國醫續發性之痙病。初起發熱,頭痛口渴,自汗,則是伏氣溫病從陽明而出,柴葛解肌非其治也,羚犀白虎,只能清陽明之熱,而不能透厥陰之熱,以故厥陰內伏之熱毒被其遏抑,反而上衝督脈,巔頂灼熱,項背強直,頭搖神昏,諸症並至,雖有些微之羚、犀,終無監製石膏、知母之大力,故不能預防其不發痙也,況厥陰內伏之熱毒,上衝下迫,迨頭搖罷,則自少腹循陰器至產門灼熱刺痛,此痙病之變症,非常症也。治當於開泄厥陰之中,少佐宣發太陽之藥,則內伏之熱毒既泄之於大小二便,亦透之於表。

陡事清化,終無濟也。

[處方]白頭翁(三錢),云連(一錢),關柏(三錢),白芍(四錢),枳實(三錢),明麻(三錢),川牛膝(八錢),青蒿(五錢),蜣螂(三錢),嫩鉤藤(五錢,後入煎),青蔥(三根),淡豉(三錢),玉樞丹(二枚,磨化,沖服),活白頸蚯蚓(二條,絞汁,沖服)

[預效]此方取仲景白頭翁與四逆散以開泄厥陰,稍佐青篙、蔥頭以宣發太陽,其餘諸藥,對於此病,面面俱到,痙雖能解,但恐其元氣不能撐持也。

【次診】

脈象:沉弦急數。

舌苔:黑黃薄糙。

判案:服前藥五劑,予診視三次,便得黑腐,溲色亦黑,從此頭不動搖,背不強直,產門痛休,此皆黑腐下泄之效也。但日晡溫度極高,而巔頂灼痛較前更劇,顏面紅豔,渴不欲飲,病者體質孱弱,年將半百,血液腐化過多,遽爾陰虧,亦恐陽動,痙勢已解,脈弦急數,大是堪虞。

[處方]西洋參(三錢),生淮地(五錢),鱉甲(五錢),龜板(一兩五錢),知母(三錢),川牛膝(三錢),關柏(三錢),黑梔(三錢),土銀花(一兩),血琥珀(五分,研末,沖服),燈芯(一握)

[預效]此方於滋陰潛陽之中,清血解毒,化腐行瘀,冀其陰液得養,浮陽自潛,脈之弦急得減,而巔頂灼熱自除。

【三診】

脈象:浮弦數不急。

舌苔:紅底,苔黃不糙。

判案:服前藥六劑,便泄黑腐減少,溲亦不黑,唯陰液尚未充滿,而浮陽易動,夜熱時作,面色紅豔,瞑目即汗,天曉,渴飲熱退,四肢不溫,口鼻之氣俱冷。《內經》衛氣日行於陽、夜行於陰,故瞑目一入陰分,被血液所含之毒質阻塞,退而即出,故周身汗出;汗後則衛陽亦虛,不能溫養周身,故四肢不溫,口鼻之氣亦冷。非滋養血液、提攜衛陽,兼以化瘀解毒,曷能邪正兼顧,虛實並治也。

白話文:

第十篇,驗案

[效果]

服用之前的藥方三、四劑後,腫脹逐漸消退,咳嗽也減少了。因為我(指作者)要處理完墓地的事情,急著要趕赴省城,所以囑咐王九峰醫生好好照顧她之後的病情。

(十)陳劉氏一案

患者陳劉氏,四十七歲,湖南湘鄉人,住在湘鄉第七區。

[症候]

過去病史:沒有。

現在病狀:剛開始發燒、頭痛、口渴、自汗、嘔吐,之前的醫生用柴葛解肌湯治療,換了一位醫生用羚犀白虎湯,發燒和口渴是退了,但是出現了脖子和背部僵硬,頭頂灼熱疼痛,頭部有時會搖晃,搖晃時會感到意識模糊不能說話,等到頭不搖晃了,就從少腹沿著陰部到產門,有灼熱像錐子刺痛的感覺,想小便又尿不出來,只能墊高枕頭仰躺,兩腳都不能伸直。

