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濕溫時疫治療法》~ 第四章 衛生及預防 (5)
第四章 衛生及預防 (5)
1. 第二節,未病之預防
先用絲通草三錢或五錢,煎湯代水。
附加減法,兼風者,汗出惡風。兼寒者,惡寒無汗,前法酌加蘇梗、桔梗、豆豉、蔥白、生薑之類。邪在經絡,一身掣痛,酌加桂枝、酒炒防己、秦艽之類,以開毛竅經絡之壅。兼暑者,面赤,口渴,心煩,前法去蔻仁、半夏、厚朴,酌加青蒿腦,鮮荷葉,清香闢穢,連翹、山梔、滑石,輕清微苦淡滲,以解暑濕熱之結。
星香導痰丸,見朱丹溪先生《心法》。
制南星(三兩),生香附(三兩),皂角(水浸一周,時曬),法半夏(三兩),廣橘紅(五兩),薑汁糊丸
按:丹溪翁自言,此家傳秘方,治痰嗽無火累驗。
沉香百消曲,見德軒《普濟方》。
上沉香(一兩),五靈脂,制香附(各一斤),炒香黑白醜(各二兩)
按:原書云:此方秘於道藏,善能消水,消食,消痞,消痰,消氣,消滯,消瘀,消痢,消蠱,消膈,並痰迷心竅等症。修合濟人,費小功大,藥到病除,無不即愈。
枳桔梔豉湯,本會各職員《經驗方》。
生枳殼(一錢至錢半),焦山梔(二錢至三錢),蘇薄荷(八分至一錢),苦桔梗(一錢至錢半),淡豆豉(二錢至三錢),青連翹(二錢至三錢),青子芩(一錢至錢半),生甘草(四分至六分),西茵陳(二錢至三錢),貫仲(二錢至三錢),鮮竹葉(三十片)
按:此方從長沙枳實梔豉湯,合河間桔梗湯,加茵陳、貫仲二味。治濕溫時疫之熱重於濕,兼受風邪而發者,屢投輒效。
清芬闢疫湯,見徐洄溪先生《醫案》。
活水蘆根(二兩),鮮茅根(一兩),鮮薄荷(錢半),鮮青蒿(三錢),澤蘭葉(三錢),鮮石菖蒲葉(錢半),解毒萬病丹(一粒,溫水磨沖)
按:此方清芬闢穢,涼血解毒,乃濕溫時疫,濕從燥化,溫從火化之良劑。凡治身熱神昏,悶亂煩躁,甚或嘔吐厥僵,其形如屍等症,投之輒效。蓋火邪逆上,諸竅皆閉,非此等清涼芳烈之藥,不能即令通達。本會各職員,歷經治驗,故敢新定其名曰:清芬闢疫湯。
解毒萬病丹,見徐靈胎先生《蘭臺軌範》。
雄黃精(五錢),山慈姑(二兩),川文蛤(二兩),千金霜(二兩),紅芽大戟(二兩),麝香(三錢),飛辰砂(五錢)
上七味,各研細末,和勻,以糯米粥為劑,每料分作四十粒。(按四十料太重,可分作八十粒)
按:洄溪先生曰:此秘藥中之第一方也,用藥之奇,不可思議。專治一切藥毒。菰子,鼠莽,惡菌疫死,牛馬河豚等毒,及時行瘟疫,山嵐瘴瘧,纏喉風痹,黃疸,赤眼,瘡癤熱毒上攻,或自縊,溺水,打撲傷損,癰疽發背,魚臍瘡腫,百蟲蛇犬所傷。男子婦人,癲邪狂走,鬼胎鬼氣,並宜服之。
白話文:
第二節,未病之預防
先用絲瓜絡或通草三錢到五錢,煎煮成湯當水喝。
