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痙病與腦膜炎全書》~ 第七篇 診斷 (3)
第七篇 診斷 (3)
1. 第七篇 診斷
然人身諸凡水液之清者為分泌液,濁者為腐敗質,今必以腦脊髓液之膿汁如牛奶者,乃得為腦脊髓膜炎。苟其痙不致於劇烈,其液必清而不濁。即或頸項強、背反張,確見其病之在腦與脊,亦不得謂之腦脊髓膜炎。則腦脊髓膜炎,是無輕重淺深之別耳。
然則何以同此腦脊髓膜炎之為病,則毛孔之汗垢,有酸臭者,有不酸臭者;口鼻之唾涕,有黏濁者,有不黏濁者;二便之排泄,溲則有清白、黃赤之分,矢則有黑、黃、紅醬之辨;腦脊髓膜之髓液,何獨無清、濁之辨耶。況西醫嘗謂取其分泌液,尚可製造一種純粹之細菌,何況取其腐敗質耶。
更查西醫《微生物學》,雙球菌亦為淋病之原因,是非特取其脊髓之腐敗質,可製造雙球菌,而溺管之腐敗質,亦可製造雙球菌。果以細菌為憑,則淋病謂之腦脊髓膜炎也可,腦脊髓膜炎謂之淋病也亦可,西醫斷不如是之顛倒糊塗也,則當以症候為憑矣。以症候為憑,則腦脊髓液之清者,其病輕而淺;腦脊髓液之濁者,其病重而深也。
由是以譚,則吾國學者之診斷痙病,常以症候為首務,脈象次之,而雙球菌之杳渺無憑,其不得診斷上之價值也,無須言矣。
白話文:
人體內所有清澈的水液是分泌液,混濁的則是腐敗的物質。現在一定得是腦脊髓液像牛奶一樣呈現膿汁狀,才能被診斷為腦脊髓膜炎。如果抽搐的狀況不嚴重,腦脊髓液一定會是清澈而不是混濁的。即使出現頸部僵硬、背部反弓的症狀,確實可以看出病症是在腦部或脊髓,也不能因此就斷定是腦脊髓膜炎。所以說,腦脊髓膜炎並沒有病情輕重、深淺的區別。
既然如此,同樣是腦脊髓膜炎這個病,為什麼身體各處的狀況會有所不同呢?像是毛孔排出的汗垢,有的酸臭,有的不酸臭;口鼻的分泌物,有的黏稠混濁,有的不黏稠混濁;大小便的排泄,小便有清澈或黃赤之分,大便則有黑、黃、紅醬狀的差異。難道只有腦脊髓膜的髓液不會有清澈與混濁之分嗎?何況西醫曾說,從分泌液中就能培養出純粹的細菌,更何況是從腐敗物質中呢?
再查看西醫的《微生物學》,雙球菌也是淋病的原因之一。這不就表示不只是從脊髓的腐敗物質中可以培養出雙球菌,從尿道的腐敗物質中也可以培養出雙球菌嗎?如果以細菌為判斷依據,那是不是淋病也能說是腦脊髓膜炎,而腦脊髓膜炎也能說是淋病呢?西醫的判斷應該不會如此顛倒糊塗吧!所以應該以病症的表現來判斷。如果以症狀表現來判斷,那麼腦脊髓液清澈的,病情就比較輕淺;腦脊髓液混濁的,病情就比較嚴重而深重。
因此,我們國家的醫學者在診斷抽搐等疾病時,常常把病症表現放在第一位,把脈象放在第二位,至於雙球菌這種虛無飄渺、沒有憑據的東西,在診斷上沒有價值,這點是不用多說的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