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六十四 (34)
卷之六十四 (34)
1. 追風散
治小兒感冒發熱,手足拘攣,宜服此藥。
白話文:
治小兒感冒發熱,手足拘攣,宜服此藥。
人參,茯苓,防風,川芎,柴胡,羌活,枳殼,桔梗,甘草(各等分)
上銼碎,每服二錢,水一盅,生薑三片,煎至五分,不拘時服。
白話文:
人參、茯苓、防風、川芎、柴胡、羌活、枳殼、桔梗、甘草(各取等份)
把藥物研磨成細粉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一碗水加上三片生薑煎煮,煎到水份減少五分之一,不限時間服用。
2. 薏苡仁丸
治小兒手拳,不能展用。
白話文:
小兒手心緊握無法伸展:半夏、蘇子各半,研磨成細末,裝入竹筒中烘乾,再研成細末。每次服用一錢,用沸水沖調服用。
薏苡仁(湯泡,去皮),當歸,防風,牡丹皮,羌活,酸棗仁(去皮,各一兩)
白話文:
薏苡仁(用水浸泡,去除外皮),當歸,防風,牡丹皮,羌活,酸棗仁(去除外皮,各1兩)。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芡實大,每服一丸,用荊芥湯不拘時化下。
白話文:
打成細末,用蜂蜜把藥粉做成如芡實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一丸,用荊芥湯化開,不限時間服用。
3. 海桐皮散
治小兒腳攣,不能伸舉。
白話文:
兒童腳部痙攣,無法伸直抬起。
海桐皮,當歸,牡丹皮,熟地黃,牛膝(酒浸,焙,各一兩),山茱萸,補骨脂(各五錢)
上銼碎,每服二錢,水一盞,蔥白二寸,煎至五分,不拘時服。
白話文:
海桐皮、當歸、牡丹皮、熟地黃、牛膝(以酒浸泡、烘烤,各一兩)、山茱萸、補骨脂(各五錢)。
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兩錢,加上一杯水和兩寸長的蔥白,煎煮至剩五分之一的量,不限時間服用。
4. 香砂保安丸
治小兒乳食停滯,胸膈不寬,肚腹膨脹,脾疳驚積積聚,並皆治之。
白話文:
治小兒乳食滯留,胸膈不通,肚腹腹脹,脾臟腫大,驚嚇積食停滯,皆可治療。
香附子(二兩),砂仁,白朮,神麯,麥芽(各一兩,炒),糠求(一兩半),益智,陳皮(各七錢半),甘草(三錢),木香,檳榔,使君子(去殼,各五錢,炒)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芡實大,每服一丸,米湯空心化下。
白話文:
-
香附子:100公克
-
砂仁:50公克
-
白朮:50公克
-
神曲:50公克
-
麥芽:50公克(炒熟)
-
糠麩:75公克
-
益智仁:37.5公克
-
陳皮:37.5公克
-
甘草:15公克
-
木香:25公克(炒熟)
-
檳榔:25公克
-
使君子:25公克(去殼,炒熟)
將細末的藥粉煉成蜜丸,大小如同芡實。每次服用一丸,於空腹時以米湯送服。
5. 三稜散
治小兒飲食停滯,肚腹脹滿,乳積食積發熱等證。
白話文:
針對小兒因飲食停滯導致肚子脹滿、乳積食積發熱等症狀。
三稜(炮),香附子(各一兩半),人參(七錢半),青皮,陳皮,半夏,枳殼,益智仁,神麯(炒),麥芽(焙),莪朮(醋煮),大黃(半生,半煨),紫蘇,茯苓(各半兩),甘草(八錢,炙)
上銼碎,每服二錢,用水一盞,生薑三片,煎至五分,不拘時服,量兒大小加減與服。
白話文:
三稜(炒過),香附子(各 150 克),人參(75 克),青皮、陳皮、半夏、枳殼、益智仁、神麴(炒過)、麥芽(焙過)、莪朮(用醋煮過)、大黃(一半生、一半炒過)、紫蘇、茯苓(各 50 克),甘草(80 克,炙過)。
這個藥方需要將藥材磨碎。每次服用兩錢,用一杯水煎,加入三片生薑,煎到只剩五分之一的水量。不受時間限制,根據孩子的年齡和大小調整用量。
6. 補腎地黃丸
治小兒稟賦不足,腎氣虛弱,骨髓不充,囟縫不合,體瘦力弱。
白話文:
小兒天生的體質虛弱,腎氣不足,骨髓不能滋養,囟門沒有閉合,身體瘦弱,體力不佳。
熟地黃(酒浸,焙乾),川牛膝(酒浸,焙),鹿茸(蜜塗,炙),山茱萸(酒浸,蒸透,去柞取皮),乾山藥(各五錢),牡丹皮(洗淨),白茯苓(各三錢),澤瀉(二錢)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麻子大,每服十五丸或二十丸,空心用鹽湯或溫酒任下。
白話文:
*熟地黃(用酒浸泡後,烘乾)
*川牛膝(用酒浸泡後,烘乾) *鹿茸(塗上蜂蜜後,烤炙) *山茱萸(用酒浸泡後,蒸透,去掉核取皮) *乾山藥(各五錢) *牡丹皮(洗淨) *白茯苓(各三錢) *澤瀉(二錢)
末,將煉製好的蜂蜜煉成丸狀,大小如同麻子。每次服用 15 至 20 丸,於空腹時以鹽湯或溫酒送服。