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西溫熱串解》~ 卷一 (5)
卷一 (5)
1. 辨寒熱
傷寒、溫熱、瘡瘍、癆病,無不惡寒發熱,而皆有不同。瘡瘍寒熱,周身必有痛處。癆病雖潮熱,而勢不甚,且由咳,肺體生病得來,不難辨悉。風寒外感,惡寒發熱無時,而勢不甚。時疫惡寒,有時而勢甚,惡寒之後,必見發熱,熱時自熱而不覺寒,寒時自寒而不覺熱,非若外感諸病,惡寒發熱之相兼也。時疫溫熱,病由里達表,初起皮膚怫鬱則惡寒,發熱汗多亦惡寒。
有但熱不寒者,有寒熱往來如瘧者,治須以清裡透表為主義。其或邪深入里,失於攻下,成熱深厥深之病,反欲擁被向火,惡寒而不發熱,即熱亦微,甚則四肢反厥。此雖惡寒,實非寒也。陽氣為邪所鬱而不通,以通郁為主,清熱而不冰熱,斯為得之;裡實者切須攻下,使氣通而鬱陽發,反大熱而煩渴也。此證在惡寒時最難辨其為熱,須於九竅察之。
如目大小眥赤,鼻乾唇紅,舌苔黃黑燥,耳鳴或聾,小便黃赤、澀痛,大便燥結,或稀黃極臭,或鮮血,或心下至少腹,有痛不可按處。此熱深陽郁之象。大抵周身皆見冷證,一二處獨見熱病,反當以熱證為主,反此亦然,乃辨寒熱真假之機要也。至本系熱證,因其平素虛損衰老,及大病後攻伐寒涼太過,至汗出不止,嘔利俱作,四肢微厥,六脈細濡而惡寒者,為陽虛,乃攻伐太過所致。雖有時當用苓、朮、參、耆;寸脈微,佐以升、柴;尺脈微,佐以桂、附,仍宜活法變通。
須知雖屬陽虛,卻從熱證來,而陰必虧,參、耆、桂、附,亦不可過用,當佐以護陰藥,如白芍、麥冬、五味之類。此證溫補略緩,及清補不到則死,或過用溫補,陽回而陰竭亦死。有熱邪退淨,神情昏睡,口不能食,而人事不省者,急用溫補,自然神清,緩補亦死。此外更有寒涼太早,而成實證之惡寒。
因熱邪未經傳變,胸膈積有痰滯,有見其煩躁而遽用知、膏、芩、連者;有因其作渴,而遽用生地、麥冬者;有病者自認火證,而恣啖冷水、西瓜、梨、薺太早者,皆能郁遏陽氣,壅閉邪熱,遏於中、下二焦。若冷物停痰,滯於上焦,每見惡寒症。遇此惟以宣導痰滯為主,滯通則惡寒自止。
不可過溫,致下焦虛熱,為蓄血、斑黃、呃逆而死。不可清涼,致胸腹痞悶而危。宜用草果、厚朴、檳榔末、香附、半夏、萊菔、白蔻仁、苓、澤,導痰、開滯、逐水,痰滯去則惡寒止,而熱證見。證之甚者,至膈間冷氣,喜大熱飲,仍屬熱痰瘀滯心下。大劑清解中,兼以開痰。
汗多者白虎湯,加旋覆、滑石、川貝、厚朴、萊菔、連翹、天竺、菖蒲、瓜蔞、半夏,清肅開降,以通上、下之樞機。熱邪怫鬱於皮膚,更有寒熱往來,絕類瘧象。又有舌絳純寒無熱者,此不關少陽為病,或清肺、胃,或清絡熱,當隨其傳變,而施以對病之藥。蓋傷寒惡寒為重,時疫惡寒為輕。
多有初起惡寒,及發熱而惡寒自已者,若誤用辛溫及發汗劫津之方,禍不旋踵。