如果還有其他症狀,像是兼有風邪的,會出汗又怕風;兼有寒邪的,會怕冷又不出汗,可以在前面的方法中,酌情加入蘇梗、桔梗、豆豉、蔥白、生薑這類藥材。如果邪氣在經絡,導致全身抽痛,可以酌情加入桂枝、酒炒過的防己、秦艽這類藥材,來疏通毛孔和經絡的阻塞。如果兼有暑邪,臉色發紅、口渴、心煩,可以在前面的方法中去掉蔻仁、半夏、厚朴,酌情加入青蒿腦、新鮮的荷葉,用它們清香的氣味來去除穢濁之氣,再加入連翹、山梔、滑石,用它們輕清微苦淡滲的特性,來解除暑濕熱結。
星香導痰丸,出自朱丹溪先生的《心法》。
藥方組成:制南星三兩、生香附三兩、皂角(用水浸泡一週,期間時常曬太陽)、法半夏三兩、廣橘紅五兩,用薑汁調和做成藥丸。
說明:丹溪先生說這是家傳秘方,治療痰嗽且沒有火氣的症狀,效果非常好。
沉香百消曲,出自德軒的《普濟方》。
藥方組成:沉香一兩、五靈脂、制香附各一斤、炒過的香黑醜和白醜各二兩。
說明:原書說這個藥方是道藏秘方,很擅長消除水腫、消化積食、消除痞塊、化痰、疏通氣機、消除停滯、化解瘀血、治療痢疾、消除蠱毒、治療胸膈不適,以及痰迷心竅等各種症狀。這個藥方製作簡單,效果顯著,常常藥到病除。
枳桔梔豉湯,是本會各位職員的經驗方。
藥方組成:生枳殼一錢到一錢半、焦山梔二錢到三錢、蘇薄荷八分到一錢、苦桔梗一錢到一錢半、淡豆豉二錢到三錢、青連翹二錢到三錢、青子芩一錢到一錢半、生甘草四分到六分、西茵陳二錢到三錢、貫仲二錢到三錢、新鮮竹葉三十片。
說明:這個藥方是在張仲景的枳實梔豉湯的基礎上,結合了河間的桔梗湯,並加入了茵陳、貫仲兩味藥。主要治療濕熱病,熱邪比濕邪重,又兼有風邪的症狀,屢次使用都有效。
清芬闢疫湯,出自徐洄溪先生的《醫案》。
藥方組成:新鮮的蘆根二兩、新鮮的茅根一兩、新鮮的薄荷一錢半、新鮮的青蒿三錢、澤蘭葉三錢、新鮮的石菖蒲葉一錢半、解毒萬病丹一粒(用溫水磨開沖服)。
說明:這個藥方有清香的氣味,能去除穢濁之氣,涼血解毒,是治療濕熱病,濕邪轉為燥邪,熱邪轉為火邪的良方。凡是治療發熱、神志不清、胸悶煩躁、甚至嘔吐昏厥、身體僵硬等症狀,用這個方子效果都很好。因為火邪上逆,導致各個孔竅閉塞,只有用這種清涼芳香的藥物才能使之通暢。本會各位職員多次驗證過這個藥方,所以新定名為:清芬闢疫湯。
解毒萬病丹,出自徐靈胎先生的《蘭臺軌範》。
藥方組成:雄黃精五錢、山慈姑二兩、川文蛤二兩、千金霜二兩、紅芽大戟二兩、麝香三錢、飛辰砂五錢。
將以上七味藥各自研磨成細末,混合均勻,用糯米粥做成藥丸,每份藥材分成四十粒。(按照四十份的量太多了,可以分成八十粒)。
說明:洄溪先生說:這是秘傳藥方中的第一方,用藥非常奇特,令人難以想像。專門治療各種藥物中毒。無論是吃了菰子、鼠莽、毒菌等中毒,還是因為瘟疫而死,或是牛、馬、河豚等中毒,以及治療時行瘟疫、山嵐瘴氣、纏喉風痹、黃疸、紅眼、瘡癤熱毒上攻,或是因為上吊、溺水、跌打損傷、癰疽發背、魚臍瘡腫、百蟲蛇犬所傷,以及男子婦人癲狂亂走、鬼胎鬼氣,都適合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