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旭高

《薛氏濕熱論歌訣》~ 濕熱化火,充斥表裡三焦

回本書目錄

濕熱化火,充斥表裡三焦

1. 濕熱化火,充斥表裡三焦

濕熱化火熱邪燎,充斥表裡及三焦。煩渴舌焦紅或縮,斑疹胸痞自利饒。壯熱神昏為痙厥,陰津涸竭命難逃。急投大劑犀角,羚羊角,鮮生地,紫草,玄參,銀花露調,金汁,鮮菖蒲兼蚌水,清火救液此方超。(此條乃痙厥證之最重者。上為胸痞,下為熱利,外發斑疹,熱邪充斥表裡三焦,陰津消涸,勢極凶危,重用大劑涼火救液,希冀萬一。若未曾服過芳開者,兼投至寶丹;若已經芳開者,宜珠黃散。

原注:此原本第七條。

白話文:

【濕熱轉化為火熱,遍佈全身內外三焦部位】

濕熱轉化為強烈的火熱,蔓延到身體的內外以及上、中、下三焦。患者會感到煩躁口渴,舌頭可能呈現焦紅色或者收縮的狀態,皮膚上可能會出現斑疹,胸部有悶痛感,並且有嚴重的腹瀉。如果病情發展到高燒不退,甚至出現神志不清和痙攣抽搐的情況,這代表體內的陰津已經乾涸,生命危在旦夕。

在這種情況下,應立即使用大量的犀角、羚羊角、新鮮生地、紫草、玄參、銀花露,調合金汁,再配合新鮮菖蒲與蚌殼水,這是一種極為有效的清除火熱,拯救體液流失的處方。

(這段描述的是最嚴重的痙攣抽搐症狀。上半身有胸悶的問題,下半身則是熱性腹瀉,體表還可能出現斑疹,火熱邪氣已全面影響內外三焦,陰津消耗殆盡,病情十分危險。因此必須使用大量的冷卻火熱,補充體液的藥物,以求一線生機。如果病人尚未服用過芳香開竅的藥物,可同時給予至寶丹;如果已經服用過,則應使用珠黃散。)

原始註釋:這是原書中的第七條描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