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痙病與腦膜炎全書》~ 第九篇 詮方 (29)
第九篇 詮方 (29)
1. 乙、開泄厥陰之劑
[詮義]嚴氏蒼山謂:此方治各種瘟疫則效,惟治痙病則殺人。蓋嚴氏以痙系血虛之體,表感寒邪,內郁陽熱,非全屬疫氣。必至痙病日久,表寒已從熱化,證見大渴引飲,此方乃用之如神。若陽熱為表寒所郁,不發表清裡,驟進苦寒大劑,內熱甚者,水愈潑而火愈熾,直冒巔頂,頭痛則昏厥立至;內熱輕者,水一至而火頓熄,陽氣式微,內外如冰,四肢厥逆。目睹時醫誤投增劇者,不知凡幾。
此為嚴氏閱歷有得之語。然謂誤投此方,水潑火熾,直冒巔頂,頭痛昏厥,則是寒涼壓伏內熱之過,此理自吳又可發明之後,知之者僅見嚴氏一人。陸九芝、張錫純輩,注重白虎湯以治溫熱諸病,未審曾亦遭此挫折否,抑或遭之而不自覺也。
予常見治伏氣溫熱諸病,初起壯熱,醫者不知透熱之法,而徒知以白虎清熱,服下登時額鼻厥冷,漸及兩足,如其脈不沉伏,移時復熱,較勝於前:若脈沉伏不起,則體厥而脈隨之以厥者,每致不救。若服此種方而遍變痙病,如嚴氏所謂水潑火熾,直冒巔頂,頭痛昏厥者,予亦遇之,詳第十篇驗案中,不贅。
又嚴氏蒼山曰:疫痙開始以來,自民國十七年冬及十八年正月間,陽氣不藏,霜雪稀少,燠暖異常,身穿棉夾,可以度歲,桃李反花,伏氣之蠅蟻,皆蠢蠢欲動。至二三間,轉見奇寒逼人,非圍爐披裘,不足似禦寒。時令反常,戾氣遊臻。照生理上而言,人身之陽氣,至春則發泄於外,肌肉漸鬆。
忽而寒暖不常,起臥失慎,肌腠失其啟閉之職,遂感之而成病,謂之寒疫也可。
然則十九年以後,霜雪甚繁,而疫痙不絕者,抑又何故。推其所因,厥有三害:一曰過暖,一曰煤毒,一曰人氣。今人喜用鴨絨枕墊及鴨絨被帳、毛絨圍巾,非不輕軟適體也。蓋以高年火衰則相宜;少壯陽盛,則熱毒由是而伏矣,其害一。近時煤油燈、煤球爐及一切火爐煤灶,用者只圖便利,殊不知毒由是而受矣,其害二。
通商大埠,地隘人稠,往往一椽同住數家,一家聚臥一室,租則省矣,殊不知呼吸之間,酸素不夠輸換,炭氣由是而積矣,紀曉嵐之詩曰萬家煙火暖云蒸、消盡天山太古冰,即此之謂也,其害三。
故疫痙之來路,大概分為二路。十八年之開始流行,為因天時所造成;十九年以後之來路,乃因人事所造成。其由內伏熱毒,再感春寒之所致,則一也。
按:嚴氏此論,一由於天時,一由於人事,則於痙病之原因透發無遺。予居鄉村五十年,診痙病十有一屆,非開始於民國也。開始於民國者,乃腦膜炎之學說自歐美輸入,報紙宣傳自民國始,非前此吾國無痙病也。予旅長沙市三四年以來,所診之病,大半由於溫熱,往往血壓增高,誠有如嚴氏所稱三害者,非獨痙病為然也。然嚴氏謂痙病內伏熱毒,再感春寒,此二語真為扼要之論,佩服佩服。
白話文:
[乙、開泄厥陰之劑]
嚴蒼山先生說,這個藥方治療各種瘟疫效果很好,但用來治療痙病(抽搐)卻會導致死亡。因為他認為痙病主要是身體虛弱,受到寒邪侵襲,體內又鬱積陽熱,不完全是瘟疫的病氣。如果痙病拖久了,表面的寒邪會轉變成熱,出現口渴想喝水的症狀,這時使用這個藥方就會有奇效。但如果陽熱是被表寒壓制住的,沒有先發散表寒、清除內熱,就直接用苦寒的藥物,內熱嚴重的人,就像潑水在火上,反而會讓火勢更旺,熱氣直衝頭頂,引起頭痛、昏厥;內熱輕的人,苦寒藥物一下去,火勢雖然暫時熄滅,但陽氣也會因此衰弱,身體內外冰冷,四肢厥冷。我親眼見過很多醫生誤用藥物而使病情加重的例子。
