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裁吾

《痙病與腦膜炎全書》~ 《痙病與腦膜炎全書》跋

回本書目錄

《痙病與腦膜炎全書》跋

1. 《痙病與腦膜炎全書》跋

劉君裁吾既歿之明日,而所著《痙病與腦膜炎全書》由其門人李超凡、汪士瀛校印甫峻,汪子受書而讀之曰:古所稱人琴俱亡者,斯之謂矣。夫仲尼歿而微言絕,七十子之徒相與纘述夫子之言,傳之後世,以遺來者。其書乃得彪炳,如日月經天,江河行地,雖千萬世,無有窮期,至今讀其書,謂其人存可也。

君生而穎悟,治學有獨是,向無門戶之見,尤精醫籍,上窺黃岐之書,中研長沙之論,下及《千金》、《外臺》,金、元四家,清之葉、王,罔不食蹠盈千,集狐成腋,遠近學者咸宗之。其在鄉也,間以其學,起人之疴,求治者踵相接。

建國之初,君甫三十,著述等身,已有《醫學檀幾》百餘卷,其要者曰《傷寒匯方》、《金匱鑑別》、《千金外臺發揮》、《金元四家節要》,《景岳選瑜》、《喻氏節要》、《葉案選粹》、《王案類編》、《溫熱精言》、《喉科扼要》十種。朅來長沙,尚待補苴,未克付梓。

白話文:

劉先生離開人世後的第二天,他寫的《痙病與腦膜炎全書》由他的弟子李超凡、汪士瀛校對印刷完畢。汪先生收到書後閱讀,感慨道:古人說的「人琴俱亡」,就是這個意思啊。孔子去世後,他的言論就失傳了,幸好有七十二位弟子共同整理傳承孔子的思想,並將其流傳後世,留給後人。這本書因此才能流傳至今,就像日月照耀天空,江河奔流大地一樣,即使過了千萬年,也永不消失。現在讀他的書,就好像他還活著一樣。

劉先生天資聰穎,治學有獨到之處,不拘泥於門戶之見,尤其精通醫學典籍。他上溯黃帝岐伯的醫書,中研仲景的論述,下至《千金方》、《外臺祕要》,以及金元四大家、清代的葉天士、王孟英等人的醫學著作,博覽羣書,融會貫通,遠近的學者都尊崇他。他在家鄉時,就利用自己的醫術救治病人,求診的人絡繹不絕。

建國初期,劉先生年僅三十歲,著作等身,已經寫了《醫學檀幾》一百多卷,其中最重要的有《傷寒匯方》、《金匱鑑別》、《千金外臺發揮》、《金元四家節要》、《景嶽選瑜》、《喻氏節要》、《葉案選粹》、《王案類編》、《溫熱精言》、《喉科扼要》等十種。他後來來到長沙,還想繼續補充完善這些著作,但尚未能將其付梓出版。

乙亥春,湘之西醫以腦膜炎之疾,群相驚駭,蒙口罩鼻,死者踵接。有經西醫認為絕望者,君治之,得慶更生,備載治案,聲施蜚然。君傷夫舉世溺於西說也,不知其本原也,秉其四十年心得,著為茲編,詳載詮方,循是以治,皆可出水火而登袵席也。

君日劬診務,夕則燃燈構思,手操不聿,漏再下未已,心血虛羸,遂遘重病,展轉經年,自斟藥餌,旋已旋作,未蠲疾苦,丙子十有二月望日,竟以不起,彌留之際,猶殷殷以是書為念,神識清冷,曾無少異,剞劂告成,先期永訣,竟未一睹。君之志願,尚欲著《中國肺癆病學》、《中國六氣病學》二書,屬稿未竟,不及成功,齎志九京,彌有餘痛。憶君與余交最摯,而言論爽侃,掬肺肝以相示,有非常人所能及者。

白話文:

乙亥年春天,湖南地區流行腦膜炎,西醫束手無策,人心惶惶,紛紛戴上口罩遮蔽口鼻,死者接踵而來。許多被西醫判定為絕望的病人,都被您醫治痊癒,您的事蹟廣為傳頌。您感嘆世人沉溺於西醫學說,卻不知其根本,於是將您四十年的醫學心得著成此書,詳細記錄醫方,依照此書治療,都能起死回生。

您日夜奔波診治病人,夜晚點燈構思醫理,廢寢忘食,常常工作到深夜,身體日漸虛弱,最後染上重病,輾轉病榻多年,自己配藥治療,病情反覆,苦不堪言。丙子年十二月十五日,您終於撒手人寰,臨終前仍念念不忘這本書,神志清晰,沒有絲毫異樣,完成了這本著作,卻無緣見其面世。您還有意著述《中國肺癆病學》、《中國六氣病學》兩本書,可惜稿子尚未完成,未能實現願望,帶著遺憾離開人世,令人無限感傷。想起您與我情誼深厚,言談爽朗,坦誠相待,有常人難以企及的胸襟。

余極重其品學,目為今之古人;君於余,亦以戇直相許。余潦倒風塵,百不當意,君則時時過從,以相慰藉。間或風雨之晨,手持一蓋,足躡橡履,揚揚到門,把晤歡然,傾倒古今,譚言愈豪,聲撼窗扉,不可一世。方冀克享大年,著作益富,何意奄同過隙,墜若秋蒂。閉目凝思,曾幾何時,君之精魂,若在左右,如聞聲咳,今何可再得也!君今有子,已克負荷,又有弟子,能繼所業,以成君子,無忘其能,用告明靈,亦可無憾。

惜餘年力就衰,學殖荒落,視君能以著述壽其身,藏之名山,鬼神呵護,必有所知,所謂亡而若存者。夜永挑燈,清風入幃,端誦茲篇,涕泗橫集,有不勝反袂拭面者已。

中華民國二十五年歲在丙子季冬月西泠汪康白跋於江聲閣

白話文:

我極為看重您的品行學問,視您為當今的古人;您也以我的耿直坦率相待。我身處困頓之中,百事不順,您卻時常前來探望,互相慰藉。偶爾在風雨的早晨,您會撐著一把傘,腳穿著橡膠鞋,神采奕奕地來到門前,我們相見歡喜,暢談古今,言談愈發豪邁,聲音震動窗戶,不可一世。原本期望您能享盡天年,著作更加豐富,沒想到卻突然離世,如同白駒過隙,凋零如秋天的果實。閉眼細想,時間流逝如此之快,您的精神魂魄似乎還在左右,仿佛聽見您咳嗽的聲音,如今卻再也無法相見了。您如今有了兒子,已經可以承擔您的責任,又有弟子能夠繼承您的事業,成為君子,不要忘記他們的才能,告知神明,您也無憾了。

可惜我年老力衰,學業荒廢,眼看著您能夠用著作留名後世,藏於名山之中,鬼神庇佑,必有所知,這就是所謂的“亡而若存”。深夜挑燈,清風吹入帳篷,朗讀這篇文字,淚水止不住地流下,實在是無法控制自己的悲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