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西溫熱串解》~ 卷五 (5)
卷五 (5)
1. 痢
痢疾一證,古稱滯下。蓋里有滯濁而後下也。但滯在氣,滯在血,冷傷、熱傷而滯,非一。今人以滯為食,但以消食並令禁忌飲食而已。夫瘧痢皆起夏秋,都因濕邪鬱蒸,以致脾胃水穀不運,濕熱灼氣血為黏膩,先痛後痢,痢後不爽,若偶食瓜果水寒即病,未必即變為熱,先宜辛溫疏利之劑。
若膿血幾十行,疼痛後重,初用宣通驅熱,加芩、連、大黃,必加甘草以緩之,非如傷寒糞堅,須用芒硝咸以耎堅,直走,破泄至陰,此不過苦能勝濕,寒以逐熱,足可卻病。古云行血則便膿愈,導氣則後重除。行血涼血如丹皮、桃仁、延胡、黑楂、歸尾、紅花之屬;導氣如木香、檳榔、青皮、枳樸、橘皮之屬。世俗通套不過如此。
蓋瘧傷於經,猶可延挨,痢關乎臟,誤治必危。診之大法,先明體質強弱,肌色蒼嫩,更詢起居致病因由。初病體堅質實,前法可遵,久病氣餒神衰,雖有腹痛後重,亦宜詳審,不可概以攻積清奪施治。
噤口不納,水穀下痢,都因熱升濁攻,必用大苦如芩、連、石蓮清熱,人參輔胃益氣,熱氣一開,即能進食,藥宜頻頻進二三日。
小兒熱病最多者,以體屬純陽,六氣著人,氣血皆化為熱也。飲食不化,蘊蒸於裡,亦從熱化矣。然有解表已復熱,攻裡已復熱,利小便愈後復熱,養陰滋清,熱亦不除者,張季明謂元氣無所歸著,陽浮則倏熱矣。六神湯主之。
錫璜案:痢疾,《內經》謂之腸癖。蓋腸病,非臟病也。此證若由瘧疾流行時併發,則均系外感時痢,須從外感法治之方效,此余所閱歷而得者。余嘗治數人患瘧,服西醫金雞納霜,瘧退而痢作,用治痢法不效,後用小柴胡湯,一二劑遂愈。考東醫以痢疾為傳染性大腸疾患,蓋確切之論也。
痢疾有與瘧並作者,有與應時輕重熱症,及復發之熱症而作者,輕者無熱或微熱,重者熱甚身衰,而面形悽苦,倘瀉血太多,或大腸穿破,則至於死,倘症在盛行,更值醫不應手,則死者尤多。至氣虛下陷,糞色已腐,瀉血慘淡無色,或小便停閉,均屬難治。
白話文:
關於痢疾這疾病,古人稱之為「滯下」,意思是指體內有濁物滯留,因而導致排泄問題。然而,這「滯」可能出現在氣分,也可能出現在血分,可能是因為寒冷或熱度傷害造成的滯留,原因複雜,並非單一。現在的人常認為「滯」是因為食物消化不良,只會使用助消化的藥物,並限制飲食。然而,瘧疾和痢疾通常在夏季或秋季發生,主要是因為濕邪鬱蒸,導致脾胃功能失調,無法正常消化食物,濕熱影響氣血運行,使其變得黏稠,先是腹部疼痛,接著纔出現痢疾,且痢疾後感到不舒適。如果偶爾食用了生冷瓜果,就可能引發病情,但不一定會馬上轉為熱性,應該先使用辛溫疏利的藥物。
如果出現大量膿血,伴隨劇烈的疼痛,可以先使用宣通驅熱的藥物,加入黃芩、黃連、大黃,但必須加入甘草來緩和藥性,與治療感冒的藥物不同,不需要使用芒硝來軟化堅硬的糞便,因為芒硝性質過於猛烈,直接破壞陰部。這裡的藥物主要用來對抗濕氣和熱度,已經足以抑制病情。古語說,活血就能止住膿血,調整氣機就能減輕疼痛。活血涼血的藥物如牡丹皮、桃仁、延胡、山楂、當歸尾、紅花等;調整氣機的藥物如木香、檳榔、青皮、枳殼、橘皮等。一般人的治療方式大概就是這些。
