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痙病與腦膜炎全書》~ 第九篇 詮方 (23)
第九篇 詮方 (23)
1. 乙、開泄厥陰之劑
此方與上至寶丹,皆是治心之藥,可以治腦,故痙病之神昏不清者,洵為良劑。
(六)青黛丸(莊氏方)
[原治主症]小兒天弔客忤,五疳八痢,十二種驚癇。
[藥品]青黛,天竺黃,干蛤蟆(一個,黃泥包裹,燒赤,去泥),干蝸牛殼,黃連,人參,地龍,鉤藤鉤,龍膽草(各二錢五分),蘆薈,熊膽(各五錢),牛黃,麝香,雄黃,硃砂(各一錢),夜明砂,胡黃連(各三錢)
[製法]研為細末,蒸餅糊丸如麻子大。
[用法]小兒一歲,每服三丸,空腹時米飲送下。
[詮義]此方與下天漿子散,以治小兒先有疳疾而後發生痙病者,開泄厥陰之功,各極其妙。一偏重龍膽、黃連、蝸牛、地龍之涼,一偏重南星、白附、半夏、雄黃之溫,醫者須審察小兒之體質,分別強、弱而用藥。但小兒稚陽,易發痙病,尤不知小兒先有疳疾,而更易發生痙病,蓋小兒血管中,最易沉著毒素,往往沖腦而侵害於目,以致目盲翳障,社會上稱為疳疾入目者是也。
今於小兒天釣方中,而用干蛤蟆、夜明砂、天漿子,消疳之聖藥,此古人制方所以絲絲入扣也。干蛤膜,破堅硬,消癰腫,丹溪謂其能發濕中伏火,故治小兒諸疳;夜明砂,即天鼠子矢,天鼠食蚊,而屎乃蚊之眼,蚊囓人血,故其矢能入血管而消化毒素,所以能治目盲翳障也;天漿子,為人屎所化,能腹中堅硬,無異於蛤膜,能散目中翳障,無異於鼠矢,余所施診,無有不效,但痙病一時可愈,而疳疾必須經久乃愈。此種方,治一時之痙病挾有疳疾,而不可嘗服以治疳疾者。
如干蛤蟆、天漿子、五穀蟲諸藥,配之於良善藥中,以治疳疾,亦無不效焉。
(七)大黑龍丸(《六科準繩》)
[原治主症]小兒急慢驚風。
[藥品]膽星,礞石(硝煅,各一兩),天竺黃,青黛(各五錢),蘆薈(二錢五分),辰砂,蜈蚣(燒灰,各二錢五分),殭蠶(五分)
[製法]研為細末,甘草汁和丸如雞頭大。
[用法]每服一丸或二丸,姜蜜薄荷湯送下。
[詮義]此方連下兩鎮驚丸,皆於鎮墜之中寓以開瀉也,然其分別之處,此方用蜈蚣,則弛緩神經之力多;第八鎮驚丸用乳香,則引血下行之力多;第九鎮驚丸用龍齒,則鎮心定驚之力多,醫者須審察用之,不可混並也。
礞石性寒而降,焰硝性熱而升,二藥合制,則一升一降,透上透下,痰飲積聚,一併俱化矣。
(八)鎮驚丸(《證治準繩》)
[原治主症]小兒一切驚癇。
[藥品]琥珀,辰砂,真珠母,青皮,甘草(各二錢五分),青黛,蘆薈,柴胡,青礞石(硝煅,各五錢),天竺黃,膽南星(各一兩),天麻,乳香(各一兩),雄黃(一錢五分)
[製法]共研細末,甘草膏丸如雞頭大。
白話文:
乙、開泄厥陰之劑
這個方子和之前的至寶丹一樣,都是治療心臟的藥,也可以用來治療腦部疾病。所以對於痙攣病導致神志不清的患者來說,這真的是很好的藥方。
(六)青黛丸(莊氏方)
- 主要治療: 小兒抽搐驚厥、各種疳積病、痢疾、以及十二種驚風癲癇。
- 藥材: 青黛、天竺黃、乾蛤蟆(一個,用黃泥包裹燒紅後去掉泥)、乾蝸牛殼、黃連、人參、地龍、鉤藤、龍膽草(各二錢五分)、蘆薈、熊膽(各五錢)、牛黃、麝香、雄黃、朱砂(各一錢)、夜明砂、胡黃連(各三錢)。
