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痙病與腦膜炎全書》~ 第八篇 治療 (2)
第八篇 治療 (2)
1. 第八篇 治療
況國醫以腦膜炎為痙病,憑諸症候,治法不一,豈同西醫診斷腦膜炎,不分淺深輕重,而無一法也哉。
故國醫痙病之有最急性者,則西醫之所謂電擊性腦膜炎,如電擊人,登時即斃是也。初起寒戰口噤,猝然昏僕,鼻竅之呼吸一時停頓,而循環之血管遂致閉塞不通,故以錐刺其兩手爪甲,或曲池、委中諸穴,無血則死,此國醫之所謂內閉外脫者;若有血,即為不死之症,初刺之紫而黑,再刺之紅而活。
當以飛龍奪命丹合紫雪,或行軍散、臥龍丹,或陳氏蟾酥丸、羅氏牛黃丸、薖叟腦脊消炎丸,磨化,急急灌下,則宣發太陽之寒冷外閉,須臾汗透周身而神醒矣。神醒則毛竅開,而鼻竅之呼吸如故,而循環系之器官自然流通,輕則以《傷寒論》之黃芩湯加減,重則以《千金方》之龍膽湯加減,或兼服薖叟腦脊消炎丸、羅氏牛黃丸、陳氏蟾酥丸,開泄厥陰之火熱,斯水液、血質不致充滿於腦,貫注於脊,即不致灼熱、潮紅、腫脹、疼痛而發炎耳。
故痙罷之後,則厥陰回血管之熱毒,泄之於小便,則小便碧黃赤黑;泄之於大便,則大便黑紅黃醬;若還之於皮膚毛細管,則往往發疹,見之於頭面頸項者多,見之於上肢胸腋者次之,見之於下肢膝腿者絕少。足徵腦膜炎之為病,則為厥陰迥血管之熱毒上衝,散之於皮膚毛細管,外出而為疹,西醫所謂匐行疹,或薔薇疹,或即消性紅疹者是也。然不獨最急性之痙病則然,而亞急性與續發性亦莫不然。
張山雷以白虎湯加紫雪治愈痙病之後,每見發疹於兩頤、兩頰,謂系少陽、陽明風火使然,殆有一間未達歟。
又國醫痙病之有亞急性者,初起發熱頭痛,嘔吐噁心。今春長沙市西醫認為腦膜炎之前驅症候,即此亞急性痙病也。既不寒戰口噤,又不猝然昏僕,病發二三日或一星期,漸見頸項強,背反張,目上視,口齘齒,腳攣急,乃亞急性痙病之症。
《傷寒論》之黃芩湯加減,《千金方》之龍膽湯加減,皆可混合紫雪,或兼薖臾腦脊消炎丸、羅氏牛黃丸、陳氏蟾酥丸,或玉樞丹、太乙紫金錠,宣發太陽之力輕,開泄厥陰之力重,如法服之,無不立效。若項不強,背不反,目不上視,口不齘齒,腳不攣急,即不得謂之正式痙病,正西醫所謂流行性感冒者。
蓋感觸春月之風寒,隨體溫化熱,而為頭痛發熱、嘔吐噁心之時令病,主以辛涼,佐以苦降,亦無不效焉。
又國醫痙病之有續發性者,初起本非痙病,而竟作痙病者,往往於春令寒冷之際,病發三五日或一二星期,突然變生頸項強、背反張,是為續發性之痙病。如初起頭痛,只在腦後風池、風府之部,兼見嗇嗇惡寒,翕翕發熱,腰痛,骨節痛,脈左右俱浮緊,或數,此為伏氣傳出太陽之病而續發痙者。
白話文:
中醫認為腦膜炎屬於痙病,會根據不同的症狀表現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,不像西醫診斷腦膜炎,不論病情輕重都用同一種方法。