瘧疾影響的是經絡,還可以慢慢調理,但痢疾影響的是臟腑,如果治療錯誤,可能會有生命危險。在診斷時,首先需要判斷患者體質的強弱,皮膚的蒼老程度,並詢問患者的生活習慣和病因。對於剛發病,身體堅韌的患者,可以遵循上述的治療方法,但對於長期患病,氣餒神衰的患者,即使有腹痛和便意,也需要仔細評估,不能一概而論地使用攻積清奪的治療方式。
如果患者拒絕進食,不管是水還是食物,都會引起痢疾,這是因為體內熱氣上升,混濁物攻擊腸胃。這種情況下,必須使用極苦的藥物如黃芩、黃連、石蓮子來清熱,並使用人參來增強胃氣和氣力。一旦熱氣被清除,患者就能恢復進食,需要頻繁地服用藥物兩到三天。
兒童熱性疾病最多,因為他們的身體屬於純陽,容易受到外界的六氣影響,導致氣血都轉化為熱。飲食消化不良,體內也會產生熱氣。有些兒童即使已經解表,但熱度仍舊不退,或者已經清理了腸胃,熱度仍然存在,或者利尿後熱度又再度升高,或者滋陰清熱的方法無法消除熱度,張季明認為這是因為元氣沒有歸宿,陽氣飄浮,突然產生熱度。六神湯是適用於這種情況的。
錫璜在案例中指出:痢疾,在《內經》中被稱為腸癖。這是腸道疾病,而非臟腑疾病。如果這種疾病是在瘧疾流行期間同時發生,那麼都是由外感引起的痢疾,必須按照外感疾病的治療方法來治療纔能有效,這是他的經驗。他曾經治療過幾個患有瘧疾的患者,服用西藥奎寧後,瘧疾消失但痢疾開始,使用痢疾的治療方法無效,後來使用小柴胡湯,服用一兩劑後病情好轉。根據東醫的觀點,痢疾是由大腸傳染性病菌引起的,這是正確的理論。
痢疾可能與瘧疾同時發生,也可能在熱病期間或熱病復發時出現。輕微的病例可能沒有熱度或只有輕微的熱度,嚴重的病例則可能熱度高且身體虛弱,臉色蒼白,神情痛苦。如果血量流失過多,或者大腸破裂,就會導致死亡。如果病情正在發展,而醫生又無法妥善處理,死亡率會更高。對於氣虛下陷的患者,糞便顏色已經變暗,血色慘淡,或者小便停止,都是難以治療的情況。
2. 秋燥
秋深初涼,稚年發熱咳嗽,證似春月春溫證,但溫乃漸熱之稱,涼即漸冷之意。春月為病,猶是冬令固密之餘,秋令感傷,恰值夏月發泄之後,其體質之虛實不同,但溫自上受,燥自上傷,理亦相等,均是肺氣受病。世人誤認暴感風寒,混投三陽發散,津液燥甚,喘急告危。
若果寒涼外束,身熱痰嗽,只宜蔥豉湯或蘇梗、前胡、杏仁、枳、橘之屬,僅一二劑亦可,更有粗工亦知熱病,與瀉白散加芩、連之屬。不知愈苦助燥,必增他變,當以辛涼甘潤之方,氣燥自平而愈,慎勿苦燥劫爍胃汁。秋燥一證,氣分先受,治肺為急,若延綿數十日之久,病必入血分,又非輕浮肺藥可治,須審體質證端,古謂治病當活潑潑地,如珠走盤耳。
