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裁吾

《痙病與腦膜炎全書》~ 第十篇,驗案 (4)

回本書目錄

第十篇,驗案 (4)

1. 第十篇,驗案

[處方]西洋參(二錢),鮮石斛(五錢),白茅根(五錢),生扁豆(五錢),炒苡米(三錢),栝蔞霜(三錢),桑葉(三錢),粉草(一錢),枇杷葉(三錢)

[效果]續予溫養諸劑,飲食漸增,全愈。

(四)唐男孩一案

病者唐男孩,安化人,住高井巷九號。

[症候]

既往症:昨春隨父之安鄉,驚風一次。

現在症:今春發熱三日,身重喜眠睡,服羌、防、柴、葛溫散諸藥,燈火炮灸,更添煩躁不寐。今早天曉,猝然頭向後反,顴赤,目上視,如天釣狀,俄而神昏頭搖,齘齒足攣,一小時,汗出即罷,罷復作,鼻煽氣促,四肢厥冷,口鼻之氣亦冷,小溲如烙,便瀉黑矢。

[診斷]

病名:亞急性痙病。

脈象:左似有似無,右沉伏不見。

舌苔:深黃薄苔。

判案:此國醫亞急性之痙病。《金匱》以痙病至於腳攣急、口齘齒,與承氣湯下泄陽明胃腑。今病者便瀉黑黃醬矢,深入營分之邪業已潰出,胃腸無須硝、黃排泄矣。前醫誤用羌、防、柴、葛、燈火炮灸,遂致厥陰邪陷,不復外出,六脈沉伏,四肢厥冷,口鼻之氣亦冷,深合六經為病,厥深熱深,屬諸厥陰之旨。

近世以知覺神經疾患屬之心包絡,運動神經屬之肝臟,此兒痙作神昏,痙罷神清,心包絡其無恙乎。則專以厥陰肝臟為治矣。

[處方]龍膽草(三錢),云連(一錢),關柏(三錢),生山梔(三錢),鬱金(三錢),川牛膝(五錢),貫眾(五錢),蜣螂(三錢),明麻(三錢),紫草(三錢),白芍(五錢)

先以紫雪一錢,用嫩鉤藤煎湯,徐徐送下,續服此湯。

[預效」此方於千金龍膽湯中,加入牛膝、白芍、紫草、貫眾、紫雪諸藥,宣泄營分伏熱,則脈必出,厥必回,口鼻必溫。可預決也。

【次診】

脈象:脈浮滑數。

舌苔:由黃轉黑,舌底白膩滿布。

判案:一日一夜,服前藥頭煎兩劑。翌晨,其叔踵門告曰:昨夜小侄得睡矣,天曉,手足不厥,口鼻之氣亦溫,鼻孔不張,喘促亦平。電召吾兄安鄉今日歸省,可以得見其子矣。比召往視,脈浮滑數,舌苔由黃轉黑,仍主前方。三日夜,服盡六劑頭煎,痙病乃平。又召診,其母稱:其兒似覺胸膈滿悶,咳嗽頻作,唇口燥烈,渴不多飲。

厥陰伏熱下泄,而濕痰上壅肺胃,此所以右脈往來替之,確似滑象,而舌底白膩滿布,罩以黑苔也。

[處方]栝蔞實(一枚),浙貝(五錢),生遠志(三錢),鬱金(三錢),生山梔(三錢),川連(一錢),黃芩(三錢),杏仁(三錢),桑葉(三錢)

[預效]豁痰化濕,疏通上焦肺胃,冀其胸開咳止。

【三診】

脈象:左浮緩,右浮滑。

舌苔:深黃有根。

判案:服前藥四劑,便瀉黃瀑,眼起漿,鼻流涕,齒牙潤澤,手指光亮,但咳嗽胸悶如故,加之昏沉嗜臥,鎮日不醒,語音低小,其母呼之,必以耳就其口而聽之,則是濕痰阻其氣機,以致沉悶不語耳。

白話文:

[第十篇,驗案]

[處方]:西洋參(八克),新鮮石斛(二十克),白茅根(二十克),生扁豆(二十克),炒薏米(十二克),瓜蔞霜(十二克),桑葉(十二克),甘草粉(四克),枇杷葉(十二克)

[效果]:繼續用溫補調養的藥,飲食逐漸增加,完全康復。

(四) 唐男孩的案例

患者唐男孩,是安化人,住在高井巷九號。

[症狀]