白話文:
[辨識寒熱]
傷寒、溫熱、瘡瘍、肺結核這些疾病,都會出現怕冷與發燒的症狀,但各有不同的特徵。瘡瘍導致的寒熱,身體一定會有疼痛的地方。肺結核雖然也會出現潮熱,但程度並不會很嚴重,而且通常伴隨著咳嗽,是因為肺部生病引發的,並不難辨別。風寒引起的外感,怕冷和發燒沒有特定時間,但情況不會很嚴重。流行性疾病導致的怕冷,有固定的時間且程度較嚴重,在怕冷後一定會發燒,發燒時只會覺得熱不會感到冷,怕冷時只會覺得冷不會感到熱,不像其他外感疾病,怕冷和發燒同時出現。流行性疾病的溫熱,是由內向外發展,剛開始皮膚會感到鬱悶怕冷,發燒後大量出汗也會怕冷。
有的病人只有發燒而沒有怕冷,有的則是寒熱交替像瘧疾一樣,治療時應該以清熱和透表為原則。如果邪氣深入體內,未能及時清除,會形成深度的熱病,病人會想要蓋被子靠近火爐,只怕冷不發燒,即使發燒也很微弱,嚴重時甚至四肢冰冷。這種情況雖然怕冷,但實際上並不是真正的寒冷。這是因為陽氣被邪氣抑制無法流通,治療應該以疏通為主,清熱但不能過度,這樣才能達到效果;如果是實證,必須要使用攻下的方法,讓氣流暢通,抑制的陽氣得以釋放,反而會出現高熱和口渴。這種症狀在怕冷的時候最難辨別是否為熱病,需要觀察臉孔五官的變化。
比如眼睛大小眼瞼紅腫,鼻子乾燥嘴脣紅色,舌苔黃黑且乾燥,耳朵鳴叫或者聽力下降,小便黃色或紅色且排尿困難,大便乾燥或者稀黃異常臭,或者有鮮血,或者心下到小腹有疼痛不能按壓的地方。這是深度熱病和陽氣抑制的特徵。一般來說,全身會出現冷證,但有一兩個地方會出現熱病的症狀,應該以熱病為主要判斷依據,反之亦然,這是辨別寒熱真假的重要關鍵。如果是原本就是熱病,因為病人原本就體虛衰老,或者在大病後過度使用寒涼藥物,導致不停出汗,嘔吐和腹瀉同時發生,四肢冰冷,脈搏細弱且怕冷,這是陽虛的表現,是因為過度使用寒涼藥物導致的。即使需要使用茯苓、白朮、人參、黃耆等溫補藥物,如果脈搏微弱,可以加入升麻、柴胡;如果腳踝脈搏微弱,可以加入肉桂、附子,但仍然需要靈活變通。
要知道,雖然屬於陽虛,但病源來自熱病,陰氣必然受損,人參、黃耆、肉桂、附子也不能過量使用,應該輔助保護陰氣的藥物,比如白芍、麥冬、五味子等。這種情況溫補稍微緩慢,或者清補不到會死亡,或者過度使用溫補,陽氣恢復但陰氣枯竭也會死亡。有熱邪完全消失,精神昏迷,無法進食,人事不知的情況,應該立即使用溫補,自然會神清氣爽,如果溫補緩慢也會死亡。除此之外,還有過早使用寒涼藥物,導致實證的怕冷。
因為熱邪未經轉化,胸膈有痰滯,有些人看到煩躁就立即使用知母、石膏、黃芩、黃連等藥物;有些人因為口渴就立即使用生地、麥冬;有些病人自己認為是火證,過早食用冷水、西瓜、梨、薺等寒涼食物,這些都可能抑制陽氣,封閉邪熱,阻塞中下焦。如果冷物停留在上焦,每次都會出現怕冷的症狀。遇到這種情況,應該以疏導痰滯為主,痰滯疏通後怕冷自然會停止。
