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西溫熱串解》~ 卷三 (12)
卷三 (12)
1. 察色八法
若傷寒已經汗解,而見舌尖灰黑,此有宿食未消,或又傷飲食,熱邪復盛之故也,以調胃承氣下之。若雜病裡熱見此舌,宜大承氣湯,重加黃連。傷寒證,邪入厥陰,舌中尖見灰色,其症消渴,氣上衝心,飢不欲食,食則吐蛔者,宜烏梅丸。若雜病見此舌,為實熱里證,則宜大承氣與白虎湯合用。
璜按:吐蛔宜用苦辛殺蟲,暑熱證竟不在此例。
若純灰色舌,全舌無苔而少津者,乃火邪直中三陰證也。或煩渴,或二便閉,或昏迷不省人事,脈則散亂、沉細、伏代不等,舍脈憑舌,均屬裡證。
治宜三黃白虎、大承氣並用,急速連投,服至灰色轉黃轉紅為止,病則立愈。舊說誤指為寒,用附子理中湯、四逆湯,安得不致漸漸灰縮,乾黑而死乎?
五曰紅色。全舌淡紅,不淺不深者,平人也。有所偏則為病表裡、虛實、熱證皆有紅舌,惟寒證則無之。
如全舌無苔,色減紅者,氣血虛;色深紅者,氣血熱也;色赤紅者,臟腑俱熱也。色紫紅瘀紅者,臟腑熱極也;中時疫者有之,誤服溫補者有之。
色鮮紅無苔、無點、無津(津,舌底出)、無液(液,舌面浮)者,陰虛火炎也。色灼紅無苔,無點而膠乾者,陰虛水涸也。色絳紅無苔無點,光亮如錢,或半舌薄小而有直紋,或有泛漲而似膠非膠,或無津液,而咽乾帶澀不等,紅光不活,絳色難名,水涸火炎,陰虛已極也。
瘦人多火,偏於實熱。醫者拘於外貌,輒指為虛,誤服溫補,灼傷真陰,或誤服滋補,俾鬱火灼耗真陰,亦成絳舌,而為陰虛難療矣。
璜按:紅為熱而有火,須據溫熱診病時言之。若陽臟血盛者,雖無病時,血色亦深紅。更有一種嗜飲濃酒,舌亦深紅,未必為病也。惟絳舌必須清血,誤用滋膩,亦多滯邪,須知之。
不論病狀如何,見絳舌多不吉。《舌鑑·總論》引仲景云:冬傷於寒,至春變為溫病,至夏變為熱病。故舌紅面赤,此專指溫熱與傷寒也,而紅舌各病,實非溫熱傷寒所可賅括,勿泥古以致誤。茲將紅舌中最要者,約舉其八。
(一)紅餂舌。天行燥火時疫證有之,全舌必紫而兼瘀。臟腑為疫毒內攻,逼迫心經,所以舌長出口外,時弄不止,或餂上下唇,左右口角,或餂至鼻尖不等,宜十全苦寒救補湯,倍加川連、生石膏,不次急投至舌收回,乃愈。知治法者,可以十全,否則十無一生。舊說用解毒湯加生地,必不效也。
如舌長出口外,脹而不餂者,熱毒乘心也,內服三黃瀉心湯,外用銀針刺,去惡血,以龍腦香、人中黃摻之即愈;如不針,則合用大承氣、三黃瀉心湯,不次急投,必大瀉、頻瀉乃愈。
(二)紅硬舌。臟腑實熱已極,又為燥火浸淫,誤服溫藥,則舌根強硬,不能言語;或時疫直中三陰者,亦有之。宜十全苦寒救補湯,不次急服,必愈。
白話文:
如果傷寒病已經透過發汗治癒,卻發現舌尖呈現灰黑色,這表示體內還有未消化的食物殘留,或是因為再次飲食不當,導致熱邪再次旺盛。這時應該用調胃承氣湯來幫助排便。如果不是傷寒,而是其他疾病,體內有熱,也出現這種灰黑色舌頭,應該用大承氣湯,並加重黃連的劑量。如果傷寒病邪侵入厥陰經,舌頭中間和尖端呈現灰色,同時出現口渴、氣往上衝到心臟、肚子餓卻不想吃東西、吃東西就吐出蛔蟲等症狀,應該用烏梅丸治療。如果其他疾病出現這種灰色舌頭,表示體內有實熱,應該用大承氣湯和白虎湯合用來治療。
(註解:作者認為吐蛔蟲應該用苦味、辛辣味的藥來殺蟲,不屬於暑熱病症。)
