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 瘡診論卷之六十五 (14)

回本書目錄

瘡診論卷之六十五 (14)

1. 手足冷腹中硬為瘡疹

臟腑已有伏熱,而感外風寒以擊之,此陰陽相搏於榮衛。輕者在腑為疹,重者在臟為瘡痘。若手足稍冷,尻陰冷,腹中硬痛者,是瘡疹證。或有驚證者,由蘊熱動心,切不可誤投驚藥。若驚藥誤投,則毒邪內攻,其瘡不出,便至危殆。或出後為靨倒,但服平和勻氣發散藥必愈。

白話文:

如果臟腑有潛伏的火熱,又遇到外來的風寒襲擊,這時陰陽就會在榮衛之間相互搏擊。較輕的症狀在外表現為發疹,較重的症狀在內臟表現為瘡痘。如果手足稍冷,尻陰冷痛,腹中硬痛,這就是瘡疹的症狀。如果還有驚悸的症狀,那是因為蘊熱擾動了心神,這時千萬不要誤投驚悸的藥物。若誤投驚悸藥物,就會導致毒邪內攻,瘡疹不能發出來,就會非常危險。有些瘡疹發出後變成靨瘡倒錯,只要服用平和、調勻氣血、發散的藥物,一定會痊癒。

2. 《聖惠方》論瘡疹未見乃可疏利

凡嬰童患瘡痘候,初覺似傷寒,面色與四肢俱赤,壯熱頭疼,腰背痛,足多厥冷,眼睛或黃或赤,脈息但多洪數,絕大不定,小便赤而大便多秘,才覺四肢色候雖是瘡疹,未攻皮毛穴出者,可便服餌,勻和臟腑,疏利毒氣。若瘡痘已結在皮毛穴間,微微自出,即不可疏利也。

白話文:

在嬰兒和兒童患瘡痘初期,感覺就像傷寒一樣,臉色和四肢都發紅,發高燒、頭痛、腰背痛,而且腳經常冰涼,眼睛有時發黃或發紅,脈搏通常急速且跳動不定,小便呈現紅色,大便通常便祕。此時,即使四肢的顏色和外觀顯示出即將長出瘡疹,但還未出現在皮毛穴間時,可以服用藥物,讓臟腑協調運作,並疏通毒氣。但如果瘡痘已經聚集在皮毛穴間,並且已經開始冒出來了,就不要再使用疏通的藥物了。

或實膿水者,卻可疏利也。蓋熱毒已在外,恐里有餘未解,則可疏利也,疏利宜黃連散、青黛散、當歸散。

白話文:

對於膿水較少有膿的患者,可以疏利治療。因為體表的熱毒已經消退,擔心體內可能還有殘餘的熱毒沒有消除,所以可以使用黃連散、青黛散和當歸散疏利治療。

3. 《石壁經》論瘡疹歌,備詳其證

小兒瘡疹候偏多,咳嗽痰涎作久疴;熱候心神如怕物,驚時羊眼白翻波。認目看燈睛有焰,吐來氣逆入相磨。十歲夢中如發搐,唇紅臉赤疏交羅。湯水心煩頭滿熱,耳冷腳冷發無過;舌上有如粟米樣,定知三日發交瘥。此病未來宜早療,莫將涼藥與伊摩;細辨形證為妙用,只將平藥以調和。

白話文:

小兒皮膚病症狀繁多,咳嗽痰液產生後病情延續很長時間;發熱時精神恍惚好像很害怕的樣子,受驚嚇時眼睛往上翻,眼白呈白色。凝神注目看燈時,眼睛裡有光,吐氣逆行,肺與胃之間互相摩擦,十歲的小兒如果在夢中受到驚嚇,就會發生抽搐,嘴脣紅臉發赤,病勢時好時壞。喝湯喝水時心煩頭昏發熱,耳朵和腳都是冰冷的,病情發作沒有超過界限;舌頭上有像粟米一樣的東西,肯定知道三天後會痊癒。這種病在發作前宜早早治療,不要用涼藥去磨擦患處;仔細分辨症狀以便妙用藥方,只用平藥來調理身體。

