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痙病與腦膜炎全書》~ 第九篇 詮方 (18)
第九篇 詮方 (18)
1. 甲、宣發太陽之劑
[藥品]人參,白朮,泡姜,炙草,歸身,酸棗仁,天麻,茯苓,廣皮,生薑,大棗
[用法]厥冷,加附子;泄瀉,加煨肉果。水煎服。
[詮義]薛氏自注,謂慢驚一症,古無是名,既慢矣,又何驚哉。是症或因大病過服涼藥,或因痘後元氣未復,或因傷寒吐瀉,以致脾虧胃弱,古人謂之慢脾風。其症則四肢厥冷,脈細或伏,面色青㿠,睡而露睛,或額汗不語,或瀉不止者皆是。蓋此症無風可祛,無痰可逐,無驚可療,治法溫補,急挽元陽。
今之欲用溫補以療痙病者,必須如薛氏如是議病,如是認症,而後不致僨事耳。
(三七)加味理中湯(莊在田)
[藥品]野黨參,川萸肉(各二錢),生白朮,甘杞子,生地黃(各三錢),炙甘草(一錢),破故紙(二錢),淡乾薑,淡附片(各八分),全當歸(一錢五分),上肉桂(八分)
[用法]無泄瀉者,去故紙、萸肉;汗多,加白芍、五味。水煎,日服一劑。
[詮義]此溫斂脾腎之劑,力量雄厚,非上方所及。
(三八)烏蠍六君子湯
[原治諸症]風痰嘔逆,肢冷,面青作搐。
[藥品]川烏頭附(泡,炙),人參,白朮,半夏,茯苓(各三錢),全蠍(一錢五分),廣皮,甘草(各一錢),生薑(三片),大棗(四枚)
[用法]水煎服。
[詮義]此即六君子湯加烏頭、全蠍,用治痙病,而內無實熱者宜之。
(三九)薖叟和陽舒痙湯
[特治主症]痙病經過日久,熱退神清,頸項猶強,背尚反張,身體不仁,眼時上翻。
[藥品]生黃耆(五錢),當歸(三錢),生薑(一錢),大棗(三枚),北芥子(一錢,炒),石乳香(三錢,炒),白蒺藜(五錢),羚羊角(四分),雞矢白,白丁香,兩頭尖,晚蠶砂(各一兩)
[製法]羚羊角,銼粉,沖服。四矢,酒浸絞汁,沖服。余藥均用水煎。
[用法]徐徐服之,日盡一劑。
[詮義]予憶二十年前,陳姓童男,入春發痙,至夏不愈,頸項猶強,背尚反張,兩目時翻,一身不仁,予處此方而愈。嗣有同姓男童,患痙如是,服之亦痊。迄今思之,痙病初起,涼藥久服,腦腔中之水液、血質凝結未散,西醫所謂結核性腦膜炎者近是。《神農本草經》謂黃耆治久敗瘡,則有排膿化腐之功,而腦腔中之結核,何患其不能消化。
故以黃耆為主,合之當歸、生薑、大棗,則補助營衛,調節溫度;合之芥子、乳香,則消化水液、血質之凝結;合之羚羊、蒺藜,則通泄脈絡之滯塞。至於四矢,尤有專長。雞矢白,《千金》用之治小兒口噤,《肘後》用之治角弓反張;晚蠶砂,能治半身不遂;白丁香,能消努肉;兩頭尖,能消乳癰。合而為劑,則疏通排泄,下行濁道,而腦腔中之結核何患其不消化耶。
白話文:
甲、宣發太陽之劑
- **藥品:**人參、白朮、泡過的乾薑、炙甘草、當歸身、酸棗仁、天麻、茯苓、廣陳皮、生薑、大棗