不能過度溫補,導致下焦虛熱,形成血瘀、黃疸、呃逆而死亡。也不能過度清涼,導致胸腹痞悶而危險。應該使用草果、厚朴、檳榔末、香附、半夏、萊菔、白豆蔻、茯苓、澤瀉等藥物,導痰、開滯、逐水,痰滯去除後怕冷就會停止,而熱病症狀就會顯現。嚴重的症狀,會到達隔膜冷氣,喜歡喝非常熱的飲料,這仍然屬於熱痰瘀滯心下。大劑量清解中,可以配合開痰。
大量出汗的人可以使用白虎湯,加入旋覆花、滑石、川貝、厚朴、萊菔、連翹、天竺黃、菖蒲、瓜萎、半夏等藥物,清肅開降,以打通上下焦的運行。熱邪鬱鬱於皮膚,還會出現寒熱交替,非常像瘧疾。還有的舌頭呈紅色,但完全是寒證而沒有熱證,這和少陽病無關,可能是清肺、胃,或者是清絡熱,應該根據轉化的過程,使用對應的藥物。總的來說,傷寒的怕冷是最嚴重的,流行性疾病的怕冷則較輕。
很多人一開始會怕冷,等到發燒後怕冷自然消失,如果錯誤使用辛溫或者發汗劫津的藥方,後果不堪設想。
2. 溫病養津須防窒膩
溫熱、瘟疫,宜養陰清潤。甘涼、甘寒,皆養陰之法也,然不能透汗。不知豁痰開降,以和上、中二焦,則藥雖清潤,仍效者少而不效者多。故此病除舌乾絳,鼻血、洛血,可用生地、二冬、元參之屬。此外務取清靈妙品,若花粉、蘆根、瓜瓣、川貝、知母、天竺、旋覆、荸薺、梨肉諸清降肺胃等味,皆能解熱。即皆能生津,又當隨症而進退去取,務求清熱而不冰閉,育陰而不滯邪,斯為得之。
倘徒知育陰,而於升降氣機之大法,不能探討,膈間受陰藥阻隔,痰氣一逆,神昏目閉,痙厥立至矣。溫病挾濕,用升提,則熱熾津枯而變痙。多服陰藥,濕盛痰升而亦變痙。不知者每謂寒涼太過,中藏寒生。嗚呼!豈真由於中藏寒生也哉!
白話文:
【溫病養津須防窒膩】
對於溫熱疾病或是瘟疫,應該要滋養陰液,清熱潤燥。使用甘涼或是甘寒的藥物,都是滋養陰液的方法,但這些藥物無法促進發汗。如果不瞭解化痰降氣,調和上焦與中焦的功能,那麼即使藥物清熱潤燥,效果也會有限,甚至常常無效。因此,這種病除了舌頭乾燥、呈深紅色,或有鼻血、咯血的情況,可以使用生地、麥門冬、天門冬、玄參這類的藥物。除此之外,應選擇清靈的藥材,如花粉、蘆根、瓜瓣、川貝、知母、天竺黃、旋覆花、荸薺、梨肉等能清熱降肺胃的藥材,這些都能解熱。它們不僅能生津,還需根據病情進行調整,必須確保清熱但不致寒凝,滋陰但不致邪氣滯留,這樣才能達到治療的效果。
如果只懂得滋養陰液,卻不懂得氣機升降的大法,陰藥阻塞在膈間,痰氣一反轉,就可能導致神志不清、眼睛閉合,痙攣昏厥立刻到來。溫病伴隨濕氣,如果使用提升的治療方法,就會使熱度更熾,津液枯竭,從而變成痙攣。大量服用滋陰的藥物,濕氣旺盛,痰氣上升,同樣會轉變成痙攣。不瞭解的人常認為這是因為寒涼過度,內臟產生寒氣。唉!這真的只是因為內臟產生寒氣嗎?並非如此!