4. 辨劉氏論轉下張氏論用藥

劉氏云:初虞世所著《必用方》,大有益於世。惟瘡疹去當轉下,誤人甚多。緣方宜不同,所稟虛實有異故也。蓋小兒瘡疹轉瀉則內虛,毒氣不能運出,復攻於裡,陷伏多致夭傷。張氏論用藥,,瘡疹服惺惺散,次服人參羌活散等。如壯熱未退,切不可通利大便,及溫熱藥,恐令瘡疹不出。

白話文:

劉氏說:《必用方》是虞世所寫的,對世人很有幫助。但書中提到瘡疹應該服用轉下藥物,這很容易誤導人。因為不同的人體質不同,所以適合的藥物也不同。如果小兒瘡疹服用轉下藥物,就會導致內虛,體內毒氣無法排出,反而會攻入體內,導致夭折。張氏論用藥主張,瘡疹患者應服用惺惺散,然後服用人參羌活散等藥物。如果發燒沒有退燒,則不要服用瀉藥和大熱藥,以免瘡疹無法發出。

二人之論,與初虞世之論,皆未可執,須在臨時可溫則溫,可下則下,皆有可溫可下證,別具詳之矣,學者宜通變用之可也。

白話文:

兩個人的議論,和一開始尚處在混沌的世代的議論,都不能一味地執著,應該根據當下的情況,可以溫暖的話就溫暖,可以清熱的話就清熱,都有各自能溫熱或清熱的證據,另有詳細的資料,學者應該通曉並變通地運用,這樣就可以了。

5. 瘡疹熱與諸般熱不同

發熱證候多般,瘡疹亦發熱也。其體熱則同,所得之由不同,須引證而辨明之則各異。發熱如瘧狀,熱作有時者,名潮熱;發熱飲食不減者,名風熱;發熱而頭熱肚熱,右額有紋者,名食熱;發熱而多渴,渴則瀉者,名疳熱;發熱唇上下汗出,唇中間起一白疱子,及耳陰皆冷者,名變蒸;發熱而額正中髮際有青紋,下至眉心則發驚者,名驚熱,發熱而皮膚或赤色熱痛,時時啼叫者,名丹熱;發熱目閉面赤色者,名胎熱;發熱而面赤汗出,而鼻流清涕,左額有青筋紋者,名傷風熱,發熱而面色青慘,耳鼻冷,惡寒無汗,亦左額有青筋,手足厥冷者,此名傷寒熱也。又有變蒸之中,偶有時行寒疫者,則耳與陰反熱。

若瘡疹發熱則不同,然呵欠頓悶,時發驚悸,乍涼乍熱,手足時冷,面目腮頰赤嗽嚏者,此皆瘡疹之熱證也。

白話文:

發熱症狀有很多種,瘡疹也會發熱。身體發熱的症狀相同,但致病原因不同,必須引證以辨明之,則各種發熱症狀的辨別各不相同。發熱似瘧疾,按時發作的,叫做潮熱;發熱飲食不減的,叫做風熱;發熱頭熱腹熱,右額有紋路的,叫做食熱;發熱而多渴,渴則瀉的,叫做疳熱;發熱脣上下汗出,脣中間起一個白色皰子,及耳陰皆冷的,叫做變蒸;發熱額正中髮際有青紋,下至眉心則發驚的,叫做驚熱;發熱而皮膚或赤色熱痛,時時啼叫的,叫做丹熱;發熱目閉面赤色的,叫做胎熱;發熱而面赤汗出,而鼻流清涕,左額有青筋紋的,叫做傷風熱;發熱而面色青慘,耳鼻冷,惡寒無汗,亦左額有青筋,手足厥冷的,此叫做傷寒熱。還有變蒸之中,偶爾有一時流行寒疫的,則耳與陰反而發熱。

瘡疹發熱,症狀不一。但若伴有哈欠連連、胸悶氣短、偶有驚悸、忽冷忽熱、手足時冷、面目腮頰發赤、咳嗽打噴嚏等症狀,則為瘡疹之熱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