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奇效良方》~ 瘡診論卷之六十五 (10)
瘡診論卷之六十五 (10)
1. 瘡痘已出未能勻
人之平居樂逸,則心神安靜,氣體和平。及其病,則陰陽偏勝,盛衰雖不同,故令虛實不齊,是以瘡疹已出,不能遍勻。前人治法,透肌解毒而已,使毒得出肌,透消解氣,既無壅遏,則自然出勻也。用必勝散快毒丹令出快,紫草飲、胡荽酒、紅粉丹自然勻順之。
白話文:
人平時生活安樂閒適,心神就會安定寧靜,氣血運行也會平和順暢。一旦生病,就會出現陰陽失衡,可能有偏盛或偏衰的狀況,導致身體虛實不均。所以,當瘡疹已經發出來時,往往不能均勻地遍布全身。
過去的治療方法,只是設法讓毒氣透出皮膚,並解除毒素,讓毒氣能順利排出體外,並疏散鬱結之氣,只要沒有阻礙,瘡疹自然就會均勻地發出來。
可以服用必勝散或快毒丹,讓瘡疹快速發出來,再搭配紫草飲、胡荽酒或紅粉丹,就能使瘡疹自然而然地均勻分布。
2. 瘡子未發者令內消
前人於瘡疹,防微杜漸,無不盡其意焉。見小兒遇天氣溫熱,或冬溫,恐發瘡疹,遂以犀角玳瑁二味,磨汁與服之,以茜草煎汁與消之,則未發者令內消,已發者亦能解利,使毒氣不致太盛。或有伏熱,瘡疹未出,四肢微熱,飲食似減,頭髮干立,或時額多微熱,宜服生油方最佳。
白話文:
古人對於預防瘡疹,總是極盡所能,防範於未然。看到小孩遇到天氣溫熱,或是冬天卻溫暖,擔心會長出瘡疹,就用犀角和玳瑁這兩味藥材磨成汁給小孩服用,再用茜草煎煮成汁給小孩喝,這樣一來,還沒發作的瘡疹就能在體內消散,已經發出來的也能夠緩解,讓毒氣不會太過嚴重。有時候,體內潛藏著熱氣,瘡疹還沒發出來,會出現四肢稍微發熱、食慾有點下降、頭髮乾燥豎立,或是額頭時常微微發熱等情況,這時候最好服用生油方。
3. 瘡疹發熱而痛者
癢為虛,痛為實。又云:諸寒為痛。又云:內快而外痛者,為外實內虛。外快而內痛者,為內實外虛。是以《聖惠方》云:痛者言其通也,則痛為實可知矣。今瘡疹身熱而疼,是時行寒熱所感,未能解也,故用麻黃湯水解散以解肌,汗出寒熱自已,瘡疹亦無阻矣。
白話文:
瘡疹發熱又疼痛,如果是癢的感覺,代表是身體虛弱;如果是痛的感覺,代表是身體有實邪。還有說法是,各種寒邪都會引起疼痛。另外,如果身體內部感覺舒適,但外部卻疼痛,這是外實內虛的狀況;反之,如果外部感覺舒適,但內部卻疼痛,這是內實外虛的狀況。《聖惠方》說:「痛,代表它正在通暢」,所以疼痛可以判斷為實證。現在瘡疹發熱而且疼痛,是因為受到時行性的寒熱病邪侵襲,身體還沒有解除病邪,所以用麻黃湯來解散肌表,發汗後寒熱自然會消退,瘡疹也會順利痊癒。
4. 瘡疹出不快
病之始末不同,深淺各異。瘡疹之出不快者非一端,用之當隨宜而已。且瘡疹紅斑點出,日數未盡,其內實而肌熱者,宜疏利,有里自利者,宜溫里,斑點見齊,血疱結起遲者實熱,大小便秘,渴而腹脹者,宜勻氣解毒,甚熱者宜利小便。虛而自利者,宜溫里調榮衛。蓋血疱出甚,亦令小兒內虛故也。
自血疱作膿疱,膿疱不結痂疕者,當此毒氣已出在表,但解餘毒而已。故出遲名同,出遲先後之序不同,醫者當辨毒氣在表在裡,若虛若實,補瀉調解,隨治之。此是正瘡疹證,無諸內外邪氣所感者也。若患瘡疹中,說有所感冒,則治療不同。且患瘡疹正出,遇時令寒暑燥濕,風不節,則脈證與居常相異,用藥則不同,尤當消息。
且正患瘡疹中,暑氣大作,則或煩躁而咽痛,或喘滿而作渴,此乃暑氣與瘡疹表裡熱氣並遏,壅滯而出不快,宜與白虎湯荊芥散。如出瘡疹中遇天氣暴寒,令兒膚腠秘密,寒氣結聚出不快者,宜用麻黃正氣散之類。
又有瘡疹正出,煩躁飲冷過多,或誤服涼藥,使胃冷無以運行榮衛,致中滿則上下氣不升降,出不快者,宜用理中湯、薑黃散、活血散,至於下痢者,硫附豆蔻之類,皆可選而用之。
又有瘡出正盛,內外熱氣壅遏,血蓄結聚,令兒能食腹脹不大便,煩躁而渴,手掌里有汗喘滿,出不快者,此由毒氣與心火貫注,無陰氣以斂之,宜用乳香豬血膏、紫金散、豬尾膏飲之。或瘡疹正出,被惡沖觸,房室觸犯禁忌,或狐臭人勞力人氣觸著,令出不快者,宜燒豬甲赤朮乳香,常燒令氣不絕,仍上下安胡荽酒以御之。是以略舉其數證,方書但云出不快而已,皆在隨所得之由變通。
