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裁吾

《痙病與腦膜炎全書》~ 第九篇 詮方 (32)

回本書目錄

第九篇 詮方 (32)

1. 乙、開泄厥陰之劑

而顧氏於苦辛輕劑之中,或加紫金錠,或加香連丸,或加當歸龍薈丸,佐以苦辛重劑,正予之所謂開泄厥陰者,雖無痙之症狀,而有痙之治療,未為不是,乃何以第二三四諸條,只知清化陽明,治外感內入之溫病,而不知開瀉厥陰,治伏氣外出之溫病,以致第五六兩條,竟成續發性之痙病,而呈莫救之病狀。冤哉。

(二九)加味葦莖湯(顧允若)

[特治主症]表邪化熱,已入陽明經氣。見症惡寒極微,發熱熾盛,頭痛,項背不柔和,口渴喜飲,嘔吐頻作,小溲變色,急進甘涼輕劑,此方主之。

[藥品]活生蘆根,桂府滑石,生山梔,香豆豉,粉葛根,青連翹,天花粉,鮮竹茹

[用法]若陽明熱盛者,合新加白虎湯為一劑,酌加生石膏、知母、寒水石、生苡仁,以清解陽明之熱;若兼四肢麻木者,張石頑謂此即時疫之報使,當即參加解毒,如川連、黃芩、銀花、人中黃、犀角、羚羊角等,均可隨症加減。雖有定法,然須變通也。

(三○)銀花解毒湯(顧允若)

[特治主症]壯熱如烙,尚覺微寒,神識漸蒙,皮膚或現斑點,頭痛項強,嘔吐煩悶。此時溫毒已入陽明血絡,較之陽明經氣,又進一層,非清熱解毒不可。此方主之。

[藥品]金銀花,山豆根,鼠黏子,生山梔,青連翹,馬勃,射干,板藍根,生甘草,小川連,淡黃芩,嫩薄荷,鮮蘆根

[詮義]顧允若曰:此方於清熱解毒之中,加以宣絡舒氣,為溫毒出路。蓋有出路,斷不致上壅。此治法要圖也。

(三一)加味犀角白虎湯(顧允若)

[特治主症]大熱大渴,狂言見鬼,登高棄衣,撮空理線,頭痛如劈,項背牽強,或斑疹焮紅,發頤喉痹等症。此溫毒熾盛,己成燎原,當以清熱解毒重劑與之。此湯主之。

[藥品]烏犀角,羚羊角,上川連,生石膏,生知母,生白芍,鮮綠豆,大青葉,陳年,金汁,金銀花,薔薇露,生苡仁,鮮蘆根

若頭痛如劈,大便硬秘,舌苔如沉香色而堅硬如刷者,可參以承氣法,加生枳實、元明粉,甚則加生川軍以峻奪之,使毒火下泄,則斷不致上壅,此去火抽薪之法也。然本症至此,已入危途。方書有脈弦者生,脈澀者死。然要以陽症得陽脈者生,若過於堅硬如索,亦非佳兆。

按:烏犀角、羚羊角及神犀、紫雪等,若至發狂熱極者,均須重用,竟有用至二三錢者。此歷驗之方也。

(三二)犀羚甘露飲(顧允若)

[特治主症]溫毒熱傷血液,經絡不獲營養,則神經性必起有極大變化,為頭痛如劈,為項背強硬,為肢體拘攣,中醫謂之痙病,於小兒,俗謂之驚風。歐醫斷為腦膜炎者,皆系血液為溫毒灼傷,神經為之緊張。此方主之。

[藥品]烏犀角,羚羊角,生山梔,生白芍,生石決明,鮮生地,鮮竹茹,鏡面硃砂,淨明雄黃,金銀花,人中黃

白話文:

顧氏在治療時,對於那些使用苦味和辛味藥物但藥性較輕的處方中,有時會加入紫金錠、香連丸或當歸龍薈丸等藥,並搭配藥性較重的苦辛藥物,這正是他所說的「開泄厥陰」的治療方法。即使病人沒有出現痙攣的症狀,但使用這種治療方法也是可以的,這並不是不對。

