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瑞甫

《中西溫熱串解》~ 卷八 (8)

回本書目錄

卷八 (8)

1. 疫證條辨

二十七、頭為一身之元首。最輕清而邪不易干,通身焦燥,獨頭汗湧出,此烈毒鼎沸於內,熱氣上騰,故汗出如淋。宜本方增石膏、元參。評:頭汗。

王士雄曰:本方宜去芍、橘、丹皮,加童溺、花粉。

二十八、齒者骨之餘。雜證齡齒為血虛,疫證見之為肝熱。宜本方增石膏、生地、丹梔,加膽草。評:有燥糞者,亦多齡齒,玩《金匱》痙證齘齒用大承氣湯自明。

王士雄曰:齒齦屬陽明。不可全責之肝也。

二十九、疫證鼻衄如泉,乃陽明鬱熱上衝於腦,腦通於鼻,故衄如湧泉。宜本方增石膏、元、地、芩、連,加羚羊角、生桑皮、棕櫚灰。

王士雄曰:本方宜去桔梗加白茅根。

伏邪由營連肺,亦多衄血。

三十、舌上白點如珍珠,乃水化之象。較之紫赤黃黑,古人謂之芒刺者更重。宜本方增石膏、犀、連、元、翹,加花粉,銀花。評:舌白點。

王士雄曰:宜加薔薇根、瑩白金汁之類。

三十一、疫證初起,苔如膩粉,此火極水化。設誤認為寒,妄投溫燥,其病反劇,其苔愈厚,精液愈耗,水不上升,二火煎熬,變白為黑,其堅如鐵,其厚如甲,敲之嘎嘎有聲,言語不清,非舌卷也。治之得法,其甲整脫。宜本方增石膏、元參、犀、連、知、翹,加花粉、黃柏。評:苦苔如膩粉,此肺胃燥熱舌也。故用藥主甘寒充津,不宜再用苦藥以益其燥。

王士雄曰:此證專宜甘寒以充津液,不當參用苦燥。余如梨汁、蔗漿、竹瀝、西瓜汁、藕汁,皆可頻灌。如得蕉花上露更良。揚云:蕉花上露為清熱無上妙品,但不可必得。即蕉根取汁,亦極妙也。若邪火已衰,津不能回者。宜用鮮豬肉數斤,切大塊,急火煮清湯,吹淨浮油,恣意涼飲,乃急救津液之無上妙品。

故友範慶簪嘗謂余云:酷熱炎天,正銀匠熔鑄各州縣奏銷銀兩之時,而銀爐甚高,火光撲面,非壯盛之人不能為也。口渴不敢啜茗,惟以淡煮豬肉,取湯涼飲。故裸身近火,而津液不致枯竭。余因推廣其義,頗多妙用,拙案中可證也。

三十二、舌上發疔,或紅或紫,大如馬乳,小如櫻桃,三五不等,流膿出血,重清心火。宜本方增石膏、犀角、翹、連,加銀花。舌上成坑,愈後自平。此二條乃三十六舌未有者。評:舌發疔。

王士雄曰:亦宜加薔薇根、金汁之類,外以錫類散(一百十),或珍珠、牛黃研細糝之,則坑易平。」

三十三、舌衄乃血熱上溢心苗。宜本方增石膏、黃連、犀、地、梔、丹,加敗棕灰。評:蒲黃治舌衄,雖常法,而欲有神效。

王士雄曰:外宜蒲黃炒黑糝之。

三十四、齒衄乃陽明少陰二經之熱相併。宜本方增石膏、元參、芩、連、犀、地、丹、梔,加黃柏。評:齒衄。

王士雄曰:須參葉氏《溫熱論》逆傳治法,且此證挾痰者多,最宜諦審。

白話文:

**二十七、**頭部是一身的主宰,應該是最清爽不容易被邪氣侵擾的地方。如果全身都感到焦躁,唯獨頭部大量出汗,就像水淋一樣,這是因為體內有很強烈的毒熱在沸騰,熱氣向上衝,所以汗才會像淋雨一樣。這種情況應該在本來的藥方中增加石膏、元參。**評語:**頭部出汗。

王士雄說:原來的藥方應該去掉芍藥、橘皮、丹皮,加入童子尿、花粉。

**二十八、**牙齒是骨骼的末端。一般雜病中,牙齒鬆動脫落是因為血虛,但在瘟疫中出現這種情況則是因為肝熱。這種情況應該在本來的藥方中增加石膏、生地、丹皮、梔子,再加入龍膽草。**評語:**如果大便乾燥,也常常會出現牙齒鬆動,研究《金匱要略》中治療痙攣時牙齒咬緊用大承氣湯的道理就明白了。

