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三十八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三十八 (2)

1. 腎瀝湯

治胞痹,小腹急痛,小便赤澀。

麥門冬(去心,焙),五加皮,犀角(鎊,各一兩半),杜仲(去皮,酥炙,銼),桔梗(炒),赤芍藥,木通(以上各三分),桑螵蛸(一十枚,切破,炙)

上㕮咀,每服五錢,水一盞半,入羊腎一隻,去脂膜切細,竹瀝少許,同煎至一盞,去滓,空心頓服,日再服。一方用桑白皮,無桑螵蛸。

白話文:

腎瀝湯

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膀胱或子宮部位的疼痛,像是小腹突然劇烈疼痛,小便顏色偏紅且排尿困難澀痛等症狀。

藥材包含:麥門冬(去除中心,烘烤過)、五加皮、犀角(磨成粉)、杜仲(去除外皮,用酥油炙烤過,再切碎)、桔梗(炒過)、赤芍藥、木通(以上各取三分的量),以及桑螵蛸(十枚,切開後炙烤過)。

使用方法是將上述藥材切碎,每次取五錢的藥材,加入一碗半的水,以及一顆羊腎(去除脂肪膜後切成細塊),再加一點竹瀝(竹子汁液),一起煎煮到剩下一碗的量,過濾掉藥渣後,在空腹時一次喝完,一天服用兩次。另外,有一個替代藥方是用桑白皮,但不使用桑螵蛸。

2. 利膈散

治胸痹,喘息不通。

人參(去蘆),赤茯苓,前胡(以上各一兩),乾薑(炮),桂心,甘草(炙,以上各半兩),陳皮(去白,炒),訶黎勒(去心),白朮(以上各三分)

上㕮咀,每服五錢,用水一大盞,生薑三片,煎至五分,去滓,不拘時頻頻溫服。

白話文:

治療胸部悶痛,呼吸困難不順暢。

使用人參(去除蘆頭)、赤茯苓、前胡(以上各一兩),乾薑(炮製過)、桂心、甘草(炙烤過,以上各半兩),陳皮(去除白色內膜並炒過)、訶黎勒(去除果核)、白朮(以上各三分)。

將上述藥材切碎,每次取五錢,用一大碗水,加入三片生薑,煎煮至剩下一半,去除藥渣,不拘時間頻繁地溫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