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宗元

《溫病辨症》~ 卷上 (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上 (5)

1. 八、伏邪時邪多端,要辨大同小異

伏邪者,有溫病。(仲景《傷寒論》云:「太陽病,不惡寒,但惡熱而渴者,為溫病。」葉氏謂:「伏氣直從里發,無標邪勾引,宜黃芩湯。」元按葉氏因伏邪里發,無新邪,故用苦寒也。

)有風溫,(亦曰春溫,立春後,風木主政,其風合溫暖之氣,客於肺衛,引出冬令所潛之熱,必口渴有汗、惡風,如春應溫而寒,其風合寒冷之氣,傷於營分,亦引出冬令所藏之熱,必口渴、溲赤、無汗、惡寒。伏邪合溫者,以清露飲加薄荷、牛蒡子;伏熱合寒者,以銀翹散加蔥白。

白話文:

伏邪:有溫病。(《傷寒論》說:「太陽病,不畏寒,只畏熱而口渴的,就是溫病。」葉天士說:「伏氣直接從體內發作,沒有外邪引發,宜用黃芩湯治療。」元陽按:葉天士認為伏邪從體內發作,沒有新邪,所以用苦寒的藥物。)

有風溫病,(也叫春溫,立春後,風木當令,其風結合溫暖之氣,客於肺衛,引出冬令潛伏的熱氣,必然口渴有汗、惡風;如果春天應當溫暖卻寒冷,其風結合寒冷之氣,傷於營分,也引出冬令潛藏的熱氣,必然口渴、小便赤、無汗、惡寒。伏邪結合溫病的,用清露飲加薄荷、牛蒡子;伏熱結合寒病的,用銀翹散加蔥白。

次治標重於本之法,若本重於標者,宜黃芩湯加辛涼法,後仿此類推。)有風溫晚發,(風溫在清明後者,為晚發。)有溫熱,(立夏後,火淫主政,陽氣盡泄,由溫和而為溫熱,其溫熱之氣,犯於肺衛,勾動冬令潛伏之熱,必身熱有汗、脈數、溲赤,較風溫稍重,以溫者熱之漸,熱者溫之深,治以清露飲,以溫熱無風邪,故不加薄荷、牛蒡子也。

)有暑病,(夏至後赤帝司權,暑氣流行,其暑氣客於肺胃,引出冬令寒邪,所犯之熱必面赤、汗大出、口渴、脈洪。此較溫熱更重。以熱者暑之漸,暑者熱之深也,治以清露飲加鮮荷梗、綠豆衣。以上首伏邪有本無標,下入則有本有標,《內經》云:「凡傷寒而成溫病者,先夏至日為病溫,後夏至日為病暑者」是也。

白話文:

接下來談論標本並重的治療方法,如果標證比本證嚴重,就適用黃芩湯加上辛涼藥的治療方法,之後其他情況類推。

有風溫晚發的,(風溫出現在清明節後,這就屬於晚發。)有溫熱的,(立夏後,火氣盛行,陽氣全部散發出來,由溫和轉為溫熱,溫熱之氣侵犯於肺部衛氣,引動冬天潛伏的熱毒,必定會出現發熱出汗、脈搏快、小便赤黃,比風溫稍重,因為溫熱是熱氣開始發作,熱氣是溫熱加重,用清露飲治療,由於溫熱沒有風邪,所以不加入薄荷、牛蒡子。

有暑病的,(夏至後,南方赤帝掌管時令權柄,暑氣流行,暑氣侵犯於肺胃,引出冬天留下的寒邪,所犯的熱毒必定會出現臉紅、大量出汗、口渴、脈搏洪大。這比溫熱更嚴重。因為熱毒是暑氣開始發作,暑氣是熱毒加重,用清露飲加上鮮荷梗、綠豆衣治療。以上都是開始侵犯時有本證沒有標證,往後發展就有本證也有標證,《內經》中說:「凡是傷寒轉變為溫病的,夏至前發病的稱為溫病,夏至後發病的稱為暑病。」

)有伏暑,(天之暑氣一動,地之濕氣自騰,其暑濕之氣亦從口鼻而入,由母傳子,伏於肺腎,暑多於濕,名曰伏暑。至秋冬外感寒涼,或受溫熱,引動初夏伏暑,必口渴、溲紅。舌白在氣,舌赤在血。治法見《臨證指南》、《溫病條辨》,其症與濕溫相別者,口渴能飲,身能轉側也。