王士雄說:牙齦屬於陽明經,不能完全歸咎於肝的問題。

**二十九、**瘟疫中,鼻子出血像噴泉一樣,是因為陽明經的鬱熱向上衝到腦部,而腦部與鼻子相通,所以才會像湧泉一樣出血。這種情況應該在本來的藥方中增加石膏、元參、生地、黃芩、黃連,再加入羚羊角、生桑皮、棕櫚灰。

王士雄說:原來的藥方應該去掉桔梗,加入白茅根。

潛伏在營分並連帶到肺部的邪氣,也常常會引起鼻出血。

**三十、**舌頭上出現像珍珠一樣的白色小點,這是體內水液停滯的表現。這種情況比舌頭呈現紫紅、黃黑等顏色,以及古人所說的芒刺舌更嚴重。這種情況應該在本來的藥方中增加石膏、犀角、黃連、元參、連翹,再加入花粉、銀花。**評語:**舌頭出現白色小點。

王士雄說:應該加入薔薇根、瑩白金汁之類的藥物。

**三十一、**瘟疫剛開始時,舌苔像塗了一層膩粉,這是火熱到了極點,導致水液停滯的現象。如果誤認為是寒證,隨意使用溫燥的藥物,病情反而會加重,舌苔會更厚,精液會更加耗損,水液無法上行,導致虛火煎熬,舌苔由白轉黑,而且堅硬如鐵,厚如甲片,敲起來會發出嘎嘎的聲音,說話也變得不清楚,這並不是舌頭捲起來的緣故。如果治療得當,這些甲片狀的舌苔會整片脫落。這種情況應該在本來的藥方中增加石膏、元參、犀角、黃連、知母、連翹,再加入花粉、黃柏。**評語:**舌苔像膩粉一樣,這是肺胃燥熱的表現。所以用藥應該以甘寒滋潤為主要原則,不適合再用苦味的藥物來加重燥熱。

王士雄說:這種情況特別適合用甘寒的藥物來補充津液,不應該摻雜使用苦燥的藥物。其他像是梨汁、甘蔗汁、竹瀝、西瓜汁、藕汁等,都可以頻繁飲用。如果能得到芭蕉花上的露水就更好了。有人說芭蕉花上的露水是清熱的上品,但不是一定能得到。即使取用芭蕉根的汁液,效果也很不錯。如果邪火已經衰退,津液卻無法恢復,應該用新鮮豬肉數斤,切成大塊,用大火煮成清湯,吹掉浮油,放涼後隨意飲用,這是緊急補充津液的上品。

我的朋友范慶簪曾經對我說:在酷熱的夏天,正是銀匠熔鑄各地呈報的銀兩的時候,銀爐非常高,火光撲面而來,不是身體強壯的人沒辦法工作。他們口渴時不敢喝茶,只能用淡煮的豬肉湯,放涼後飲用。所以他們裸著身子靠近火爐,津液也不會枯竭。我因此推廣這個方法,有很多很好的應用,我的醫案中可以證明。

**三十二、**舌頭上長出像疔瘡一樣的東西,顏色有紅有紫,大的像馬奶,小的像櫻桃,數量三五個不等,會流膿出血,這表示心火很旺盛。這種情況應該在本來的藥方中增加石膏、犀角、連翹、黃連,再加入銀花。舌頭上的疔瘡如果形成坑洞,痊癒後會自己平復。這兩條內容是之前三十六種舌象中沒有的。**評語:**舌頭上長疔瘡。

王士雄說:也應該加入薔薇根、金汁之類的藥物,外用錫類散(一百十),或者珍珠、牛黃磨成細粉塗抹,這樣坑洞就容易平復。

**三十三、**舌頭出血是因為血熱向上湧,衝擊到心臟的血脈。這種情況應該在本來的藥方中增加石膏、黃連、犀角、生地、梔子、丹皮,再加入炒黑的棕櫚灰。**評語:**蒲黃可以治療舌頭出血,雖然是常用的方法,但是想要達到神奇的效果,必須要選用好的藥材。

王士雄說:外用炒黑的蒲黃粉塗抹。

**三十四、**牙齦出血是因為陽明經和少陰經的熱同時出現。這種情況應該在本來的藥方中增加石膏、元參、黃芩、黃連、犀角、生地、丹皮、梔子,再加入黃柏。**評語:**牙齦出血。

王士雄說:需要參考葉天士《溫熱論》中逆傳的治療方法,而且這種情況常常夾雜痰液,最需要仔細辨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