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西溫熱串解》~ 卷八 (1)
卷八 (1)
1. 論疫與傷寒似同而異
疫證初起,有似傷寒太陽、陽明證者。然太陽、陽明頭痛不至如破,而疫則頭痛如劈,沉不能舉。傷寒無汗,而疫則下身無汗,上身有汗,惟頭汗更盛。頭為諸陽之首,火性炎上,毒火盤踞於內,五液受其煎熬,熱氣上騰,如籠上熏蒸之露,故頭汗獨多。評:傷寒亦有但頭汗出齊頸而還之症,未可云此概屬疫證也。
此又痛雖同而汗獨異也。有似少陽而嘔者,有似太陰自利者。少陽之嘔,脅必痛;疫證之嘔,脅不痛。因內有伏毒,邪火干胃,毒氣上衝,頻頻而作。太陰自利,腹必滿;疫證自利,腹不滿。大腸為傳送之官,熱注大腸,有下惡垢者,有旁流清水者,有日及數十度者,此又證異而病同也。
白話文:
當瘟疫初期出現時,可能會與傷寒的太陽經和陽明經症狀相似。然而,太陽和陽明的頭痛不會像裂開一樣嚴重,而瘟疫的頭痛則像被劈開一樣,沈重且無法舉起。傷寒通常沒有發汗的情況,但瘟疫則是下身沒有汗,上身有汗,尤其頭部的汗水更多。頭部是諸陽之首,火性炎上,毒火在內部盤踞,五液受到煎熬,熱氣上升,就像籠罩上的蒸氣,因此頭部的汗水特別多。評論:傷寒也可能只有一個頭部出汗,直到頸部,再回復正常的情況,但這不能一概認為就是瘟疫的症狀。
這再次表明瞭疼痛類似但汗的表現不同。有些像是少陽經的嘔吐,有些像是太陰經的自利(腹瀉)。少陽經的嘔吐,脛骨一定會痛;瘟疫的嘔吐,脛骨不會痛。這是因為內部有潛伏的毒素,邪火幹擾胃部,毒素上沖,導致頻繁嘔吐。太陰經的腹瀉,腹部一定會感到脹滿;瘟疫的腹瀉,腹部卻不會感到脹滿。大腸是傳送食物殘渣的器官,熱氣進入大腸,可能會產生排出污垢的現象,或者流出清潔的水,或者一天多次排便,這表明瞭症狀不同但病態相同。
2. 論斑疹
余每論熱疫不是傷寒,傷寒不發斑疹,或曰:熱疫不是傷寒固已。至云:傷寒不發斑疹,古人何以謂傷寒熱未入胃,下之太早,熱乘虛入胃,故發斑。熱已入胃,不即下之,熱不得泄,亦發斑,斯何謂歟?曰:古人以溫熱皆統於傷寒。故《內經》云:熱病者,傷寒之類也。《難經》分別五種之傷寒,《傷寒論》辨別五種之治法。
既云熱入胃,縱非溫熱,亦是寒邪化熱。故可用白虎、三黃、化斑、解毒等湯以涼解也。今人不悟此理,而因以自誤誤人。至論大者為斑,小者為疹。赤者胃熱極,五死一生;紫黑者胃爛,九死一生。余斷生死,則又不在斑之大小紫黑,總以其形之鬆浮緊束為憑耳。
白話文:
我常說熱疫不是傷寒,因為傷寒不會發斑疹,或者說,熱疫不是傷寒這點已經確定了。至於說「傷寒不發斑疹」,古人為什麼說傷寒熱氣還沒進入胃就急著下瀉,結果熱氣趁虛而入胃,所以才發斑?熱氣已經進入胃,又不馬上瀉下去,熱氣無處宣洩,也會發斑,這又是怎麼回事呢?我說,古人將溫熱病都歸類為傷寒。所以《內經》說:「熱病者,傷寒之類也。」《難經》區分了五種傷寒,《傷寒論》則分辨了五種治療方法。
