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三十八 (1)
卷之三十八 (1)
1. 蔓荊實丸
治皮痹不仁。
蔓荊實(去浮皮,三分),枳殼(麩炒),蒺藜子(炒,去刺),白附子(炮),桔梗(炒),羌活(去蘆),防風(去叉,以上各半兩),皂莢(不蛀者半斤,銼碎,用新水浸一宿,以熟絹濾去滓,入面少許,同煎成膏和藥)
上為細末,以皂莢膏和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二十丸,食後用熟水送下。
白話文:
治療皮膚麻木不仁。
蔓荊實(去除外皮,三分),枳殼(用麩皮炒過),蒺藜子(炒過,去除刺),白附子(炮製過),桔梗(炒過),羌活(去除蘆頭),防風(去除分叉處,以上各半兩),皂莢(沒有蟲蛀的半斤,切碎,用新水浸泡一個晚上,用熟絹布過濾去除殘渣,加入少許麵粉,一同煎煮成膏狀,用來混合其他藥材)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皂莢膏混合製成藥丸,如梧桐子般大小。每次服用二十丸,飯後用溫開水送服。
2. 石斛丸
治腎虛骨痹,肌體羸瘦,腰腳痠疼,飲食無味,小便滑數,並宜服之。
石斛(去根),牛膝(酒浸,切焙),續斷,肉蓯蓉(酒浸,切焙),防風(去皮),杜仲(去粗皮,炙),白茯苓(去皮),熟地黃(切焙),茴香(微炒),補骨脂(微炒),蓽澄茄,山茱萸(去核),沉香(以上各三分),巴戟(去心),覆盆子,桑螵蛸(炙),五味子,川芎(以上各半兩),石龍芮(炒),菟絲子(酒浸,別搗),鹿茸(去毛,酥炙),官桂(去粗皮),附子(炮,去皮臍),薏苡仁(炒),澤瀉(以上各一兩)
上為細末,煉蜜和搗三五百杵,丸如梧桐子大,每服二十丸,空心用溫酒送下,日二服。
白話文:
這個藥方叫做石斛丸,是用來治療腎虛引起的骨頭痠痛、肌肉消瘦、腰腿痠痛、食慾不振、小便頻繁且容易失禁等症狀,這些狀況都適合服用此藥。
藥方組成為:石斛(去除根部)、牛膝(用酒浸泡後切片烘乾)、續斷、肉蓯蓉(用酒浸泡後切片烘乾)、防風(去除外皮)、杜仲(去除粗皮後炙烤)、白茯苓(去除外皮)、熟地黃(切片烘乾)、茴香(稍微炒過)、補骨脂(稍微炒過)、蓽澄茄、山茱萸(去除果核)、沉香(以上各用三分)、巴戟(去除中心)、覆盆子、桑螵蛸(炙烤過)、五味子、川芎(以上各用半兩)、石龍芮(炒過)、菟絲子(用酒浸泡後另外搗碎)、鹿茸(去除毛後用酥油炙烤)、官桂(去除粗皮)、附子(炮製過並去除皮和臍)、薏苡仁(炒過)、澤瀉(以上各用一兩)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搗製三百到五百次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二十丸,在空腹時用溫酒送服,一天服用兩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