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瑞甫

《中西溫熱串解》~ 卷三 (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(7)

1. 辨苔十法

若舌苔灰色重暈者,此溫病熱毒傳遍三陰也。熱毒傳內一次,舌增灰暈一層,最危之證,急用涼膈散,或雙解散、黃連解毒湯、大承氣湯下之。一暈尚輕,二暈為重,三暈必死,亦有橫紋二三層者,與此不殊。舊說如此尚合理,惟熱毒傳裡已深,涼膈、雙解二方,嫌有表藥,尚不恰合,解毒湯太輕,大承氣僅能利下,而未能透涼臟府。

不如用十全苦寒救補湯加四倍生石膏,不次急投,服至灰暈退淨為止,雖見二三重暈,均能救活。

八曰真假。凡舌有地,質而堅斂蒼老,不拘苔色,白黃灰黑,揩之不去,刮之不淨,底仍粗澀黏膩,不見鮮紅者,是為真苔,中必多滯。凡舌無地,質而浮胖嬌嫩,不拘苔色,白黃灰黑,揩之即去,刮之即淨,底亦淡紅潤澤,不見垢膩者,是為假苔,里必大虛。即看似苔色滿布,飲食後苔即脫去,舌質圓浮胖嫩者,亦屬假苔。

他如食枇杷,則苔色黃;食橄欖,則苔青黑,此為假色之染苔。有地質,與無地質,此虛實之一大關鍵也。

璜按:苔浮舌上,揩之即去,邪淺正復者,多有之。必謂假苔屬虛,豈食枇杷、橄欖染色,亦屬虛證邪,殊有語病。

九曰常變。凡舌苔始終一色,不拘白黃灰黑,即有厚薄滑澀,干潤濃淡之各殊,總屬常苔。凡舌一日數變,或由黃而黑,或乍有乍無,乍赤乍黑者,皆為變苔。故察舌之確切,雖不同脈理之微茫,而其苔之易於變幻,較脈象為尤速。此又為驗舌者,所不可不知者也。

璜按:此臨證有得之言。

十曰苔色。白而薄者,寒邪在表,或氣鬱不舒;白而厚者,中脘素寒,或濕痰不化。黃苔薄而滑者,表猶未罷,熱未傷津;黃苔有質地而濁者,邪已結里;若濁愈甚,則入里愈深,熱邪愈結;黑苔焦枯,為火熾水竭;久病舌起煙煤者,屬胃虛液涸。又如苔色淡白者,多寒有水;及發紋滿布者,多濕;其色黃厚者,多滯;帶灰及干砂刺點者,多熱。色見黃白,間或焦黑者,氣分化燥;舌色絳紅,間或光亮者,血分受熱。

平日多黃苔,其人必胃熱;多紅色,其人必營虛;至於如水黑青色,為虛寒;如咸膩厚者,為瘟疫。此皆一定不易之看法。

璜按:此節語語精實,真不厭百回讀。我國醫學最精最妙之法也。

白話文:

辨苔十法

如果舌苔呈現灰色的暈圈,而且顏色很深,這表示溫病(發燒性疾病)的熱毒已經傳遍到體內的三陰經脈。熱毒每深入一層,舌頭上的灰色暈圈就會增加一層,這是非常危險的徵兆。應該立即使用涼膈散,或是雙解散、黃連解毒湯、大承氣湯等方劑來清熱瀉下。一層暈圈還算輕微,兩層暈圈就比較嚴重,三層暈圈就幾乎沒救了。有時也會出現橫向兩三層暈圈的情況,情況也和上述類似。以前的說法雖然有道理,但熱毒已經深入體內,涼膈散和雙解散這兩個方子都含有發散表邪的藥物,不太適合。黃連解毒湯藥力又太輕微,而大承氣湯只能瀉下,無法清透臟腑的熱邪。

不如用十全苦寒救補湯,再加上四倍劑量的生石膏,立即服用,一直服用到灰色暈圈完全退去為止。即使出現兩三層暈圈,也能夠救活。

八、真假

凡是舌頭有底,舌質堅硬收斂,看起來蒼老,不論舌苔顏色是白、黃、灰、黑,用東西擦拭都擦不掉,刮也刮不乾淨,舌頭底部仍然粗糙黏膩,看不到鮮紅色,這就是真苔,通常表示體內有很多積滯。凡是舌頭沒有底,舌質浮腫肥大嬌嫩,不論舌苔顏色是白、黃、灰、黑,用東西一擦就掉,刮也刮得很乾淨,舌頭底部呈現淡紅色潤澤,看不到污垢黏膩,這就是假苔,表示體內非常虛弱。即使看起來舌苔布滿整個舌頭,但吃完東西後舌苔就脫落,舌質呈現圓潤浮腫肥大的,也屬於假苔。

此外,吃了枇杷,舌苔會變成黃色;吃了橄欖,舌苔會變成青黑色,這些都是食物的顏色染在舌苔上的假象。舌頭有沒有底,是判斷虛實的一個重要關鍵。

(璜按:舌苔浮在舌頭表面,擦拭就掉,通常是邪氣較淺,正氣正在恢復的現象。如果說假苔就一定是虛證,那吃枇杷、橄欖染色,也變成虛證了嗎?這樣的說法是有問題的。)

九、常變

凡是舌苔顏色始終如一,不論是白、黃、灰、黑,即使有厚薄、滑澀、乾燥潤澤、濃淡等差異,都屬於常苔。凡是舌苔一天內變化多次,或者從黃色變成黑色,或者時有時無,或者一下紅色一下黑色,都屬於變苔。所以,觀察舌苔的準確性,雖然不像把脈那樣的精微,但舌苔比脈象更容易變化,變化速度也更快。這是觀察舌苔的人必須了解的。

(璜按:這是臨床經驗所得的結論。)

十、苔色

舌苔白而薄,表示寒邪在體表,或是氣機鬱滯不舒暢;舌苔白而厚,表示中焦(脾胃)本來就寒冷,或是濕痰沒有化開。黃苔薄而滑,表示表邪還沒完全消除,熱邪還沒有傷到津液;黃苔有質地而且混濁,表示邪氣已經進入體內;如果混濁的程度越嚴重,表示邪氣入裡越深,熱邪也越結實;黑苔焦枯,表示火熱過盛,津液已經耗竭;久病的人舌頭呈現煙煤色,表示胃氣虛弱,津液枯竭。另外,舌苔顏色淡白,通常表示體內有寒氣和水濕;舌苔佈滿裂紋,通常表示體內濕氣很重;舌苔顏色黃而厚,通常表示體內有積滯;舌苔帶灰色、乾燥且有砂粒刺點,通常表示體內有熱。舌苔呈現黃色、白色,有時又出現焦黑色,表示是氣分化燥的現象;舌色呈絳紅,有時又呈現光亮,表示血分受到熱邪侵擾。

平時舌苔呈現黃色的人,通常表示胃裡有熱;舌頭顏色呈現紅色的人,通常表示營血虛弱;至於舌苔呈現水黑青色,表示是虛寒的症狀;舌苔呈現鹹膩厚重,表示是溫疫(流行性傳染病)。這些都是觀察舌苔不變的法則。

(璜按:這一段話精闢實在,值得反覆閱讀。這是我國醫學最精華、最奧妙的方法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