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瑞甫

《中西溫熱串解》~ 卷七 (18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七 (18)

1. 薛生白《濕熱病篇》

璜按:宣透濕邪後,其熱每熾,所謂宣之不愈,必待其熱而後清,清而後愈也,若察其溺有熱,為熱重於濕,於宣透中必兼清解。

十三、濕熱證,舌根白,舌尖紅,濕漸化熱,余濕猶滯。宜辛泄佐清熱,如蔻仁、半夏、干菖蒲、大豆黃卷、連翹、綠豆衣、六一散(五十九)等味。雄按:「吳本」無此條。

此濕熱參半之證,而燥濕之中即佐清熱者,亦所以存陽明之液也,上二條憑驗舌以投劑,為臨證時要訣。蓋舌為心之外候,濁邪上熏心肺,舌苔因而轉移。葉氏《溫熱論》辨舌最精詳,宜合觀之。雄按:更宜參之準繩。評:濕熱證參半者,宜透濕清熱合用。

十四、濕熱證,初起即胸悶不知人,瞀亂大叫痛,濕熱阻閉中上二焦,宜草果、檳榔、鮮菖蒲、芫荽、六一散(五十九)各重用,或加皂角,地漿水煎。雄按:「吳本,無此條。淦按:此條頗似痧證,宜用靈驗痧丸為妙,六一散有甘草須慎用。

此條乃濕熱俱盛之候,而去濕藥多,而清熱藥少者,以病邪初起即閉,不得不以辛通開閉為急務,不欲以寒涼凝滯氣機也。雄按:芫荽不如用薤白,或可配瓜蔞、梔、豉者則配之。

璜按:此證別有開泄驗方,非煎劑所能奏效也。靈驗痧丸及紫金錠,並藥中含有樟腦質、鴉片質者均效。徒用煎劑必誤事。

十五、濕熱證,四五日,口大渴,胸悶欲絕,乾嘔不止,脈細數,舌光如鏡,胃液受劫,膽火上衝。宜西瓜汁、金汁、鮮生地汁、甘蔗汁,磨服鬱金、木香、香附、烏藥等味。雄按:「吳本」作「西瓜白汁」,謂不取瓤中汁,而以瓜肉搗汁也,並無金汁、蔗汁。

此營陰素虧、木火素旺者。木乘陽明,耗其津液,幸無飲邪,故一清陽明之熱,一散少陽之邪。不用煎者,取其氣全耳。舌光無苔,津枯而非濁壅,反胸悶欲絕者,肝膽氣上逆也。故以諸汁滋胃液,辛香散逆氣。雄按:凡治陰虛氣滯者,可以仿此用藥。楊云:此例精當,能如此旁通,方為善讀書人。

雄又按:治飲痛一案宜參。俞惺庵云:嘉善一人,胸脹脘悶,諸治不效,一瓢用續隨子煎湯,磨沉香、木香、檀香、降香、丁香,服一月瀉盡水飲而痊。汪按:續隨子去油務盡,否則誤人。去油法:木狀用椹榨後,更宜紙隔重壓,換紙多次,方能去淨。

璜按:以胸悶乾嘔,知其氣滯,以脈細數,舌光如鏡,知其陰虧。看他用藥,養陰而不滯邪,調氣又不枯陰,斯為靈妙。

十六、濕熱證,雄按:「吳本」下有「身熱口苦」四字,嘔吐清水,或痰多,濕熱內留,木火上逆,宜溫膽湯(九十七)加瓜蔞、雄按:「吳本」作「黃連」。碧玉散(五十九)等味。評:溫膽湯嫌其大溫,以有吐水、痰多,故可用。

白話文:

薛生白《濕熱病篇》

黃按:當濕邪被疏導排出後,熱象往往會更加明顯,這就是所謂的「疏導不見效,必須等熱邪明顯後再清熱,清熱後才能痊癒」。如果觀察到小便有熱象,表示熱邪比濕邪嚴重,在疏導濕邪的同時,必須兼顧清熱解毒。

十三、濕熱證,舌根部呈現白色,舌尖發紅,表示濕邪逐漸轉化為熱邪,但仍有殘餘濕邪滯留。此時適合使用辛散、宣泄的方式來輔助清熱,例如可以使用蔻仁、半夏、乾菖蒲、大豆黃卷、連翹、綠豆衣、六一散等藥材。 雄按:「吳本」沒有這一條。