這是嚴先生的經驗之談。他認為誤用此方,會導致熱勢更盛,直衝頭頂,頭痛昏厥,是因為寒涼藥物壓制了體內的熱。這個道理自吳又可先生提出後,只有嚴先生一人明白。像陸九芝、張錫純這些醫家,重視用白虎湯治療溫熱病,不知道他們是否也曾遇到過這種挫折,或是遇到過卻沒有察覺。
我經常看到,治療伏氣溫熱病(潛伏體內的熱病),剛開始發燒很嚴重,醫生不懂得透散熱邪的方法,只知道用白虎湯清熱。結果服藥後,額頭、鼻子馬上變得冰冷,然後冷到腳,如果脈搏沒有沉伏下去,過一會兒又會發熱,而且比之前更嚴重;如果脈搏沉伏不起,身體厥冷,脈搏也跟著厥冷的,往往會導致死亡。如果服用這種藥方後,病情變得像痙病一樣,像嚴先生說的「水潑火熾,直冒巔頂,頭痛昏厥」,我也遇到過,詳細情況在第十篇的驗案中有記載,這裡就不多說了。
嚴蒼山先生還說,從民國十七年冬天到十八年正月間,瘟疫引起的痙病開始流行,當時陽氣沒有潛藏,很少下霜雪,天氣異常溫暖,穿著棉襖都可以過冬,桃樹、李樹反季節開花,潛伏的蟲蟻都開始活動。到二三月間,天氣突然變得非常寒冷,不圍著爐火、披著皮衣就不足以禦寒。當時節氣反常,不正的氣候變化就來了。從生理上來說,人體的陽氣在春天會向外發散,肌肉也逐漸鬆弛。
如果突然寒熱不定,起居不注意,身體的毛孔就失去了開合的功能,於是就感邪生病,可以說是寒疫。
那麼,為什麼在十九年以後,霜雪很多,痙病卻沒有停止呢?推究原因,有三個禍害:一是過度溫暖,二是煤毒,三是人氣。現在的人喜歡用鴨絨枕頭、鴨絨被子、毛絨圍巾,這些東西不是不輕軟舒適,只是對老年人陽氣衰弱才適合;年輕人陽氣旺盛,就會因此積蓄熱毒,這是第一害。現在煤油燈、煤球爐及各種火爐煤灶,人們只圖方便,卻不知道因此而中毒,這是第二害。
通商口岸,地方狹小,人口稠密,常常幾家人擠住一間房子,一家人擠睡一間屋子,這樣雖然省錢,但不知道呼吸之間,氧氣不夠交換,二氧化碳就積累下來。就像紀曉嵐的詩說:「萬家煙火暖云蒸,消盡天山太古冰」,說的就是這種情況,這是第三害。
所以痙病的來源,大概可以分為兩條路。十八年開始流行,是因天氣變化造成的;十九年以後的流行,是因人為因素造成的。都是因為體內積蓄了熱毒,又感受了春天的寒邪所導致的,這點是一樣的。
總結:嚴先生的論述,一個是天時,一個是人事,把痙病的成因分析得非常透徹。我住在鄉村五十年,診治痙病有十一次,並不是從民國才開始的。民國開始有這種說法,是因為腦膜炎的學說從歐美傳入,報紙宣傳也是從民國開始的,並不是說之前我國沒有痙病。我旅居長沙市三四年以來,所診治的疾病,大多是因為溫熱,常常有血壓升高的情況,確實像嚴先生說的三個禍害所致,不僅僅是痙病這樣。但嚴先生說痙病是體內積蓄熱毒,再感受春寒所致,這兩句話真是扼要的論述,令人佩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