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六十四 (40)
卷之六十四 (40)
1. 當歸大黃湯
治小兒諸癇,壯熱利下,心中惡血。
大黃(濕紙裹,微煨),甘草(炙),當歸,赤芍藥(各三錢),半夏(制),川芎(各二錢)
上為末,每服一錢或二錢,用水八分盅,煎至四分,不拘時服。
白話文:
這個方子叫做當歸大黃湯,是用來治療小兒各種癲癇,症狀是高燒、腹瀉,以及心中積有惡血的情況。
藥材包含:大黃(用濕紙包著,稍微烤過)、甘草(炙烤過的)、當歸、赤芍藥(各三錢)、半夏(炮製過的)、川芎(各二錢)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一錢或二錢,用八分盅的水煎煮到剩四分,不拘時間服用。
2. 代赭石散
治小兒陰陽癇通用。
代赭石(煅,醋淬,研為末,水飛過,曬乾)
上每服半錢,以金銀器皿煎湯,或和金箔銀箔在內同調,不拘時服。良久小兒腳脛上自有赤斑,即邪氣發出,其病隨瘥,若無赤斑,則難治也。
白話文:
這個方子[代赭石散],是用來治療小兒陰陽癲癇的通用藥方。
藥材使用:代赭石(先煅燒,再用醋淬過,然後研磨成粉末,用水淘洗過濾,曬乾)。
服用方法:每次服用半錢的藥粉,用金屬或銀器煎煮藥湯,或者將金箔、銀箔一起加入藥湯中調和,不限時間服用。過一段時間,如果小兒的小腿上出現紅斑,就表示邪氣已經發散出來,病情就會跟著好轉。如果沒有出現紅斑,就表示病難以治療。
3. 地龍散
治小兒諸癇,發歇無時。
乾地龍(半兩,焙),虎睛(一對,炙),人參(二錢半),金銀箔(三十片),天竺黃,硃砂,代赭石(煅,醋淬),鐵粉(各二錢半),雄黃(一錢半),輕粉(半錢)
上為末,每服半錢,紫蘇湯調,不拘時服。
白話文:
治療小兒各種癲癇,發作沒有固定時間。
使用乾燥的地龍(半兩,炒過)、虎的眼睛(一對,烤過)、人參(二錢半)、金銀箔(三十片)、天竺黃、硃砂、代赭石(煅燒後用醋淬過)、鐵粉(各二錢半)、雄黃(一錢半)、輕粉(半錢)。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半錢,用紫蘇湯調服,服用時間不限。
4. 定癇丸
治小兒五癇。
赤腳蜈蚣(一條,去頭足,酒浸,炙),蠍梢(去毒),烏蛇肉(酒炙),白附子(生),大南星(末),圓白半夏(末用,薑汁和一宿,各二錢半),熊膽,白礬(新瓦上煅枯,各一錢二分半)
上為末,稀麵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,硃砂為衣,每服二三丸,用薄荷煎湯磨化,不拘時服。
白話文:
治療小孩的五種癲癇。
使用以下藥材:赤腳蜈蚣一條(去除頭和腳,用酒浸泡後烤過),蠍子尾尖(去除毒性),烏蛇肉(用酒浸泡後烤過),生白附子,大南星磨成的粉末,圓白半夏磨成的粉末(用薑汁攪拌浸泡一晚),各二錢半;熊膽和新瓦上煅燒至枯的白礬,各一錢二分半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用稀麵糊做成藥丸,大小如梧桐子,再裹上硃砂。每次服用二三丸,用薄荷煎的湯磨開藥丸服用,不拘時間服用。
5. 胎熱
6. 釀乳方
解胎中受熱,生下面赤,眼閉不開,大小便不通,乳食不能進。
澤瀉(一兩二錢半),豬苓,赤茯苓,天花粉(各七錢半),生地黃(一兩),茵陳,甘草(各五錢)
上銼碎,每服一兩,用水一盅,煎至八分,食遠,令乳母捏去宿乳,卻服此藥。
白話文:
這個方子是為了處理嬰兒出生時因為胎中受熱,導致臉色赤紅、眼睛閉著睜不開、大小便不順暢、無法進食母乳的問題。
使用的藥材有:澤瀉(一兩二錢半),豬苓、赤茯苓、天花粉(各七錢半),生地黃(一兩),茵陳、甘草(各五錢)。
將上述藥材切碎,每次取一兩,加入一盅水煎煮至剩八分。在飯後服用,並請哺乳的母親先將舊的乳汁擠出,再服用此藥。
7. 生地黃湯
治小兒生下,遍體皆黃,狀如金色,身上壯熱,大小便不通,乳食不進,啼叫不止,此胎黃之證,皆因母受熱而傳於胎也。凡有此證宜服,略與小兒服之。
生熟地黃,赤芍藥,川芎,當歸,天花粉(各等分)
上銼碎,每服五錢,水一盞,煎至五分,食後服。
白話文:
這個方子用來治療嬰兒剛出生時,全身皮膚都發黃,看起來像金色,而且身上發熱,大小便不通暢,不喝奶也不吃東西,不停哭鬧的情況。這種情況是胎黃的症狀,通常是因為母親在懷孕時受到熱邪影響而傳給胎兒的。凡是出現這種情況,都適合服用這個藥方,稍微給嬰兒服用一些。
藥方組成:生地黃、熟地黃、赤芍藥、川芎、當歸、天花粉(每種藥材的份量都相同)
將以上藥材切碎,每次取五錢(約15克),加水一杯(約150-200毫升),煎煮至剩下一半的量(約75-100毫升),在飯後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