這個證型是濕熱參半的情況,在燥濕的同時,也輔助清熱,這是為了保護脾胃的津液。以上兩條是通過觀察舌象來判斷用藥,是臨床診斷的關鍵。因為舌頭是心臟的外在表現,當濁邪向上侵擾心肺時,舌苔就會因此而改變。葉天士的《溫熱論》對舌象的辨別非常精確詳細,可以合併參考。雄按:更應該參考《傷寒論》等經典。評:對於濕熱參半的病症,應該同時使用透濕和清熱的方法。

十四、濕熱證,剛發病就出現胸悶、意識不清、煩躁大叫、疼痛等症狀,這是濕熱阻滯中焦和上焦所導致的,應該使用草果、檳榔、鮮菖蒲、芫荽、六一散等藥材,並且要加大用量,也可以加入皂角,用清水煎煮服用。雄按:「吳本」沒有這一條。 淦按:這一條很像痧證,可以使用療效很好的痧丸,但六一散含有甘草,要謹慎使用。

這個證型是濕熱都很嚴重的情況,但使用的祛濕藥較多,而清熱藥較少,是因為病邪剛開始就閉阻不通,必須以辛散通開為當務之急,不宜使用寒涼藥物來凝滯氣機。雄按:芫荽不如使用薤白,也可以搭配瓜蔞、梔子、豆豉等藥材。

黃按:這種情況有特別的開泄驗方,不是湯藥煎劑能夠奏效的。療效好的痧丸和紫金錠,以及藥物中含有樟腦、鴉片成分的都有效。單純使用湯藥煎劑必定會耽誤病情。

十五、濕熱證,發病四五天後,出現口渴嚴重、胸悶難耐、噁心嘔吐不止、脈象細數、舌頭光滑如鏡等症狀,這是胃液受到損耗,膽火上衝的表現。應該使用西瓜汁、金汁、鮮生地汁、甘蔗汁,並研磨鬱金、木香、香附、烏藥等藥材服用。雄按:「吳本」記載為「西瓜白汁」,指不取西瓜瓤中的汁,而是用瓜肉搗汁,並且沒有提及金汁、甘蔗汁。

這是患者本身就陰液不足、肝火旺盛的情況。肝火乘旺影響脾胃,耗損津液。幸好沒有飲邪,所以一方面要清泄脾胃的熱邪,一方面要疏散少陽的邪氣。不用湯藥煎劑,是為了保留藥物的完整藥效。舌頭光滑沒有舌苔,是津液枯竭而不是濁邪壅塞,反而出現胸悶難耐,是因為肝膽氣機上逆。所以要用各種果汁來滋養胃液,並用辛香藥物來疏散上逆的氣機。雄按:凡是治療陰虛氣滯的情況,都可以參考這種用藥方法。楊雲:這個例子精確恰當,能夠如此靈活變通,才是善於讀書的人。

雄又按:治療飲邪疼痛的案例可以參考。俞惺庵說:嘉善有個人,胸部脹悶,各種治療都不見效,後來用續隨子煎湯,並研磨沉香、木香、檀香、降香、丁香等藥材服用,服用一個月後,把積水都瀉出而痊癒。 汪按:續隨子要去油務盡,否則會誤人。去油的方法:將木頭放入榨油機後,更要用紙隔開重壓,換紙多次,才能去除乾淨。

黃按:從胸悶、噁心嘔吐可以判斷是氣滯,從脈細數、舌頭光滑如鏡可以判斷是陰虛。看他用藥,滋養陰液而不滯留邪氣,調暢氣機又不損傷陰液,真是巧妙靈活。

十六、濕熱證,雄按:「吳本」這裡有「身熱口苦」四個字,出現嘔吐清水,或者痰多等症狀,這是濕熱內留,肝火上逆所導致的。可以使用溫膽湯,並加入瓜蔞、雄按:「吳本」這裡寫的是「黃連」。碧玉散等藥材。 評:溫膽湯藥性偏溫,但因為出現吐清水、痰多等症狀,所以可以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