既往病史:去年春天跟著父親到安鄉,曾經有過一次驚風。

現在病症:今年春天發燒三天,身體感到沉重,喜歡睡覺。吃了羌活、防風、柴胡、葛根等溫散藥,又用燈火燒灼和艾灸,反而更加煩躁,睡不著。今天早上天剛亮,突然頭向後仰,顴骨發紅,眼睛向上看,像天上的吊鉤一樣。過了一會兒就神志不清,頭搖晃,牙關緊咬,腳抽筋。持續一個小時,出了汗就停止了,停了又發作。鼻翼扇動,呼吸急促,四肢冰冷,口鼻呼出的氣也冷,小便像燙過一樣,大便拉黑色的稀便。

[診斷]

病名:亞急性痙病。

脈象:左邊的脈搏好像有又好像沒有,右邊的脈搏沉在底下摸不到。

舌苔:深黃色薄苔。

判斷:這是中醫所說的亞急性痙病。《金匱要略》提到,痙病發展到腳抽筋、牙關緊咬,要用承氣湯來瀉陽明胃腑的熱。現在患者拉黑色像醬油一樣的稀便,代表深入營分的邪氣已經排出來了,胃腸不需要再用硝石、大黃等藥來排泄。之前的醫生誤用羌活、防風、柴胡、葛根,又用燈火燒灼和艾灸,導致厥陰的邪氣陷入體內,無法向外發散,六脈都沉伏,四肢冰冷,口鼻呼出的氣也冷,這完全符合六經病中,厥症嚴重熱邪也深重的,屬於厥陰病的說法。

近代醫學認為,感覺神經的疾病屬於心包絡,運動神經的疾病屬於肝臟。這個孩子抽筋時神志不清,抽筋停止後神志恢復清醒,心包絡應該沒有問題。所以,要專門針對厥陰肝臟來治療。

[處方]:龍膽草(十二克),黃連(四克),關黃柏(十二克),生山梔子(十二克),鬱金(十二克),川牛膝(二十克),貫眾(二十克),蜣螂(十二克),明天麻(十二克),紫草(十二克),白芍(二十克)。

先用紫雪散一錢,用嫩鉤藤煎湯,慢慢送服,接著再喝這個湯藥。

[預期效果]:這個方子是在千金龍膽湯的基礎上,加入牛膝、白芍、紫草、貫眾、紫雪散這些藥,用來宣泄營分的潛伏熱邪,這樣脈搏一定會顯現出來,四肢冰冷的厥症一定會恢復正常,口鼻呼出的氣也一定會溫暖。這是可以預見的。

[第二次診斷]

脈象:脈搏浮在表面,滑而快。

舌苔:由黃色轉為黑色,舌頭底下鋪滿一層白膩的苔。

判斷:服用了前面開的藥,一天一夜,喝了兩劑頭煎的藥。第二天早上,他的叔叔跑來告訴我:昨天晚上我侄子睡著了,天亮時,手腳也不冰冷了,口鼻呼出的氣也溫暖了,鼻孔不再張大,喘氣也平穩了。我馬上通知我哥今天從安鄉趕回來,可以見到他的孩子了。等我趕去看了,他的脈搏浮在表面,滑而快,舌苔由黃色轉為黑色,還是用之前的方子。連續三天晚上,喝完了六劑頭煎的藥,抽筋的病就好了。又一次去診斷,他的母親說:孩子好像覺得胸口和膈膜悶悶的,咳嗽頻繁,嘴唇和口乾裂,口渴卻喝不多水。

這是厥陰潛伏的熱邪向下排泄,而濕痰向上堵塞了肺和胃,所以右邊的脈搏會來回跳動,很像滑脈,而且舌頭底下鋪滿一層白膩的苔,上面還罩著一層黑色的苔。

[處方]:瓜蔞實(一個),浙貝母(二十克),生遠志(十二克),鬱金(十二克),生山梔子(十二克),黃連(四克),黃芩(十二克),杏仁(十二克),桑葉(十二克)。

[預期效果]:豁痰化濕,疏通上焦的肺和胃,希望他胸悶打開,咳嗽停止。

[第三次診斷]

脈象:左邊的脈搏浮在表面,緩和,右邊的脈搏浮在表面,滑。

舌苔:深黃色,有根。

判斷:服用了前面開的藥四劑,大便拉出黃色的稀便,眼睛裡出現了眼屎,鼻子流出鼻涕,牙齒變得潤澤,手指變得有光澤,但是咳嗽和胸悶依舊,再加上昏沉嗜睡,整天都醒不過來,說話聲音低小,他的母親叫他,必須把耳朵湊到他嘴邊才能聽清楚,這是濕痰阻礙了氣機,導致他沉悶不說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