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瑞甫

《中西溫熱串解》~ 卷五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五 (1)

1. 葉香岩《幼科三時伏氣外感篇》註解

(驚風新說考正附)

春溫一病,由冬令收藏未固,昔人以冬寒內伏,藏於少陽,以春木內應肝膽也。寒邪深伏,已經化熱,昔賢以黃芩湯為主方,苦寒直清裡熱,熱伏於陰,苦味堅陰,乃正治也。知溫邪忌散,不與外感門同法。若因外感先受,引動在裡伏邪,必先辛涼以解新邪,繼進苦寒以清裡熱。況熱乃無形之氣,時醫多用消滯,攻治有形,胃汗先涸,陰液劫盡者多矣。

周澄之曰:伏邪因新邪引動而發者最多。或因風熱,或因風寒,或因飲食,或因勞倦,但新舊兩邪,各有輕重不同。如新邪輕,一二日後已自無跡,自可一意清理伏邪;如新邪重,斷宜急祛。兩邪相併,便難措手,常見外寒激動伏熱,遷延日久,熱邪充滿膻中,淫溢腠理,而寒邪迸入經絡脂膜,雖遍身大熱,日日出汗,寒自不動。治宜扶助正氣,兼用行血通絡之品,乃能發疹而愈,此法世無知者。

白話文:

驚風新說考正

春季發生的溫病,是由於冬季收藏的功能尚未穩固,前人認為冬天的寒冷潛藏在體內,收藏在少陽經,到了春季的木氣旺盛時,會與肝膽相應。這時寒邪潛藏得很深,已經化成熱邪。前輩的名醫以黃芩湯為主方,用苦寒的藥性直接清裡熱。熱邪潛伏在陰分,苦味可以堅固陰分,是正確的治療方法。要知道溫邪忌諱發散,不能與外感之症同法治療。

如果因為先受到外感,引動了體內的潛伏之邪,必定要先用辛涼的藥物來解除新的外邪,再用苦寒的藥物來清除裡熱。而且熱邪是無形的氣,現代的醫生大多使用消滯的藥物,去攻治有形的邪氣,這樣會先損耗胃中的津液,很多人都因此津液耗盡。

周澄之說:潛伏的邪氣,因為新的邪氣而引發出來的例子最多。可能是因為風熱,也可能是因為風寒,或是因為飲食,或是因為勞累,但新的和舊的兩股邪氣,各有輕重之分。如果新的邪氣較輕,一兩天後就會自動消失,這時可以專心調理潛伏的舊邪;如果新的邪氣較重,一定要趕緊祛除。兩股邪氣相併,就難以應付,常見到外寒激發體內的熱邪,拖延日久,熱邪充滿胸中,溢出體表,而寒邪侵入經絡和脂膜,雖然全身發熱,每天出汗,寒邪卻仍然不動。治療時應該扶助正氣,同時使用行血通絡的藥物,才能發出疹子而痊癒,這個方法世人都不瞭解。

璜按:熱病將發,邪氣鬱蒸於皮膚,無不惡寒者,熱已開泄則寒去而熱獨留,然必隨氣候之雜病而發。故曰:「新邪引動伏邪。」東醫以此病為潛伏,只十四日期者,似未諦當。

章虛谷曰:或云人身受邪,無不即病,未有久伏而發者,其說似甚有理。淺陋者莫不遵信為然,不知其悖經義,又從而和之。夫人身內臟腑,外營衛,於中十二經、十五絡、六百五十七穴,細微幽奧,曲折難明。今以一郡一邑之地匪類伏匿,猶且不能覺察,況人身經穴之淵邃隱微,而邪氣如煙之漸熏,水之漸積。

故如《內經》諸痛諸積,皆由初感外邪,伏而不覺以致漸侵入內,所成者也,安可必謂其隨感即病?而伏邪者乎,又如人之痘毒,其未發時,全然不覺,何以又能伏耶?由是言之,則《素問》所言「冬傷寒春病溫」非讕語矣!