既然說熱氣入胃,就算不是溫熱病,也是寒邪化熱。所以可以用白虎湯、三黃湯、化斑湯、解毒湯等涼解之方。現在的人不懂這個道理,反而因此誤了自己也誤了別人。至於斑疹的大小,大的叫斑,小的叫疹。紅色的代表胃熱極盛,十死無生;紫黑色的代表胃已經潰爛,九死一生。我判斷生死,不單看斑的大小和顏色,而是主要觀察斑疹的鬆緊程度。
如斑一出,松活浮於皮面,紅如朱點紙,黑如墨塗皮,此毒之松活外見者,雖紫黑成片可生;一出雖小如粟,緊束有根,如履透針,如矢貫的,此毒之有根錮結者,縱不可紫黑亦死。苟能細心審量,神明於鬆浮緊束之間,決生死於臨證之頃,始信余言之不謬也。
白話文:
若有斑點出現,稱為「松活」,浮於皮膚表面,顏色或如朱砂點般鮮紅,或如墨汁塗抹般漆黑。這代表毒素已外顯,即使呈現一片紫黑色也能存活。
但若出現的斑點雖小如米粒,卻緊密聚集,有根深入,如同穿透針尖,又如箭矢射穿靶心,這就代表毒素已深根固結,即使沒有出現紫黑色斑點,也會導致死亡。
只要用心細心地觀察,明辨「松活」的浮沉與緊束,就能在臨床上判斷生死,從而應對治療。如此才能相信我所言不虛。
3. 論治疫
仲景之書,原有十六卷,今世只傳十卷,豈疫疹一門亦在遺亡之數歟?以致後世立說紛紛。至河間清熱解毒之論出,有高人之見,異人之識,其旨既微,其意甚遠,後人未廣其說而反以為偏。《馮氏錦囊》亦云:斑疹不可發表。此所謂大中至正之論,惜未暢明其旨,後人何所適從。
又可辨疫甚析,如頭痛,發熱,惡寒,不可認為傷寒表症,強發其汗,徒傷表氣;熱不退,又不可下,徒傷胃氣。斯語已得其奧妙。奈何以疫氣從口鼻而入,不傳於胃而傳於膜原,此論似有語病,至用達原飲、三消、諸承氣猶有附會表裡之意。惟熊恁昭《熱疫志驗》首用敗毒散一百八,去其爪牙,繼用桔梗湯五十二,同為舟揖之劑。
白話文:
仲景的著作原本有十六卷,如今流傳下來的只有十卷。難道論述瘟疫的一卷也遺失了嗎?因此後世對瘟疫的說法紛紛擾擾。直到河間派的清熱解毒理論出現,這纔有高人的見解,獨特的認識。此理論旨意精微,意境深遠,後人沒有廣泛闡述,反而認為它偏頗。《馮氏錦囊》也說:麻疹不可發汗治療。這種說法號稱是至高無上的真理,可惜沒有詳細闡明其要旨,後人無所適從。
又可以辨別瘟疫症狀非常準確,比如頭痛、發熱、惡寒,不能認為是傷寒的表證,強行發汗,只會損傷表氣;熱不退,也不能瀉下,只會損傷胃氣。這些話已經深刻領悟了瘟疫的奧妙。可是說瘟疫之氣從口鼻進入,不傳播到胃,而傳播到胸膈,這種說法似乎有語病。至於使用達原飲、三消、諸承氣,還是有附會表裡的嫌疑。只有熊恁昭《熱疫志驗》一開始使用敗毒散一百八劑,去除病邪的爪牙,接著使用桔梗湯五十二劑,這纔是治療瘟疫的舟楫。
治胸膈手六經邪熱,以手足少陽俱下膈絡胸中。三焦之氣為火,同相火遊行一身之表。膈與六經,乃至高之分,此藥浮載亦至高之劑,施於無形之中,隨高下而退胸膈及六經之熱,確係妙方。汪按:敗毒散似未盡妥,究宜慎用。余今採用其法,減去硝黃,以熱疫乃無形之毒,難以當其猛烈。
重用石膏,直入肺胃,先搗其窩巢之害。而十二經之患,自易平矣。無不屢試屢驗,明者察之。
璜按:誤汗非長熱不退,即神昏譫妄。誤下多有熱內陷而變痢,甚者痢下血水、熱熾、妄言,以致遷延難愈,終成敗症。慎之慎之!
