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瑞甫

《中西溫熱串解》~ 卷二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 (6)

1. 夾亡血

疫證亡血有三,其一未病之先,素亡血而陰虛。一受疫則熱邪乘虛煎熬,亡陰最易。解表清裡,用藥必須步步照顧營血。普濟消毒飲之用元參,清營湯之用丹參、生地,皆能清熱和血,而不使熱傷陰分。此等證切勿多用升藥,一升而吐衄交作者,比比生平見之屢矣。其一當受病之時,忽然吐衄,女子崩漏,甚主血暈昏厥,勢甚危急,亦熱瘧常有也。

病家但知血之可不駭,往往不知受疫,醫家亦忽其客邪,惟汲汲於止血,清涼滋補多致危殆。不知血由熱逼,惟當治熱,邪解而血自止。此症不遽見於疫在表時,而見於發熱數日之後,人猶易知,惟疫鬱於陰經,而暴見此症者難識,以其症外無頭痛發熱之可據耳。

但見微惡寒而大作嘔,急當視其氣色、神、脈、舌苔,若舌有白苔,氣息有一二疫象,即是邪毒,服豬膽汁止血最妙,或用丹參、丹皮、生芍、生藕、生萊菔汁、茅根汁、滑石之屬;嘔加藿香;脹加青皮。但治疫毒則血自已。脫血太甚氣欲絕者,加入人參固中氣,候疫症傳變歸經,然後按經治之,此疫血兼證之最危者,十中僅救一二之證也。其三疫邪大張,煩熱燥渴而見亡血證,溫熱疫瘟之常候也,犀角地黃合白虎湯主之。

千金吐血百治百瘥,十治十瘥,千金不傳方亦好。

璜按:素有亡血者,陰氣本虧,一感溫熱,邪氣之鴟張必甚,清熱之下,最宜刻刻育陰,清營湯甚妙。如因感溫熱而吐衄,生刮竹茹湯一二兩煎服,或生用萊菔汁和蜜服,無不奏效,此餘生平屢試屢驗之法也。

白話文:

標題: [伴隨失血的瘟疫症狀]

內容: 瘟疫導致的失血有三種情況,第一種是在未生病前,就已有失血情形,造成陰虛體質。一旦感染瘟疫,熱邪就會趁虛而入,進一步煎熬體內陰液,導致陰液大量流失。在治療時,無論是解表還是清裏,用藥必須全程照顧到營血。例如普濟消毒飲使用元參,清營湯使用丹參和生地,都能清熱並調和血液,防止熱邪傷及陰分。這種病症千萬不能過度使用升藥,一旦使用可能會引發嘔吐、鼻出血等併發症,這是我在臨牀實踐中經常看到的。

第二種情況是在感染初期,突然出現嘔吐、鼻出血,女性則可能出現崩漏,嚴重時可能因失血過多而昏厥,病情十分危急,這在熱瘧中也是常見的現象。病人只知道出血可怕,往往忽視了自己可能感染了瘟疫,醫生也可能忽視了外來病邪的存在,只是急於止血,用清涼滋補藥物反而可能導致病情惡化。其實血是由熱邪逼迫出來的,應該針對熱邪進行治療,邪氣解除後,出血自然停止。這種症狀不會立即出現在瘟疫初發期,而是在發熱幾天後出現,人們通常比較容易察覺,但是當瘟疫鬱結於陰經,突然出現這種症狀時,就很難識別,因爲沒有頭痛、發熱等明顯症狀可以依據。

如果出現輕微怕冷並劇烈嘔吐,應立即觀察其面色、精神狀態、脈搏和舌苔。如果舌上有白苔,呼吸中有瘟疫的特徵,那就是邪毒,服用豬膽汁止血效果最佳,也可以使用丹參、牡丹皮、生白芍、生藕、生萊菔汁、茅根汁、滑石等藥物。如果有嘔吐,可加用藿香;如果腹部脹滿,可加用青皮。只要有效治療瘟疫毒邪,出血自然會停止。如果失血過多,氣力將盡,可加入人參鞏固中氣,等待瘟疫症狀傳變歸經,然後按經絡進行治療,這是瘟疫與失血合併症中最危險的情況,十個病人中只能救活一兩個。

