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痙病與腦膜炎全書》~ 第十篇,驗案 (5)
第十篇,驗案 (5)
1. 第十篇,驗案
[處方]栝蔞實(一枚),浙貝(三錢),建菖(一錢),川連(一錢),橘皮(一錢),生遠志(三錢),紫菀(三殘),生山梔(三錢),桑葉(三錢),杏仁(三錢)
[預效]此方辛以開濕,苦以泄熱,兼之豁痰運樞,舒暢氣機,而咳嗽胸悶、沉眠不醒之症自蠲。
【四診】
脈象:左細數,右浮緩。
舌苔:底干光,尖絳無苔,中心黑苔起刺。
判案:服前藥二劑,胸開咳止,聲音朗大,不致發生喑啞矣。但唇燥口渴,沉眠齘齒,合參舌絳苔黑,則是濕痰一開,氣機稍舒,而蘊伏厥陰之餘熱再出。
[處方]大光參(一錢),鮮石斛(三錢),白茅根(八錢),粉丹皮(二錢),桑葉(二錢),白芍(二錢),黃芩(二錢)
浙貝(三錢),鬱金(一錢),栝蔞實(三錢),紫菀(二錢)
[預效]豁痰涎,運樞機,是王孟英生平得力之處。茲仿之,加以養液清營,而蘊伏厥陰之餘熱當可透出也。
【五診】
脈象:左滑數,右虛數。
舌苔:干光無苔。
判案:服前藥四劑,再便黑矢數次,從此神識清醒,不復沉眠矣。但咳嗽未除,唇燥口渴,更增咽喉紅腫。循流溯源,厥陰之邪,侵入少陰,故嗜臥,為少陰欲寐之症,咽喉紅腫,即少陰咽病之症,是以痙罷而諸症疊發也。
[處方]西洋參(一錢),天冬(三錢),元參(三錢),鮮生地(五錢),旱蓮草(三錢),浙貝(三錢),牛蒡子(三錢),白茅根(五錢),栝蔞實(三錢),桑葉(三錢),知母(一錢)
[效果]服前藥五劑,諸症漸退,飲食漸進,更以甘淡兼鹹寒,全愈。
(五)申男孩一案
病者申男孩,年三歲,寶慶人,住學宮門九號。
[症候]
既往症:乳齒蟲蝕,指尖肥大,肚腹脹大。
現在症:初發熱嘔吐,有酸臭氣,國醫主平胃散加藿香、法夏等藥,嘔止熱不退;更醫主桑菊飲,熱亦不退,延一星期,突然發痙,前此肚腹脹大而陷沒如舟矣,兩目上視,頭向後反,巔頂高腫,顏面赤色,唇皮焦裂,神昏不語,入夜壯熱無汗,口渴欲飲,喂水頻吞。
[診斷]
病名:續發性痙病。
脈象:初次兩部關紋青紫。
舌苔:紅底,黑黃薄苔。
判案:此國醫續發性之痙病。時已三月,春寒欲解,伏邪溫病,從少陽而出,發熱嘔吐,前醫主服平胃散,嘔吐雖止,而蒼藿樸夏,溫燥傷胃,堵截少陽出路,以致伏藏厥陰之熱毒,衝犯督脈,突然發痙。倘加泄瀉,斷為脾虛慢驚,遽服莊氏加味理中輩,其不死得乎。此兒巔頂高腫,肚腹陷沒,正符西醫所謂腦膜炎者,國醫古法,高者抑之,治當消腦中之炎,退頂上之腫,使水液血質外散下泄。然小孩體質未充,豈任大力攻伐?幸胃腑猶吸收乳食,喂水頻吞,生機其在是乎。
白話文:
[案例一]
處方: 栝蔞實一個、浙貝三錢、建菖蒲一錢、川連一錢、橘皮一錢、生遠志三錢、紫菀三錢、生山梔三錢、桑葉三錢、杏仁三錢
預期效果: 這個方子用辛味藥來打開濕氣,用苦味藥來瀉掉熱氣,同時還能化痰、疏通氣機,使氣血運行順暢,那麼咳嗽、胸悶、睡得很沉醒不過來的症狀自然就會消失。
