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瑞甫

《中西溫熱串解》~ 卷八 (10)

回本書目錄

卷八 (10)

1. 疫證條辨

璜按:伏暑病熱病,小便短赤而澀者甚多。大劑清解,佐以育陰,自然清長,徒用滲利竭其津液,熱邪必熾,非妥善之法也。

四十三、溺血,小便出血而不痛,血淋則小腹、陰莖必兼脹痛。在疫證總由血因熱迫,宜本方增生地,加滑石、桃仁,茅根、琥珀、牛膝、棕灰。評:溺血。

王士雄曰:設兼痛脹,忌用棕灰。汪按:亦宜用地愉灰。

四十四、發狂罵詈,不避親疏,甚則登高而歌,棄衣而走,逾垣上屋,力倍常時,或語生平未有之事、未見之人,如有邪附者。此陽明邪熱,上擾神明,病人亦不自知,僧道巫尼,徒亂人意。宜本方增石膏、犀、連、丹、梔,加黃柏。評:疫病發狂,多由熱迫,而亦有由於陰燥者,臨證時須細辨。

王士雄曰:宜加硃砂、青黛,挾痰加菖蒲、竹瀝之類。

四十五、疫證之痰,皆屬於熱。痰中帶血,熱極之徵。宜本方增石膏、芩、地,加蔞仁、羚羊角、生桑皮、棕灰。評:痰中吐血,風溫秋燥疫病多有,乃熱邪傷肺也。加葦莖湯妙。

王士雄曰:桑皮、棕灰不可商,宜加滑石、桃仁、葦莖、瓜瓣之類。

四十六、疫證遺溺,非虛不能約,乃熱不自持。其人必昏沉譫語,遺不自知。宜本方增石膏、犀、連,加滑石。評:遺溺。

四十七、諸病喘滿,皆屬於熱,況疫證乎?宜本方增石膏、黃芩,加桑皮、羚羊角。評:喘滿。

王士雄曰:杏仁、厚朴、半夏、旋覆花。枇杷葉、蔞仁、萊菔、海蛇、蘆根之類,皆可隨證採用。本方地、芍宜去之。汪按:下條亦宜去地、芍。

璜按:熱病喘滿多由痰熱,葦莖湯加杏仁、滑石、旋覆花、枇杷、萊菔子亦佳。

四十八、淫熱熏蒸,濕濁壅遏,則周身發黃。宜本方增石膏、梔子,加茵陳、滑石、豬苓、澤瀉、木通。汪按,濕盛而用石膏,似宜佐以蒼朮、厚朴之類。

王士雄曰:此證亦有宜下者。汪按:青殼鴨蛋,敲小孔,納朴硝於孔中,紙封燉熟,日日服之。義取一補一消,治黃疸甚效。余嘗親試之,初時便溏不爽,服朴硝而便反干暢矣。評:此黃疸奇效方,其方頗有意義。

四十九、疫證,循衣摸床撮空,此肝經淫熱也。肝屬木,木動風搖。風自火出,《左傳》云:風淫末疾。四末四肢也。肢動即風淫之疾也。宜本方增石膏、犀、連、梔、丹,加膽草。

王士雄曰:桑枝、菊花、絲瓜絡、羚羊角、白薇之類,皆可採用。實者宜兼通腑,虛者宜兼養陰。

璜按:摸床撮空危症,用和肝泄熱,通腑養陰。語特精實,惟此乃尿毒入血,宜利其小便。

五十、狐惑,宜本方增石膏、犀角,加苦參、烏梅、槐子。

以上五十證,熱疫惡候,變態無恆,失治於前,多致莫救,慎之慎之。

五十一、疫證熱毒,盤踞於內,外則遍體炎炎,夫熱極之病,是必投以寒涼,火被水克,其焰必伏。火伏於內,必生外寒,陰陽相搏則戰。一戰而經氣輸泄,大汗出而病邪解矣。(評:亦不可過用寒涼冰閉,以上乃疫病雜證。此下乃瘥後雜證,宜用養血潤腸之方。)

白話文:

(章節標題:疫證條辨)

我(璜)認為,暑熱引起的發熱疾病,小便短少、顏色紅赤且排尿困難的情況非常多。應該用大量的清熱解毒藥,輔以滋養陰液的藥物,這樣小便自然會變得清澈通暢。如果只用利尿的藥物來耗竭體內的津液,反而會使熱邪更加旺盛,這不是妥善的治療方法。

四十三、尿血: 小便出血但不疼痛,如果是血淋,則會同時出現小腹、陰莖的脹痛感。在疫病中,這通常是由於熱邪迫使血液妄行所致,應該用原方,增加生地黃,再加滑石、桃仁、茅根、琥珀、牛膝、棕櫚灰。 (評:這是針對尿血的治療方法。)