3. 溫熱、瘟疫脈遲、脈虛勿認作陰寒
溫熱、瘟疫,傳變後,脈症與風寒頗同,初起時與風寒迥異。風寒從皮毛入,一二日脈多浮,或兼緊、兼緩、兼洪而皆浮。迨傳入里始不見浮脈,其至數亦清楚而不模糊。溫熱、瘟疫,自里出表,初起脈多沉。迨自里透表,脈始不沉,乃不浮不沉而數,或兼弦兼大,至數或不清楚。
初起脈沉遲,勿作陰寒斷。沉者,邪在裡也;遲者,邪在陰分也。或有汗則脈遲細而虛。汗為心液,脈為血脈。熱邪怫鬱於氣血中,借汗而泄。心脈不受熱一蒸,故遲細而虛;其伏邪猶尚在裡,乃熱病,非陰寒病也,脈象雖類陰寒,而氣則臭腐,色則垢滯,或如油膩,或如煙燻;舌則白厚或白燥,或淡黃,或粗如積粉,或雖有淡薄黃白苔,而頗乾燥;神情恍惚變常,或煩躁,或譫語,或癡如醉,擾亂驚悸。輕者雖神氣清明,亦能自主,仍多浮思、幻想,夢寐不安,閉目即妄有所見。
此浮思幻想,即為譫妄之根原,亦即為熱病傷腦之確據,所謂舍脈從症也。又熱病有脈數而無力者,萬勿誤認為虛。緣熱蒸氣散,脈不能鼓指,但當解熱,不宜補氣。熱清而脈轉為滑數者,往往而有。設認為虛寒而誤投補劑,熱得補而愈熾,上下氣機不通,熱邪盡攻腦髓,馴至痙厥神昏,而其人已萬無生理矣。故治溫熱、溫疫者,雖宜辨脈,而斷不可執常法以論脈。
白話文:
【溫熱、瘟疫脈搏遲緩、脈弱勿誤認為陰寒】
溫熱病、瘟疫,在病情發展過程中,其脈象和病症可能與風寒症狀相似,但在剛開始發病時,兩者則截然不同。風寒是由皮毛入侵,一到二天內,脈象多呈浮象,或同時出現緊、緩、洪等脈象,但都是浮脈。等到病邪進入身體內部,纔不會再看到浮脈,脈搏的跳動次數也會變得清晰,不再模糊。然而,溫熱病、瘟疫是由身體內部發病再表現於外,初發時,脈象多呈現沉脈。等到疾病由內而外顯現,脈象纔不會再沉,會變成既不浮也不沉,但頻率加快,或同時出現弦、大等脈象,脈搏的跳動次數也可能不明晰。
若剛開始發病時,脈象呈現沉遲,切勿誤判為陰寒。沉脈表示病邪在身體內部;遲脈表示病邪在陰分。可能因為出汗,脈象會變得遲緩且弱。汗是心臟的液體,脈象反映血液狀況。熱邪在氣血中鬱悶,通過出汗來排泄。心臟的脈象受熱邪影響,所以變得遲緩且弱;但潛伏的病邪仍然在身體內部,這是熱病,並非陰寒病。雖然脈象類似陰寒,但患者體味可能有臭味,皮膚顏色可能污濁,或像被油膩沾染,或像被煙燻過;舌苔可能厚重白色或乾燥,或呈淡黃色,或粗糙像積粉,或雖有淡薄黃白苔,但相對乾燥;精神狀態可能恍惚,行為異常,或煩躁,或胡言亂語,或呆滯如醉,或焦慮驚恐。即使病情較輕,神智清醒,仍能自我控制,但多有浮想、幻覺,睡眠不安穩,閉上眼就可能看到奇怪的景象。
這些浮想和幻覺,正是胡言亂語的根源,也是熱病傷害大腦的確鑿證據,所謂的「舍脈從症」。另外,熱病可能出現脈搏快速但無力的情況,千萬不要誤以為是虛弱。因為熱邪蒸騰氣血,使脈象無法有力跳動,應當解熱,不應補氣。熱邪消除後,脈象轉為滑數,這種情況很常見。如果誤認為虛寒而投補藥,熱邪得到滋補會更加猖獗,導致上下氣機不暢,熱邪攻擊腦髓,最終導致抽搐、昏迷,患者生命危在旦夕。因此,治療溫熱病、瘟疫,雖然要辨別脈象,但絕不能固守常規來判斷脈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