第三種情況是瘟疫邪氣大肆擴散,煩躁、熱、口渴,並出現失血癥狀,這是溫熱疫病的常見表現,可以用犀角地黃湯配合白虎湯來治療。

《千金方》中的止血方,百試百靈,十試十靈,即使不傳世的方子也有很好的效果。

個人認爲,對於原本就有失血問題的人,陰氣本就虧損,一旦感染溫熱疾病,邪氣的肆虐必然更加嚴重,在清熱的同時,最應該做的是時刻滋養陰氣,清營湯的效果非常好。如果是因感染溫熱疾病而導致的吐血、鼻出血,可以服用生刮竹茹湯煎煮一兩至二兩,或者直接服用生萊菔汁和蜂蜜,都能有效,這是我多次實踐驗證過的方法。

2. 夾哮喘

哮喘乃肺家素有痰火,一受疫邪,其濕熱之氣從其類而入肺,發為哮喘。遇此當察其色、神、脈、舌苔,有疫但治疫,其哮喘當自除。於治疫藥中加貝母、瓜蔞、淡豉、桑皮,疫邪哮喘並解,法更精密。

璜按:喘無善症,在方書中幾成為口頭禪,哮喘更為頑痰,病發數次以後,甚難根除。溫熱而夾哮喘,熱邪引動其哮,惟清熱滌痰,頻頻服之,方可望愈。此條不過言其方治如此,效否非敢必也。

白話文:

[哮喘病]的部分內容如下:

哮喘這種病症是因為肺部長期存在痰火,一旦感染了病毒,濕熱的氣息會順著同類性質進入肺部,進而引發哮喘。遇到這種情況,應仔細觀察病人的面色、精神狀態、脈搏以及舌苔的變化,只要專心治療病毒,哮喘的問題就會自然解決。在治療病毒的藥物中加入貝母、瓜蔞、淡豆豉和桑樹皮,既能消除病毒,又能緩解哮喘,這方法更為精確。

進一步說明:喘息並不是一個好的症狀,在醫書中幾乎成了常見的說法,而哮喘更是頑固的痰疾,一旦發作幾次後,就非常難以根治。當溫熱的病徵伴隨著哮喘,熱毒會引發哮喘的惡化,唯有清熱和排痰,持續地服用相關藥物,纔有機會痊癒。這裡只是描述了一種治療方式,但是否有效,不敢確定。

3. 夾心胃病

時疫有兼心胃痛者,於其痛時察其氣色、神、脈、舌苔。若有一毫溫熱,但治溫熱。然平時因寒而發,此則惟治其熱。蓋疫邪客於膜原,傳於太陰,而發心胃之痼疾,於當用金鈴子散、丹參、鬱金、橘核、蔥根、生芍、降香之類,使其透發於表,而痛自己。若誤認平常心胃痛,用桂、附、薑、萸,必致危殆。

璜按:此乃胃痛也。我國每以為心胃,原因未明。溫熱胃痛,但治其熱,熱退痛已,固屬正論。然更有一種邪氣欲出而不得出,因之而胃痛者,用通絡搜邪之品,使之由里出表,表熱汗出,痛即立止。余於秋暑流行病中每見之。

白話文:

[夾心胃病]

在流行疾病期間,有些患者會同時出現心臟和胃部的疼痛。在他們感到疼痛的時候,我們需要觀察他們的臉色、精神狀態、脈搏以及舌苔的情況。如果發現有一點點的溫熱感,就應該專門針對這溫熱進行治療。然而,如果平時的疼痛是因為寒冷引起的,那麼,我們就應該專注於治療其熱症。這是因為流行病的邪氣停留在身體的膜原部位,傳播到太陰經,引發了心臟和胃部的舊疾。在這種情況下,我們應使用如金鈴子散、丹參、鬱金、橘核、蔥根、生芍、降香等藥物,促使邪氣從皮膚表面透發出來,疼痛自然就會消失。如果錯誤地將這種情況視為一般的胃痛,使用肉桂、附子、薑、山萸等溫熱性藥物,可能會導致病情加重,甚至危及生命。