[診斷]

病名:繼發性痙病。

脈象:脈搏沉、細、弦、數。

判斷:這是屬於中醫的繼發性痙病。初期發燒、頭痛口渴、自汗,是體內潛伏的溫病從陽明經表現出來,柴葛解肌湯不適合這種情況,羚犀白虎湯只能清除陽明經的熱,卻不能清除厥陰經的熱,所以導致潛伏在厥陰經的熱毒被壓制,反而向上衝到督脈,出現頭頂灼熱、脖子背部僵硬、頭搖晃、意識模糊等症狀,雖然有少許羚羊角和犀牛角,但終究沒有石膏、知母這麼大的力量,所以不能預防痙攣的發生,何況厥陰經內潛伏的熱毒,向上衝,向下迫,等到頭不搖了,就從少腹沿著陰部到產門灼熱刺痛,這是痙病的變症,不是一般的常見症狀。治療應該在疏通厥陰經的同時,稍微搭配一些宣發太陽經的藥,這樣才能讓潛伏在體內的熱毒,從大小便排出,也從體表透發出去。

單純清熱降火,最終是沒有效果的。

[處方] 白頭翁(三錢)、黃連(一錢)、黃柏(三錢)、白芍(四錢)、枳實(三錢)、明麻(三錢)、川牛膝(八錢)、青蒿(五錢)、蜣螂(三錢)、嫩鉤藤(五錢,後下)、蔥白(三根)、淡豆豉(三錢)、玉樞丹(二枚,磨粉,沖服)、活的白頸蚯蚓(二條,絞汁,沖服)。

[預效] 這個藥方取用《傷寒論》中的白頭翁湯和四逆散來疏通厥陰經,稍加青蒿、蔥白來宣發太陽經,其他藥物對於這個病,各方面都有考慮到,痙攣應該能解除,但擔心患者元氣不足以支撐。

[第二次看診]

脈象:脈搏沉、弦、急、數。

舌苔:黑黃薄而粗糙。

判斷:服用之前的藥方五劑後,看了三次診,排出了黑色腐敗的糞便,小便顏色也是黑色的,從此頭部不再搖晃,背部也不僵硬,產門的疼痛也停止了,這些都是黑色的腐敗物排出的效果。但是下午體溫很高,而且頭頂的灼痛比之前更嚴重,臉色紅豔,口渴卻不想喝水,病人體質虛弱,年紀也快五十歲,血液腐化過多,突然出現陰液虧虛,也擔心陽氣浮動,雖然痙攣的情況已經解除,但脈搏弦急數,令人十分擔憂。

[處方] 西洋參(三錢)、生淮地(五錢)、鱉甲(五錢)、龜板(一兩五錢)、知母(三錢)、川牛膝(三錢)、黃柏(三錢)、黑梔子(三錢)、土銀花(一兩)、血琥珀(五分,研末,沖服)、燈芯草(一小把)。

[預效] 這個藥方在滋養陰液、潛藏陽氣的同時,清血解毒,化解腐敗物,促進瘀血運行,希望陰液得到滋養,浮動的陽氣自然會潛藏下來,脈搏的弦急也會減緩,頭頂的灼熱也會消失。

[第三次看診]

脈象:脈搏浮、弦、數,但不急。

舌苔:紅色,苔黃,但不粗糙。

判斷:服用之前的藥方六劑後,排出的黑色腐敗糞便減少了,小便顏色也不再是黑色的,只是陰液還沒有完全恢復,而浮動的陽氣容易發動,晚上會發熱,臉色紅豔,閉上眼睛就出汗,天亮時,口渴、發熱退去,四肢不溫暖,口鼻的氣息都冷。《黃帝內經》說衛氣白天在陽,夜晚在陰,所以閉上眼睛進入陰分後,被血液中含有的毒素阻礙,所以一退回陽分就周身出汗;出汗後衛陽也虛弱,不能溫養周身,所以四肢不溫暖,口鼻的氣息也冷。如果不是滋養血液、提振衛陽,同時化解瘀血和毒素,怎麼能兼顧邪氣和正氣,同時治療虛證和實證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