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三十九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三十九 (2)

1. 麻黃左經湯

治風寒暑濕流注足太陽經,腰腳攣痹,關節重痛,增寒發熱,無汗惡寒,或自汗惡風,頭疼眩暈。

麻黃,乾葛,茯苓,蒼朮(米泔水浸),防己,羌活,防風,桂心(不見火),細辛,甘草(炙,各一錢二分)

上作一服,水二盅,生薑三片,紅棗一枚,煎至一盅,空心服。自汗去麻黃,加肉桂芍藥,重者加白朮陳皮,無汗減桂,加杏仁澤瀉等分。

白話文:

治療因風寒暑濕等邪氣侵襲,導致足太陽經脈氣血運行不暢的病症,症狀包括腰腿肌肉痙攣麻痹、關節沉重疼痛、身體發冷發熱、沒有汗且怕冷,或者會出汗又怕風、頭痛頭暈等。

藥方組成:麻黃、乾葛、茯苓、蒼朮(用米泔水浸泡)、防己、羌活、防風、桂心(不經火烤)、細辛、甘草(炙烤過),各用一錢二分。

服用方法:以上藥材作為一劑,加入兩盅水,以及生薑三片、紅棗一枚,煎煮至剩一盅,在空腹時服用。如果會自汗,就去除麻黃,加入肉桂和芍藥;病情較重者,可加入白朮和陳皮;如果沒有汗,就減少桂心的用量,加入杏仁和澤瀉,用量與其他藥材相同。

2. 半夏左經湯

治足少陽經為風寒暑濕流注,發熱腰腳疼痛,嘔吐不食。

半夏(湯泡),乾葛,細辛,麥門冬(去心),桂心(去皮),白朮,茯苓,乾薑(炮),防風,黃芩,柴胡,甘草(炙,各一錢)

上作一服,水二盅,生薑三片,紅棗一枚,煎至一盅,空心服,熱悶加竹瀝,喘急加杏仁桑白皮。

白話文:

半夏左經湯

這個方子是治療足少陽經受到風、寒、暑、濕等邪氣侵襲,導致經絡氣血運行不暢,引起的發熱、腰腿疼痛、噁心嘔吐、食慾不振等症狀。

藥方組成: 半夏(用湯浸泡過),乾葛,細辛,麥門冬(去除內心),桂心(去除外皮),白朮,茯苓,乾薑(炮製過),防風,黃芩,柴胡,甘草(炙烤過),每味藥各取一錢。

服用方法: 將以上藥材混合為一劑,加入兩盅水,以及三片生薑、一顆紅棗,煎煮至剩下一盅。在空腹時服用。如果感到胸悶,可以加入竹瀝一起服用;如果出現喘息急促的症狀,可以加入杏仁和桑白皮一起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