我進一步說明,這其實就是胃痛。在我們國家,常常會誤以為這是心臟和胃部的問題,但實際上原因並不明確。對於因溫熱導致的胃痛,專門治療熱症,熱度消退後,疼痛也會隨之消失,這確實是正確的治療方式。然而,還有一種情況是邪氣想要從體內排出,卻無法順利排出,因此導致胃痛。在這種情況下,我們應使用能疏通經絡、搜尋和驅除邪氣的藥物,讓邪氣從體內排出到皮膚表面,當表層熱度散去,汗水流出,疼痛就會立即停止。我在秋季暑熱流行病中,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。

4. 夾疝

疫邪夾疝,其腎囊少腹引痛,全是疝症,當照辨氣色、神、脈、舌苔法辨之。一有疫邪,不必治疝,但治疫則疝自消。若依常治疝法,用吳萸、桂、附、茴香諸燥品,輕者變囊癰,重者變為呃逆、噦、厥,昏沉而莫救矣。

璜按:疝症最忌發炎。在感冒溫熱時,較之他症治法,尤須慎重。感疫時方夾疝者,治疫而疝愈;倘系久病,須審其化熱與否,不宜冒昧。素本患疝而後感溫熱者,徒治其熱,疝豈能愈乎?況蠟疝必非服藥可消,但須治溫熱,不必兼顧也。若用吳茱萸等藥,是自求禍矣!

白話文:

【疝氣併發】

當疫情邪氣與疝氣併發時,患者會感到下腹部及腎囊區域疼痛,這些全都是疝氣的症狀。應根據面色、精神狀態、脈象以及舌苔來判斷病情。一旦發現有疫情邪氣存在,就不應該直接治療疝氣,而是要先對疫情邪氣進行治療,這樣疝氣自然就會得到緩解。如果依照一般的疝氣治療方式,使用吳茱萸、肉桂、附子、小茴香等燥熱的藥材,對於輕微的疝氣可能導致囊腫炎症,嚴重的甚至會引起呃逆、嘔吐、厥逆,出現昏沉的狀況,到時就難以救治了。

璜認為:疝氣最怕的就是發炎。在感冒或受到溫熱影響時,疝氣的治療方法相比其他病症更需謹慎。在疫情期間疝氣併發,應先治療疫情,疝氣會隨之好轉;但如果疝氣已為舊疾,需評估是否已轉為熱性,不可魯莽行事。原本就有疝氣的人,後續又遭受溫熱影響,單純治療溫熱,疝氣如何能痊癒呢?況且,疝氣絕對不是單靠吃藥就能消除的,只需專注於治療溫熱,不必過度擔心疝氣。如果擅自使用吳茱萸等藥物,那等於是自找麻煩!

5. 溫熱死候

《內經·刺熱論》云:太陽之脈,色榮顴骨。榮未夭,曰今且得汗,待時而已。與厥陰脈爭見者,死期不過三日,其熱病內連腎。

璜按:西醫嘉約翰云:熱病熱度甚高,歷久無汗,並大小便閉則危險。不知危險不專在無汗也,即汗出亦有死症。《內經》「刺熱論」及「評熱病論」色脈互勘,指出種種死候。此蓋古聖人達性命之微,通死生之故,始能言之,非西醫所知也。《醫門棒喝》註解,未及嘉言根據色脈之超妙,茲照錄之。

嘉言云:凡人有病,其色必徵於面,而熱病尤彰。今久邪內伏,其春發溫,必始太陽,經脈紅赤,熱色先見,兩顴如以採飾,熱之先徵也。榮飾之色,只顴骨一處,不交他處,病之淺者也。古經榮未夭,曰今且得汗,待時而已。少需聽其自解,此真訣也。大凡溫病自內出,經氣先傷,雖汗多未解。

按:此等處醫者最宜體認,所云不比傷寒之一汗即解也。故云:今且得汗,待時而已。至於與厥陰脈爭見者死,太陽榮顴骨,少陰榮頰前,厥陰榮頰後,少陰榮兩頤。謂太陽、厥陰、陰陽同時並交榮飾,此才名為「爭見」。若只面呈一部,豈爭見乎?爭見赤紫滯晦,傳經勢重,已為主死,青黑克賊,十死不救矣。