如果舌頭完全是灰色,沒有舌苔而且很少口水,這表示火邪直接侵犯三陰經。可能會出現煩躁口渴、大小便不通、昏迷不省人事等症狀,脈象則會散亂、微細、沉伏或間歇等不規則。這種情況應該捨棄脈象,以舌頭為判斷依據,都屬於體內有實熱的病症。
治療方法應該用三黃白虎湯、大承氣湯同時快速投藥,直到舌頭顏色由灰色轉為黃色再轉為紅色為止,病就會立刻痊癒。以前的說法錯誤地認為這是寒證,用附子理中湯、四逆湯治療,反而會導致病情逐漸惡化,舌頭乾縮變黑而死亡。
第五種,紅色舌頭。如果整個舌頭呈現淡淡的紅色,不淺也不深,這表示是正常人的舌頭。如果顏色有偏差,就表示身體有疾病,不管是體表或體內、虛證或實證、熱證都可能出現紅色舌頭,只有寒證不會出現。
如果整個舌頭沒有舌苔,而且顏色比正常的紅色淺,表示氣血虛弱;如果顏色深紅,表示氣血有熱;如果顏色赤紅,表示五臟六腑都有熱;如果顏色紫紅或瘀紅,表示五臟六腑熱到極點。這種情況在感染時疫的人身上會出現,也可能是誤用溫補藥物造成的。
如果舌頭鮮紅沒有舌苔、沒有紅點、沒有口水(口水是指舌頭底下分泌的液體)、沒有津液(津液是指舌頭表面浮現的液體),表示是陰虛火旺的症狀。如果舌頭呈現灼熱的紅色沒有舌苔、沒有紅點而且乾燥,表示陰虛而且體內水分耗盡。如果舌頭呈現絳紅色,沒有舌苔、沒有紅點,像錢幣一樣光滑,或是舌頭一半薄小而且有直紋,或是腫脹但又不像膠質,或是沒有口水,喉嚨乾燥帶有澀感,紅色不鮮活,絳紅色很難形容,表示體內水分耗盡且火氣很旺,陰虛已經到了極點。
體型瘦的人大多體內有火,偏向實熱的症狀。醫生如果只看外表就認為是虛證,誤用溫補的藥物,會灼傷體內真正的陰液,或是誤用滋補的藥物,使得鬱積的火氣灼傷耗盡真陰,也會形成絳紅色舌頭,而變成陰虛難以治療的狀況。
(註解:作者認為紅色代表有熱和火,必須根據溫熱病的診斷來判斷。如果陽氣旺盛的人血液充足,即使沒有生病,血液的顏色也會比較深紅。還有一種情況是,喜歡喝烈酒的人,舌頭也會比較深紅,這不一定是生病。但是絳紅色舌頭必須清血,如果誤用滋膩的藥物,反而會導致邪氣滯留,必須知道這一點。)
不論病情如何,看到絳紅色舌頭大多是不吉利的。《舌鑑·總論》引用張仲景的話說:「冬天受到寒邪,到了春天會變成溫病,到了夏天會變成熱病。」所以舌頭紅,臉色赤紅,這特別指的是溫熱病和傷寒病。但是紅色舌頭的各種疾病,實際上並不是只有溫熱病和傷寒病才會有,不要拘泥於古人的說法而導致誤診。現在將紅色舌頭中最重要的大概列舉八種。
(一)紅餂舌。在流行燥火時疫時會出現,整個舌頭一定會呈現紫色並且帶有瘀血。這是因為五臟六腑被疫毒侵入,逼迫心經,所以舌頭會伸出口外,不停地舔動,或是舔上下唇、左右嘴角,甚至舔到鼻尖不等。應該用十全苦寒救補湯,加倍使用川連、生石膏,不論次數快速投藥,直到舌頭縮回口中,病才會好轉。知道治療方法的人,用十全苦寒救補湯可以治癒,否則十個人中沒有一個人能活。以前的說法用解毒湯加生地黃,一定沒有效果。
如果舌頭伸出口外,腫脹但不舔動,表示是熱毒侵入心臟。內服三黃瀉心湯,外用銀針刺破舌頭放出惡血,再用龍腦香、人中黃敷在上面,就會好轉。如果不用銀針刺破,就要同時使用大承氣湯、三黃瀉心湯,不論次數快速投藥,一定會大量排便、頻繁排便,病才會好轉。
(二)紅硬舌。表示五臟六腑的實熱已經到了極點,又被燥火侵襲,如果誤用溫藥,就會導致舌根僵硬,無法說話;也可能是時疫直接侵犯三陰經所造成。應該用十全苦寒救補湯,不論次數快速服用,一定會好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