白話文:
治療胸膈和六經的邪熱,可以用手足少陽經的藥物一起向下通達膈膜,連結胸中。三焦之氣屬火,與邪火一同在全身表面游走。膈膜與六經是身體最上方的部位,這藥物性浮而輕,也是上達最頂端的藥劑,施於無形之中,隨著高低部位而退散胸膈和六經的熱邪,確實是妙方。汪氏認為,敗毒散可能不夠妥當,應該謹慎使用。我現在採用其方法,減去硝黃,因為熱疫是一種無形的毒邪,難以抵禦其猛烈。
重用石膏,直接進入肺胃,先清除其窩巢的危害。而十二經的病症,自然容易平復。屢試屢驗,明智者自會明白。
璜氏認為,誤用發汗藥,不僅熱邪不退,還會導致神志昏迷、譫語妄言。誤用瀉藥,則容易導致熱邪內陷而變成痢疾,嚴重者甚至會痢下血水、熱熾、妄言,久治不愈,最終變成敗症。務必謹慎!
4. 論治疹
疹出於胃,古人言熱未入胃而下之,熱乘虛入胃故發斑。熱已入胃,不即下之,熱不得泄亦發斑。此指寒邪化熱,誤下失下而言。若疫疹未經表下有熱,不一日而即發者,故余謂:熱疫有斑疹,傷寒無斑疹也。熱疫之斑疹,發之愈遲,其毒愈重;一病即發,以其胃本不虛,偶染疫邪,不能入胃,猶之牆垣高大,門戶緊密,雖有小人,無從而入。此又可所謂達於膜原者也,有遲至四五日而仍不透者,非胃虛受毒已深,即發表攻裡過當。
胃為十二經之海,上下十二經,都朝宗於胃,胃能敷布十二經,榮養百骸,毫髮之間,靡所不貫,毒既入胃,勢必敷布於十二經,戕害百骸,使不有以殺其炎炎之勢,則百骸受其煎熬,不危何待?疫既曰毒,其為火也明矣。火之為病,其害甚大,土遇之而焦,金遇之而熔,木遇之而焚,水不能勝則涸。
白話文:
發疹子的原因在於胃部,古人說因為體內的熱氣還沒有進入胃部,可是用瀉藥把它驅趕了,這時熱氣便乘著胃部虛弱的機會進入胃中,因此發出紅疹。熱氣已經進入胃部,但沒有使用瀉藥把熱氣排出,熱氣無法宣洩,也會發出紅疹。這都是指寒邪轉化為熱邪,錯誤使用瀉藥之故。如果發疹子之前沒有外部病邪的症狀,疹子卻突然出現,所以我認為:熱疫會導致斑疹,傷寒不會導致斑疹。熱疫發出的斑疹,出現得越晚,毒性越嚴重;如果一發病就出現,是因為胃部本身並不虛弱,偶爾感染了疫邪,疫邪無法進入胃中,就像牆壁高大、門戶緊密,小偷就算想進來也沒辦法一樣。這也可以說是熱邪到達了皮膚的緣故。還有的斑疹會遲到四、五天才出現,這不是因為胃虛中了很深的毒,就是因為治療時發汗攻下的方法過於猛烈。
胃是十二經脈的匯聚之處,上下十二經脈都要匯集到胃部,胃部能布達十二經脈,滋養全身,沒有任何地方不到的。毒邪一旦進入胃部,必然會布達到十二經脈,損害全身,如果不設法去除熱邪,全身就會被熱邪煎熬,不危急怎麼可能?疫既然稱為「毒」,它的病性是熱火這是很明顯的。熱火的病害非常嚴重,土遇到熱火會烤焦,金遇到熱火會熔化,木遇到熱火會燒毀,水不能剋制熱火則會乾涸。
故《易》曰:燥萬物者,莫熯乎火。古人所謂:「元氣之賊也」。以是知火者疹之根,疹者火之苗也。如欲其苗之外透,非滋潤其根,何能暢茂?一經表散,燔灼火焰,如火得風,其焰不愈熾乎?焰愈熾,苗愈遏矣。評:溫熱得升散而熱愈熾,即同此義。疹之因表而死者,比比然也。
其有表而不死者,乃麻疹、風疹之類。有謂:疹可治而斑難治者,殆指疫疹為斑耳,夫疫疹亦何難治哉?但人不知用此法也。
白話文:
所以《易經》說:乾燥萬物,沒有比火更厲害的。古人說:「火是元氣的賊。」由此可知,火是疹子的根,疹子是火的苗。如果想要疹子外透,不滋潤它的根,怎麼能讓它暢通茂盛呢?一旦表散,焚燒火焰,就像火遇到風,火焰不更加熾烈嗎?火焰越熾烈,疹子越被遏制。評:溫熱得升散而熱愈熾,道理相同。疹子因為表散而死亡的,比比皆是。