蓋太陽水而生厥陰木,則發榮滋長,光華畢達,固有善無惡也。厥陰木而孕太陽水,則子藏母腹,勾萌盡達,亦默庇其根也。今外邪入而真藏逼見於面,夫是以死耳。其熱病內連腎,身內百司庶職,惟腎獨為政府,為厥陰母,水熱垂危,求救於腎水。腎水足供,尚可以母子兩全,腎水源流並竭,不母子俱困乎?可見神去則藏敗,藏敗則爭見黧黑,豈脈色不由根心也哉。

「刺熱論」云:少陽之脈,色榮頰前,熱病也,榮未夭,曰令且得汗,待時而已,與少陰脈爭見者死。

嘉言云:右頰前赤色未交他處,待汗自已。若兩頤黑色,與少陽赤色爭見則死也。少陰經敗,甚必入腎,腎藏發露,泉水之竭矣,無陰以守之矣。少陽相火,少陰真火,上下交焚,刻頃俱為灰燼,誠劫災也。傳經勢重,間有迴天之手。至於腎內枯槁無救,頰頤紫黑,已見惡痕縷縷不數,此獨陽無陰,如大火聚,安得紫府丹臺,授以太陰神水乎?

「評熱病論篇」:黃帝問曰:有病溫者,汗出輒復熱,而脈躁疾不為汗衰,狂言不能食,病名為何?岐伯對曰:病名陰陽交,交者死也。帝曰:願聞其說。岐伯曰:人所以汗出者,皆生於穀,穀生於精。今邪氣交爭於骨肉而得汗者,是邪卻而精勝也。精勝則當能食而不復熱。

復熱者,邪氣也;汗者精氣也。今汗出而輒復熱者,是邪勝也;不能食者,精無俾也;病而留者,其壽可立而傾也。且夫《熱論》曰:汗出而脈尚躁甚者死。今脈不與汗相應,此不勝其病也,其死明矣。狂言者失志,失志者死。今見三死,不見一生,雖愈必死也。

章虛谷曰:陰陽之氣,本來相交而相生者,今因邪勢瀰漫,外感陽分之邪,與內發陰分之邪,交合為一,而本元正氣絕矣,故病名陰陽交。交者死,非陰陽正氣之相交也。

又曰:汗生於穀,穀生於精者,謂由本元精氣,化水穀以生津液,發而為汗。邪隨汗泄,則邪卻而精勝也。精氣勝則當能食,以化水穀,是邪已泄則不復熱矣。乃復熱者,邪氣未去也。其所出之汗,精氣走泄也,故汗出而輒復熱,是精卻而邪勝也。所以不能食,精無俾也。俾者,倚借之謂。

其病雖留連,其壽可立待而傾也。古論云:汗出而脈躁盛者死,正謂其精卻而邪不去也。若邪去而精氣存,脈即靜矣。今脈與汗不相應,則精氣不勝邪氣也,其死明矣;且狂言是失志,失志者死。一也,汗出復熱,精卻邪勝;二也,汗與脈不相應;三也,今見三死症,不見一生症,雖似愈必死也。

璜按:王士雄謂:溫病誤作傷寒治,妄發其汗。多有此候,真乃閱歷之言。「玉版論要」曰:溫病虛其死。吳鞠通曰:病溫之人,精血虛甚,則無陰以勝溫熱,故死。

溫病發於三陰,脈微足冷者,難治;溫病大熱,脈反細小,手足逆冷者,死;溫病初起,大熱,目昏譫語,脈小足冷,五六日脈反躁急,嘔吐昏沉,失血痙搐,舌本焦黑,脈促、結代、沉小者皆死;溫病汗後身熱,脈反盛者,死。

「熱病篇」曰:熱病三日而氣口靜、人迎躁者,取之諸陽五十九刺,以瀉其熱而出其汗,實其陰,以補其不足者。吳鞠通曰:「人近躁」,邪在上焦,故取之諸陽,以泄其陽邪,陽氣通則汗隨之。「實其陰,以補其不足者」,陽盛則陰衰,瀉陽即陰安其位,瀉其有餘,即所以補其不足也。又曰:「實其陰,以補其不足」,此一句,實治溫熱吃緊大綱。

