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裁吾

《痙病與腦膜炎全書》~ 第十篇,驗案 (11)

回本書目錄

第十篇,驗案 (11)

1. 第十篇,驗案

[處方]白芍(四錢),枯芩(三錢),云連(一錢),竹茹(三錢),川楝(三錢,敲碎,去殼),川牛膝(四錢),桑葉(三錢),法夏(一錢五分,鹽水炒),吳萸(八分,鹽水炒),釘赭石(四錢,布包煎)

[頂效]此方於苦寒藥中,用法夏、吳萸之降逆,釘赭石之重墜,冀其嘔止,仍使病機下趨,庶免危險。

【四診】

脈象:浮弦數。

舌苔:絳底,黃濁厚苔。

判案:服前藥二劑,嘔止,去法夏、吳萸、釘赭石,加龍膽草、澤蘭梗、紫雪。又三劑,瀉下碧綠色矢,渴欲飲冷,不復飲熱矣,周身漐漐微汗,日晡及夜間潮熱乃罷。七歲孩兒,過於溫飽,瀉下碧綠色矢,則肝藏所化之膽汁下泄,而熱毒乃得始淨也。

[處方]龍膽草(三錢),云連(一錢),關柏(三錢),白芍(四錢),土銀花(八錢),澤蘭根(三錢),竹茹(三錢),桑葉(三錢),青黛(三錢,布包煎),茜根(三錢)

[預效]仍主苦寒,兼以解毒,冀其熱毒盡淨,而諸症自然全愈。

【五診】

脈象:浮洪緩。

舌苔:黃濁薄苔。

判案:服前藥三劑,諸症盡退,唯口酸不嗜食,心煩,夜多不寐,頭暈人倦,此液虧正衰,餘邪尚未淨也。

[處方]西洋參(一錢五分),鮮石斛(五錢),白茅根(五錢),北蘆根(八錢),白芍(三錢),子芩(二錢),竹茹(三錢),桑葉(三錢),土銀花(八錢)

[效果]此方養胃生津,清熱化濁,服五六劑,口不酸,嗜食安寐,續予甘淡平補乃愈。

(九)劉朕卿一案

病者劉朕卿,年十二歲,湘鄉人,住湖鄉之七區。

[症候]

既往症:前年跌傷折臂。

現在症:突起發熱,頭痛如劈,神昏讝語,前醫主犀角地黃湯,兼服牛黃清心丸,立見讝止神清,從此每於日晡或夜半,頭獨動搖,能仰不能俯,頸側人迎脈管暴脹急跳,灼痛不可忍,背脊自大椎至風府強硬,亦灼痛不可忍,瞳神放大,頭獨盛熱,渴飲沸湯,夜可七八壺,隨飲隨溲,不黃不赤,天曉五鼓,熱退渴止痛罷,明日下午日晡或夜半,屆時亦發,便瀉如米泔或黃濁穢物。

[診斷]

病名:最急性痙病。

脈象:沉細弦數。

舌苔:紅底,淡黃濁苔。

判案:此國醫最急性之痙病。當初突起發熱頭痛,旋即神昏讝語,即是發生痙病,而醫者主犀角地黃湯送下牛黃清心丸,蓋犀角清心火,即以醒腦,牛黃開心竅,亦以通腦,心腦原屬一貫,故服之神昏讝語立止,而項強背直、頭獨動搖正式之痙狀猶在,每於日晡或夜半發熱,即欲渴飲熱茶,隨飲隨溲,不稍存留,與六經厥陰主症「氣上衝胸、心中疼熱,消渴」三者齊發同一病理。

但此病之疼痛灼熱,前則衝於頸側之人迎,後則衝於大椎之風府,較之傷寒疼熱,則在兩乳之下、臍腹之上則有不同,唯消渴則同耳。然傷寒烏梅丸寒溫並用,此則六脈不伏,四肢不厥,只仿其酸苦瀉熱以為劑耳。

白話文:

第十篇,驗案

[處方一] 白芍(15克),黃芩(10克),黃連(3克),竹茹(10克),川楝子(10克,敲碎,去殼),川牛膝(15克),桑葉(10克),半夏(5克,鹽水炒),吳茱萸(2.5克,鹽水炒),代赭石(15克,布包煎)