- 製法: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蒸熟的麵糊做成如麻子大小的藥丸。
- 用法: 一歲的嬰兒,每次服用三丸,在空腹時用米湯送服。
- 方義: 這個方子和下面的天漿子散,都是用來治療小孩先有疳積病,後來又發生痙攣的。它們疏通厥陰經的效果都非常顯著,只是側重點不同。青黛丸偏重於龍膽、黃連、蝸牛、地龍等寒涼藥,而天漿子散偏重於南星、白附、半夏、雄黃等溫熱藥。醫生必須仔細觀察小孩的體質,分辨他們的強弱來用藥。但是,小孩的陽氣比較弱,容易發生痙攣病,尤其要注意小孩是否有疳積病,因為這更容易引起痙攣。小孩的血管中最容易積聚毒素,這些毒素往往會上衝到腦部,侵害眼睛,導致失明或眼翳,這就是民間說的疳積病入眼。
青黛丸中用了乾蛤蟆、夜明砂、天漿子這些治療疳積病的特效藥,可見古人組方的嚴謹。乾蛤蟆能破除堅硬腫塊,消除癰腫,名醫朱丹溪認為它能發出體內潛藏的濕熱,所以能治療小孩的各種疳積病。夜明砂,就是蝙蝠的糞便,蝙蝠吃蚊子,糞便中包含了蚊子的眼睛,而蚊子叮咬人吸血,所以蝙蝠的糞便能進入血管,消化毒素,因此可以治療失明和眼翳。天漿子,是人糞便形成的,能消除腹中的堅硬腫塊,效果和蛤蟆一樣,也能散開眼中的翳障,效果和蝙蝠的糞便一樣。我用這個方子給病人看病,效果都很好。但是,痙攣病可以很快治好,疳積病則必須經過比較長的時間才能痊癒。這個方子是針對同時有痙攣和疳積病的小孩,不能長期服用來治療疳積病。
如果把乾蛤蟆、天漿子、五穀蟲等藥材,搭配其他好的藥材,用來治療疳積病,也是很有效果的。
(七)大黑龍丸(《六科準繩》)
- 主要治療: 小兒急性、慢性驚風。
- 藥材: 膽南星、礞石(用硝石煅燒過,各一兩)、天竺黃、青黛(各五錢)、蘆薈(二錢五分)、辰砂、蜈蚣(燒成灰,各二錢五分)、殭蠶(五分)。
- 製法: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甘草汁調和,做成如雞頭大小的藥丸。
- 用法: 每次服用一丸或二丸,用生薑、蜂蜜、薄荷煮的湯送服。
- 方義: 這個方子和接下來的兩個鎮驚丸,都包含鎮靜和開泄的藥效。不同的是,這個方子用了蜈蚣,主要作用是放鬆神經;第八個鎮驚丸用了乳香,主要作用是引導氣血下行;第九個鎮驚丸用了龍齒,主要作用是鎮定心神、平息驚悸。醫生要仔細判斷,根據患者情況選用,不可混淆使用。
礞石性寒,有降泄的作用,硝石性熱,有升提的作用。兩種藥物一起使用,能一升一降,使體內氣機暢通,將痰飲積聚一起化解。
(八)鎮驚丸(《證治準繩》)
- 主要治療: 小兒各種驚風癲癇。
- 藥材: 琥珀、辰砂、珍珠母、青皮、甘草(各二錢五分)、青黛、蘆薈、柴胡、青礞石(用硝石煅燒過,各五錢)、天竺黃、膽南星(各一兩)、天麻、乳香(各一兩)、雄黃(一錢五分)。
- 製法: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甘草膏做成如雞頭大小的藥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