中醫的痙病中最急性的,就像西醫說的電擊性腦膜炎,如同被電擊一樣,立即死亡。最初會發冷顫抖,牙關緊閉,突然昏倒,鼻子的呼吸會暫停,血液循環的血管也會阻塞不通。這時可以用針刺兩手的手指甲,或是手肘的曲池穴、膝蓋後的委中穴,如果刺不出血就代表死亡,這就是中醫說的「內閉外脫」;如果刺得出血,就表示還有救。剛刺的時候血是紫黑色,再刺變成紅色就代表活過來了。
這時應該趕緊用飛龍奪命丹加上紫雪,或是行軍散、臥龍丹,或是磨開的陳氏蟾酥丸、羅氏牛黃丸、薖叟腦脊消炎丸等藥,迅速灌下去,就能夠疏通太陽經的寒氣閉塞,很快就會全身發汗、恢復意識。一旦意識清醒,毛孔就會打開,鼻子也能正常呼吸,血液循環系統也會自然暢通。病情較輕的,可以用《傷寒論》中的黃芩湯加減;病情較重的,可以用《千金方》中的龍膽湯加減,或同時服用薖叟腦脊消炎丸、羅氏牛黃丸、陳氏蟾酥丸等藥,來疏泄厥陰經的火熱,這樣就能夠避免腦部和脊髓充滿液體和血液,也就不會出現灼熱、潮紅、腫脹、疼痛等發炎症狀。
痙病好了之後,厥陰經回血管中的熱毒,會透過小便排出,小便會呈現碧綠黃色或紅黑色;透過大便排出,大便會呈現黑色、紅色或黃褐色;如果熱毒透過皮膚的毛細血管排出,常常會出現疹子,大多會出現在頭部、臉部和頸部,其次是上肢和胸腋,出現在下肢和腿部的很少。這說明腦膜炎是因為厥陰經的血管熱毒上衝,散發到皮膚的毛細血管,形成疹子,這就是西醫說的匍行疹、薔薇疹或即消性紅疹。不只是最急性的痙病會這樣,亞急性或續發性的痙病也一樣。
張山雷用白虎湯加紫雪治好痙病後,常常看到病人的兩邊臉頰出現疹子,他認為是少陽經和陽明經的風火引起的,可能沒有完全理解。
中醫的痙病中,亞急性的痙病,一開始會發燒頭痛,嘔吐噁心。今年春天,長沙市的西醫認為這是腦膜炎的前兆,指的就是這種亞急性痙病。這種痙病不會發冷顫抖、牙關緊閉,也不會突然昏倒,通常發病兩三天或一個星期後,才會逐漸出現頸部僵硬、背部反張、眼睛上翻、牙關緊咬、腳部抽筋等症狀。
可以用《傷寒論》的黃芩湯加減,《千金方》的龍膽湯加減,都可以混合紫雪服用,或者同時服用薖叟腦脊消炎丸、羅氏牛黃丸、陳氏蟾酥丸,或者玉樞丹、太乙紫金錠等藥。這些藥方宣發太陽經的力量比較輕,開泄厥陰經的力量比較重。按照這種方法服用,通常都能見效。如果沒有出現頸部僵硬、背部反張、眼睛上翻、牙關緊咬、腳部抽筋等症狀,就不能算是真正的痙病,應該是西醫說的流行性感冒。
因為受到春天風寒的影響,體溫升高轉化為熱,就會出現頭痛發燒、嘔吐噁心等季節性疾病。治療上應該使用辛涼的藥物,輔以苦味的藥物來降火,通常也會有效。
中醫的痙病中,還有一種續發性的,一開始並不是痙病,後來才變成痙病的。通常在春季寒冷的時候,發病三五天或一兩個星期後,突然出現頸部僵硬、背部反張的症狀,這就是續發性的痙病。例如,一開始只是頭痛,而且只在後腦的風池穴、風府穴附近,同時感到輕微的怕冷、發熱、腰痛、關節痛,脈搏兩側都呈現浮緊或數脈,這就是潛伏的邪氣從太陽經發出來,然後續發痙病的例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