)有濕溫,(與伏暑來源同,唯其人素偏於濕,又受濕,多於暑,名曰濕溫。必身重疼痛,舌白不渴,或水黃而滑,脈細而濡,胸痞不飢,治當燥濕清熱。吳鞠通化裁葉氏法,立三仁湯最妥。元按:辨舌黃而滑者,或清露飲加蘆根、滑石;舌白而滑者,加蒼朮皮、省頭草。其症與伏暑分別者,身重難轉,舌滑不渴者。

白話文:

伏暑 天氣炎熱時,地面的濕氣會蒸騰上升,暑濕之氣從口鼻進入,由母傳子,潛伏在肺和腎臟之中。如果暑氣多於濕氣,便稱為伏暑。到了秋冬,外感風寒或受到溫熱,就會引動初夏潛伏的伏暑,出現口渴、小便發紅的症狀。舌白表示氣滯,舌紅表示血熱。治療方法請參閱《臨證指南》、《溫病條辨》。伏暑和濕溫不同之處在於,伏暑患者口渴能喝水,身體能轉動。

濕溫 濕溫的來源與伏暑相同,但患者本身偏濕,又受了濕氣,濕氣多於暑氣,稱為濕溫。症狀包括身體沉重疼痛、舌白不渴,或舌苔黃滑,脈搏細弱而濡潤,胸悶不思飲食。治療應以燥濕清熱為主。吳鞠通改良葉氏的方法,提出「三仁湯」的方劑最為適當。說明:辨別舌苔黃滑時,可用「清露飲」加入蘆根、滑石;舌苔白滑時,加入蒼朮皮、省頭草。濕溫與伏暑不同之處在於,濕溫患者身體沉重轉動困難、舌苔滑不渴。

又按:伏暑濕溫二症,秋重於夏,冬重於秋,至來春尤重於冬。故東垣《此事難知》云:「邪之所藏,淺者輕而易治,深者其病重而難治,尤深者,其病死而不治。」以上濕熱暑邪仿此(也)。有寒濕,與濕溫來源同,但濕居六七,暑居三四者,為濕溫。暑居一二,濕居八九者,為寒濕。

伏暑宜清涼,濕溫宜甘淡滲濕,方中加辛溫之品。寒濕不但辛溫可加,即辛熱亦可加,何者?以偏於暑者,多手太陰症,肺金畏暑,故宜清暑也;偏於濕者,多足太陰症,脾土惡濕,方先宜加溫燥濕氣,使濕化,口渴、舌宣,再更清涼可耳。有時瘧,微寒身熱、口渴、溲赤,或但熱不寒,狀如瘧疾,即伏暑之輕者。

白話文:

伏暑、濕溫這兩種病症,秋天比夏天嚴重,冬天比秋天嚴重,到了春天就比冬天更嚴重。東垣在《此事難知》中說:「邪氣藏得淺,病就輕易治療,藏得深,病就重難治,藏得最深,病就會致死,無法治療。」以上關於濕熱暑邪的情況也一樣。寒濕與濕溫的來源相同,但濕氣占六七分、暑氣占三四分的,屬於濕溫;暑氣占一二分、濕氣占八九分的,屬於寒濕。

伏暑需要清涼,濕溫需要甘淡滲濕,方劑中可以加入辛溫的藥物。寒濕除了可以加辛溫的藥物,甚至可以加辛熱的藥物。這是因為偏向暑氣的患者,多半是手太陰症,肺金怕暑,所以要清暑;偏向濕氣的患者,多半是足太陰症,脾土厭惡濕氣,方劑要先加入溫燥濕氣的藥物,讓濕氣轉化,口渴、舌苔乾燥後,再清涼就可以。有些患者會有瘧疾,表現為輕微發寒、發熱、口渴、小便發紅,或者只是發熱不發寒,看起來像瘧疾,這就是伏暑比較輕微的情況。

治以葉氏法,不可用小柴胡湯。要之《內經·瘧論》溫瘧有伏風之文,刺瘧有五臟六腑之理,豈僅在少陽哉?若果瘧來寒熱相均者,此邪在少陽也。仲景小柴胡湯不可不用。徐氏靈胎,未明時瘧在肺胃,而批葉氏不遵仲聖相傳之小柴胡湯,以為瘧疾不能出小柴胡湯範圍,試問仲景《金匱要略》瘧門中溫瘧以白虎加桂枝湯,牡瘧以蜀漆散反治,牡蠣湯有柴胡引經云。有時痢,長夏肺受暑濕之氣,由肺傳於大腸,致為痢疾。

白話文:

要用葉氏的治療方法,不能使用小柴胡湯。其實,根據《內經·瘧論》的記載,溫瘧會有伏風,而刺瘧則涉及五臟六腑,治療並非只針對少陽。如果確實是寒熱相均的瘧疾,才可以使用仲景的小柴胡湯。徐氏的《靈胎》中,對於初期瘧疾,認為是在肺胃,而批評葉氏不遵循仲聖傳承的小柴胡湯,認為瘧疾不可能超出小柴胡湯的治療範圍,但是仲景在《金匱要略》的瘧疾篇章中,已經明確指出溫瘧用白虎加桂枝湯,牡瘧用蜀漆散反治,牡蠣湯中也有柴胡引經的作用。有時會發生痢疾,是因為長夏時節,肺部受到暑濕之氣,從肺部傳到腸道,導致痢疾。

暑多色赤,濕多色白。先疑(擬)注河間《原病式》可考。至所言伏邪為反瘧痢,其法詳於《臨證指南》,此上五伏邪,當有標邪勾動者,大約葉氏總《內經》「夏傷於暑,秋必痎瘧」引伸而出。況王孟:英按喻氏云:「春夏之病,當起於冬,至秋冬二時之病,當起於夏,非其證訣。

」)時邪者,有春邪,(冬不藏精,腎水已虛,本證傷寒,無熱亦化,至春應溫而寒,其發升之氣被寒所遏,則營分受邪,必身熱惡寒,無汗,咳嗽,治以葛氏蔥豉湯加減,不可用麻黃、桂枝、青龍等方。若春寒之氣,乘虛由壬傳癸,二三日後,舌黃、口渴、脈變數者,此寒已化熱也。

白話文:

夏天容易出現紅色的病症,潮濕的環境則容易出現白色的病症。這可以參考《原病式》的記載。至於伏邪導致的瘧疾和痢疾,詳細的治療方法可以參考《臨證指南》。這五種伏邪的發作,一定有其他病邪作為誘因,大約是從葉氏對《內經》「夏傷於暑,秋必痎瘧」的理解延伸而來的。而且王孟英也說,喻氏認為春夏的病症,其實起源於冬天,秋冬的病症,起源於夏天,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則。

時邪,也就是季節性的病邪,包括春邪。冬天沒有好好儲藏精氣,腎水已經虛弱,導致原本的傷寒症沒有發熱,卻也轉化成其他的病症。到了春天,應該要溫和的氣候卻出現寒冷,導致上升的陽氣被寒氣阻礙,營氣受到邪氣入侵,就會出現發熱惡寒、無汗、咳嗽等症狀。治療要用葛根湯加減,不能用麻黃、桂枝、青龍等方劑。如果春天的寒氣乘虛而入,由壬傳癸,兩三天後,舌頭變黃、口渴、脈象變數,就代表寒氣已經化為熱氣。

有汗宜清露飲,無汗宜銀翹散加蔥白。)有風溫,(春氣大透,草木甲拆,則風溫之邪,從口鼻而入,先傷肺衛,必身熱、惡風、咳嗽、脈數,治以清露飲加薄荷、牛蒡子。或銀翹散去芥穗、豆豉。)有溫邪,(夏間陽氣盡泄,則溫熱之邪,從口鼻而入,先犯肺衛,必脈數、身熱、頭痛、腰痛、口燥,治以清露飲,不可用銀翹法。以溫邪無風,故為不宜用荊芥穗、薄荷、牛蒡子諸品。

元按:傷寒、中風與風溫、溫熱,本系當令之邪,因時人但云風溫、溫熱為時邪,而不云傷寒、中風為時邪,故不入當令之邪,而附於此。)有夏感,(夏宜熱而涼,則暑為涼所遏,非涼中全無暑熱也。其邪傷於營分,必發熱、惡寒、頭痛無汗、身形拘急、肢節疼痛。蔣氏《寶素診略》所謂「夏令感寒之症,猶冬溫之理」,實發前人之未發。

白話文:

如果有汗,可以用清露飲治療;如果沒有汗,可以用銀翹散加上蔥白治療。如果有風溫,(春天的天氣非常乾燥,草木都發芽了,那麼風溫之邪就會從口鼻侵入身體,首先損傷肺衛,一定會發熱、怕風、咳嗽、脈搏快,治療可以用清露飲加薄荷、牛蒡子。或者用銀翹散去除芥菜籽、豆豉。)如果有溫邪,(夏天陽氣發泄過度,那麼溫熱之邪就會從口鼻侵入身體,首先侵犯肺衛,一定會脈搏快、發熱、頭痛、腰痛、口乾,治療可以用清露飲,不能用銀翹法。因為溫邪沒有風,所以不能用荊芥穗、薄荷、牛蒡子等藥物。

