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六十四 (58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六十四 (58)

1. 葶藶木香散

治暑濕傷脾,水腫腹脹,小便赤大便滑。

白話文:

這段文字指的是治療因暑濕侵襲導致脾胃受損,進而出現水腫腹脹、小便顏色深紅、大便稀軟等症狀。

葶藶,木香,茯苓,肉桂,滑石,豬苓,澤瀉,木通,甘草,白朮(各等分)

上為末,每服一錢,不拘時白湯調下。

白話文:

葶藶、木香、茯苓、肉桂、滑石、豬苓、澤瀉、木通、甘草、白朮(各等份)

末,每服一錢,不拘時間,以白湯送服。

2. 二物湯

治小兒患氣急,積久不瘥,遂成水病攻面,且身從腰以上脹腫,此當發汗。

麻黃(去節,二兩),甘草(五錢)

上銼碎,每服五錢,水一盅,煎至五分,不拘時服。

白話文:

治小兒患氣急,多年不癒,遂成水病攻面,且身從腰以上腫脹,此時應發汗治療。

配方:

  • 麻黃(去節)二兩
  • 甘草五錢

作法:

將藥材切碎,每次取五錢,加入一盅水,煎煮至藥液剩五分之一,不拘時間服用。

3. 牡蠣散

治大病瘥後,腰以下有水氣者。

白話文:

腰部以下有水氣的人,必定先發燒,等病癒之後,仍然有水氣,應緊急使用以下藥材:

當歸身兩錢、川芎一錢、白朮兩錢、茯苓兩錢、山藥兩錢、木香二錢半、黃耆二錢半、肉桂一錢、炙甘草半錢、當歸尾二錢半、熟地黃兩錢。

牡蠣(炒),澤瀉,蜀漆(洗炒),商陸,葶藶,海藻,栝蔞根(各等分)

上為末,每服一錢,用燈心煎湯調,空心服,量兒大小加減。

白話文:

牡蠣(炒)、澤瀉、蜀漆(洗淨後炒)、商陸、葶藶、海藻、栝樓根(各等份)

務必將藥吃光,每次服量一錢重,用燈草煎服,空腹時服用,依孩童的年紀大小增減藥量。

4. 牽牛丸

治小兒疳氣,頭面浮,及四肢腫。

白話文:

治療小兒疳氣(身體消瘦、虛弱),頭面水腫,以及四肢水腫。

黑牽牛(半生,半炒),白牽牛(半生,半炒),青皮,陳皮(各等分)

上為末,麵糊為丸,如麻子大,每服三十丸,不拘時米湯送下,些小腫常服自消。

白話文:

黑牽牛(一半生曬,一半炒熟)、白牽牛(一半生曬,一半炒熟)、青皮、陳皮(各等分)

將末藥研成細粉,和麵糊做成如麻子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三十顆,不拘時辰,以米湯送服。若有小腫脹,持續服用即可消散。

5. 五皮散

治小兒諸般浮腫,氣急可食。

白話文:

嬰幼兒的各種水腫,伴有氣促,可食用。

桑白皮,大腹皮,茯苓皮,陳橘皮,薑皮(各等分)

白話文:

桑白皮、大腹皮、茯苓皮、陳橘皮、薑皮(各等分)

上銼碎,每服五錢,水一盅,紫蘇三五葉,煎至五分,不拘時服。《澹寮方》用五加皮地骨皮。

白話文:

將上藥打碎,每次服用五錢,加入一碗水和三到五片紫蘇葉,煎煮到藥液剩下五分之一,不限時間服用。《澹寮方》用五加皮和地骨皮。

6. 內消丸

治小兒頭面手腳虛腫。

白話文:

小兒頭面手腳出現虛腫,而且伴有發熱、發紅、腫脹的症狀,這是由於小兒脾氣虛弱,受了風寒濕氣侵襲所導致的。

丁香(十四粒),木香(炮,一錢),青皮(去穰,五個),防風(一錢半),巴豆(去殼,七粒)

白話文:

丁香(十四粒):丁香是一種具有藥用價值的香料,它可以幫助緩解消化不良、腹脹、腹痛等症狀。

木香(炮,一錢):炮製過的木香可以幫助溫中散寒、止痛,對於治療腹瀉、嘔吐等症狀有較好的效果。

青皮(去穰,五個):青皮是指橘子的果皮,它可以幫助理氣化痰、健脾消食,對於治療胸悶、腹脹、食慾不振等症狀有較好的效果。

防風(一錢半):防風是一種具有祛風止痛、解熱鎮痛作用的中草藥,它可以幫助治療感冒、頭痛、發燒等症狀。

巴豆(去殼,七粒):巴豆是一種具有瀉下作用的中草藥,它可以幫助治療便祕、大便不通等症狀,但巴豆的毒性較大,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。

上青皮杵碎,同巴豆炒黃,去巴豆不用,將青皮碾末,入余藥末內,和勻,用麵糊為丸,如麻子大,每服二三十丸,不拘時,男孩兒橘皮湯送下,女孩兒艾葉湯送下。

白話文:

將青皮搗碎,和巴豆拌炒至變黃,取出巴豆棄之不用。將青皮磨成細末,與其他藥物混合均勻。用麵粉糊將藥粉做成丸劑,讓丸子大小和芝麻一樣。每次服用二三十丸,不拘時服用。男孩用橘皮湯送服,女孩用艾葉湯送服。

7. 塌氣散

治小兒一切浮腫。

木香(二錢半,炮),赤小豆,陳皮,蘿蔔子(炒,細研),甘草(炙,各五錢)

白話文:

  • 木香:2.5錢,炒製

  • 赤小豆:5錢

  • 陳皮:5錢

  • 蘿蔔子:5錢,炒熟後研磨成細粉

  • 甘草:5錢,炙製

上銼碎,每服五錢,水一盅,生薑三片,紅棗二枚,煎至五分,不拘時服,量兒大小加減。

白話文:

將藥物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五錢,加入一杯水、三片生薑和兩枚紅棗,煎煮至剩五分之一,不限時間服用,依孩子的體型大小增減藥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