若大小便秘,氣壅遏而出不快,紫草木通散是,瘡疹發而不出者,鉤藤紫草散。氣澀出而不快,滑石散,取竅滑故也。氣虛者,以脫齒散、活血散。倒靨者以紫金散、如聖散、開花蘿蔔煎汁與服之,蟬蛻甘草散、獵血乳香丸、獵血麝香丸、木星飲、紫草膏。瘡疹已出,熱滯喉舌生瘡,懊悶氣慌,煩渴多睡,精神昏塞者,以透肌散主之。
伏熱在胃,腹脹便赤者,四聖散。瘡疹不出,傷寒不語,干野人糞散。瘟毒既發,痘瘡不出者,地黃豆豉散。
白話文:
疹子發不出來,原因很多,病情開始的原因和嚴重程度都不一樣。疹子發不出來,並非只有一種狀況,要根據實際情況來處理。
如果疹子剛開始出現紅斑點,但發出來的天數還沒到,身體內部卻很熱,就應該用疏通的方法來治療;如果出現腹瀉,就應該用溫熱的方法來調理腸胃。如果紅斑點都出現了,但是水泡形成很慢,而且有發熱、便秘、口渴和腹脹等症狀,就表示體內有實熱,應該用調理氣機、清熱解毒的方法來治療,如果熱象很嚴重,就應該用利尿的方法來治療。如果是身體虛弱又腹瀉,就應該用溫熱的方法來調理腸胃和營衛之氣。因為水泡出得太多的話,也會導致小孩體內虛弱。
水泡變成膿包之後,如果膿包沒有結痂,就表示毒氣已經排出體外,這時候只要清除剩餘的毒素就可以了。雖然都叫做疹子發不出來,但發出來的時間和順序都不一樣,醫生應該仔細分辨毒氣是在體表還是體內,是虛症還是實症,然後根據情況用補、瀉或調和的方法來治療。這是指單純的疹子,沒有受到內外邪氣干擾的情況。如果疹子發出來的過程中,又受到其他感染,治療方法就會不一樣。而且,疹子在發出來的時候,如果遇到天氣寒冷、炎熱、乾燥或潮濕,或是風邪沒有控制好,那麼病情和脈象也會跟平常不一樣,用藥也要隨之改變,要特別注意。
另外,如果疹子在發出來的時候,遇到天氣很熱,小孩可能會出現煩躁、喉嚨痛、喘氣、口渴等症狀,這是因為暑氣和疹子本身的熱氣一起阻礙了體內的氣機,導致疹子發不出來,這時應該用白虎湯加荊芥散來治療。如果疹子在發出來的時候,遇到天氣突然變冷,導致皮膚毛孔閉塞,寒氣凝結而發不出來,就應該用麻黃正氣散之類的藥物來治療。
還有一種情況是,疹子在發出來的時候,小孩因為煩躁而喝太多冷飲,或是誤服了涼性藥物,導致胃寒而無法正常運行體內的氣血,引起腹脹,氣機不順,疹子也發不出來。這時應該用理中湯、薑黃散或活血散來治療,如果出現腹瀉,可以用硫磺、附子、豆蔻之類的藥物。
還有一種情況是,疹子發得正盛的時候,體內外的熱氣互相阻礙,血液積聚,導致小孩能吃東西卻腹脹、便秘,煩躁口渴,手心出汗、喘氣,而且疹子發不出來。這是因為毒氣和心火互相作用,沒有陰氣來收斂,這時應該用乳香豬血膏、紫金散、豬尾膏等藥來治療。還有一種情況是,疹子在發出來的時候,受到不好的氣場干擾,或是觸犯了房事禁忌,或接觸到有狐臭或勞累的人,導致疹子發不出來,這時應該燒烤豬蹄甲、赤朮、乳香,讓煙氣不斷,同時在小孩身上上下擦拭用胡荽泡的酒來避邪。
以上只是列舉一些常見的情況,醫書上雖然都說疹子發不出來,但原因各有不同,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靈活運用。
如果大小便不通暢,氣機阻滯而疹子發不出來,可以用紫草木通散。如果疹子要發出來卻發不出來,可以用鉤藤紫草散。如果氣機阻澀,疹子發不出來,可以用滑石散,利用它通竅滑利的特性。如果氣虛導致疹子發不出來,可以用脫齒散或活血散。如果疹子倒伏,可以用紫金散、如聖散,或者用煮開的白蘿蔔汁給小孩服用,也可以用蟬蛻甘草散、獵血乳香丸、獵血麝香丸、木星飲、紫草膏。如果疹子發出來之後,熱邪滯留在喉嚨和舌頭導致生瘡,出現煩悶、氣喘、口渴、嗜睡、精神昏沉等症狀,可以用透肌散來治療。
如果伏熱在胃,導致腹脹、大便赤紅,可以用四聖散。如果疹子發不出來,又出現傷寒、說不出話的症狀,可以用乾野人糞散。如果溫毒爆發,疹子發不出來,可以用地黃豆豉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