元朝的注釋:傷寒、中風與風溫、溫熱,本來是應當發生的邪氣,因為當時的人只說風溫、溫熱是時令之邪,而沒有說傷寒、中風是時令之邪,所以不歸入時令之邪,而附屬於此。有夏感,(夏天應該熱卻變涼了,那麼暑熱就會被涼遏制,並不是涼中完全沒有暑熱。這種邪氣損傷營分,一定會發熱、惡寒、頭痛、無汗、身形拘急、肢節疼痛。蔣氏《寶素診略》中說的「夏令感寒之症,猶冬溫之理」,確實發明瞭前人沒有發現的道理。

由此以觀,則《局方》大順散、冷香飲子,及藿香正氣散中,散風寒之品居七八,祛暑濕之品居二三。昔賢將大順散列於暑症門中,言此方,乃舍時從症者,陳修園之書可求也。更有謂夏間陽暑,多宜白虎湯、六一散。至於大順散,乃治陰暑者,百中難見一二,不可妄投,徐洄溪之書可考也。

二子所論,皆本潔古靜而得之,乘涼廣廈,動而得之,途中冒暑。以元觀之,絕不若夏感,猶冬溫反悟之的當也。其餘《局方》香薷飲、蔣氏越蔭湯,皆可酌症而用。)有秋邪,(秋宜涼而熱,其秋收之氣,欲斂不斂,謂之秋行夏令。則熱氣由口鼻而入,先傷肺衛,必身熱口渴,有汗脈洪。

白話文:

從此觀之,《局方》中的「大順散」、「冷香飲子」,以及「藿香正氣散」,祛散風寒的藥物佔七、八成,祛除暑濕的藥物只佔兩、三成。過去的賢者將大順散歸類於暑症中,說明這個方劑,是根據症狀而非季節來開立的,詳情可參考陳修園的著作。還有人認為,夏季陽暑多宜服用「白虎湯」、「六一散」。至於大順散,是治療陰暑的方劑,百位病人中難以找到一、兩個適用者,不能輕易使用,詳情可參考徐洄溪的著作。

二位學者的論述,都是基於清淨安靜的環境而得出的。乘涼於寬廣的屋舍,動而得之,途中冒暑。以我來看,這些情況絕不如同夏季感染風寒,卻在冬季溫暖時反而康復的情況恰當。其他如《局方》中的「香薷飲」、「蔣氏越蔭湯」,都可以根據症狀酌情使用。

如果出現秋邪,(秋季應該是涼爽的,但卻酷熱,秋天收藏萬物的氣機,想要收斂卻不能收斂,稱為「秋行夏令」。這時熱氣會由口鼻進入,首先損傷肺部的衛氣,必定會出現身體發熱、口渴、出汗、脈搏洪大的症狀。

法以辛涼甘寒,不可用辛溫燥熱。)有冬溫,(亦曰冬邪。冬應寒而溫,其冬藏之氣,欲藏不藏,謂之冬行春令,則溫暖之氣,由口鼻而入,先犯肺胃,必身熱有汗、脈數、口乾、寸口脈獨大而無力,治以清露飲去桔梗、杏仁,加沙參、麥冬。以葉案治冬溫謂:「不可用薄荷、杏仁、桔梗泄氣」,大約因冬陽不潛,真氣已虛,非春夏陽升之氣不虛可比,故元仿此加減。以上六時之邪,皆有標無本。

經云:「冬能藏精,春不病溫。」對面即是冬不藏精,春必病溫。故元於時邪,首言冬不藏精四字,以腎虛則諸邪易受,不獨冬宜藏精也。且吳鞠通云「冬不藏精,非專主房勞」說,即一切人事之能動搖其精者皆是。可見嬰兒幼女,亦有時邪之理也。)伏邪、時邪而外,更有當令之邪者,曰傷寒。

白話文:

治療方法應採用辛涼甘寒的藥物,不可使用辛溫燥熱的藥物。(有冬溫,也稱為冬邪。冬季應寒而卻溫,因冬季藏氣的氣機,欲藏而不藏,叫做冬行春令,溫暖的氣就會從口鼻進入,首先侵犯肺胃,必定出現身體發熱、出汗、脈搏數,口乾,寸口脈獨自強大而無力的症狀,治療時使用清露飲,去除桔梗、杏仁,加沙參、麥冬。葉案針對冬溫的治療方法提到:「不可使用薄荷、杏仁、桔梗泄氣」,大概是因為冬陽不收斂,身體元氣已經虛弱,無法與春季夏季陽氣上升的情況相提並論,因此袁機仿效這個方法加減使用。以上六種時邪,都有標而無本。