璜按:燥乃感陽明燥金之化也,此證必有咳嗽,聲甚重濁,甚則咯血,在西醫謂之流行性肺病,或名曰疫咳,從一歲至七歲之間為多,大人亦有患之。但大人染燥病,分內因、外因二種。
因乎外者天氣肅而燥勝,或風熱致傷氣分,則津液不騰,宜甘潤以滋肺胃,佐以氣味辛通;因乎血者精血奪而燥生,或服餌偏助陽火,則化源日涸,宜柔膩以養腎肝,尤資血肉填補。葉氏以「上燥治氣,下燥治血」二語括之,尤為諦當。在小兒則多由外因而起。葉氏主用疏解以清氣分,日久則須兼潤血,語語精實。
此證與春溫治法大略相似,第春溫宜辛涼平劑,秋燥宜甘涼少佐辛通,為有異耳。璜治春溫、秋燥概主中法,從未曾參以西法,以其取效輕捷也。
白話文:
進入深秋,天氣開始轉涼,小孩出現發燒咳嗽的症狀,這看似春季的春溫症狀,然而春溫是指逐漸升高的溫度,涼意則表示溫度正在下降。春天生病,身體可能還保留著冬季的堅固防禦,而秋天生病,則剛好是在夏季身體大量排汗後,身體虛弱時受到侵害。無論如何,溫熱和乾燥都是從上方影響肺部,道理是相同的,都影響到肺部的氣息。很多人誤以為這是突然感染了風寒,隨便使用三陽發散的藥物,導致體內的水分嚴重乾燥,呼吸困難,情況危急。
如果真的是外部寒涼束縛,身體發熱且有痰嗽,應該使用蔥豉湯,或者蘇梗、前胡、杏仁、枳實、橘紅這些藥材,一般一兩劑即可。有些醫生知道這是熱病,會開瀉白散加上黃芩、黃連等藥物。但他們不知道過於苦澀的藥物會增加乾燥,可能引發其他問題,應該使用辛涼甘潤的藥方,才能讓乾燥的情況平復並痊癒,千萬不要使用過於苦澀乾燥的藥物,以免損耗胃中的液體。
秋燥這個病症,最先影響的是人體的氣分,治療肺部是最緊迫的。但如果持續數十天,病情很可能會進入血分,這時候就不是輕微的肺藥可以解決的,必須根據患者體質和病情來調整治療方式。古人說,治病應該像珠子在盤中滾動一樣靈活。
進一步來說,秋燥是由陽明經的燥金之氣所引起,這種病一定會伴有咳嗽,聲音重且渾濁,嚴重的甚至會咳血,西醫通常會稱之為流行性肺炎,或者叫它為疫咳,通常在一到七歲的小孩身上較常見,但成人也會患病。但成人感染秋燥,可以分為內因和外因兩種。
外因主要是由於秋天天氣肅殺且乾燥,或者風熱導致氣分受傷,這樣會使津液無法正常蒸騰,應使用甘甜濕潤的藥物滋養肺胃,同時輔以辛香通氣的藥物;如果是因為血液問題導致的秋燥,可能是服用藥物過度助長陽火,導致體內的精血日益枯竭,這種情況下,應該使用滋養腎肝的藥物,特別是富含營養的肉類食物。葉氏總結的「上燥治氣,下燥治血」兩句話非常恰當。對於小孩而言,秋燥多是由外因而起。葉氏認為,首先應該使用疏解的方式清理氣分,如果病情持續,則需要輔以滋潤血液的藥物,這是非常精確的治療方式。
秋燥的治療方式與春溫大致相似,但春溫適用辛涼平和的藥物,秋燥則應使用甘涼的藥物,再輔以一些辛香通氣的藥物,這是兩者的主要區別。我治療春溫和秋燥時,通常都會遵循中醫的理論,從未加入西醫的方法,因為這樣的效果更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