[藥效分析] 這個方子在寒涼的藥物中,使用了半夏、吳茱萸來降逆止嘔,並用代赭石的重墜之性,希望可以止住嘔吐,讓病氣向下走,避免危險。

[四診]

脈象:摸起來浮而且弦,帶有數脈的搏動。

舌苔:舌頭底色是紅色,有黃色混濁的厚膩苔。

病案分析:服用之前的藥兩劑後,嘔吐停止。於是去掉半夏、吳茱萸、代赭石,加入龍膽草、澤蘭梗、紫雪。再服三劑後,腹瀉排出綠色的糞便,口渴想喝涼的,不再想喝熱的了,全身微微出汗,傍晚和夜間的潮熱也停止了。七歲小孩,因為吃太飽,腹瀉排出綠色的糞便,是肝臟分泌的膽汁被排了出來,熱毒因此得以清除。

[處方二] 龍膽草(10克),黃連(3克),關黃柏(10克),白芍(15克),土銀花(25克),澤蘭根(10克),竹茹(10克),桑葉(10克),青黛(10克,布包煎),茜草根(10克)

[藥效分析] 主要還是用苦寒藥,同時加上解毒的藥物,希望能把熱毒完全清除,這樣各種症狀自然就會痊癒。

[五診]

脈象:摸起來浮而且洪大,帶有緩和的搏動。

舌苔:黃色混濁的薄苔。

病案分析:服用之前的藥三劑後,各種症狀都消退了,只有口中發酸、不想吃東西、心煩、晚上難以入睡、頭暈乏力。這是因為體內津液虧損,正氣衰弱,還有殘餘的邪氣沒有完全清除。

[處方三] 西洋參(5克),鮮石斛(15克),白茅根(15克),蘆根(25克),白芍(10克),黃芩(8克),竹茹(10克),桑葉(10克),土銀花(25克)

[藥效分析] 這個方子可以滋養胃氣,產生津液,清熱化解濁氣。服用五六劑後,口中不再發酸,食慾恢復,睡覺也安穩了。後續再用甘淡平和的藥物調補,病就痊癒了。

(九)劉朕卿一案

患者劉朕卿,十二歲,是湘鄉人,住在湖鄉的第七區。

[症狀]

既往病史:前年曾經跌倒導致手臂骨折。

現在症狀:突然發燒,頭痛像被劈開一樣,神志不清,說胡話。之前的醫生用了犀角地黃湯,同時服用牛黃清心丸,立刻就停止了說胡話,神志也清醒了。但是從此以後,每天傍晚或者半夜,頭部會不自主地搖晃,只能向後仰不能向前低,頸部兩側的人迎脈搏動異常劇烈,灼熱疼痛難以忍受。背部從大椎穴到風府穴這一帶僵硬,也是灼熱疼痛難以忍受。瞳孔放大,頭部特別發熱,口渴想喝滾燙的開水,一夜可以喝七八壺,喝完就排尿,尿液不黃不紅。到了第二天早晨五更天,發燒、口渴、疼痛都消失了。但是第二天下午傍晚或者半夜,又會像之前一樣發作,而且會拉出像米湯或者黃色混濁的穢物。

[診斷]

病名:最急性痙病。

脈象:摸起來沉而細,帶有弦脈和數脈的搏動。

舌苔:舌頭底色是紅色,有淡黃色混濁的苔。

病案分析:這是中醫學中最急性的痙病。當初突然發燒頭痛,接著神志不清說胡話,就是痙病的發作。而醫生用了犀角地黃湯和牛黃清心丸,犀角可以清心火,有醒腦的作用,牛黃可以開竅,也有通腦的作用。心和腦本來就是相通的,所以服用後神志不清和說胡話的症狀立刻停止了。但是項背僵硬、頭部搖晃這些痙病的症狀還在。每天傍晚或半夜發燒,口渴想喝熱水,喝完就排尿,沒有一點停留,和六經厥陰篇的主症「氣上衝胸、心中疼熱、消渴」這三種情況的病理是相同的。

但是這個病的疼痛灼熱,向前衝到頸部兩側的人迎穴,向後衝到大椎到風府穴,和傷寒的疼痛灼熱,在兩乳之下、肚臍以上的部位不同。只有口渴這一點是相同的。然而傷寒可以使用烏梅丸這種寒溫並用的藥方,這個病的情況是六脈不正常,四肢也沒有厥冷,只能模仿烏梅丸的酸苦味,用來瀉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