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旭高

《薛氏濕熱論歌訣》~ 濕熱化火致厥

回本書目錄

濕熱化火致厥

1. 濕熱化火致厥

濕熱煩渴舌焦黃(或焦紅),發痙神昏譫笑狂。邪灼心胞營血耗,犀角,羚羊,銀花露與鮮菖蒲,連翹,玄參,鮮生地,鉤鉤等,更要芳開至寶丹良。清熱救陰為急務,此條言厥義當量。(上條言痙,此條言厥。濕熱化火,逼灼營陰,心胞受邪,神昏譫笑。用藥以清熱救陰為急務,兼至寶丹開心胞之邪也。

可知但痙而未厥。且痙方初起者,猶可散邪通絡。若痙、厥相兼,當以救陰為要。

原注:此原本第五條。

白話文:

【濕熱導致火氣過盛引起昏迷】

在濕熱的環境下,人會感到非常口渴,舌頭呈現焦黃色(或者焦紅色),接著可能會出現抽搐、精神混亂,甚至胡言亂語、行為失常。這是因為邪氣侵入心臟周圍,消耗了營養和血液。

對於這種情況,可以使用犀角、羚羊角、銀花露、新鮮的菖蒲、連翹、玄參、新鮮的生地、鉤藤等草藥來治療,同時還需配合使用至寶丹,效果更佳。清除體內熱毒、滋補陰液是首要任務。這一段主要講述了由濕熱轉化為火氣過盛所導致的昏迷,應根據具體情況來衡量治療方式。(前一段講述了抽搐的情況,這一節則強調了昏迷。濕熱轉化為火氣過盛,會嚴重損傷體內的陰液,心臟周圍被邪氣侵擾,導致精神混亂、胡言亂語。治療時,清除熱毒、滋補陰液是首要任務,並輔以至寶丹來驅除心臟周圍的邪氣。)

由此可見,如果只是抽搐而尚未陷入昏迷,並且抽搐剛剛開始,尚有機會通過驅邪、疏通經絡的方式來治療。但如果抽搐和昏迷同時出現,就應該以滋補陰液為首要目標。

(原註解:此為原本的第五條內容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