《黃帝內經》中說:「冬季能藏精氣,春季就不會得溫病。」反過來理解就是冬季不藏精氣,春天一定會得溫病。所以袁機在討論時邪時,首先提到「冬不藏精」這四個字,這是因為腎虛了,各種邪氣就容易侵入,不只冬季需要藏精氣。吳鞠通也說「冬季不藏精,不只是專指房事勞累的說法」,凡能動搖精氣的各種人事因素都是。由此可見,嬰兒幼女也可能會有時邪證候。)除了伏邪與時邪以外,還有當令的邪氣,稱為傷寒。

(冬令外受寒邪,傷於膀胱,無汗、脈浮緊,其症治之法,詳仲景《傷寒論》。)曰中風,(春令外受風邪,傷於太陽、惡風有汗,脈浮緩。其症治之法,亦詳仲景《傷寒論》,)曰中暍,(夏令外受暑邪,從口鼻而入,傷於肺胃,必自汗惡寒、身熱而渴、脈象微弱,其治暍之法,詳仲景《金匱要略》。元按:伏邪暑病與中暍形症頗同,唯暑病脈洪長,中暍脈微弱有別耳。

)曰中濕,(長夏土旺十八日,[溫](濕)邪與暑相混,從口鼻而入,暑多於濕,則傷於肺金,濕多於暑,則傷脾土,即暑濕、濕溫隨受隨發之症也。治見葉氏《臨證指南》。)曰秋燥,(立秋後天地不交,則為否卦,其天氣上升,地氣下降,大塊之中,致為乾燥之氣,從口鼻而入,傷於肺經氣分,必身熱鼻乾、咳嗽、口燥、右脈數大,治以喻氏清燥救肺湯,及葉氏法。至於吳鞠通之化裁,宜去取可也。

白話文:

冬令外受寒邪,損傷膀胱,不發汗,脈浮緊。治療方法,詳見仲景的《傷寒論》。這稱為中風。

春令外受風邪,損傷太陽經,畏風,發汗,脈浮緩。治療方法,也詳見仲景的《傷寒論》。這稱為中暍。

夏令外受暑邪,從口鼻進入,損傷肺胃,一定自汗惡寒、身熱口渴、脈象微弱。治療中暍的方法,詳見仲景的《金匱要略》。

元按:伏邪暑病與中暍的症狀頗為相似,只不過暑病的脈搏洪長,中暍的脈搏微弱而已。

長夏土旺十八日,溫熱邪氣與暑氣混合,從口鼻進入,暑氣多於濕氣,則損傷肺金,濕氣多於暑氣,則損傷脾土。也就是暑濕、濕溫隨受隨發的病症。治療方法,見葉氏的《臨證指南》。

立秋後天地不交,則為否卦,其天氣上升,地氣下降,大自然中產生乾燥的氣,從口鼻進入,損傷肺經氣分,一定身熱鼻乾、咳嗽、口燥、右脈數大。治療方法,採用喻氏的清燥救肺湯,以及葉氏的方法。至於吳鞠通的化裁,適當取用就可以了。

以上五當令之邪,皆有標無本,《內經》所謂「在天為風,在地為木,在天為熱,在地為火,在天為濕,在地為土,在天為燥,在地為金,在天為寒,在地為水」是也。秋燥從此悟出。)斯刻只論風溫、溫熱、冬溫,今將伏邪、時邪,與當令之邪,標本言明,使學者,知辨症在毫釐千里,宜博覽群書,精求義理,勿貪一書之簡易,孟浪施治也。

白話文:

以上五種應時而生的邪氣,都有表象但沒有根本,《內經》中所說「在天為風,在地為木,在天為熱,在地為火,在天為濕,在地為土,在天為燥,在地為金,在天為寒,在地為水」就是這個道理。秋燥的病因,由此可知。

現在只討論風溫、溫熱、冬溫三種病症,接下來會把伏邪、時邪,以及應時而生的邪氣,從標本上詳細說明,讓學習者明白辨證論治的關鍵在於細微處見真章。應該廣泛閱讀各種醫書,深入探究醫理,不要只貪圖一本書的簡單易懂,輕率地用藥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