白話文:

璜說:熱病將要發作時,邪氣鬱積在皮膚,沒有不感到惡寒的。熱氣發散後,惡寒消失而熱氣獨存,但仍會隨著氣候的變遷而引發疾病。所以說:「新的邪氣會引發潛伏的邪氣。」東醫將這種疾病視為潛伏,只出現在十四天內,似乎有些不符合實際。

章虛谷說:有人說人體受到邪氣,必定會立即發病,不會有長期潛伏然後發病的情況,這個說法看似很有道理。淺薄的人們大多信以為真,卻不知它違背了經義,還有人附和它。人體有內臟腑,有外衛和營,還有十二經脈、十五絡脈、六百五十七個穴位,它的構造非常精細奧妙,曲折難明。現在拿一個郡或一個縣的範圍來說,匪類就算藏匿其中,也難以察覺,更何況人體經絡穴位的深邃幽微,邪氣像煙氣一樣逐漸薰染,像水一樣逐漸積聚。

所以《內經》中所說的各種疼痛和各種積聚,都是因為最初受到外邪入侵,潛伏而不自知,以致於逐漸侵入內部而形成的,怎麼能確定它隨感即病?而潛伏的邪氣呢?又比如人的痘毒,在未發作的時候完全沒有感覺,怎麼會說它能潛伏?基於此,那麼《素問》中所說的「冬傷寒春病溫」就不是虛言了!

風溫者,春日受風,其氣已溫。《經》謂春病在頭,治在上焦,肺位最高,邪必先傷。此手太陰氣分先病,失治則入手厥陰心包絡,血分亦傷。蓋足經順傳,如太陽傳陽明,人皆知之;肺病失治,逆傳心包絡,人多不知者。

俗醫見身熱咳喘,不知肺病在上之旨,妄投荊、防、柴、葛,加入枳、樸、杏、蘇、卜子、楂、麥、廣皮之屬,輒云:解肌消食,有見痰喘,便用大黃、礞石滾痰丸,大便數行,上熱愈結。幼稚谷少胃薄,表裡苦辛化燥,胃汁已傷,復用大黃大苦沉降丸藥,致脾胃陽和傷極,陡變驚癇,莫救者多矣。

白話文:

春季受風,體溫升高,容易導致風溫病。古書記載春天的病症多在頭部,應從上焦治療,因為肺臟位置最高,邪氣最先侵犯肺部。風溫病初期,手太陰經氣分先受損,若不及时治疗,就会蔓延到手厥阴心包络,血分也会受损。足经循序传导,比如太阳经传导到阳明经,大家都知道,但肺病失治后逆传到心包络,很多人却不知道。

一些经验不足的医生只看到病人发热咳嗽喘息,不知道肺病在上焦的道理,便乱用荆芥、防风、柴胡、葛根等药物,再加入枳实、厚朴、杏仁、苏叶、半夏、山楂、麦冬、广皮等,说是解肌消食,看见有痰喘,就用大黄、礞石滚痰丸,导致病人拉肚子,上热更加严重,反而更加结实。儿童脾胃虚弱,本来就容易伤津液,再用大黄这种苦寒沉降的药物,会损伤脾胃阳气,最终导致惊痫,很多病人因此无法救治。

自注:風溫肺病,治在上焦。夫春溫忌汗,初病投劑,宜用辛涼,若雜入消導發散,不但與肺病無涉,劫盡胃汁。肺乏津液上供頭目,清竅徒為熱氣熏蒸,鼻乾如煤,目暝,或上竄無淚,或熱深肢厥,狂躁溺澀,胸高氣促,皆是肺氣不宣化之徵。斯時若以肺藥稍加一味清降,使藥力不致直趨腸中,而上痹可開,諸竅自爽。

無如市醫僉云結胸,皆由連、蔞、柴、枳,苦寒直降,致閉塞愈甚,告斃者多。又此證初因發熱喘嗽,首用辛涼清肅上焦,如薄荷、連翹、牛蒡、象貝、桑葉、沙參、梔皮、姜皮、花粉;若色蒼熱盛煩渴,用石膏、竹葉,辛寒清散,痧疹亦當宗此。若日數漸多,邪不得降,芩、連、涼膈亦可用。

白話文:

自行註解:風寒肺病,病症集中在上半身。春季溫熱時節忌諱出汗,早期給藥應使用辛涼性的藥物,如果再加入消食導滯、宣通發散的藥物,不但與肺病無關,還會劫奪胃中津液。肺部缺水滋潤,無法提供給頭部,清竅就會受到熱氣燻蒸,鼻子乾燥如墨,眼睛模糊,或上竄而無淚,或熱氣太深導致四肢冰冷,狂躁煩躁小便不利,胸悶氣促,這些都是肺氣不通暢的徵兆。這時如果在肺藥中稍微加入一味清降的藥物,可以防止藥力直達腸胃,這樣上身的閉阻可以解除,各個竅穴也會自然通暢。

