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源元凱

《溫病之研究》~ 卷下 (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下 (5)

1. 應下諸證

揚手擲足,即躁煩。有虛實之分。宜較餘證而定之。概躁煩。屬真氣幾微。尚有可治者。至身不寧危。

潮熱,譫語,二證並見屬胃實。固可下。又有神虛譫語。詳見於本條。

善大息,短氣,屬胃實。此證心下必滿。並可下。上盈下虛。亦見此證。

心下滿,心下高起如塊,心下痛,腹脹滿,腹痛按之愈痛,心下脹痛,並胃實之正候。固可下。但脈無力數疾。並不可下。又陰證大便不通。小便稀。亦能脹痛。不可下之。二便利。而脹痛自已。又下後下證減。而按之心下仍痛者。有水結。有積聚。不可概為胃實。

腹皮貼背,此以胃實失下。累日不食。胃氣失養。邪毒獨存。脹滿頓除。反作仰瓦狀。形勢甚危。似難施下。務急下之。或免鬼錄。但腹軟者。屬虛。

頭脹痛,頭熱,耳鳴,上盈下虛。亦有此三證。

小便閉,陰證每多此證。詳於本條。又有神怯恍惚。小便閉者。宜道赤散。但遺失者。不治。

大便閉,陰證每多此證。詳於本條。又雖閉至一二旬。而不下重。無害於小便。慎勿下之。津液回而自通。

大腸膠閉,協熱下利,熱結傍流,並詳於本條。

四逆,脈厥,體厥,並失下者。間至於此。但煩躁無寧刻者不治。又不下後。有見此證者。宜四逆輩。不及者死。詳見於本條。

發狂,此證特見於白虎證。其他概煩躁譫語之甚。乃作狂狀也。

白話文:

應下諸證

**躁動不安:**病人手腳亂動、煩躁不安,這有虛證和實證的區別,應該結合其他症狀來判斷。一般來說,煩躁不安如果屬於真氣衰弱,還算可以治療的;但如果已經到坐立難安的地步,就非常危險了。

**潮熱、胡言亂語:**這兩個症狀同時出現,屬於胃腸有實熱,可以瀉下。但也有因為精神虛弱而胡言亂語的,具體情況要參考相關條目。

**經常嘆氣、呼吸短促:**這屬於胃腸有實熱,這類病人一定會感覺心下痞滿,可以瀉下。也有些是上部脹滿、下部虛弱的,也會有這些症狀。

**心下痞滿、心下隆起如硬塊、心下疼痛、腹部脹滿、腹痛且按壓更痛、心下脹痛:**這些都是胃腸有實熱的明顯症狀,可以瀉下。但如果脈象無力且快速,就不可以瀉下。另外,陰證也會有大便不通、小便少且清、腹部脹痛的情況,也不能瀉下。如果排便順暢後,腹脹痛自然消除,或者瀉下後腹脹痛減輕,但按壓心下仍然疼痛,可能是體內有水液停滯或積聚,不能一概認為是胃腸有實熱。

**腹部皮肉緊貼脊背:**這是因為胃腸有實熱卻沒有及時瀉下,導致多日不食,胃氣失去滋養,邪毒獨留體內。雖然腹脹突然消失,但病人卻呈現腹部凹陷的危險狀態,看起來難以瀉下,但必須趕快瀉下,或許能免於死亡。但是,如果腹部柔軟,則屬於虛證。

**頭部脹痛、發熱、耳鳴:**這些症狀也屬於上部實熱、下部虛弱的情況。

**小便不通:**陰證經常有這種情況,具體內容參考相關條目。也有因為精神虛弱恍惚而小便不通的,可以服用道赤散。但如果是遺精導致的小便不通,就無法治療了。

**大便不通:**陰證經常有這種情況,具體內容參考相關條目。也有即使大便不通長達十幾天,但沒有裡急後重的感覺,也不影響小便的,就不要瀉下。只要津液恢復,大便自然會通暢。

**大腸黏結閉塞、發熱而下痢、熱邪導致大便旁流:**這些情況都詳細記錄在相關條目。

**四肢逆冷、脈搏微弱、身體冰冷:**這些都是因為沒有及時瀉下而導致的,有時會出現。但如果煩躁不安、一刻不停,就無法治療了。如果瀉下後才出現這些症狀,應該使用四逆類的藥物來處理,如果不及時處理就會死亡,具體內容參考相關條目。

**發狂:**這種症狀特別容易在白虎湯證中出現,其他的多是煩躁、胡言亂語嚴重到如同發狂的樣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