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裁吾

《痙病與腦膜炎全書》~ 第九篇 詮方 (26)

回本書目錄

第九篇 詮方 (26)

1. 乙、開泄厥陰之劑

[製法]前五味煎成,犀角三分磨沖,回生丸半粒和煎化服。

[用法]初起服此藥一劑,其病立愈。徜神昏、讝語、瘛瘲、雙目上視者,加羚羊角三分。六點鐘內服兩劑,可以起死回生,已愈多人,最為穩當𤼏藥之分量,切勿更動。

[詮義]惲氏謂近日流行性腦膜炎,西人說是一種病菌,中國不講菌學。自昨年至今,予之所醫治者,在廿人以上,其不治者,不過四分之一耳。推考西醫之腦膜炎,是神經系病,則與中國之痙病相同,對於《千金方》所說,纖悉畢合。故知西醫之腦膜炎,確是國醫之痙病也。

更進而考正《內經》,肝之變動為握。王太僕注:握,是痙攣。因而知神經系病,國醫《內經》屬之肝病。腦膜炎之初步,總是頭痛,古人以肝經頭痛,屬之膽病,故《千金》謂之膽腑病。蓋肝與膽相為表裡,則是少陽乙木化火上炎之故。但其主治法,常苦以降之,龍膽、黃連,正是苦降肝膽之火也。

於是參用《千金》治法,以犀角、龍膽、當歸、生地為主藥,其餘隨症加減,竟得成績四分之三。已經神昏讝語者,服之則神志清明;已經目上視者,服之則恢復恆狀。執果溯因,益知推測膽火上逆之不誤。但時醫只知腦膜炎之為傷風、發熱、頭痛、頸項酸,而不知膽氣上逆因而頭痛,且不知因膽氣上逆之頭痛,可致神昏,竟用淡豉、豆卷、石斛等通套之藥。若問其何故神昏,則引葉桂溫邪犯肺、逆傳心包之說,舍此別無理由之可說也。

此論頗有會悟,予從惲氏《中醫改進平議》節錄出之,以語體翻成文體,推測腦膜炎為痙病,能知以《千金》龍膽湯為主劑,則惲氏之學識經驗勝人處。但國醫之痙病,屬之督脈,不但《內經》可證,即西醫解剖病理,其病灶在腦與脊,亦可確證。惲氏屬之少陽膽病,終有所不符也。

(一五)加味龍膽湯(時逸人)

[藥品]龍膽草,天麻,云連,牡丹皮,白蒺藜,酒芩(各一錢五分),生石決明(八分),雲苓,嫩鉤藤,杭菊,生白芍,全栝蔞(各三錢),茜草(二錢),生甘草(八分)

[製法]水煎服。

[用法]舌赤干絳,加生地五分;熱極讝語,加犀角片、羚羊片各八分;痰甚,加竹瀝一兩,枳實一錢;舌蒼黃厚,不大便,加大黃、元明粉各一錢五分;壯熱無汗,加淡豆豉三錢;薄荷葉二錢;惡寒未罷,肢痛,加荊、防各一錢;秦艽三錢;項強,手足掣動,角弓反張,加蠍尾五分;熱甚,舌光絳,爪甲色紅不活,此熱盛津涸,去膽草、黃連,倍白芍,加生地、元參各三錢。

(一六)龍膽瀉肝湯(《局方》)

[藥品]龍膽草,生地,甘草(各三分),柴胡,澤瀉,黃芩,梔子(各一錢),當歸(三錢,酒洗),木通,車前子(各五分)

白話文:

乙、開泄厥陰之劑

[製法] 將前五種藥材煎煮好,再加入磨成粉的犀角三分,以及半顆回生丸,一起攪拌後服用。

[用法] 剛開始發病時服用一劑這個藥方,病就可以立刻好轉。如果出現神智不清、胡言亂語、抽搐、眼睛向上翻等症狀,就加入羚羊角三分。在六個小時內服用兩劑,可以達到起死回生的效果,這個藥方已經治好了很多人,效果非常可靠。藥材的分量千萬不要隨意更改。