然而,為什麼第二、三、四條的內容,只知道清泄陽明經的熱邪,治療外感引起的溫病,卻不知道開泄厥陰經,治療潛伏體內的溫病?這導致了第五、六條的情況,病情轉為繼發性的痙攣病,呈現出難以救治的病症,實在是令人感到惋惜。

(二十九)加味葦莖湯(顧允若)

[主要治療] 症狀是表邪化熱,已經進入陽明經氣。病人會感到輕微的怕冷,但發熱卻很嚴重,頭痛、後頸背部僵硬不舒服,口渴想喝水,頻繁嘔吐,小便顏色改變。此時應該趕緊使用甘涼的藥物來治療,這個方子很適合。

[藥品] 新鮮蘆根、滑石、生山梔、豆豉、粉葛根、連翹、天花粉、新鮮竹茹。

[用法] 如果陽明經的熱邪很嚴重,可以將這個方子與新加白虎湯合在一起使用,並酌情加入生石膏、知母、寒水石、生薏苡仁等藥物,來清除陽明經的熱邪。如果病人同時出現四肢麻木的症狀,張石頑認為這是時疫發作的徵兆,應該立即加入解毒的藥物,像是黃連、黃芩、金銀花、人中黃、犀角、羚羊角等,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加減。雖然有固定的方子,但還是需要根據情況靈活變通。

(三十)銀花解毒湯(顧允若)

[主要治療] 症狀是高熱像被烙鐵燙一樣,還稍微有點怕冷的感覺,神志開始變得模糊不清,皮膚上可能出現斑點,頭痛、後頸僵硬,嘔吐且煩躁。這個時候溫毒已經進入陽明經的血絡,比進入陽明經氣的程度更深了一層,必須要清熱解毒。這個方子很適合。

[藥品] 金銀花、山豆根、鼠黏子、生山梔、連翹、馬勃、射干、板藍根、生甘草、黃連、黃芩、薄荷、新鮮蘆根。

[說明] 顧允若說:這個方子在清熱解毒的基礎上,還加入了疏通經絡、舒暢氣機的藥物,讓溫毒能夠順利排出。只有有了出路,溫毒才不會向上壅塞。這是治療的關鍵所在。

(三十一)加味犀角白虎湯(顧允若)

[主要治療] 症狀是大熱、非常口渴,出現胡言亂語、看見鬼怪、爬高、脫衣服、在空中抓東西的行為,頭痛像要裂開一樣,後頸背部僵硬,或者出現紅色的斑疹、痄腮、喉嚨腫痛等症狀。這是溫毒非常嚴重,像火勢蔓延一樣,應該使用清熱解毒的藥性較重的處方。這個湯藥很適合。

[藥品] 烏犀角、羚羊角、黃連、生石膏、知母、白芍、綠豆、大青葉、陳年老酒、金汁、金銀花、薔薇露、薏苡仁、新鮮蘆根。

如果病人頭痛像要裂開一樣,大便乾硬,舌苔像沉香一樣顏色又黑又硬,可以搭配承氣湯的方法,加入生枳實、芒硝,嚴重的話可以加入生大黃來瀉下,使毒火向下排泄,這樣就不會向上壅塞,這是一種釜底抽薪的方法。但如果病情到了這個程度,就已經很危險了。醫書上說,如果脈象是弦脈,病人就能活,如果是澀脈,病人就會死。但總的來說,陽性的病症出現陽性的脈象,病人就能活,如果脈象過於堅硬像繩索一樣,也不是好兆頭。

[附註] 犀角、羚羊角以及神犀、紫雪等藥,如果病人發狂、高熱到極點時,都必須要大量使用,甚至有用到二三錢的,這是經驗證實有效的用法。

(三十二)犀羚甘露飲(顧允若)

[主要治療] 症狀是溫毒傷及血液,導致經絡沒有得到營養,神經系統必定會發生很大的變化,出現頭痛像要裂開、後頸背部僵硬、肢體拘攣等症狀,中醫稱之為痙病,在小孩身上俗稱驚風。西醫診斷為腦膜炎,都是因為血液被溫毒灼傷,導致神經緊張。這個方子很適合。

[藥品] 烏犀角、羚羊角、生山梔、白芍、石決明、生地黃、新鮮竹茹、硃砂、雄黃、金銀花、人中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