那些表散而沒有死亡的,就是麻疹、風疹之類。有人說:疹子可以治而斑點難治,大概是指疫疹為斑點吧,但疫疹又怎麼難治呢?只是人們不知道用這個方法罷了。
5. 論疫疹之脈不能表下
疫疹之脈,未有不數者。有浮大而數者,有沉細而數者,有不浮不沉而數者,有按之若隱若見者。此《靈樞》所謂:陽毒伏匿之象也。評:脈通於心,主血,熱傷血,致阻脈道,故或伏匿或沉細耳。診其脈,即知其病之吉凶:浮大而數者,其毒發揚,一經涼散,病自霍然;沉細而數者,其毒已深,大劑清熱,猶可撲滅;至於若隱若見,或全伏者,其毒重矣,其證險矣。此脈得於初起者,間有;得於七八日者,頗多。
何也?醫者初認為寒,重用發表,先傷其陽。表而不散,繼之以下,又傷其陰。殊不知傷寒五六日不解。法在當下,猶必審其脈之有力者宜乏。評:治熱病者,有時宜舍脈從症,此類是也。疫熱乃無形之毒,病形雖似大熱,而脈象細數無力,所謂「壯火食氣也」。若以無形之火熱,而當硝、黃之猛烈,熱毒焉有不乘虛而深入耶?怯弱之人,不為陽脫,即為陰脫。
白話文:
疫病的脈象,沒有不數的。有浮大而數的,有沉細而數的,有不浮不沉而數的,有按壓時若隱若現的。這是《靈樞》所說的陽毒潛伏的徵兆。
評語:脈絡通於心臟,主司血,熱毒損傷血液,導致脈道不通,所以有的脈象會潛伏或沉細。診斷脈象,即可知道疾病的吉凶:浮大而數的,毒氣發散,只要用涼藥疏散,就能不藥而癒;沉細而數的,毒氣已經深入,用大劑量清熱藥,還能撲滅;至於若隱若現,或完全潛伏的,毒氣很重,病勢也很危險。這些脈象在疾病初期偶爾會出現,在發病後七八天的時候,比較常見。
為什麼呢?醫者最初誤以為是寒證,大量服用發散藥,首先損傷了陽氣。表證散不出去,接著用攻下的藥物,又損傷了陰氣。殊不知傷寒五六天不退。此時應審慎辨證,有力的脈象適合用發散藥,虛弱的脈象不適合。
評語:治療熱病,有時應該捨棄脈象,從症狀著手,像這種情況就是如此。疫熱是無形的毒氣,病象雖然像大熱的樣子,但是脈象卻細數無力,這叫做「壯火食氣」。如果用硝石、黃連之類的猛藥來治療無形的火熱,難道熱毒不會趁虛而入嗎?體弱的人,不是陽氣耗盡,就是陰氣耗盡。
氣血稍能駕馭者,亦必脈轉沉伏,變證蜂起,或四肢逆冷,或神昏譫語,或鬱冒直視,或遺溺旁流,甚至舌卷囊縮,循衣摸床,種種惡候,頗類傷寒。醫者不悟,引邪入內,陽極似陰,而曰變成陰證。妄投參、桂,死如服毒。遍身青紫,口鼻流血,如未服熱藥者,即用大劑清瘟敗毒散(一百九)重加石膏,或可挽回,余因歷救多人,故表而出之。
璜按:誤下熱邪內陷,於種種惡候之外,尚有下利血水者,多成危症。此節所云變證蜂起者,與病久熱深諸危象,大略相同。不因誤下,固有是證。而因誤下變成是證者,益屬危機。病至此,內腎、腦髓,均被牽累而及,用大清大解,仍宜兼理神經商之。
白話文:
當氣血稍微可以控制時,脈象也會變得沉伏,各種症狀快速出現,例如四肢冰冷、神志昏迷胡言亂語、鬱悶發熱直視前方、大小便失禁、甚至舌頭捲縮、沿著衣服摸床等等,這些惡化的徵兆很像傷寒病。醫生如果沒有理解病情,誤把邪氣引到體內,就會造成陽氣極盛卻像陰氣過盛一樣,被誤認為是變成陰證。如果胡亂使用人參、桂枝,就會如同服毒一般致命。全身出現青紫色、口鼻流血,如果之前沒有服用溫熱藥物,就要使用大量的清瘟敗毒散,再加入石膏,或許可以挽回生命。我曾經救治過許多類似病人,所以寫下這些經驗供大家參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