王士雄說:如果同時出現疼痛和脹滿,就忌用棕櫚灰。汪氏認為:也應該用地榆灰。

四十四、發狂罵人: 不分親疏地罵人,嚴重的甚至會爬到高處唱歌,扔掉衣服亂跑,翻牆上屋,力氣比平常大很多。或者說一些從沒經歷過的事情、從沒見過的人,好像有邪祟附體一樣。這是陽明經的邪熱擾亂了神智,病人自己也不知道,那些僧人、道士、巫婆等只會讓人更加迷惑。應該用原方,增加石膏、犀角、黃連、丹皮、梔子,再加黃柏。 (評:疫病發狂,大多是由於熱邪迫使,但也有因為陰液乾燥所致,臨診時必須仔細辨別。)

王士雄說:應該加硃砂、青黛,如果夾雜痰液,就加菖蒲、竹瀝之類的藥物。

四十五、疫病的痰: 都屬於熱性。痰中帶血,是熱邪非常嚴重的表現。應該用原方,增加石膏、黃芩、生地黃,再加瓜蔞仁、羚羊角、桑白皮、棕櫚灰。 (評:痰中吐血,在風溫、秋燥等疫病中很常見,這是熱邪傷害肺部所致。加用葦莖湯效果很好。)

王士雄說:桑白皮、棕櫚灰不宜一起用,應該加滑石、桃仁、葦莖、瓜瓣之類的藥物。

四十六、疫病遺尿: 不是因為虛弱而無法控制,而是因為熱邪使小便無法自持。病人一定會昏沉、說胡話,尿了自己也不知道。應該用原方,增加石膏、犀角、黃連,再加滑石。 (評:這是針對遺尿的治療方法。)

四十七、各種疾病的喘滿: 都屬於熱證,更何況是疫病呢?應該用原方,增加石膏、黃芩,再加桑白皮、羚羊角。 (評:這是針對喘滿的治療方法。)

王士雄說:杏仁、厚朴、半夏、旋覆花、枇杷葉、瓜蔞仁、萊菔子、海蛇、蘆根等藥物,都可以根據情況選用。原方中的生地黃、芍藥應該去掉。汪氏認為:下一條病症也應該去掉生地黃、芍藥。

我(璜)認為:熱病喘滿大多是因為痰熱,葦莖湯加杏仁、滑石、旋覆花、枇杷葉、萊菔子效果也不錯。

四十八、熱邪過盛,濕濁內阻: 就會導致全身發黃。應該用原方,增加石膏、梔子,再加茵陳、滑石、豬苓、澤瀉、木通。汪氏認為:濕邪盛行而使用石膏,似乎應該輔以蒼朮、厚朴之類的藥物。

王士雄說:這個病也有適合用攻下法治療的。汪氏認為:可以取一個青殼鴨蛋,敲一個小孔,將芒硝放入孔中,用紙封住後燉熟,每天服用。這樣既能補又能消,治療黃疸效果很好。我曾經親自試用過,剛開始大便稀溏不暢,服用芒硝後大便反而變得乾爽了。 (評:這個治療黃疸的方法效果奇特,很有意義。)

四十九、疫病中,手摸衣物、摸床、胡亂抓取: 這是肝經的熱邪過盛所致。肝屬木,木動則會生風。風是從火中產生,《左傳》說:「風邪過盛會導致末梢疾病。」這裡的「末」是指四肢。四肢動就是風邪過盛的表現。應該用原方,增加石膏、犀角、黃連、梔子、丹皮,再加龍膽草。

王士雄說:桑枝、菊花、絲瓜絡、羚羊角、白薇等都可以選用。實證應該兼顧疏通腸腑,虛證應該兼顧滋養陰液。

我(璜)認為:手摸衣物、摸床、胡亂抓取是危重症狀,應該用調和肝氣、疏泄熱邪、疏通腸腑、滋養陰液的方法治療。說得非常精闢實在,不過這其實是尿毒入血的表現,應該利尿。

五十、狐惑病: 應該用原方,增加石膏、犀角,再加苦參、烏梅、槐子。

以上五十種病症,都是熱疫的嚴重表現,變化無常。如果在早期沒有得到正確的治療,大多會導致無法挽救的結果,一定要謹慎小心。

五十一、疫病的熱毒: 盤踞在體內,外在表現為全身發熱。對於熱邪非常嚴重的疾病,必須用寒涼的藥物來治療。火被水克制,火焰就會被壓制。火邪被壓制在體內,一定會產生外寒,陰陽相互搏鬥就會出現戰慄。一次戰慄之後,體內的氣機就會宣洩,大汗淋漓,病邪就會解除。 (評:也不可過度使用寒涼藥物,導致寒邪冰閉。以上是疫病中的各種複雜病症。接下來是病後恢復期的各種病症,應該用養血潤腸的藥方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