診斷(四診):
- 脈象:左邊脈細而快,右邊脈浮而緩。
- 舌苔:舌底乾燥沒有光澤,舌尖紅絳色沒有舌苔,舌中心有黑色苔像刺一樣豎起來。
判斷: 服用之前的藥兩劑後,胸悶打開,咳嗽也停止了,聲音變得洪亮,不會有失聲的狀況發生了。但是出現嘴唇乾燥、口渴、睡覺磨牙的情況,再參考舌頭呈現絳色,苔黑的情況來看,這是因為濕痰被打開,氣機稍微舒暢了,但潛藏在厥陰經的餘熱又跑出來了。
處方: 大光參一錢、新鮮石斛三錢、白茅根八錢、粉丹皮二錢、桑葉二錢、白芍二錢、黃芩二錢、浙貝三錢、鬱金一錢、栝蔞實三錢、紫菀二錢
預期效果: 化痰、疏通氣機,這是王孟英醫生一生擅長的地方。現在我仿照他的方法,再加上滋養體液、清除營分熱邪的藥,那麼潛藏在厥陰經的餘熱應該就可以透發出來了。
診斷(五診):
- 脈象:左邊脈滑而快,右邊脈虛而快。
- 舌苔:乾燥沒有舌苔。
判斷: 服用之前的藥四劑後,又多次排出黑色大便,從此神智清醒,不再睡得那麼沉了。但是咳嗽還沒好,嘴唇乾燥口渴,還加重了咽喉紅腫。追根溯源,是厥陰的邪氣侵入少陰經,所以想睡覺,這是少陰經想睡覺的症狀,咽喉紅腫,是少陰咽喉疾病的症狀。這就像是痙攣停止後,各種症狀又接連發生。
處方: 西洋參一錢、天冬三錢、元參三錢、鮮生地五錢、旱蓮草三錢、浙貝三錢、牛蒡子三錢、白茅根五錢、栝蔞實三錢、桑葉三錢、知母一錢
效果: 服用之前的藥五劑後,各種症狀逐漸減退,飲食也逐漸恢復,再用甘淡兼鹹寒的藥來調理,就完全康復了。
[案例二]
案例: 申姓男孩,三歲,寶慶人,住在學宮門九號。
症狀:
- 過去病史:乳牙被蟲蛀蝕、指尖肥大、肚子脹大。
- 現在症狀:開始發燒嘔吐,有酸臭味。之前的醫生開了平胃散加上藿香、法夏等藥,嘔吐止住了但發燒沒退;換了醫生開桑菊飲,發燒也沒退。拖了一個星期,突然發生痙攣,之前肚子脹大現在凹陷得像船一樣。兩眼向上看,頭向後仰,頭頂高高腫起,臉色發紅,嘴唇乾裂,神志不清說不出話,晚上發高燒沒有汗,口渴想喝水,餵水時吞得很頻繁。
診斷:
- 病名:繼發性痙病。
- 脈象:開始時兩手關脈紋路呈青紫色。
- 舌苔:舌底紅色,有薄薄的黑黃色舌苔。
判斷: 這是由於醫生誤治導致的繼發性痙病。當時正值三月,春寒快要結束,潛伏的溫病從少陽經發出來,引起發燒嘔吐。之前的醫生開平胃散,嘔吐雖然止住了,但蒼朮、藿香、厚朴、半夏這些溫燥藥傷害了胃,堵塞了少陽經的通道,導致潛藏在厥陰經的熱毒,衝犯了督脈,突然發生痙攣。如果再加上腹瀉,就可以判斷是脾虛引起的慢驚風,如果這時貿然服用莊氏加味理中湯之類的藥,恐怕性命難保。這個孩子頭頂高高腫起,肚子凹陷下去,正好符合西醫所說的腦膜炎。中醫古法說「高者抑之」,應該要消除腦中的炎症,消除頭頂的腫脹,讓水液血質能夠向外散發並向下排泄。但是小孩體質還沒發育完全,怎麼能承受猛烈的攻伐呢?幸好胃腑還能吸收乳汁和食物,餵水的時候吞得很頻繁,這就是生機所在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