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南病別鑑》~ 序一
序一
1. 序一
考工記謂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則不時不得地氣也。於是以橘窬淮產為枳,鸜鵒不窬濟貉不窬汶明,乃地弗良之意。一再曰地氣然也。鳥虖不行地氣不能成,良工不察地氣又曷為良醫哉?九竅之變猶是也。九藏之動猶是也。然而齊與楚言語不通,嗜欲不同焉。燕與越言語不通,嗜欲一沒焉。
不同者地也,即氣了也。言語嗜欲其氣之常,疾病則其氣之變也。用治齊者治楚,吾知其必難巳。用治燕者治越,吾知其必增劇。無他,常者不能同,而變者反能同,未之有也。傷寒者北方之病也,而南人有病輒曰傷寒。何也?仲景之書遍天下,人習誦之,而忘其地氣之不同。
也不幾用治齊者治楚,治燕者治越乎?已乎劇乎。
國朝康熙間吳中名醫輩,妯香岩葉氏一瓢薛氏為最著。葉有溫證論治,薛有濕熱條辨,皆發明南人之病不宜概用傷寒法。厥後公望薛氏有傷寒辨證歌,名雖襲北治,實偏南,不外葉薛宗旨。宋君佑甫為公望外孫,治病之暇,取葉書詳註之。復合二薛所著菡三為一,題曰南病別鑑,將授諸梓,問序於余。
余不知醫,惟尋厥題名,證以考工。佑甫其能察地氣者乎?佑甫為醫其良者乎?
光緒九年歲次癸未五有元和,顧文彬撰。
白話文:
[序一] 考據《考工記》中提到材料要好、工匠技術要精,但如果品質不佳,可能是因為時間不對或地方的環境條件不適合。就像橘子過了淮河就變成了枳,鸜鵒不會飛越濟水,貉不會渡過汶水,這都說明瞭地方如果不適合,事物就會改變。文中重複提到「地氣」的重要性。鳥類無法在不適合的地氣下生存,同樣的,一個好的醫生如果不瞭解地氣,又如何能成為一個好醫生呢?人體的九竅變化,以及內臟的運作,都是如此。然而,齊與楚的語言不通,喜好和需求也不相同。燕與越的語言不通,但他們的喜好和需求卻可能相同。
這種差異源於地理環境,也就是地氣的差異。語言和喜好是地氣的常態表現,而疾病則是地氣的異常表現。如果用治療齊國人的方法來治療楚國人,我知道這一定會很困難。如果用治療燕國人的方法來治療越國人,我知道這一定會使病情更嚴重。沒有其他原因,正常的情況下各地的人不可能相同,但在異常情況下,他們反而可能會有相似的反應,這是前所未有的事。北方的傷寒病,在南方人身上也會出現,為什麼呢?張仲景的醫書遍佈天下,人們熟讀它,卻忽略了地氣的不同。
這樣豈不是用治療齊國人的方法來治療楚國人,用治療燕國人的方法來治療越國人嗎?結果不是病情好轉,就是病情惡化。
清朝康熙年間,吳中有兩位著名的醫生,葉天士和薛雪,其中葉天士寫了一本《溫病論》,薛雪寫了一本《濕熱條辨》,他們都認為南方人的疾病不應該一律用北方的傷寒法來治療。之後,薛公望寫了一本《傷寒辨證歌》,雖然名稱上沿用了北方的療法,但實際上偏向南方,並未脫離葉天士和薛雪的原則。宋佑甫是薛公望的外孫,在閒暇之餘,他詳細註解了葉天士的書,並將薛雪和薛公望的著作合為一冊,命名為《南病別鑑》,準備付梓出版,請我為他寫序。
我雖不懂醫學,但從他的題目看來,他似乎能理解地氣的重要。佑甫作為醫生,他是否是一個優秀的醫生呢?
光緒九年(1883年),顧文彬撰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