[詮義] 惲氏認為,最近流行的腦膜炎,西醫認為是一種細菌引起的疾病,但中醫不講細菌學。從去年到現在,我用這個方法治療了二十多個病人,其中沒治好的只有四分之一左右。推究西醫的腦膜炎,是屬於神經系統的疾病,這與中醫的「痙病」相同,與《千金方》所說的完全符合。因此,可以知道西醫的腦膜炎,確實就是中醫的痙病。

更進一步研究《內經》,發現肝臟的病變會導致肢體屈曲,王太僕註解說:屈曲就是痙攣。由此可知,神經系統的疾病,在中醫《內經》中是歸屬於肝臟的疾病。腦膜炎初期,通常會頭痛,古人認為肝經頭痛是屬於膽的疾病,所以《千金方》將其歸為膽腑的疾病。因為肝和膽互為表裡,這是少陽乙木化火上炎所導致的。但主要的治療方法,通常是使用降火的藥物,例如龍膽草、黃連,這些都是可以苦寒降肝膽之火的藥物。

於是參考《千金方》的治療方法,以犀角、龍膽草、當歸、生地為主要藥物,其他的則根據具體症狀來加減藥材,結果治癒率達到四分之三。已經出現神智不清、胡言亂語的患者,服用後會神智清醒;已經出現眼睛向上翻的患者,服用後也會恢復正常。根據結果來追溯原因,更加確定了推測膽火上逆的判斷是沒有錯誤的。但是,現在的醫生只知道腦膜炎是傷風、發熱、頭痛、頸部僵硬,卻不知道是膽氣上逆引起的頭痛,也不知道膽氣上逆引起的頭痛可能會導致神昏,竟然使用淡豆豉、豆卷、石斛等普通藥材來治療。如果問他們為什麼會神昏,就引用葉桂溫邪犯肺、逆傳心包的說法,除了這個以外,沒有其他理由可以解釋。

這個論點非常有見地,我是從惲氏的《中醫改進平議》中節錄出來,用白話文來翻譯。推測腦膜炎是痙病,並且知道要以《千金方》的龍膽湯為主藥,可見惲氏的學識和經驗比一般人高明。但是,中醫的痙病,是屬於督脈的疾病,不但《內經》可以證明,即使從西醫解剖病理來看,病灶也確實是在腦和脊髓,也可以證明。惲氏將其歸為少陽膽病,終究有些不符合。

(一五)加味龍膽湯(時逸人)

[藥品] 龍膽草、天麻、黃連、牡丹皮、白蒺藜、酒芩(各一錢五分)、生石決明(八分)、茯苓、嫩鉤藤、杭菊花、生白芍、全瓜蔞(各三錢)、茜草(二錢)、生甘草(八分)。

[製法] 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
[用法] 如果舌頭紅且乾燥,就加入生地五分;如果熱到極點並出現胡言亂語,就加入犀角片、羚羊角片各八分;如果痰很多,就加入竹瀝一兩、枳實一錢;如果舌頭蒼黃且厚膩、大便不通暢,就加入大黃、元明粉各一錢五分;如果高燒卻沒有出汗,就加入淡豆豉三錢、薄荷葉二錢;如果怕冷而且肢體疼痛,就加入荊芥、防風各一錢、秦艽三錢;如果頸部僵硬、手腳抽動、身體反弓,就加入蠍尾五分;如果高燒嚴重、舌頭紅而發亮、指甲顏色紅而不鮮活,這是熱盛津液枯竭,就要去掉龍膽草、黃連,加倍白芍的用量,再加入生地、元參各三錢。

(一六)龍膽瀉肝湯(《局方》)

[藥品] 龍膽草、生地、甘草(各三分)、柴胡、澤瀉、黃芩、梔子(各一錢)、當歸(三錢,用酒洗過)、木通、車前子(各五分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