但是,市面上一些醫生都說結胸是由連翹、蔞蒿、柴胡、枳殼等苦寒直降的藥物導致閉塞加重,因而造成很多患者死亡。而且,這種病症起初是由於發熱喘咳,首先應使用辛涼性的藥物清肅上半身,如薄荷、連翹、牛蒡、象貝、桑葉、沙參、梔皮、姜皮、花粉。如果顏色蒼白、熱盛、煩渴,可以使用石膏、竹葉,辛寒清散,痧疹也應以此為原則。如果發病時間漸長,邪氣不能消退,也可以使用黃芩、連翹、涼膈等藥物。

至熱邪逆傳膻中,神昏目瞑,鼻竅無涕洟,諸竅欲閉,其勢危急,必用至寶丹或牛黃清心丸。病減後餘熱,只甘寒清養胃陰足矣。

璜按:風溫誤用辛溫,必傷血分;誤用下法,必成結胸。王氏醫案諸法俱在,非熟讀不悟也。此證胸高氣促,鼻乾如煤,西洋醫用開水蒸水煙於空中,以潤肺竅,用胡麻、麥面或飯粒布包煮熱熨胸膈,以運降其痰,每每取效。

周澄之曰:首用清涼,清肅上焦,須是認定風溫。肺氣不勝其散,以致喘嗽,若稍涉風寒,咳聲緊悶,便不可用,誤用即閉邪成癆怯。

白話文:

熱邪逆行到膻中,導致神志昏迷、眼閉目不睜,鼻孔沒有鼻涕,所有竅孔都快要閉塞,情况十分危急,必須使用至寶丹或牛黃清心丸。病症減輕後,只要用甘寒藥物滋養胃陰就夠了。

需要注意的是,風溫病誤用辛溫藥物,會傷及血分;誤用下法,則會導致結胸。王氏醫案中所有治疗方法都已记载,必須仔细阅读才能理解。這種病症會出現胸部高聳氣喘、鼻腔乾燥如煤炭的症狀,西醫會用開水蒸水煙於空中,以潤澤肺竅,也會用胡麻、麥面或飯粒包在布中煮熱熨貼胸膈,以運化痰液,效果往往不錯。

周澄之说,一開始應當使用清涼藥物,清肅上焦,必須確定是風溫病。如果肺氣不足以散熱,導致咳嗽喘息,若稍微帶有風寒,咳嗽聲音緊悶,就不可以使用清涼藥物,误用会导致邪气闭塞,形成痨病。

春日暴暖忽冷,先受溫邪,繼為冷束,咳嗽痰喘最多。辛解涼溫,只用一劑,大忌絕谷。若甚者,宜晝夜豎抱勿倒三四日。夫輕為咳,重為喘,喘急則鼻掀胸挺。

自注:春溫皆冬季伏邪,詳於大方諸書,幼科亦有伏邪,始從大方,然暴感為多。如頭痛惡寒,發熱喘促,鼻塞聲重,脈浮,無汗,原可表散。春令溫舒,辛溫宜少,用陽經表藥,最忌混亂。至若身熱咳喘,有痰之證,只宜肺藥清解,瀉白散加前胡、牛蒡、薄荷之屬,消食藥只宜一二味。若二便俱通者,消食少用,須辨表裡上下,何者為急施治。

白話文:

春天時天氣變化無常,忽冷忽熱,容易先受溫邪入侵,接著又受寒氣束縛,導致咳嗽痰喘的病人最多。可以用辛溫解表的方法治療,只要一劑藥就能見效,但絕對不能禁食。如果病情嚴重,應該晝夜豎抱病人,不要讓他們躺下,持續三四天。咳嗽是輕症,喘是重症,喘得厲害時鼻子會向上掀起,胸口會鼓起來。

又春季溫暖,風溫極多,溫變熱最速。若發散風寒消食,劫傷津液,變證尤速。

王士雄曰:沈堯封云,溫亦火之氣也,蓋火之微者曰溫,火之甚者曰熱,三時皆有。惟暑為天上之氣,獨甚於夏令耳。

璜按:神昏目瞑,急救用紫雪丹、牛黃清心丸,效驗良多。徐靈胎所謂「金石通靈之品」也。初起咳嗽喘急,通用:薄荷,連翹、象貝、牛蒡、花粉、桔梗、沙參、木通、枳殼、橘紅;表熱不清,用黃芩,連翹、桑皮、花粉、地骨皮、川貝、知母、山梔。備用方:黃芩湯、蔥豉湯、涼膈散、清心涼膈散、葦莖湯、瀉白散、葶藶大棗湯、白虎湯、至寶丹、牛黃清心丸、竹葉石膏湯、俞氏清燥救肺湯。

白話文:

春季溫暖,風邪溫熱較多,溫邪轉化成熱邪的速度最快。如果過度發散風寒和消食,會劫傷津液,病情變化會更快。

王士雄說:沈堯封認為,溫也是火氣,火勢微弱的稱為溫,火勢強盛的稱為熱,三季都有。只有暑氣是天上的氣,在夏季最盛。

黃氏按語:神志昏迷,眼睛緊閉,緊急救治可用紫雪丹、牛黃清心丸,療效很好。徐靈胎稱之為「金石通靈之品」。剛開始出現咳嗽和喘急,一般用薄荷、連翹、象貝、牛蒡、花粉、桔梗、沙參、木通、枳殼、橘紅;表熱未清,可用黃芩、連翹、桑皮、花粉、地骨皮、川貝、知母、山梔。備用方:黃芩湯、蔥豉湯、涼膈散、清心涼膈散、葦莖湯、瀉白散、葶藶大棗湯、白虎湯、至寶丹、牛黃清心丸、竹葉石膏湯、俞氏清燥救肺湯。

裡熱不清,朝上涼,晚暮熱,即當清解血分,久則滋清養陰。若熱陷神昏,痰升喘促,急用牛黃丸、至寶丹之屬。風溫乃肺先受邪,遂逆傳心包,治在上焦,不與清胃攻下同法。幼科不知,初投發散、消食不應,改用柴、芩、瓜蔞、枳實、黃連,再下奪不應,多致危殆,皆因不明手經之故耳。若寒痰阻閉,亦有喘急氣高,不可與前法。用三白吐之,或妙香丸。

夏由熱病,然夏至以前,時令未為大熱,《經》以先夏至病溫,後夏至病暑。溫邪前已申明,暑熱一證,醫者易眩。夏暑發自陽明,古人以白虎湯為主方。後賢劉河間創議回出諸家,謂溫熱時邪,當分三焦,投藥以苦辛寒為主。若拘六經分證,仍是傷寒治法,致誤多矣。蓋傷寒外受之寒,必先從汗解,辛溫散邪是已。

白話文:

體內熱氣未消,早上覺得涼,晚上卻發熱,就要清熱解毒,長期這樣下去就要滋養陰氣。如果熱邪深入,神志昏迷,痰液上涌呼吸急促,就要緊急使用牛黃丸、至寶丹等藥物。風溫病症是肺部先受到邪氣侵襲,然後逆行傳到心包,治療要針對上焦,不能用清胃攻下的方法。兒童科醫生經驗不足,一開始就用發散、消食的藥物,效果不佳,就改用柴胡、黃芩、瓜蔞、枳實、黃連等藥物,但如果再次用下瀉的方法,效果還是不好,就容易導致病情危急,都是因為不了解手經理論的緣故。如果寒痰阻滯導致呼吸急促,也不能用前面的方法,要用三白散吐出痰液,或者使用妙香丸。

夏天容易得熱病,但夏至之前,天氣還沒有十分炎熱,《黃帝內經》說夏至之前得病是溫病,夏至之後得病是暑病。溫邪病症之前已經講解過,暑熱是一種症狀,容易讓醫生誤判。夏暑是從陽明經發出來的,古人用白虎湯作為主方。後人劉河間總結眾多醫家的經驗,認為溫熱時邪應該分三焦,用藥應該以苦、辛、寒為主。如果拘泥於六經分證,仍然用傷寒的治療方法,就會造成很多誤診。因為傷寒是由外感寒邪引起的,必須先用汗法解表,用辛溫藥物散寒邪才是正確的。

口鼻吸入之寒,即為中寒陰病,治當溫里,分三陰見症施治。若夫暑病,專方甚少,皆因前人略於暑詳於寒耳。考古如《金匱》暑、暍、痙之因,而潔古以動靜分中暑中熱,各具至理,茲不概述。論幼科病暑熱夾雜別病有諸,而時下不外發散清導,加入香薷一味,或六一散一服。

考《本草》,香薷辛溫發汗,能泄宿水。夏熱氣閉無汗,渴飲停水,香薷必佐杏仁,以杏仁苦降泄氣,大順散取義若此。長夏濕令,暑必兼濕。暑傷氣分,濕亦傷氣,汗則耗氣傷肺,胃汁大受劫爍,變病由此甚多。發泄司令,里真自虛。張鳳逵云:暑病首用辛涼,繼用甘寒,再用酸泄酸斂,不必用下。

白話文:

口鼻吸入的寒氣,就是中了寒陰之病,治療應該溫暖內部,根據三陰的症狀施治。至於暑病,專門的藥方很少,因為古人對寒的描述比對暑的描述要多。查閱古籍,像《金匱要略》中提到了暑、暍、痙的病因,而潔古則根據動靜分為中暑和中熱,各自有其道理,這裡就不再概述了。談到小兒科的疾病,暑熱往往會夾雜其他病症,現在的治療方法主要還是發散清熱,加上香薷一味藥,或者服用六一散。

考查《本草綱目》,香薷辛溫發汗,能排出積水。夏季熱氣閉塞無汗,口渴飲水卻停滯不消,香薷就必須配合杏仁,因為杏仁苦寒降氣泄氣,大順散的原理也是如此。長夏濕氣盛行,暑氣必會兼夾濕氣。暑氣傷損氣分,濕氣也會傷氣,出汗則耗氣傷肺,胃液也會受到損害,因此會引起很多病症。發泄過度,則內裡的真氣就會虛弱。張鳳逵說:治療暑病,首先要使用辛涼藥物,接著使用甘寒藥物,再使用酸泄酸斂藥物,不必使用瀉藥。

可稱要言不煩。然幼科因暑熱蔓延,變生他病,亦摘其概。

周澄之曰:口鼻吸入之寒,其重者為中寒,其輕者不得為中寒,而總屬陰病。治宜溫里,乃不易之理,已詳註前節。先生真先得我心者。至於溫暑,起手即用辛涼甘寒,直須認定不夾風寒方可。若因風寒久閉,內氣化熱,便當別議。內化熱而外寒已開者,或從燥熱,或從濕熱,隨證治之;外寒仍閉者,其內必非真熱。

明是衛陽內陷,治宜鼓舞正氣,衛通寒解,而熱自消散。

章虛谷曰:暑必兼濕,狀如外感風寒,忌用柴、葛、羌、防。如肌表熱,無汗,辛涼輕劑無誤,香薷辛溫氣升,熱服易吐,佐苦降如杏仁、黃連、黃芩則不吐;宣通上焦,加杏仁、連翹、薄荷、竹葉;暑邪深入,伏熱煩渴,白虎湯,六一散;暑病頭脹如蒙、皆熱盛上熾,白虎、竹葉;酒濕、食滯者,加辛溫通里。

白話文:

可以說是簡潔明瞭。但是小兒科因為暑熱蔓延,變化出其他疾病,也稍微提一下。

周澄之說:口鼻吸入的寒氣,嚴重者稱為中寒,輕微者不能算是中寒,但總歸屬於陰性疾病。治療應該溫暖身體,這是不可變更的道理,在前一節已經詳細說明瞭。先生真是先得到我的想法了。至於溫熱疾病,一開始就用辛涼甘寒的藥物,一定要確定沒有夾雜風寒纔可以。如果是因為風寒長期閉塞,內氣化為熱氣,那麼就要另當別論。內部化為熱氣而外部寒氣已經消散的,可能有燥熱或濕熱的症狀,根據症狀進行治療;外部寒氣仍然閉塞的,其內部必定不是真正的熱氣。

明顯是衛陽內陷,治療應該振奮正氣,疏通衛氣使寒氣消散,熱氣自然就會消散。

章虛谷說:暑氣必定伴有濕氣,症狀如同外感風寒,不要使用柴胡、葛根、羌活、防風等藥物。如果肌肉表層發熱,沒有汗,辛涼輕劑不會出錯,香薷辛溫能使氣升,熱服容易嘔吐,搭配杏仁、黃連、黃芩等苦降藥物就不會嘔吐;疏通上焦,可以添加杏仁、連翹、薄荷、竹葉;暑邪深入,伏熱煩渴,可以使用白虎湯、六一散;暑病頭部脹痛好像矇住一樣,都是熱氣上沖,可以使用白虎湯、竹葉;酒濕、食物滯留的,添加辛溫通裏的藥物。

璜按:暑必挾濕,以濕為重濁之邪,暑乃薰蒸之氣也。熱處濕中,濕熱相爭,阻於氣分,治不中的,其邪無處發泄,則走入營分矣。上焦不解,上蒙清竅,則耳聾無聞。漫延中下,則胸腹板悶,二便不利,便成濕溫重證。治之之法,仍當於氣分營分求之。

白話文:

中暑通常伴隨濕氣,濕氣是沉重濁氣,暑氣則是熏蒸之氣。當熱氣與濕氣交織,相互爭鬥,阻塞在氣分,治療不當,邪氣無處宣洩,就會侵入營分。上焦不通,阻塞清竅,則會導致耳聾。濕熱蔓延至中下焦,就會造成胸腹脹悶,二便不通,形成濕溫重證。治療此症,仍需針對氣分和營分進行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