蓋熱病未有不耗陰者,其耗之未盡則生,盡則陽無所留戀,必脫而死也。

熱病七八日,脈微小,溲血,口中乾,一日半而死;脈代者,一日死。

熱病七八日,脈不躁,或躁不散數,後三日中有汗。三日不汗,四日死。

熱病已得汗,脈尚躁,喘,且復熱,喘甚者死。

熱病不知痛處,耳聾,不能自收持,口乾,陽熱甚,陰頗有汗者,熱在髓,死、不治。沈月南曰:髓者,主陰之精,骨之充也。邪入最深,乃為髓熱,腎氣敗絕,故至死也。

熱病汗不出,大觀發赤,噦者死。沈曰:汗不出,陰無力也。觀赤謂之戴陽。面戴陽,陰不足也;噦者,邪犯胃府,胃虛甚也。本原虧極,難免死矣。

熱病泄而腹滿者死。沈曰:邪傷太陰,脾氣敗也,故死。

熱病,目不明,熱不已者,死。沈曰:目不明,臟腑之精氣竭也。熱不已,表裡之陰氣竭也,故主死。

璜按:此亦熱衝於腦之象。汪謝城據《難經》謂:陰脫而熱猶不已,故死。見解亦超。

熱病,嘔,下血者,死。沈曰:汗不出,陽盛陰虧而閉也;再嘔、下血,邪深血分,陰傷尤甚,故死。

璜按:汗不出,熱無出路,甚至加重,此西醫所忌也。嘔而下血,小腸炎、重熱症多有之,每成死候。讀西說自知。

熱病,舌本爛,熱不已者,死。沈曰:心、肝、脾、腎之脈,皆繫於舌本。舌本爛,加之熱不已者,三陰陰絕也,故死。

按:此證服育陰解熱之品,熱退可生。璜曾治而愈之。

熱病,咳而衄,汗出不至足者,死。沈曰:咳而衄,邪在肺經,動陰血也。汗不至足,尤為真陰虧竭,故死。

熱病,熱而痙者,死。腰折瘛瘲,齒噤、齘也。沈曰:痙,風、強病也。凡脊背反張,曰腰折;肢體抽搐,曰瘛瘲;牙關不閉曰噤;切齒,曰齘,皆痙病也。此以熱極生風,大傷陰血而然。既熱且痙,乃為死症。

璜按:此證遵《金匱》痙症門,用大承氣湯下之,取效捷於桴鼓,真起死回生之方也,屢試屢驗。

熱病已得汗,而脈尚躁盛,此陰脈之極也,死;其得汗而脈靜者,生。吳鞠通曰:汗後脈躁,陰虛之極,故曰死。然能以甘涼藥沃之得法,亦有得生者。

熱病者,脈尚躁盛,而不得汗者,此陽脈之極也,死;脈盛躁,得汗靜者,生。

吳鞠通曰:脈躁無汗,陽盛之極。陽盛而至於極,陰無容留之地,故亦曰死。雖然較前陰陽俱靜有差,此證猶可大劑急急救陰而有活者。即已得汗而陽脈躁盛,邪強正弱,正尚能與邪爭。若留得一分津液,便有一分生理,貴在留之得法耳。至陰陽俱靜,邪氣深入下焦,陰分正無捍邪之意,直聽邪之所為,不死何待?

璜按:我國醫學,於溫熱死症,分別詳明,醫者於此,於輕重緩急之間,自有把握。而近世西醫,就熱度表及察心力盛衰以辨死症,亦可為診斷之助。查西醫云:熱度之高達四十二度以上,暫時即足致死;或三十九度至四十度,糾纏不解□□□本屬如何,終歸於死。其死候大概由心力之衰弱,最居多數,而□□□□□□以傳染菌之作用者,衰弱尤甚。

此心力衰弱,有變在頃刻者,證名虛脫。此等症非溫熱固有之症,大多數由傳染病,或中毒,或吐血下血,或瀉痢,體溫急下,劇性神經障害,每每見之。在輕症,只見手足末梢部冷厥;劇症則皮膚蒼白,容顏衰萎,身體冷厥,神氣昏沉,脈形細小,呼吸似無,五官冥然罔覺,中醫每以為陽脫,不知此乃心臟大衰,血行無力之徵也。

熱證所以虛脫而死,正為此心力衰弱之故,危重之傳染症,其初期有體溫亢進不甚而亦死者,此蓋由傳染毒菌之妨害,而非因熱以致死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