- **用法:**如果出現手腳冰冷,加入附子;如果腹瀉,加入煨過的肉豆蔻。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- **說明:**薛氏自己解釋說,慢驚這種病,古代沒有這個名稱,既然是「慢」,又怎麼會「驚」呢?這種病可能是因為大病後吃了太多寒涼藥,或是出痘後元氣還沒恢復,或是因為傷寒導致的嘔吐腹瀉,使得脾胃虛弱,古人稱之為「慢脾風」。症狀是四肢冰冷,脈搏細微甚至摸不到,臉色青白,睡覺時眼睛半睜,或者額頭出汗不說話,或者腹瀉不止。這種病沒有風邪可以驅散,沒有痰可以清除,沒有驚嚇可以治療,治療方法是溫補,要趕快挽救快要衰竭的陽氣。 現在想要用溫補的方法來治療痙攣的疾病,必須像薛氏這樣分析病情,這樣辨認症狀,才不會失敗。
加味理中湯(莊在田)
- **藥品:**野黨參、川萸肉(各二錢)、生白朮、枸杞子、生地黃(各三錢)、炙甘草(一錢)、破故紙(二錢)、淡乾薑、淡附片(各八分)、全當歸(一錢五分)、上肉桂(八分)
- **用法:**沒有腹瀉的人,去掉破故紙和川萸肉;汗多的人,加入白芍和五味子。用水煎煮,每天服用一劑。
- **說明:**這個方子是溫補收斂脾腎的藥劑,藥力強大,不是之前的方子可以相比的。
烏蠍六君子湯
- **原治症狀:**風痰導致的嘔吐、肢體冰冷、臉色發青並伴隨抽搐。
- **藥品:**泡製過的川烏頭和炙過的附子、人參、白朮、半夏、茯苓(各三錢)、全蠍(一錢五分)、廣陳皮、甘草(各一錢)、生薑(三片)、大棗(四枚)
- **用法:**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- **說明:**這個方子是六君子湯加上烏頭和全蠍,用來治療痙攣的病症,適合體內沒有實熱的人。
薖叟和陽舒痙湯
- **特治主症:**痙攣病程較長,熱象消退精神清醒,但脖子仍然僵硬,背部仍然反張,身體感覺麻木不仁,眼睛時常向上翻。
- **藥品:**生黃耆(五錢)、當歸(三錢)、生薑(一錢)、大棗(三枚)、炒過的北芥子(一錢)、炒過的石乳香(三錢)、白蒺藜(五錢)、羚羊角(四分)、雞矢白、白丁香、兩頭尖、晚蠶砂(各一兩)
- **製法:**羚羊角磨成粉末,用開水沖服。四矢用酒浸泡後擠汁,用開水沖服。其他藥材用水煎煮。
- **用法:**慢慢地服用,一天服用一劑。
- **說明:**我回憶二十年前,陳姓男孩,春天發作痙攣,到夏天都沒好,脖子仍然僵硬,背部仍然反張,眼睛時常上翻,全身麻木,我用了這個方子讓他痊癒。後來,另一個同姓男孩,患了同樣的痙攣,服用這個方子也痊癒了。直到現在思考,痙攣病剛開始時,如果長期服用寒涼藥,導致腦部的水液、血液凝結無法散開,類似西醫所說的結核性腦膜炎。神農本草經說黃耆治療長久不癒的瘡瘍,有排除膿液、腐肉的作用,那麼腦部中的結核,又何愁不能消化呢? 所以用黃耆為主藥,搭配當歸、生薑、大棗,可以補養氣血,調節體溫;搭配芥子、乳香,可以消化水液、血液的凝結;搭配羚羊角、蒺藜,可以疏通脈絡的阻塞。至於四矢,尤其有它的專長。雞矢白,千金方用它來治療小兒牙關緊閉,肘後方用它來治療角弓反張;晚蠶砂,能治療半身不遂;白丁香,能消除贅生的肉芽;兩頭尖,能消除乳癰。這些藥合在一起,可以疏通排泄,使濁氣下行,那麼腦部中的結核又何愁不能消化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