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痙病與腦膜炎全書》~ 第九篇 詮方 (9)
第九篇 詮方 (9)
1. 甲、宣發太陽之劑
[用法]每服三丸至五丸,或七丸,急驚,薄荷湯磨化服;慢驚,生薑附子煎湯研化溫服。
(一一)聚寶丹(《證治準繩》)
[原治主症]慢驚。
[藥品]人參,茯苓,琥珀,天麻,殭蠶(炙),防風,牛膽南星,白附子,烏蛇肉(酒浸,焙,各一錢),硃砂(五分),麝香(少許)
[製法]共研末,煉蜜丸如梧桐子大。
[用法]每服二分,菖蒲湯送下。
[詮義]烏梢蛇,性善無毒,味甘入血,祛風之力遜於白花蛇,故痙病之含有急性者,終用白花蛇較勝。
(一二)奪命散(《世醫得效方》)
[原治主症]小兒急慢驚風。
[藥品]天南星(泡,一兩),白附子,天麻(各三錢),辰砂(另研,二錢五分),黑附子(泡,去皮、臍),防風,半夏(各五錢),全蠍(去毒,七枚),蜈蚣(一條,制),麝香(少許),殭蠶(炒,五錢)
[製法]研為細末。
[用法]小兒三歲以上,每服五分,薄荷、生薑自然汁,加好酒、沸湯各少許調下。
(一三)太乙保生丹(《六科準繩》)
[藥品]全蠍(青者,十四個),白附子,殭蠶,牛膽南星,蟬蛻,琥珀,防風,硃砂(各一錢),麝香(五分)
[製法]研為細末,水煮米糊丸如梧桐子大,金箔為衣。
[用法]每服一二丸,薄荷湯化下。
(一四)天麻防風丸(《局方》)
[原治主症]小兒驚風,喘促,身熱,多睡,驚悸,手足搐搦,精神昏憒,痰涎不利,及風邪溫熱。
[藥品]天麻,防風,人參(各一兩),甘草,辰砂,雄黃(各二錢五分),蠍尾(去毒,炒),殭蠶(炒,各五錢),牛黃,麝香(各一錢)
[製法]研為細末,煉蜜和丸如櫻桃大,辰砂為衣。
[用法]每服一二丸,薄荷湯化下。
(一五)八仙散(《沈氏尊生》)
[原治主症]慢驚虛風。
[藥品]天麻,白附,白花蛇肉,防風,半夏(曲),天南星,全蠍,冬瓜仁(各二分五釐),川烏(一分)
[用法]加生薑二片,大棗一枚,薄荷二葉,清水煎服。
(一六)七味羌活膏(張璧方)
[原治主症]急慢驚風,壯熱。
[藥品]羌活,獨活,天麻,全蠍(去毒),人參,殭蠶(炒,各五分),烏蛇肉(一兩,酒浸一宿,焙乾)
[製法]研為末,煉蜜和丸如皂子大,每兩作五十丸。
[用法]每服一丸,荊芥湯送下。
(一七)鉤藤飲(《證治準繩》)
[原治主症]小兒脾胃氣虛,吐利,虛風慢驚,天釣,卒然驚悸,眼目翻騰,身熱足冷。
[藥品]鉤藤鉤(炒,七錢五分),防風,人參,蟬蛻,麻黃,天麻,甘草,川芎(各二錢二分),白殭蠶(炒黃,七個),蠍尾(炒,去毒,五個),麝香(一錢,另研),蜣螂(三個,去頭、足,炙黃)
白話文:
甲、宣發太陽之劑
用法: 每次服用三到五顆藥丸,或者七顆。如果是急性驚厥,用薄荷湯磨開藥丸服用;如果是慢性驚厥,用生薑附子煎湯磨開藥丸溫服。
(一一) 聚寶丹(《證治準繩》)
主治: 慢性驚厥。
藥品: 人參、茯苓、琥珀、天麻、僵蠶(炙)、防風、牛膽南星、白附子、烏蛇肉(酒浸泡後烘乾,各一錢)、硃砂(五分)、麝香(少量)。
製法: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
用法: 每次服用二分,用菖蒲湯送服。
詮釋: 烏梢蛇,性情平和無毒,味道甘甜,入血,祛風的作用比不上白花蛇,所以如果痙攣病症有急性發作的情況,最終還是使用白花蛇效果更好。
(一二) 奪命散(《世醫得效方》)
主治: 小兒急性或慢性驚風。
藥品: 天南星(泡製過,一兩)、白附子、天麻(各三錢)、辰砂(另外研磨,二錢五分)、黑附子(泡製過,去皮、臍)、防風、半夏(各五錢)、全蠍(去除毒性,七枚)、蜈蚣(一條,炮製過)、麝香(少量)、僵蠶(炒過,五錢)。
製法: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粉。
用法: 三歲以上的小孩,每次服用五分,用薄荷、生薑自然汁,加上少量好酒和滾燙的開水調和後服用。
(一三) 太乙保生丹(《六科準繩》)
藥品: 全蠍(青色,十四個)、白附子、僵蠶、牛膽南星、蟬蛻、琥珀、防風、硃砂(各一錢)、麝香(五分)。
製法: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水煮米糊做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,並以金箔包覆。
用法: 每次服用一到兩顆,用薄荷湯化開後服用。
(一四) 天麻防風丸(《局方》)
主治: 小兒驚風,出現喘氣急促、身體發熱、嗜睡、驚悸、手腳抽搐、精神昏迷、痰液阻塞、以及風邪引起的溫熱病。
藥品: 天麻、防風、人參(各一兩)、甘草、辰砂、雄黃(各二錢五分)、蠍尾(去除毒性,炒過)、僵蠶(炒過,各五錢)、牛黃、麝香(各一錢)。
製法: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做成如櫻桃大小的藥丸,並以辰砂為外衣。
用法: 每次服用一到兩顆,用薄荷湯化開後服用。
(一五) 八仙散(《沈氏尊生》)
主治: 慢性驚厥,屬於虛風的證型。
藥品: 天麻、白附、白花蛇肉、防風、半夏(經過炮製)、天南星、全蠍、冬瓜仁(各二分五釐)、川烏(一分)。
用法: 加入生薑兩片,大棗一枚,薄荷兩葉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(一六) 七味羌活膏(張璧方)
主治: 急性或慢性驚風,伴有高熱。
藥品: 羌活、獨活、天麻、全蠍(去除毒性)、人參、僵蠶(炒過,各五分)、烏蛇肉(一兩,用酒浸泡一晚後烘乾)。
製法: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做成如皂角子大小的藥丸,每兩藥材做成五十顆藥丸。
用法: 每次服用一顆,用荊芥湯送服。
(一七) 鉤藤飲(《證治準繩》)
主治: 小兒脾胃氣虛,出現嘔吐、腹瀉,虛風引起的慢性驚厥、以及突然驚嚇、眼睛上翻、身體發熱、腳冷等症狀。
藥品: 鉤藤(炒過,七錢五分)、防風、人參、蟬蛻、麻黃、天麻、甘草、川芎(各二錢二分)、白殭蠶(炒黃,七個)、蠍尾(炒過,去除毒性,五個)、麝香(一錢,另外研磨)、蜣螂(三個,去除頭、腳,炙烤至黃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